书名:学Arduino玩转电子制作
:39.00元
售价:27.3元,便宜11.7元,折扣70
作者:(美)威尔彻,翁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1153147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列于了基于Arduino的具体制作项目,每个章节介绍一种产品,其中包括各种实验、图表和操作步骤,还介绍了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蒋姐晶体管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传感器、电路测试等专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初学者阅读。此系列书是中国市场上完整的Arduino系列图书。
《学Arduino玩转电子制作》介绍如何用简单的原型技术制作出很酷的Arduino电子小玩意儿。每个章节都会深入讨论一个作品的制作方法,辅以针对某半导体器件的实验。 《学Arduino玩转电子制作》适合喜欢动手制作的读者阅读并按照书中的步骤实际操作。
章 电子鸣鸟
元件列表
1.1 什么是物理计算
1.2 工作原理
1.2.1 脉宽调制基础
1.2.2 晶体管基础
1.2.3 变压器的原理
1.2.4 分压电路
1.2.5 用光敏电阻的光线检测电路
1.2.6 用电压表和示波器测试光线检测电路
1.2.7 在面包板上组装电子鸣鸟电路
1.2.8 创建交互控制软件
1.2.9 什么是程序
1.3 电子鸣鸟的终测试
1.4 进一步的探索方法
第2章 迷你数字轮盘游戏机
元件列表
2.1 工作原理
2.2 给LED正向偏置
2.2.1 LED电路分析
2.2.2 LED柱状显示器
2.3 版迷你轮盘游戏机
2.4 加入游戏机软件
2.5 7段数码管基础
2.5.1 测试7段数码管
2.5.2 做一个基于Arduino的7段数码管闪烁测试器
2.6 7447 BCD译码集成电路基础
2.7 做一个用7段数码管的BCD-十进制电路
2.8 在面包板上组装终的电路
2.9 加入迷你数字轮盘游戏机软件
2.10 迷你数字轮盘游戏机的终测试
2.11 建议进一步的探索方法
第3章 交互式流水灯装置
元件列表
3.1 组合方法回顾
3.2 工作原理
3.3 电位器
3.4 测量准备过程
3.5 如何用一个单片机驱动多个LED
3.6 搭建组合而成的交互式LED流水灯
3.7 建立流水开关软件
3.8 交互式流水灯的终测试
3.9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第4章 物理计算和直流电机控制
元件列表
4.1 组合再研究
4.2 工作原理
4.2.1 基极偏置晶体管驱动电路
4.2.2 D1:回归二极管
4.2.3 晶体管继电器驱动直流电机电路的实验
4.2.4 准备继电器
4.3 电机的物理计算基础
4.4 用物理计算实现电机速度控制
4.4.0 电位器输入控制
4.5 2N2222晶体管引脚布局
4.6 电机速度控制软件
4.7 光线检测输入控制
4.8 终的测试
4.9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第5章 用Arduino控制运动: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控制
元件列表
5.1 组合运动控制
5.2 工作原理
5.3 伺服电机实验
5.4 Fritzing软件
5.5 试一下
5.6 物理计算:一个有电位器的伺服电机
5.7 物理计算:用游戏杆的伺服电机
5.8 物理计算:用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的伺服电机
5.9 运动控制基础知识
5.10 达林顿晶体管
5.11 单极步进电机
5.12 单极步进电机的Multisim数字控制器模型
5.13 做一个Arduino的单极步进电机控制器
5.14 增加一个速度控制功能
5.15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终的测试
5.16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建议
第6章 八音盒
元件列表
6.1 组合的物理计算和驱动接口电路
6.2 工作原理
6.3 做PWM实验
6.4 制作和测试一个基本的八音盒控制器
6.4.1 试一下
6.4.2 驱动一个扬声器
6.5 物理计算与八音盒控制器
6.5.1 什么是PMOSFET?
