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资源与育种学 金航 科学出版社

三七资源与育种学 金航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航 著
图书标签:
  • 三七
  • 药用植物
  • 资源
  • 育种
  • 遗传学
  • 生物技术
  • 中药
  • 农业科学
  • 植物学
  • 药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河北省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1687
商品编码:2973498597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三七资源与育种学

定价:88.00元

作者:金航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030571687

字数:

页码:173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三七资源与育种学》在总结编者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外新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三七及其近缘种的资源学和育种学研究。《三七资源与育种学》考证了三七原植物及用药历史,阐述了三七的系统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对三七的种质资源分布现状、种质资源保护及系统评价以及三七的品种选育均进行了细致的叙述。

目录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总前言
前言
章 三七资源概论 1
1.1 三七的原植物考证 1
1.2 三七的用药历史 4
参考文献 5
第2章 三七的系统分类学 7
2.1 三七形态分类 8
2.2 三七化学分类 9
2.3 三七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分类 10
2.3.1 三七细胞学 10
2.3.2 三七分子鉴定与分类 12
2.4 三七及其近缘植物的系统进化 13
参考文献 16
第3章 三七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0
3.1 三七总皂苷生物合成与关键酶调控 20
3.1.1 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 SS、DS基因的克隆和调控研究 20
3.1.2 由RNAi介导CAS基因沉默对三七皂苷合成影响 28
3.1.3 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36
3.1.4 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PnbHLH1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40
3.2 三七抗病基因的分离与分析 45
3.2.1 三七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45
3.2.2 三七几丁质酶基因PnChi-1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49
3.2.3 三七及屏边三七PR1基因克隆 52
3.2.4 三七NAC转录因子基因PnNAC1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59
参考文献 63
第4章 三七的种质资源分布现状 65
4.1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状况调查 65
4.1.1 三七资源状况调查 66
4.1.2 三七近缘种资源状况调查 68
4.2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分布现状 70
4.2.1 三七资源分布现状 70
4.2.2 三七近缘种资源分布现状 71
4.3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收集 76
4.3.1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收集情况 76
4.3.2 三七种质资源收集的思路及建议 81
参考文献 82
第5章 三七的种质资源保护 84
5.1 三七及其近缘种繁育生物学研究 84
5.1.1 三七的繁育生物学特性 84
5.1.2 三七近缘种繁育生物学特性 93
5.1.3 三七及其近缘种的繁育特性 98
5.2 三七及其近缘种种子生物学研究 98
5.2.1 三七种子生物学特征 99
5.2.2 三七近缘种种子生物学特征 102
5.3 三七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研究 105
5.3.1 三七及其近缘种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和现状 105
5.3.2 三七及其近缘种的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108
参考文献 109
第6章 三七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 113
6.1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113
6.1.1 三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114
6.1.2 三七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117
6.2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表型性状评价 121
6.2.1 三七表型性状评价 122
6.2.2 三七近缘植物表型性状评价 124
6.3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品质评价 126
6.3.1 三七及近缘种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127
6.3.2 三七不同产地皂苷的差异研究 129
6.3.3 三七不同变异类型中皂苷的差异研究 131
6.3.4 三七及近缘种皂苷差异分析 132
6.4 三七及其近缘种资源的抗逆性评价 138
6.4.1 三七抗病性评价研究 138
6.4.2 三七抗旱性评价研究 139
6.4.3 三七抗寒性评价研究 140
6.4.4 三七及近缘种的抗逆性研究 142
参考文献 142
第7章 三七的品种选育 149
7.1 三七人工培育历史及遗传改良现状 149
7.1.1 三七人工培育的历史 149
7.1.2 三七选育现状 150
7.2 三七的育种目标及育种思路 151
7.2.1 三七育种目标 152
7.2.2 三七育种思路 153
7.3 三七的育种技术研究 154
7.3.1 三七的系统育种研究 154
7.3.2 三七的杂交育种研究 156
7.3.3 三七的倍性育种研究 157
7.3.4 三七繁育分子水平研究 159
7.4 三七及其近缘种品种审定及新品种保护 165
7.4.1 三七品种‘文七 1号’ 165
7.4.2 珠子参品种‘云和 1号’ 167
7.4.3 珠子参品种‘云和 2号’ 169
7.4.4 珠子参品种‘云和 3号’ 170
参考文献 171
彩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三七:草本瑰宝的奥秘与未来 三七,一个名字在传统中医药的殿堂里熠熠生辉的独特存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药材,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对于人类健康不懈的追求。从古籍中的片言只语,到现代科学的严谨探索,三七以其卓越的功效和神秘的生命力,赢得了“金不换”的美誉,成为无数人健康守护的希望。 一、三七的生命密码:溯源与形态 要深入了解三七,首先需要回溯它的根源,探寻它的生命密码。三七(Panax notoginseng)属于五加科人参属,与我们熟知的人参有着近亲的血缘关系,但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使其在药用价值上独树一帜。 地理的馈赠: 三七的原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云南文山地区,这里独特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造就了三七生长的绝佳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以及清澈的山泉水,共同孕育出了品质最优良的三七。虽然在其他地区也有引种栽培,但文山三七以其更高的皂苷含量和更全面的药理活性,成为市场上公认的珍品。这种地域性特征,使得三七的种植与产区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形态的辨识: 三七植株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株高在30-60厘米之间。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地下块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七头”。这个块根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纺锤形、圆锥形、不规则形等,表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带有不规则的横纹和须根痕迹。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三七的块根会变得更加肥大,内部的有效成分也更为丰富。 三七的地上部分也极具特色。茎直立,绿色或带紫色,有纵纹。叶为掌状复叶,通常有3-7片小叶,呈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叶片的质地厚实,表面光滑,颜色深绿,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每年夏秋季节,三七会开出伞形花序,花朵细小,呈淡黄绿色。随后,花朵会结出红色的浆果,成熟后呈鲜红色,极具观赏性。 区分不同年份的三七,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其块根的节数、形状、颜色以及是否有“石孔”(即根茎的痕迹)等来判断。年份越久远的三七,其块根往往更大、更坚实,有效成分含量也相对更高。 二、三七的化学宝藏:活性成分与功效来源 三七之所以被誉为“草本瑰宝”,其核心在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皂苷类化合物。这些活性成分是三七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 皂苷的家族: 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s)是三七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也是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目前已发现的三七皂苷种类繁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人参皂苷Rgl、Rg2、Rb1、Rb2、Rc、Rd,以及三七皂苷R1、R2、R3、R4、R5、R6等。这些皂苷的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导致其药理作用也存在差异。 人参皂苷类: 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三七的人参皂苷含量和比例有所不同,这赋予了三七独特的功效。例如,人参皂苷Rgl和Rg2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方面有重要作用;Rb1、Rb2、Rc、Rd等则在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方面表现出活性。 三七皂苷类: 这类皂苷是三七特有的,其中一些如三七皂苷R1、R2等,在止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其他一些三七皂苷如R4、R5等,则在抗氧化、降血脂等方面发挥作用。 其他活性物质: 除了皂苷,三七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成分。 黄酮类: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对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益处。 