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
定价:79.00元
作者:李建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97583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主题,以2013年度北京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建设新进展和新动态为基本内容,从首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战略、城市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等四大专题,分析2013年北京文化发展新进展、新成就和新动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Ⅰ 总报告
1 走融合创新之路,推动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李建盛】
一 文化融合创新推动首都城市提升发展
二 2013年北京文化发展现状与动态
三 2013年北京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实力的国际比较分析
四 问题与建议
Ⅱ 首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战略
2 2013年北京文化建设新进展【李建盛 晏晨】
3 中国主要城市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廖旻 梅松】
4 “双轮驱动”与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现况分析【王林生】
5 2013年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述评【桑锦龙 汤术峰】
Ⅲ 首都城市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 “功能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的新探索【董鸿英 张铮】
7 世界城市视域中北京文化节庆活动分析【闫玉刚 骆臻洋】
8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陈镭】
9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建设分析【张新赞】
10 首都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刘丁鑫】
Ⅳ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
11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分析【黄斌 陈伟 孙莉】
12 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调查研究报告【周峥 陈烁】
13 2013年北京文化财政金融创新发展状况分析【何群 周依格】
14 2013年北京旅游业发展状况及展望【荆艳峰 陆跃祥 闫至明】
15 2013年北京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傅秋爽】
16 2013年北京市动漫游戏产业状况分析【刘瑾】
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
17 2013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展【晏晨】
18 2013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黄仲山】
19 北京市对外文化贸易形势分析与未来展望【张丽】
20 2013年北京文化发展纪事
作者介绍
李建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文艺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化理论、首都文化发展战略和文艺理论研究。《北京文化发展报告》主编、《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主要学术著作有《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艺术学关键词》《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艺术科学真理》《北京文化60年(1949~2009)》《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研究》《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惠民工程建设》等。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热爱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简直是一份宝藏。它没有花哨的辞藻,也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用一种极其踏实、接地气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北京在特定两年里的文化足迹。从那些老胡同里的故事,到遍布城乡的艺术展览,再到年轻人热衷的各种文化活动,报告都给予了细致的记录和有力的解读。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篇章,它让我了解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北京是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不断培育出新的文化增长点的。同时,报告也直面了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如何在城市扩张中,保留城市的文化特色。这种辩证的视角,让报告的内容更加深刻,也更具启发性。它不仅是对过去两年文化的梳理,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的一份深思熟虑的规划。
评分这部“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就像一本厚重的笔记,里面记录了一个城市在特定年份里的呼吸与脉动。翻开它,仿佛置身于那个时期的北京街头,你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既有传统文化的深沉韵味,也有现代气息的蓬勃涌动。作者们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的严谨,又带着对城市深切的关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画卷。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到新兴的文化产业如何破土而出,再到文化政策的出台与落地,报告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块拼图,最终汇聚成一幅清晰可见的北京文化发展图景。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北京在文化领域的成就,也深刻地揭示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方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翔实的案例,让我们理解“文化”二字在当代北京的真正含义,它关乎城市的面貌,关乎市民的生活,更关乎一个城市的灵魂与精神。
评分《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它以一种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视角,梳理了北京在2013至2014年间的文化发展脉络。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从政策法规、产业发展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多个维度,为理解北京的文化生态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作者们在撰写过程中,必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这使得报告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实用性。我可以想象,报告中的许多数据和案例,都凝聚着研究人员的心血。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报告并没有回避北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兴文化的规范引导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使得报告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信息传递,更在于其对未来发展的启示意义。作为一名对城市发展和文化变迁感兴趣的读者,我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评分读完《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动态的、充满细节的北京城市文化肖像。这本书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深入剖析了2013至2014年间北京文化领域的诸多方面。它不仅仅是官方数据的汇总,更是一次对城市文化肌理的深度探索。比如,报告中对北京历史遗迹保护的论述,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努力留住其珍贵的记忆;对新兴创意产业园区的描写,则展现了北京作为文化创新策源地的活力与潜力。书中对文化消费趋势的分析,也十分贴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理解市民的精神需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章节,它让我看到了北京在国际文化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严谨,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北京文化发展的情感投入,让人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与热情,仿佛亲身参与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变革之中。
评分当我拿起《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时,我并没有期待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份严谨的报告。然而,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却被报告所呈现的北京文化图景深深吸引。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城市记录者,用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北京在2013至2014年间文化领域的风貌。报告对文化产业的细致梳理,让我看到了北京在经济转型时期,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的力量;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考察,则反映了城市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尤其注意到其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对历史遗迹的文字描述,更包含着对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活下去”的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以一种专业而又不失温度的方式,勾勒出了北京文化发展的轨迹,为我们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