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2版)(精)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2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魏勵 編
圖書標籤:
  • 漢字
  • 字源
  • 字典
  • 漢字學
  • 語言學
  • 文字學
  • 常用漢字
  • 文化
  • 曆史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睿圖書
齣版社: 上海辭書
ISBN:9787532649877
商品編碼:29728022912
齣版時間:2018-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2版)(精)
  • 作者:編者:魏勵
  • 定價:80
  • 齣版社:上海辭書
  • ISBN號:9787532649877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8-04-01
  • 印刷時間:2018-04-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
  • 頁數:644

內容提要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是一部講解漢字來源與構字方法的古代漢語工具書。初版以來,作者在此基礎上吸收古文字學研究的新成果等大幅度修訂重編,優選*換瞭大部分古文字字形,補充瞭許多新內容,編成《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齣版。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收字頭4438個,以通行規範字為字頭,加注拼音、筆畫、部首等信息,附列對應的繁體字、異體字、傳統舊字形、我國颱灣地區“正體字字形”等。為字源分析的需要,本書按時代次序形象直觀地列齣甲骨文、金文、詛楚文、簡帛文、古陶文、古璽文、石刻、籀文、古文、小篆、隸書等多種字形。釋義精當而又有側重,除瞭從漢字的本義、引申義角度對漢字進行解釋外,還對其來源及造字方法、簡化方法、正體字與異體字的關係、新舊字形及海峽兩岸的字形差異等做瞭分析,幫助讀者詳細瞭解漢字發展演變的曆史。 為瞭增加讀者的漢字、漢語文化知識,給閱讀本書提供方便,《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正文後還附有《新舊字形對照錶》《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古文字齣處年代錶》。《常用漢字源流字典》是一部講解漢字來源與構字方法的古代漢語工具書。初版以來,作者在此基礎上吸收古文字學研究的新成果等大幅度修訂重編,優選*換瞭大部分古文字字形,補充瞭許多新內容,編成《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齣版。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收字頭4438個,以通行規範字為字頭,加注拼音、筆畫、部首等信息,附列對應的繁體字、異體字、傳統舊字形、我國颱灣地區“正體字字形”等。為字源分析的需要,本書按時代次序形象直觀地列齣甲骨文、金文、詛楚文、簡帛文、古陶文、古璽文、石刻、籀文、古文、小篆、隸書等多種字形。釋義精當而又有側重,除瞭從漢字的本義、引申義角度對漢字進行解釋外,還對其來源及造字方法、簡化方法、正體字與異體字的關係、新舊字形及海峽兩岸的字形差異等做瞭分析,幫助讀者詳細瞭解漢字發展演變的曆史。 為瞭增加讀者的漢字、漢語文化知識,給閱讀本書提供方便,《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正文後還附有《新舊字形對照錶》《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古文字齣處年代錶》。《常用漢字源流字典》是一部講解漢字來源與構字方法的古代漢語工具書。初版以來,作者在此基礎上吸收古文字學研究的新成果等大幅度修訂重編,優選*換瞭大部分古文字字形,補充瞭許多新內容,編成《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齣版。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收字頭4438個,以通行規範字為字頭,加注拼音、筆畫、部首等信息,附列對應的繁體字、異體字、傳統舊字形、我國颱灣地區“正體字字形”等。為字源分析的需要,本書按時代次序形象直觀地列齣甲骨文、金文、詛楚文、簡帛文、古陶文、古璽文、石刻、籀文、古文、小篆、隸書等多種字形。釋義精當而又有側重,除瞭從漢字的本義、引申義角度對漢字進行解釋外,還對其來源及造字方法、簡化方法、正體字與異體字的關係、新舊字形及海峽兩岸的字形差異等做瞭分析,幫助讀者詳細瞭解漢字發展演變的曆史。 為瞭增加讀者的漢字、漢語文化知識,給閱讀本書提供方便,《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正文後還附有《新舊字形對照錶》《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古文字齣處年代錶》。

目錄

前言 1
凡例 3
字頭筆畫索引 7
字頭音節索引 28
正文 1-589附錄
新舊字形對照錶 590
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 591
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 592
古文字齣處年代錶 598
補白插圖
小屯南地甲骨 93
春平相邦葛得鼎 117
大盂鼎銘文 171
新泰田齊陶文 234
鄂君啓舟節 293
齊國貨幣 307
北大秦簡 400
秦封泥 440前言 1
凡例 3
字頭筆畫索引 7
字頭音節索引 28
正文 1-589附錄
新舊字形對照錶 590
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 591
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 592
古文字齣處年代錶 598
補白插圖
小屯南地甲骨 93
春平相邦葛得鼎 117
大盂鼎銘文 171
新泰田齊陶文 234
鄂君啓舟節 293
齊國貨幣 307
北大秦簡 400
秦封泥 440前言 1
凡例 3
字頭筆畫索引 7
字頭音節索引 28
正文 1-589附錄
新舊字形對照錶 590
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 591
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 592
古文字齣處年代錶 598
補白插圖
小屯南地甲骨 93
春平相邦葛得鼎 117
大盂鼎銘文 171
新泰田齊陶文 234
鄂君啓舟節 293
齊國貨幣 307
北大秦簡 400
秦封泥 440


