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七资源与育种学
定价:88.00元
作者:金航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030571687
字数:
页码:173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三七资源与育种学》在总结编者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外新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三七及其近缘种的资源学和育种学研究。《三七资源与育种学》考证了三七原植物及用药历史,阐述了三七的系统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对三七的种质资源分布现状、种质资源保护及系统评价以及三七的品种选育均进行了细致的叙述。
目录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总前言
前言
章 三七资源概论 1
1.1 三七的原植物考证 1
1.2 三七的用药历史 4
参考文献 5
第2章 三七的系统分类学 7
2.1 三七形态分类 8
2.2 三七化学分类 9
2.3 三七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分类 10
2.3.1 三七细胞学 10
2.3.2 三七分子鉴定与分类 12
2.4 三七及其近缘植物的系统进化 13
参考文献 16
第3章 三七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0
3.1 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与关键酶调控 20
3.1.1 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 SS、DS基因的克隆和调控研究 20
3.1.2 由RNAi介导CAS基因沉默对三七皂苷合成影响 28
3.1.3 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36
3.1.4 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PnbHLH1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40
3.2 三七抗病基因的分离与分析 45
3.2.1 三七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45
3.2.2 三七几丁质酶基因PnChi-1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49
3.2.3 三七及屏边三七PR1基因克隆 52
3.2.4 三七NAC转录因子基因PnNAC1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59
参考文献 63
第4章 三七的种质资源分布现状 65
4.1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状况调查 65
4.1.1 三七资源状况调查 66
4.1.2 三七近缘种资源状况调查 68
4.2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分布现状 70
4.2.1 三七资源分布现状 70
4.2.2 三七近缘种资源分布现状 71
4.3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收集 76
4.3.1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收集情况 76
4.3.2 三七种质资源收集的思路及建议 81
参考文献 82
第5章 三七的种质资源保护 84
5.1 三七及其近缘种繁育生物学研究 84
5.1.1 三七的繁育生物学特性 84
5.1.2 三七近缘种繁育生物学特性 93
5.1.3 三七及其近缘种的繁育特性 98
5.2 三七及其近缘种种子生物学研究 98
5.2.1 三七种子生物学特征 99
5.2.2 三七近缘种种子生物学特征 102
5.3 三七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研究 105
5.3.1 三七及其近缘种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和现状 105
5.3.2 三七及其近缘种的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108
参考文献 109
第6章 三七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 113
6.1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113
6.1.1 三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114
6.1.2 三七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117
6.2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表型性状评价 121
6.2.1 三七表型性状评价 122
6.2.2 三七近缘植物表型性状评价 124
6.3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品质评价 126
6.3.1 三七及近缘种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127
6.3.2 三七不同产地皂苷的差异研究 129
6.3.3 三七不同变异类型中皂苷的差异研究 131
6.3.4 三七及近缘种皂苷差异分析 132
6.4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抗逆性评价 138
6.4.1 三七抗病性评价研究 138
6.4.2 三七抗旱性评价研究 139
6.4.3 三七抗寒性评价研究 140
6.4.4 三七及近缘种的抗逆性研究 142
参考文献 142
第7章 三七的品种选育 149
7.1 三七人工培育历史及遗传改良现状 149
7.1.1 三七人工培育的历史 149
7.1.2 三七选育现状 150
7.2 三七的育种目标及育种思路 151
7.2.1 三七育种目标 152
7.2.2 三七育种思路 153
7.3 三七的育种技术研究 154
7.3.1 三七的系统育种研究 154
7.3.2 三七的杂交育种研究 156
7.3.3 三七的倍性育种研究 157
7.3.4 三七繁育分子水平研究 159
7.4 三七及其近缘种品种审定及新品种保护 165
7.4.1 三七品种‘文七 1号’ 165
7.4.2 珠子参品种‘云和 1号’ 167
7.4.3 珠子参品种‘云和 2号’ 169
7.4.4 珠子参品种‘云和 3号’ 170
参考文献 171
彩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三七资源与育种学》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的洗礼,也是一次思维的拓展。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宏观的资源概况到微观的遗传育种技术,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我特别赞赏作者对“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育种技术”的深入探讨。在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三七资源,避免过度采挖和环境破坏,书中给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作者介绍了多种低毒、高效的育种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基因工程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三七新品种,这对于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读到关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部分,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但通过作者的详细解释和图例,我还是能理解其核心思想,即利用DNA信息来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这让我看到了未来三七育种的无限可能。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仿佛开启了一段探寻三七奥秘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三七的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三七发展史的史诗。书中追溯了三七的起源、在历代本草典籍中的记载,以及其药用价值的发现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古代医家和近现代科研成果的梳理,让我深刻感受到三七在中华医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三七的神奇功效”的章节,虽然它不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但其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大量的实验数据,让我对三七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有了更加科学客观的理解。书中还探讨了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如其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生命周期的规律等,这些都为理解三七的种植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我之前对三七的认识仅限于其作为一种名贵药材,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在于它所展现的三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金航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当前我国三七育种领域的顶尖水平,也为世界三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书中对不同地理区域三七资源的基因多样性分析,让我对三七的遗传基础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三七抗逆性育种”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三七品种,这对于解决三七种植中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读到关于三七种子休眠机制的研究,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新的感悟。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很高,内容详实,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三七科研领域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三七资源与育种学》这本书,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当前三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更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例如,在“三七新品种开发与应用前景”这一部分,作者列举了许多成功的育种案例,并预测了未来三七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三七种质资源保护”的论述,强调了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和有效保护机制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三七这一珍稀药材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书中还提及了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例如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来快速繁殖优良三七品种,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这些都让我对三七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对于任何对三七产业感兴趣的从业者或研究者而言,这本书都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评分这本《三七资源与育种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中药材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系统介绍三七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对三七的野生资源分布、优良品种的选育、以及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野生资源部分时,不仅仅是简单列举产地,而是结合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甚至一些民间对三七生长习性的观察和总结,这让枯燥的地理信息变得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在育种部分,作者更是细致地讲解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案例,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原理和应用。例如,书中对不同三七品种在药用成分含量、生长周期、抗病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为我将来可能接触到的三七种植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金航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我对三七这个神奇的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