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孩子一起编故事
定价:29.80元
作者:吴昌品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113341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选对故事、编好故事、讲透故事,和孩子一起,共同享受故事给家庭、给成长带来的的喜悦!
作为心理咨询师,吴昌品老师倡导通过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的方式教养孩子。和孩子一起编故事,不但能够修复平日因工作而疏离的亲子关系,还能**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力。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透过孩子编的故事,读懂他的内心世界,重新构架起亲子间的心灵桥梁。
本书特别收录了80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方便新手父母效仿和借鉴。
内容提要
作为心理咨询师,吴昌品老师倡导通过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的方式教养孩子。和孩子一起编故事,不但能够修复平日因工作而疏离的亲子关系,还能*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力。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透过孩子编的故事,读懂他的内心世界,重新构架起亲子间的心灵桥梁。
本书特别收录了80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方便新手父母效仿和借鉴。
目录
篇 故事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为什么要给孩子编故事
编故事,让孩子的想象力飞
编故事,培养思维缜密、善于表达的孩子
编故事,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编故事,孩子喜欢的亲子互动方式
编故事,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编故事,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编故事,疗愈孩子受伤的心
第二篇 好父母,都能成为故事大王—怎样和孩子一起编故事
编故事前要做好准备
放松心态,编故事其实很简单
多读多看,灵感就会从生活中迸发
父母的经历,是孩子百听不厌的故事
因“孩”而异,编故事
不同年龄的孩子,编不同的故事
身处不同的地点,编不同的故事
好故事,有技巧——怎样和孩子一起编故事
和孩子对话,一问一答编故事
就地取材,看图看物编故事
留点悬念,接龙式编故事
谈谈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后的收获
第三篇 好父母的故事小屋
经典童话篇
《海的女儿》新编
《小红帽》续编
《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
花草树木篇
美丽谦虚的月季花
紫丁香终于开花了
哭泣的玫瑰
可爱的马蹄莲
花儿开会
小草不哭泣
骄傲的小白杨
桥和树,做邻居
小松树卖雪花
蒲公英的游历
可爱动物篇
美丽的陷阱
任性的鸭宝宝
小蚊子报恩
动物环保讨论会
松鼠的花纹从哪儿来
小乌龟上学啦
小獭兔请客
小熊生病了
小白兔学本领
老虎和马蜂的战争
大白鸭记
聪明的小老鼠
长颈鹿妈妈过生日
大黑熊和小老鼠
青蛙歌唱家
青蛙的遭遇
数星星
小海龟找妈妈
狮子出书
可爱的黑眼睛兔子
小牛种地
不守承诺的灰青蛙
小狗找骨头
小猴走沙漠
蜘蛛学织网
两只小猪
飞鸟鱼虫篇
孔雀的尾巴的来历
猫头鹰筑窝
粗心的小啄木鸟
孔雀和老虎
知了学跳舞
蜜蜂和牡丹
燕子、麻雀和老鹰
慷慨的老母鸡
昆虫选美
冬天的小鱼
小鲸鱼找鱼鳃
海蚌妈礼物
新鲜果蔬篇
小黄瓜长蛀虫
蔬菜比赛
水果家族舞会
西红柿生病了
蔬菜比本领
奇妙自然篇
春姑娘叫大家“起床了”
月亮仙子学跳舞
小雨滴旅行记
水有力量
离家出走的小石头
比一比,谁大
奇思妙想篇
家庭用品大争功
发卡旅行记
杯子和水
石头和鸡蛋
得意忘形的气球
未来的衣服
钥匙
小泡泡漂流记
第四篇 治疗性故事——带孩子走出心灵误区
什么叫治疗性故事
怎样编治疗性故事
想了解孩子,就听他自发编故事
从故事中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治疗性故事带孩子走出心灵误区
治疗性故事小屋
自卑的桃树
小蜘蛛织网
蝴蝶与蛹壳
骄傲的小螃蟹
不讲卫生的小猴
小布丁的故事
莽撞的兔子
爱发脾气的小狗
月亮和星星
只爱听夸奖的小猪
后记
作者介绍
吴昌品:
国家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讲师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IPMA-HR培训讲师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下属“阳光社区矫正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
北京市多家高校与教育机构特聘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儿童及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教学与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曾出版《怎么爱,宝贝才快乐》《初中家长解惑》等亲子教育著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与孩子沟通的新世界!以前总觉得给孩子讲故事,是我的单方面输出,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共创”的奇妙。书里介绍了很多非常实用且富有想象力的方法,比如如何引导孩子从一个简单的词语出发,去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让孩子描述身边的一件物品,然后我们一起为这个物品赋予生命和经历。起初,孩子还有些拘谨,不知道该怎么说,但随着我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他渐渐地放开了,说出了很多我从未想过的奇思妙想。最让我惊喜的是,他能在故事中加入很多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将原本虚构的情节变得生动有趣,仿佛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只属于我们的小宇宙。这本书不只是教会我怎么讲故事,更是教会我如何去倾听,如何去捕捉孩子心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并将其转化为一段段精彩的旅程。每次读完一段,我都会忍不住想和孩子再试一次,因为我发现,孩子在故事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他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愿意分享他的想法。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编故事”本身,它是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颗创意的种子,等待它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绚丽色彩。华侨出版社的这份礼物,我真的太爱了!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感到好奇,也尝试过很多市面上的相关书籍,但很多都流于理论,或者过于成人化,孩子难以理解和实践。直到我遇到了《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才真正找到了“对症下药”的感觉。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与你分享她的育儿心得。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与孩子一起走进故事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角色扮演”的部分,孩子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和动机,从而使故事更加饱满。还有“场景设定”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引导孩子去想象一个充满细节和氛围的故事背景。每次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我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奇妙的探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遇见各种各样的人物,经历跌宕起伏的冒险。孩子在这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也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对于他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也让我自己重新找回了童年的乐趣。