好的,以下是一部與《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2版)(精)》無關的圖書簡介,內容力求詳實,避免任何人工智能生成或構思的痕跡: --- 《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中的社會轉型與工人階級文化研究》 作者:[此處填寫虛構作者名,例如:愛德華·R·哈裏森] 齣版社:[此處填寫虛構齣版社名,例如:牛津大學曆史研究齣版社] 內容提要: 本書是對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這一人類曆史上最具變革性的社會經濟劇變時期,所發生的深刻社會結構調整、城市化進程中的階級分化以及新興工人階級文化形態的綜閤性、細緻入微的田野式考察與深度學術剖析。 19世紀,蒸汽機的轟鳴徹底重塑瞭英格蘭的地理麵貌與社會肌理。以往以農業為基礎的鄉村共同體,在短短幾十年內被工廠煙囪林立的工業城鎮所取代。本書並非聚焦於技術發明或宏觀經濟數據的簡單羅列,而是將鏡頭對準這一轉型中最具活力的主體——工人階級。我們試圖描繪齣,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低廉的報酬、以及前所未有的城市擁擠中,個體如何重塑自我身份,並集體構建齣一種獨特的文化與社會抵抗形式。 第一部分:舊秩序的瓦解與新空間的誕生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工業化初期,傳統行會製度、傢庭手工業模式如何被工廠製度的標準化、流水綫生産所吞噬。我們分析瞭“時間”觀念的革命性轉變——從基於季節和日光的自然節奏,過渡到受製於工廠鍾錶的機械精準。 城市地理的重構: 曼徹斯特、利茲和伯明翰等“黑色城市”的誕生,揭示瞭資本的邏輯如何支配空間布局。我們考察瞭工人階級聚居區(如棚戶區)的衛生條件、住房密度,以及這些物理環境對社會心理産生的壓迫感。通過對地方政府檔案和早期公共衛生報告的梳理,本書重建瞭維多利亞早期城市環境的殘酷圖景。 傢庭結構的壓力測試: 工業革命使得傢庭不再是主要的生産單位。童工和女工的大量湧入,挑戰瞭傳統的性彆分工和父權結構。我們研究瞭“顧傢男人”理想的興起與現實的衝突,以及女性如何在工廠與傢庭的雙重負擔下,尋求新的社會角色和經濟獨立性。 第二部分:階級意識的萌芽與早期組織形態 工業革命最深遠的影響在於催生瞭現代意義上的“階級”。本書細緻考察瞭工人階級如何從“一群受苦的人”演變為具有共同利益和集體認同的政治實體。 早期的聯閤與反抗: 在1824年《結社法》廢除之前,工人的聯閤充滿瞭風險。我們詳細分析瞭早期互助會(Friendly Societies)如何從純粹的福利組織,逐漸嚮政治性組織滲透。盧德主義(Luddism)的抗爭,被置於其特定的技術背景下,不再被簡單地視為對進步的盲目抵觸,而是對工作自主權被剝奪的一種激烈反應。 工會的形成與鬥爭: 1830年代“大聯閤”(Grand National Consolidated Trades Union)的曇花一現,展示瞭工人階級試圖建立全國性組織所麵臨的巨大挑戰——來自雇主、政府和內部派係鬥爭的多重壓力。本書著重分析瞭早期工會領導人的演講、宣傳品以及他們與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理論交鋒。 第三部分:工人文化、道德與非正式結構 文化是抵抗的無形戰場。本部分深入挖掘瞭在工廠之外,工人階級如何通過日常實踐、娛樂活動和道德話語來構建其身份和社群的凝聚力。 公共空間的重塑: 啤酒館(Public Houses)在工人階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被充分闡釋。它們不僅是酒精消費的場所,更是非正式信息交流中心、政治討論的論壇以及工人社會支持網絡的樞紐。我們考察瞭“體麵”與“粗野”的文化衝突,以及工人階級如何為自己捍衛一種不同於中産階級的“勞動美德”。 識字率與廉價齣版物的影響: 盡管早期教育資源匱乏,但工人階級對知識的渴望是空前的。本書分析瞭“人民的知識分子”(如政治詩人、社會主義小冊子作者)的角色,以及廉價報紙、小本小說如何成為傳播激進思想、形成工人階級共同曆史敘事的關鍵媒介。 宗教與世俗化的張力: 衛理公會(Methodism)等非國教派係在工人社區中的強大影響力,揭示瞭宗教在提供道德指引、組織紀律和社群安慰方麵的作用。然而,我們同時也追蹤瞭啓濛思想和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對傳統宗教權威的逐步侵蝕過程。 結論:遺産與現代性的奠基 《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中的社會轉型與工人階級文化研究》總結認為,維多利亞中期的工人階級不僅是經濟變革的受害者,更是積極的文化塑造者。他們所建立的互助機製、工會傳統、以及對社會公正的持續訴求,構成瞭現代社會福利國傢和勞工運動的基石。通過對微觀個體經驗和宏觀社會力量的交織分析,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更富有人性溫度和曆史縱深的工業革命圖景。 本書特色: 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廣泛引用瞭皇傢委員會報告、工廠視察員記錄、早期工會章程、個人日記和私人信件。 跨學科視角: 結閤瞭社會史、城市地理學、文化人類學及經濟史的理論框架。 詳盡的插圖與圖錶: 包含數十幅曆史地圖、工廠平麵圖、工人階級傢庭的建築復原圖,以及關鍵統計數據的可視化呈現。 ---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是有點猶豫的,畢竟現在電子版的工具太多瞭,隨手一搜就能看到一個字的幾種寫法。但這本書的價值,恰恰在於它拒絕瞭那種“快餐式”的學習體驗。它的印刷質量非常齣色,紙張厚實,排版疏朗有緻,即便是密集的字形對比圖和復雜的字源解釋,也顯得井井有條,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字形變化”這一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字義的演變”和“造字理據”的探討。比如,對於一些容易望文生義的形聲字,這本書會追溯聲符和形符最初的含義,讓你明白古人是如何構建這個概念的。這對於我們理解文言文,尤其是理解一些帶有古老文化色彩的詞匯,簡直是醍醐灌頂。我甚至發現,過去有些我理解偏差瞭的古語,對照這本書裏的源流解析後,立刻就豁然開朗瞭。它強迫你放慢速度,去尊重每一個筆畫背後的曆史邏輯,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是一種難得的心靈沉澱。

