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编古代汉语教程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毛远明,陈志明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303156610
字数:635000
页码:4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间,包括本科、自考和函授等层次,以及考研推荐用书。使用年限保证在五年以上。年使用数量和少使用年限在出版合同中体现。3.在丛书整体编撰体例上,与目前市场上及我社出版的同类型丛书均有明确区分,即注重学生课堂讨论和课外延伸阅读的引导性,不是纯粹的课堂理论讲授,降低了课程学习的难度,而代之以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革。考虑到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实际,特别注重帮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提高自身作为教师的授课能力的提高。本书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而编写的教材。
邓明,晋中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九三学社晋中市委主委,晋中市政协副主席,山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国家、省级出版社出版著作3种,先后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语文建设》《古汉语研究》《辞书研究》《文史知识》《语文研究》《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语文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9篇,其中有12篇论文被各种文摘转载、转录、摘录。1994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三等奖,1998年获山西省人文科学论文一等奖。
初次翻阅下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基础知识的铺陈方式。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文言虚词和句式,而是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从最基本的字形、字义演变讲起,然后逐步引入常用实词,再到篇幅适中的、难度递增的语篇实例。这种设计极大地缓解了初学者的焦虑感。我尤其欣赏它在课文选材上的独到眼光,选取了一些兼具文学价值和语言学习功能性的篇章,而不是单纯堆砌晦涩难懂的“大部头”。对于每一个篇章,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译文,更重要的是,它还穿插了大量的“语言点辨析”和“文化背景补充”。这些补充材料,让原本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对某个词语在不同朝代用法的细微差别进行对比,或是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表达习惯进行解释,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深度,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机械地学习一门“死”语言,而是在触摸一个鲜活的历史文化载体。
评分我是一个对学习工具的实用性要求极高的人,尤其是像古汉语这样需要反复查阅和对照的学科。这套教材的排版布局设计得非常人性化。页边距留得恰到好处,方便我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惑。字典和例句的排布也很有条理,即便是初次接触的复杂长句,也能通过清晰的结构划分,迅速找到关键的断句点和词语解释。我特别留意了它的注释部分,很多教材的注释往往过于简略或者过于繁琐,而这本教材的注释恰到好处,既能解释清楚生僻字词的含义,又能点出句子的核心结构,不会因为注释过多而打断阅读的流畅性。此外,教材中穿插的小练习和自我检测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填空或选择,而是需要读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语感判断和句子重构,这对于检验学习成果,巩固知识点,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种厚重感和沉甸甸的质感,装帧设计上,透着一股子古典的韵味,书页的纸张也选得考究,摸上去很舒服,翻阅起来心情都会跟着好起来。我之所以选择这本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市面上口碑不错,听说对自学古汉语的入门者非常友好。我个人对古代文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系统又易懂的入门读物,很多现有的教材要么过于学术化,术语太多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内容过于零散,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教材据说在结构编排上做得非常出色,力求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学习门槛。我特别期待它在词汇的讲解和语法的梳理上能做到精妙,希望能真正帮我搭建起理解文言文的知识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毕竟,学习一门语言的精髓在于理解其思维方式,而这套教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非常注重这一点。包装和印刷的质量也令人满意,细节之处见真章,这对于一本长期使用的学习工具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说实话,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变化多端的词义和语法现象,它们之间的界限往往非常模糊。我对这本教材处理这些“灰色地带”的方式印象深刻。它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绝对化解释,而是倾向于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认知空间。比如在解释某个常用介词的用法时,它会列举出不同语境下的多种可能性,并辅以权威的古籍佐证,这培养了我一种审慎的学术态度,让我明白语言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这种鼓励批判性思考的教学方法,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初学者的深切关怀。它让我明白,学习古文,不仅是学习文字,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的逻辑和精确的表达艺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导师,在我探索古文世界的道路上,为我指明方向,扫清障碍。
评分从整体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平衡”与“有效”。它成功地在学术的深度和教学的易懂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很多教材要么为了追求深度而变得晦涩难懂,让兴趣在枯燥中消磨殆尽;要么为了追求易懂而牺牲了应有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这本教材似乎找到了一个甜蜜点。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继续深入学习的渴望。读完前面的章节后,我不再对晦涩的古代典籍感到畏惧,反而开始主动去接触和阅读一些原汁原味的古文篇章,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它为我的古汉语学习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且灵活的底座,让我有信心去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更复杂的学习挑战。我非常推荐给那些真正想扎扎实实掌握古代汉语基础,并希望未来能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的读者。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定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