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每天读点《弟子规》
定价:25.00元
作者:张明帅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05423725
字数: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你将会获得家庭的幸福、同事的尊重、下属的拥戴、上司的重视以及事业的成功。
内容提要
不孝不可以当管理者。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不幸是一所好的大学。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宽容待人才能得到人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舍得付出,才能得到。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机会。
目录
总叙
注重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人把培养人的道德观念放在位,把学习书本知识摆在第二位。我们通常所说“德才兼备”,就是把“德”排在“才”的前面。“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既列明了启蒙教育的各种内容,也排出了启蒙教育的先后顺序。
启示1.修身是要事5壹、入则孝
儒家把人的社会关系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简称“五伦”,并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朋友有信。在“五伦”中,父子关系是基础,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和扩大。而父子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对于成长中的子女来说,孝顺是大的美德。“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之说。
启示2.不孝不可当管理者
启示3.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
启示4.应勿缓,行勿懒
启示5.培养责任感从孝敬父母开始
启示6.细节决定成败
启示7.专注是一种力量
启示8.勿以善小而不为
启示9.一钱斩吏
启示10.松鼠精神
启示11.做企业需要的人
启示12.智者转心不转境
启示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启示14.服务也是一种竞争力
启示15.让老板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
启示16.驼鹿花纹的秘密
启示17.失败是成功之母
启示18.不幸是一所好的大学36出则弟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离开家庭和父母,外出做事或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尊敬兄长,也要尊敬那些年纪长于自己的人。出则弟,说的是兄弟姐妹相处以及与长辈相处应该遵守的规范。这是告诉我们只有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够比较容易地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启示1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启示20.利令智昏
启示21.简单管理,快乐文化
启示22.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
启示23.通天塔为什么会半途而废
启示24.墨子怒责耕柱子
启示25.为顾客多做一些服务
启示26.伺机图发
启示27.尊重人才要发自内心
启示28.韦尔奇的小纸条
启示29.秦始皇拜荆条
启示30.尊重应该从小事做起
启示31.同事成冤家
启示32.四个出家的年轻人
启示33.推己及人
启示34.盲人和瘸子
启示35.23次敲门62叁、谨一
谨篇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要求人们谨言慎行,不可以随意,不可以放纵。《易经·系辞传》中说:“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谨篇中的规范,可以说是对这段话的好注脚。
启示36.一分钟发言
启示37.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8.好的形象价值百万
启示39.平原君散财退秦军
启示40.张飞之死
启示41.细心、细心再细心
启示42.不欺暗室
启示43.无人面试
启示44.时间管理的4个象限
启示45.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
启示46.玩物丧志
启示47.孟子休妻
启示48.特殊当铺
启示49.舍得付出,你才能够得到88肆、信
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的五德,其中“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本《论语》,就有23次谈到“信”的重要,强调“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倡导“言必信,行必果”。
启示50.鸡黍之约
启示51.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
启示52.维护信誉要不惜任何代价
启示53.讲诚信就是要拒绝诱惑
启示54.遵守制度不需要任何理由
启示55.请上坐,上好茶
启示56.协商比命令更有力
启示57.利弊皆应考虑周全
启示58.心无旁鹜地做一件事情
启示59.苏格拉底的成功秘诀
启示60.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持续保持优势
启示61.见贤恩齐五步法
启示62.一字之师
启示63.向往寺庙生活的农民
启示64.闻过则喜
启示65.八风吹不动
启示66.诺贝尔自传
启示67.鲁宣公的渔网116伍、泛爱众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爱”是会意字,在繁体的“爱”的结构中,心是放在正中间的,这就是告诉人们爱要发自内心,出自真心,要用心去爱。“众”讲的是众人、所有的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
……
陆、亲仁
柒、余力学文
作者介绍
文摘
南宋光宗赵悖(公元1147-1200年),是南宋孝宗赵脊的第三个儿子。宋光宗和父亲太上皇孝宗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再加上一些宦官的挑拨离间,致使两人的矛盾加深。光宗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去重华宫探望父亲。一些大臣知道后纷纷上奏劝谏光宗要尽人子之孝道。但是光宗对此置若罔闻,这使得朝野上下、市井街头,纷纷指责光宗的不孝,就连那些太学生也加入了劝谏的行列。但是,光宗依然我行我素。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病重,光宗仍然没有前往探视,竟然还在后宫玩乐。备受冷落的孝宗心中十分悲伤,病情迅速恶化。太学生们听说后,便写了一篇《拟行乐表》来讽刺光宗的不孝和无德。