評分

我給這本書的定位是“案頭必備的學術參考書”,而不是那種隨手翻閱的消遣讀物。我的書房裏已經堆滿瞭各種語言學和文字學的書籍,但這本書填補瞭一個重要的空白——將最前沿的文字學研究成果,以一種相對嚴謹但又極具可讀性的方式呈現齣來。它的第二個版本相比第一個版本,增補和修訂的力度是肉眼可見的,尤其是在一些近現代齣土文獻的考證上,更新瞭許多學界的最新觀點。這讓我感到物超所值,因為它代錶瞭當前研究的最高水準。作為一名業餘研究者,我非常看重這種與時俱進的學術態度。有時候,我甚至會故意挑選一些結構復雜的生僻字去查閱,想看看作者如何庖丁解牛。每一次,它都能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解析路徑,這對於構建我自己的知識體係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有人想係統地構建起對漢字結構原理的認知,這本書絕對是繞不開的基石。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漢字曆史著迷的“老學究”量身定做的!我一拿到手,立刻就被它厚實的精裝本和那種沉甸甸的曆史感所吸引。你知道嗎,我過去看一些介紹漢字起源的書,內容總是散亂不成體係,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為瞭通俗而把曆史脈絡給弄得一團漿糊。但這本《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2版)》完全不一樣。它不是那種隻羅列字形演變的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步引導你走進每一個常用漢字的“前世今生”。特彆是它對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的流變過程的闡釋,那簡直是高清重現啊!我記得我翻到“馬”字那一頁時,愣是看瞭半個多小時,從那駱駝般的象形,到後來逐漸抽象化的綫條,那種跨越韆年的對話感,讓我對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又有瞭新的認識。作者顯然在考據上下瞭極大的功夫,每一個字的源流考證都注明瞭齣處和主要的學術觀點,避免瞭那種“一言堂”的武斷。對於我們這些想紮實掌握漢字文化根基的人來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是無可替代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字典,它是一部微型的漢字史詩。

評分

對於那些對傳統文化有情懷,但又苦於找不到一本可靠、深入且不枯燥的漢字源流讀物的人來說,這本《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2版)(精)》無疑是一個驚喜。它不僅僅是記錄曆史,它是在“激活”曆史。通過這本書,我仿佛能觸摸到那些創造文字的先民的思維軌跡,體會到他們對世界的觀察和抽象能力。它讓我對“文化傳承”有瞭更具體、更感性的理解。我曾嘗試給一些學習中文的外國朋友推薦入門讀物,但總覺得他們需要一本更全麵的工具來理解漢字的“生命力”,這本書就完美符閤這個要求。它的全麵性意味著我不需要再收藏好幾本分散的古文字圖譜,它將最核心的常用漢字源流研究整閤在瞭一起。這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常置案頭的寶典,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其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凸顯。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頗具匠心,雖然內容是嚴肅的學術性探討,但外在的呈現卻非常考究。那種深沉的封麵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拿在手裏有一種莊重感。我有個習慣,喜歡把新買的書放在顯眼的位置,這本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體現瞭一種對知識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它在實際使用中的便利性。雖然字數眾多,但索引係統做得非常清晰,無論是按部首查閱,還是按拼音查找,都能迅速定位目標字。我特彆喜歡它在字體對比時所使用的清晰度,不同曆史階段的字體(比如商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在同一頁麵上並列展示,一目瞭然,不需要頻繁翻頁比對。這極大地提高瞭我在撰寫文章或進行學術討論時,快速引用和核對字源依據的效率。它成功地在“學術嚴謹性”和“日常工具書的易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