6.5.2 PMOSFET的Multisim电路模型
6.5.3 交互式八音盒控制器的程序
6.6 制作并测试带小键盘的基础八音盒控制器
6.7 八音盒控制器终的测试
6.8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建议
第7章 触觉之趣
元件列表
7.1 组合物理计算和驱动接口电路
7.2 工作原理
7.3 振动电机实验
7.4 物理计算:振动电机
7.5 试一下
7.6 小键盘触觉
7.7 机电学和触觉
7.8 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触觉
7.9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测试架
7.10 触觉控制器的终测试
7.11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建议
第8章 LCD与Arduino
元件列表
8.1 组合物理计算输入接口电路
8.2 工作原理:LCD测试架
8.3 真实的“Hello World”:Arduino与LCD
8.4 试一下
8.5 正在消失的文字
8.6 做一块评估板
8.7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第9章 逻辑电路检查仪
元件列表
9.1 输入接口电路
9.2 工作原理
9.3 与非门测试
9.4 7段数码管显示器与Arduino
9.5 做一个智能逻辑探头
9.6 做一个改进型的智能逻辑探头
9.7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0章 温度测量与控制
元件列表
10.1 什么是精密摄氏温度传感器
10.2 工作原理
10.3 做一个电子温度计
10.4 一个计算机温度计
10.4.1 终完成的计算机温度计
10.4.2 试一下
10.4.3 一个LCD电子温度计
10.5 温度控制器
10.6 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10.7 后的想法和建议
DonaldWilcher有26年的电子工程经验。他曾工作于工业机器人系统、汽车电子模块与系统和小型家电的嵌入式无线控制领域。在克莱斯勒公司工作期间,他为城里的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周末工程预科活动。他还是《乐高头脑风暴接口》(LEGOMindstorms Interfacing)和《乐高头脑风暴机电装置》(LEGO MindstormsMechatronics))两书的作者(由McGraw-Hill出版)。他还自出版了一本关于科技和机器人小制作的书。他的书是为发明者、学生和工程教育者所写。他还在大学、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里教授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
从整体风格来看,这本书充满了“动手吧,别怕犯错”的热情。文字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手册感。很多地方的注释和说明,都像是作者在耳边轻声提醒,充满了鼓励。例如,在介绍到数据类型转换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整数比作一个装满苹果的箱子,浮点数则是一个可以装水也可以装苹果的容器,这种生动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抽象概念的学习门槛。我最看重的一点是,这本书不只停留在“能用”的阶段,它一直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优化”。当你完成了一个基础的项目后,后面总会跟随着一小节“进阶探索”或者“效率提升建议”,比如如何通过更精简的算法来减少资源占用,或者如何利用中断而不是轮询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核心必需,却是区分一个“操作者”和一个“设计者”的关键所在。阅读体验非常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充满惊喜的电子制作马拉松,让人意犹未尽,并且渴望立刻开始下一个挑战。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软件和硬件结合上的处理方式,它没有过度依赖某个特定的、封闭的开发环境。相反,作者鼓励读者去理解底层逻辑,然后尽可能地使用开放和通用的编程思路。书中对库文件的介绍就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导入这个库就行了”,还会简要说明这个库内部做了哪些关键函数的封装,以及为什么选择使用它而不是自己从头写。这对于希望未来能拓展到其他微控制器平台或者进行更底层开发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神助攻。此外,它对各种常用元器件的物理特性描述也相当精准。比如,在讲解步进电机时,书中会配上清晰的接线图,并明确指出不同引脚的功能和电流要求,而不是简单地给一个只能运行的基础代码。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用它提供的代码驱动一个比书中示例功率稍大的电机时,差点烧了驱动模块,幸好翻回去查阅了书中关于电流限制的章节,才及时调整了供电策略。这种对安全性和极限条件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实践者负责任的态度。
评分说实话,我手里头已经有好几本关于基础电路入门的书了,但大多要么是过于偏向理论的教科书,要么就是纯粹的“贴图教学”,看完后知识点很零散。这本《学Arduino玩转电子制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非常连贯的项目体系。它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将那些看似独立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板有机地串联起来。比如,前面对光敏电阻的学习,只是为了让你理解如何读取模拟信号;但到了后面做一个自动遮阳系统时,这个知识点就被重新激活,并与舵机控制结合起来,产生了一个实际的、有意义的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结构,让我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而是真正内化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而且,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的心理障碍,总能在关键节点加入一些“停下来思考”的环节,引导读者去回顾和总结已经学到的内容,而不是像赶火车一样,一味地向前冲。这种设计让学习节奏非常舒服,既有推进的动力,又有消化的时间,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评分这本书的实践性强到让人忍不住立刻动手,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我通常看技术书会有个习惯,会先快速浏览一遍目录,看看它涵盖的深度和广度。这本的内容布局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元件识别和面包板连接入门,到后期涉及到传感器融合和数据可视化,每一步的跨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你感觉每完成一个小实验,自己的能力树就亮起了一个新的技能点。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对“故障排除”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以往我遇到的问题都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搜索各种论坛帖子,效率极低。而这本书里,针对一些常见的焊接错误、软件配置冲突或者硬件连接顺序错误,都给出了非常直观的“可能原因及对策”。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用一个特定的模块跑程序总是卡死,按照书上的一个排查清单走下来,最后发现是某个电阻的阻值偏高导致的,这种细节的关注,极大地减少了我调试代码和电路的时间,真正体现了“授人以渔”的理念。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和试错后,才总结出这些宝贵的经验的,所以读起来特别踏实,完全不用担心走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握在手里就有一种亲近电子元件的踏实感。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大段的代码和电路图都有清晰的留白,不像有些技术书籍,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进一个小小的方框里,看着眼睛都要抽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那种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比如,初次接触到PWM调光模块时,我脑子里只有一团浆糊,但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先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电灯的闪烁频率——来类比,让我瞬间就抓住了核心原理。随后,再去阅读那些关于占空比和周期的技术描述时,感觉像是为已经搭好的骨架添砖加瓦,而不是凭空想象。而且,书中对各个实验模块的介绍,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到设计思想层面的讲解,对于一个想真正理解电子制作而不是只会复制粘贴代码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教材,而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对话,他既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又不失耐心和幽默感,让枯燥的技术学习过程变得像解谜一样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