同年6月,太上皇病死,宋光宗居然称病不去灵前服丧。大臣们只好将80多岁的宋孝宗母亲寿圣皇太后请出来主持丧礼。宋光宗不孝弓I起了大臣们的公愤,纷纷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悖退位,传位于其子嘉王赵扩。
赵悖被强制退位后,郁郁寡欢,不久病死于寿康宫。
在古人看来。不孝之人没有资格当皇帝。当今社会,不孝之人,也没有资格当官。
山西省河津市委在2006年9月1日出台了《关于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对干部任职条件作出了以下规定:拟提任的干部(含夫妻双方)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
在谈及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河津市委书记崔克信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年春节,崔克信去乡下慰问五保户。当时有很多老人坐在他的周围反映情况。大家指着其中的一位老人说,他的生活困难。崔克信问那位老人是不是五保户。
序言
总叙
注重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人把培养人的道德观念放在位,把学习书本知识摆在第二位。我们通常所说“德才兼备”,就是把“德”排在“才”的前面。“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既列明了启蒙教育的各种内容,也排出了启蒙教育的先后顺序。
启示1.修身是要事5壹、入则孝
儒家把人的社会关系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简称“五伦”,并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朋友有信。在“五伦”中,父子关系是基础,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和扩大。而父子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对于成长中的子女来说,孝顺是大的美德。“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之说。
启示2.不孝不可当管理者
启示3.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
启示4.应勿缓,行勿懒
启示5.培养责任感从孝敬父母开始
启示6.细节决定成败
启示7.专注是一种力量
启示8.勿以善小而不为
启示9.一钱斩吏
启示10.松鼠精神
启示11.做企业需要的人
启示12.智者转心不转境
启示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启示14.服务也是一种竞争力
启示15.让老板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
启示16.驼鹿花纹的秘密
启示17.失败是成功之母
启示18.不幸是一所好的大学36出则弟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离开家庭和父母,外出做事或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尊敬兄长,也要尊敬那些年纪长于自己的人。出则弟,说的是兄弟姐妹相处以及与长辈相处应该遵守的规范。这是告诉我们只有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够比较容易地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启示1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启示20.利令智昏
启示21.简单管理,快乐文化
启示22.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
启示23.通天塔为什么会半途而废
启示24.墨子怒责耕柱子
启示25.为顾客多做一些服务
启示26.伺机图发
启示27.尊重人才要发自内心
启示28.韦尔奇的小纸条
启示29.秦始皇拜荆条
启示30.尊重应该从小事做起
启示31.同事成冤家
启示32.四个出家的年轻人
启示33.推己及人
启示34.盲人和瘸子
启示35.23次敲门62叁、谨一
谨篇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要求人们谨言慎行,不可以随意,不可以放纵。《易经·系辞传》中说:“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谨篇中的规范,可以说是对这段话的好注脚。
启示36.一分钟发言
启示37.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8.好的形象价值百万
启示39.平原君散财退秦军
启示40.张飞之死
启示41.细心、细心再细心
启示42.不欺暗室
启示43.无人面试
启示44.时间管理的4个象限
启示45.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
启示46.玩物丧志
启示47.孟子休妻
启示48.特殊当铺
启示49.舍得付出,你才能够得到88肆、信
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的五德,其中“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本《论语》,就有23次谈到“信”的重要,强调“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倡导“言必信,行必果”。
启示50.鸡黍之约
启示51.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
启示52.维护信誉要不惜任何代价
启示53.讲诚信就是要拒绝诱惑
启示54.遵守制度不需要任何理由
启示55.请上坐,上好茶
启示56.协商比命令更有力
启示57.利弊皆应考虑周全
启示58.心无旁鹜地做一件事情
启示59.苏格拉底的成功秘诀
启示60.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持续保持优势
启示61.见贤恩齐五步法
启示62.一字之师
启示63.向往寺庙生活的农民
启示64.闻过则喜
启示65.八风吹不动
启示66.诺贝尔自传
启示67.鲁宣公的渔网116伍、泛爱众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爱”是会意字,在繁体的“爱”的结构中,心是放在正中间的,这就是告诉人们爱要发自内心,出自真心,要用心去爱。“众”讲的是众人、所有的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
……
陆、亲仁
柒、余力学文
