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每天读点《弟子规》
定价:25.00元
售价:17.5元,便宜7.5元,折扣70
作者:张明帅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05423725
字数: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你将会获得家庭的幸福、同事的尊重、下属的拥戴、上司的重视以及事业的成功。
内容提要
不孝不可以当管理者。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不幸是一所好的大学。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宽容待人才能得到人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舍得付出,才能得到。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机会。
目录
总叙
注重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人把培养人的道德观念放在位,把学习书本知识摆在第二位。我们通常所说“德才兼备”,就是把“德”排在“才”的前面。“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既列明了启蒙教育的各种内容,也排出了启蒙教育的先后顺序。
启示1.修身是要事5壹、入则孝
儒家把人的社会关系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简称“五伦”,并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朋友有信。在“五伦”中,父子关系是基础,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和扩大。而父子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对于成长中的子女来说,孝顺是大的美德。“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之说。
启示2.不孝不可当管理者
启示3.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
启示4.应勿缓,行勿懒
启示5.培养责任感从孝敬父母开始
启示6.细节决定成败
启示7.专注是一种力量
启示8.勿以善小而不为
启示9.一钱斩吏
启示10.松鼠精神
启示11.做企业需要的人
启示12.智者转心不转境
启示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启示14.服务也是一种竞争力
启示15.让老板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
启示16.驼鹿花纹的秘密
启示17.失败是成功之母
启示18.不幸是一所好的大学36出则弟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离开家庭和父母,外出做事或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尊敬兄长,也要尊敬那些年纪长于自己的人。出则弟,说的是兄弟姐妹相处以及与长辈相处应该遵守的规范。这是告诉我们只有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够比较容易地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启示1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启示20.利令智昏
启示21.简单管理,快乐文化
启示22.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
启示23.通天塔为什么会半途而废
启示24.墨子怒责耕柱子
启示25.为顾客多做一些服务
启示26.伺机图发
启示27.尊重人才要发自内心
启示28.韦尔奇的小纸条
启示29.秦始皇拜荆条
启示30.尊重应该从小事做起
启示31.同事成冤家
启示32.四个出家的年轻人
启示33.推己及人
启示34.盲人和瘸子
启示35.23次敲门62叁、谨一
谨篇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要求人们谨言慎行,不可以随意,不可以放纵。《易经·系辞传》中说:“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谨篇中的规范,可以说是对这段话的好注脚。
启示36.一分钟发言
启示37.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8.好的形象价值百万
启示39.平原君散财退秦军
启示40.张飞之死
启示41.细心、细心再细心
启示42.不欺暗室
启示43.无人面试
启示44.时间管理的4个象限
启示45.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
启示46.玩物丧志
启示47.孟子休妻
启示48.特殊当铺
启示49.舍得付出,你才能够得到88肆、信
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的五德,其中“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本《论语》,就有23次谈到“信”的重要,强调“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倡导“言必信,行必果”。
启示50.鸡黍之约
启示51.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
启示52.维护信誉要不惜任何代价
启示53.讲诚信就是要拒绝诱惑
启示54.遵守制度不需要任何理由
启示55.请上坐,上好茶
启示56.协商比命令更有力
启示57.利弊皆应考虑周全
启示58.心无旁鹜地做一件事情
启示59.苏格拉底的成功秘诀
启示60.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持续保持优势
启示61.见贤恩齐五步法
启示62.一字之师
启示63.向往寺庙生活的农民
启示64.闻过则喜
启示65.八风吹不动
启示66.诺贝尔自传
启示67.鲁宣公的渔网116伍、泛爱众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爱”是会意字,在繁体的“爱”的结构中,心是放在正中间的,这就是告诉人们爱要发自内心,出自真心,要用心去爱。“众”讲的是众人、所有的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
……
陆、亲仁
柒、余力学文
作者介绍
文摘
南宋光宗赵悖(公元1147-1200年),是南宋孝宗赵脊的第三个儿子。宋光宗和父亲太上皇孝宗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再加上一些宦官的挑拨离间,致使两人的矛盾加深。光宗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去重华宫探望父亲。一些大臣知道后纷纷上奏劝谏光宗要尽人子之孝道。但是光宗对此置若罔闻,这使得朝野上下、市井街头,纷纷指责光宗的不孝,就连那些太学生也加入了劝谏的行列。但是,光宗依然我行我素。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病重,光宗仍然没有前往探视,竟然还在后宫玩乐。备受冷落的孝宗心中十分悲伤,病情迅速恶化。太学生们听说后,便写了一篇《拟行乐表》来讽刺光宗的不孝和无德。
同年6月,太上皇病死,宋光宗居然称病不去灵前服丧。大臣们只好将80多岁的宋孝宗母亲寿圣皇太后请出来主持丧礼。宋光宗不孝弓I起了大臣们的公愤,纷纷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悖退位,传位于其子嘉王赵扩。
赵悖被强制退位后,郁郁寡欢,不久病死于寿康宫。
在古人看来。不孝之人没有资格当皇帝。当今社会,不孝之人,也没有资格当官。
山西省河津市委在2006年9月1日出台了《关于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对干部任职条件作出了以下规定:拟提任的干部(含夫妻双方)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
在谈及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河津市委书记崔克信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年春节,崔克信去乡下慰问五保户。当时有很多老人坐在他的周围反映情况。大家指着其中的一位老人说,他的生活困难。崔克信问那位老人是不是五保户。
序言
总叙
注重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人把培养人的道德观念放在位,把学习书本知识摆在第二位。我们通常所说“德才兼备”,就是把“德”排在“才”的前面。“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既列明了启蒙教育的各种内容,也排出了启蒙教育的先后顺序。
启示1.修身是要事5壹、入则孝
儒家把人的社会关系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简称“五伦”,并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朋友有信。在“五伦”中,父子关系是基础,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和扩大。而父子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对于成长中的子女来说,孝顺是大的美德。“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之说。
启示2.不孝不可当管理者