多糖: 能够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抗病毒等。 微量元素: 如硒、锌、铁等,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功效的科学解读: 基于这些丰富的活性成分,三七展现出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得到不断证实。 活血化瘀,止血收敛: 这是三七最为人熟知和广泛应用的功效。其皂苷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血管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效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同时,三七中的某些成分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伤口愈合,达到止血的效果。因此,三七在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内出血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保心护脑,改善循环: 三七的活性成分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心肌收缩力,从而保护心肌,预防心律失常。对于脑血管,三七也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脑部微循环,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也有积极作用。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表明,三七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对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抗炎镇痛: 三七的皂苷和其他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其止痛效果也较为明显,能够缓解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增强免疫,抗疲劳: 三七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它还能提高身体的耐力,缓解疲劳,对于体虚乏力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保肝利胆: 部分研究显示,三七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肝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对于胆囊疾病,三七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抗肿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三七的抗肿瘤潜力。其皂苷成分被发现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可能与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三、三七的繁育之道:从种子到良种 三七的种植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从种子的选择、繁殖方法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繁殖方式: 三七的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 种子繁殖: 这是最常用的繁殖方式,也是获得优质三七的关键。三七种子为球形,成熟后呈红色,但其发芽率不高,且需要较长的萌发期。因此,种子采集后的处理和播种前的催芽过程至关重要。通常采用沙藏法或湿布包藏法进行种子贮藏,播种前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温水浸泡或冷湿沙藏等处理,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块茎繁殖: 这种方式是将三七的块茎切块,每块至少带有1-2个芽眼,然后进行种植。块茎繁殖的优点是生长速度较快,但容易传播病虫害,且会导致品种混杂,影响三七的品质。因此,在追求高品质三七的生产中,种子繁殖仍然是首选。 育苗与移栽: 三七的育苗过程通常在专门的苗圃中进行,采用遮阳网或搭建荫棚来控制光照强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幼苗生长缓慢,需要精心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当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便可进行移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定植。 栽培管理: 三七的栽培需要精细的管理,尤其是在其生长期。 遮荫: 三七不耐强光直射,尤其是在夏季,需要进行遮荫,以避免叶片灼伤和植株生长不良。 水分管理: 三七喜湿润,但又怕涝。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施肥: 三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生长状况,适时追施有机肥和无机肥,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 三七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根腐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虫源,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品种选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三七的品种选育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优良品种的筛选、杂交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旨在培育出产量高、抗病性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三七品种,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三七的未来展望:科技赋能与多元应用 作为一味珍贵的中药材,三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三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科学研究的深度拓展: 现代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深入揭示三七的药理机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通过对三七活性成分的精细分离、结构鉴定、构效关系研究以及体内外药效学评价,能够更精准地阐明三七的疗效机理,为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利用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深入研究三七的基因组,揭示其独特的生长和代谢机制,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质量控制的标准化: 为了保证三七的药用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发展和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质联用分析(GC-MS)等,可以对三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确保其含量符合药典标准。同时,对三七的产地、采收、加工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从源头上保证三七的品质。 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 基于对三七药理作用的深入了解,科研人员和制药企业正在积极开发以三七为原料的新型药物。这包括但不限于: 心脑血管药物: 利用三七在活血化瘀、保护心脑血管方面的独特优势,开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风、高血压等疾病的新型药物。 抗肿瘤药物: 探索三七在抗肿瘤方面的潜力,开发辅助治疗癌症的药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炎镇痛药物: 利用三七的抗炎镇痛作用,开发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新型药物。 免疫调节剂: 进一步研究三七的免疫调节作用,开发用于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或药物。 保健食品与健康产品: 除了药用价值,三七也逐渐进入保健品领域。经过科学加工的三七制品,如三七粉、三七胶囊、三七口服液等,因其良好的保健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预防和保健的重要选择。 美容护肤品的创新: 三七的抗氧化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也使其在美容护肤领域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一些高端护肤品开始添加三七提取物,用于改善肤色、延缓衰老、提亮肌肤。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随着对三七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实现三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加强野生三七资源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是保障三七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 总而言之,三七,这株蕴含着生命奇迹的草本植物,正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蓬勃的科学生命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从古老的药典到现代的实验室,从传统的疗愈到创新的应用,三七的探索永无止境,它必将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福祉。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三七资源与育种学》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的洗礼,也是一次思维的拓展。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宏观的资源概况到微观的遗传育种技术,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我特别赞赏作者对“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育种技术”的深入探讨。在当前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三七资源,避免过度采挖和环境破坏,书中给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作者介绍了多种低毒、高效的育种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基因工程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三七新品种,这对于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读到关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部分,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但通过作者的详细解释和图例,我还是能理解其核心思想,即利用DNA信息来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这让我看到了未来三七育种的无限可能。