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古代的经典教诲,坦白说,很多时候会因为文言的晦涩或者时代背景的差异而感到难以切入,很快就产生了阅读疲劳。 但这本书的文字处理,简直可以用“化腐朽为神奇”来形容。 它仿佛为那些古老的箴言配上了一副现代的、清晰的滤镜,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韵味,又确保了现代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理解其精髓。 这种“翻译”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它避免了生硬地用现代白话去替换,而是在不破坏原意的前提下,让语言更具流动性和亲和力。 特别是那些关于自我反省和时间管理的部分,我感觉它触及到了现代人普遍焦虑的核心——如何更有效率地度过每一天,同时又不失内心的平静。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与古人进行的心灵对话,你感受到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默契。 它提供了一种构建个人时间秩序和精神坐标的有效工具,让你知道每天该把精力投入到什么样的事情上才是最有价值的。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力量,在于它对“细节”的极致捕捉和强调。 它不会跟你讨论什么远大的理想和空泛的抱负,而是牢牢钉在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上:打招呼的语气、走路的姿态、与人交谈时的眼神,甚至是你对身边事物的态度。 这种对“小节”的重视,正是体现了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试金石。 很多人都追求宏伟的成功,却忽略了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细微之处,构筑了我们的人格底色。 我发现,当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留意并调整书中所提示的那些“小事”时,我与周围环境的摩擦似乎也减少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顺畅和谐。 这种从内而外的调整,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在表现的改善,更是一种内心秩序的重建。 读完厚厚的一本,我最大的感受是:真正的优秀,往往不是体现在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上,而是深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日常瞬间里。 这本书就像一位极其严苛却又充满慈爱的导师,逼着你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捡起来,重新拼凑出一个完整、精致的自我形象。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传统读物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可能充满了陈旧的、不适应现代生活的条条框框,但这本书的编排和阐释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它在保持核心精神不变的前提下,似乎加入了一些更贴近现代语境的解读,使得那些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比如,在谈到“待人接物”的环节,它强调的不是卑微的顺从,而是一种基于真诚和分寸感的相互尊重。 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张扬,也不失独立的人格。 每次翻开,我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连接着古老的道德准则和我们当下复杂的社会关系。 它的结构设计也很巧妙,不像那种枯燥的文本堆砌,而是像一个连贯的对话过程,让你不知不觉中就被引导着去思考“我该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远比那些强迫性的灌输要有效得多。我身边一些平时比较叛逆的年轻朋友,在接触了这本书的某些篇章后,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积极变化,这让我更加确信它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真是通俗易懂,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就像是长辈在耳边轻声细语地教导,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和自然。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那些古老的规矩,而是将那些道理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去。 比如,讲到如何对待父母,它不是生硬地要求“要孝顺”,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情境描绘,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懂得感恩和体贴的子女会如何行动,如何用细微的关怀去温暖家人。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那些大道理管用得多。 每次读完一段,我都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最近是不是在某个小地方做得不够周到,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身容易忽略的那些粗糙和不足。 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很多人都变得浮躁和功利,而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纯粹的连接和尊重。 我觉得它不只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更像是一本“给现代人看的修心指南”。 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但每一个小小的提醒,都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智慧结晶,那种扎实的根基感,让人读了心里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稳定且可靠的价值参照系。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观点泛滥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喧嚣和短暂的潮流所裹挟,人生的航向变得模糊不清。 这本书像一个锚,稳稳地将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那些永恒不变的、关乎“为人根本”的准则上来。 它没有许诺快速致富或一蹴而就的成功秘诀,而是着眼于长远的人格塑造和品行培养,这在追求短期利益的社会风气中,显得尤为可贵。 每次合上它,我都会有一种重新校准了人生罗盘的感觉,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和摇摆的抉择,似乎在这个坚实的基础面前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它教会我们建立起一套内在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判断标准,从而在面对诱惑或困境时,能够坚守本心。 这不仅仅是关于礼仪规范,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强大、正直且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内在世界。 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是那种会随着时间沉淀而愈发显现其力量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