启示3.心怀仁爱才能承担重任
启示4.应勿缓,行勿懒
启示5.培养责任感从孝敬父母开始
启示6.细节决定成败
启示7.专注是一种力量
启示8.勿以善小而不为
启示9.一钱斩吏
启示10.松鼠精神
启示11.做企业需要的人
启示12.智者转心不转境
启示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启示14.服务也是一种竞争力
启示15.让老板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
启示16.驼鹿花纹的秘密
启示17.失败是成功之母
启示18.不幸是一所好的大学36出则弟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离开家庭和父母,外出做事或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尊敬兄长,也要尊敬那些年纪长于自己的人。出则弟,说的是兄弟姐妹相处以及与长辈相处应该遵守的规范。这是告诉我们只有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够比较容易地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启示19.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启示20.利令智昏
启示21.简单管理,快乐文化
启示22.礼贤下士者必成大器
启示23.通天塔为什么会半途而废
启示24.墨子怒责耕柱子
启示25.为顾客多做一些服务
启示26.伺机图发
启示27.尊重人才要发自内心
启示28.韦尔奇的小纸条
启示29.秦始皇拜荆条
启示30.尊重应该从小事做起
启示31.同事成冤家
启示32.四个出家的年轻人
启示33.推己及人
启示34.盲人和瘸子
启示35.23次敲门62叁、谨一
谨篇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要求人们谨言慎行,不可以随意,不可以放纵。《易经·系辞传》中说:“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谨篇中的规范,可以说是对这段话的好注脚。
启示36.一分钟发言
启示37.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8.好的形象价值百万
启示39.平原君散财退秦军
启示40.张飞之死
启示41.细心、细心再细心
启示42.不欺暗室
启示43.无人面试
启示44.时间管理的4个象限
启示45.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
启示46.玩物丧志
启示47.孟子休妻
启示48.特殊当铺
启示49.舍得付出,你才能够得到88肆、信
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的五德,其中“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本《论语》,就有23次谈到“信”的重要,强调“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倡导“言必信,行必果”。
启示50.鸡黍之约
启示51.守信要遵循正义原则
启示52.维护信誉要不惜任何代价
启示53.讲诚信就是要拒绝诱惑
启示54.遵守制度不需要任何理由
启示55.请上坐,上好茶
启示56.协商比命令更有力
启示57.利弊皆应考虑周全
启示58.心无旁鹜地做一件事情
启示59.苏格拉底的成功秘诀
启示60.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持续保持优势
启示61.见贤恩齐五步法
启示62.一字之师
启示63.向往寺庙生活的农民
启示64.闻过则喜
启示65.八风吹不动
启示66.诺贝尔自传
启示67.鲁宣公的渔网116伍、泛爱众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爱”是会意字,在繁体的“爱”的结构中,心是放在正中间的,这就是告诉人们爱要发自内心,出自真心,要用心去爱。“众”讲的是众人、所有的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
……
陆、亲仁
柒、余力学文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致,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典雅的气质。纸张的质感很舒服,印刷的字体大小适中,排版疏密有致,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之间的留白处理,让阅读的节奏感变得非常舒缓,很适合在睡前或者午后安静的时候细细品味。封面图案的选取也很有讲究,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精神世界的对话,那种沉静而厚重的氛围,是很多快餐式读物无法比拟的。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制作工艺绝对是上乘的,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让人爱不释手,也更愿意沉下心来去阅读和思考。这种对实体书本身的尊重和用心,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说教口吻,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许多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和故事。我发现,很多我平时处理人际关系或者面对家庭琐事时感到困惑的地方,都能在这些生动的小故事中找到影子,并且能看到一个更智慧、更圆融的处理方式。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使得那些看似遥远的古老智慧,瞬间变得鲜活和可操作。比如,书中对“待人接物”的描述,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通过具体的对话和情节展现出来的,让人看完后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对应情境,并产生即刻的自我审视和调整的冲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远胜于那些直白的训诫。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主题的书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或脱离现代社会。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在阐释传统美德的同时,展现出惊人的现代适应性。它不是简单地要求读者“照做”,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对个人心性的塑造作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心法”,而不是僵硬的“招式”。特别是关于情绪管理和自我反省的部分,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更积极的自我对话机制,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修养是从内心的觉察开始的,外在的礼仪只是内在秩序的外显而已。这让原本以为是“老生常谈”的内容,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实践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流畅自然,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感,完全没有传统经典读物常有的那种晦涩难懂的障碍。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精力来打磨遣词造句,使得即便是复杂的哲理概念,也能用简单、精准且富有韵律感的文字表达出来。我发现自己竟然能毫不费力地将书中的许多段落默诵下来,因为它们的节奏感和内在的韵律感太强了,非常适合大声朗读。朗读的过程中,文字本身似乎带有了某种力量,能够稳定心神,净化思绪。这种流畅度使得阅读不再是一种需要集中精力去“破解”的任务,而变成了一种愉悦的、沉浸式的精神享受。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准的艺术展示。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和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它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像搭积木一样,将不同的德行规范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支撑的体系。每一部分内容的衔接都显得非常自然,让人很容易就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道德认知框架。比如,从“孝悌”的根基讲起,逐步扩展到处理社会关系,再到最终对个人修身的要求,这种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展开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可理解性。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看似分散的规范,是如何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目标——培养一个正直、有德行的个体。这种清晰的结构,是保证阅读深度和持久理解的关键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