评分

从这本书中,我仿佛开启了一段探寻三七奥秘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三七的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三七发展史的史诗。书中追溯了三七的起源、在历代本草典籍中的记载,以及其药用价值的发现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古代医家和近现代科研成果的梳理,让我深刻感受到三七在中华医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三七的神奇功效”的章节,虽然它不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但其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大量的实验数据,让我对三七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有了更加科学客观的理解。书中还探讨了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如其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生命周期的规律等,这些都为理解三七的种植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我之前对三七的认识仅限于其作为一种名贵药材,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在于它所展现的三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金航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当前我国三七育种领域的顶尖水平,也为世界三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书中对不同地理区域三七资源的基因多样性分析,让我对三七的遗传基础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三七抗逆性育种”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三七品种,这对于解决三七种植中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读到关于三七种子休眠机制的研究,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新的感悟。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很高,内容详实,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三七科研领域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三七资源与育种学》这本书,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当前三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更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例如,在“三七新品种开发与应用前景”这一部分,作者列举了许多成功的育种案例,并预测了未来三七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三七种质资源保护”的论述,强调了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和有效保护机制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三七这一珍稀药材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书中还提及了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例如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来快速繁殖优良三七品种,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这些都让我对三七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对于任何对三七产业感兴趣的从业者或研究者而言,这本书都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评分

这本《三七资源与育种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中药材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系统介绍三七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对三七的野生资源分布、优良品种的选育、以及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野生资源部分时,不仅仅是简单列举产地,而是结合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甚至一些民间对三七生长习性的观察和总结,这让枯燥的地理信息变得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在育种部分,作者更是细致地讲解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案例,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原理和应用。例如,书中对不同三七品种在药用成分含量、生长周期、抗病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为我将来可能接触到的三七种植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金航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我对三七这个神奇的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