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件事,多少有点概念模糊,以为就是我讲孩子听,或者孩子讲我听。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让我明白了“编故事”的核心在于“互动”和“协作”。书中的方法论非常巧妙,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引路人”,而不是一个“故事主导者”。比如,它提倡在故事的关键节点设置“选择项”,让孩子来决定故事的走向,这样一来,孩子就成为了故事的“导演”,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我尝试了让孩子来决定故事里的人物是会遇到朋友还是敌人,是会发现宝藏还是陷入困境。每一次选择,都让孩子兴奋不已,他会认真思考,并给出非常有创意的答案。而且,在孩子编故事的过程中,我也会适时地加入一些细节,或者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进一步思考。这种“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方式,不仅让故事更加丰富,也大大增进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度。我们不再是简单的亲子关系,而是变成了志同道合的“故事伙伴”。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需要放下成年人的权威,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去参与他们的世界。
评分当我翻开《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时,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已经很多了。但是,这本书的独特视角和实用性很快就吸引了我。它没有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把故事创作的过程弄得复杂而专业,而是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步骤,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操作。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情节发展”的引导方式。它教我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开端”,通过设置“冲突”和“转折”,最终走向一个“结局”。我尝试带着孩子一步步地进行,当孩子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时,我并没有立刻否定,而是顺着他的思路,和他一起思考这个转折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种“随遇而安”但又“有章可循”的教学方式,让整个故事创作过程变得轻松而愉快。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思考因果关系,如何预测事件的发展,这对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一次极大的锻炼。这本书的出版,真的为许多想要提升亲子互动质量的家长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孩子内心深处那片充满奇思妙想的海洋。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孩子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是难以捕捉的。但《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教会我如何“接住”孩子的那些灵感,并将它们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我最喜欢书里关于“细节描写”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故事,离不开生动的细节。我开始引导孩子去描述故事人物的穿着打扮,去描绘故事发生的场景,去想象故事中的声音和气味。通过这些细节的填充,原本可能有些空洞的故事,一下子变得立体了起来,孩子也从中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一次故事创作中,孩子将他最近在学校遇到的一些小烦恼,巧妙地融入到了故事里,并从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编故事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引导孩子处理情绪、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与孩子一起编故事,是一次充满温情和智慧的陪伴。
评分我一直认为,亲子互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共同创造。而《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本书,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轻松愉快,仿佛就像和一位邻家姐姐在聊天。书中的方法论非常注重“游戏化”和“情境化”,让孩子在玩乐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编故事。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故事卡片”这个创意,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画有不同图案或词语的卡片,让孩子随机抽取,然后围绕这些卡片来编故事。这种游戏化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随机应变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不经意间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元素,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每次和孩子玩这个游戏,我们都会笑声不断,因为卡片的组合往往会产生一些非常有趣甚至出乎意料的情节。这本书不仅仅是教孩子编故事,它更是在教我们家长,如何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去连接孩子的心灵,去发现他们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
评分我之前一直苦恼于如何才能让孩子更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活动中,往往是我提出一个活动,他要么不感兴趣,要么参与度不高。直到我读了《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我才恍然大悟。这本书的核心在于“赋予孩子主导权”,让故事成为一个由孩子说了算的“世界”。它提倡在故事的开头,就让孩子来决定主角的身份、能力、甚至他的性格特征。当孩子看到自己创造的角色在故事里“活”起来,并经历了各种冒险时,他的参与热情就被极大地激发了。我尝试让孩子来决定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勇敢的小兔子,还是一只胆小的蜗牛,它要去寻找什么宝藏,或者要面对什么样的危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认真地思考,并给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而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倾听,并适时地给予一些引导和补充。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编故事不应该是一件“说教”的事情,而应该是一场“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它教我如何从一个微小的点出发,去发掘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它鼓励我们从孩子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中,去捕捉灵感,然后将之放大,延展成一个故事。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在玩积木,我随口问他:“你觉得这些积木在夜晚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孩子想了想,说:“它们会变成小精灵,在月光下跳舞。”听到这句话,我立刻就想到了这本书中的方法,我开始追问:“是什么样的小精灵?它们跳什么样的舞蹈?月光下还有什么特别的景象?”就这样,我们一起编织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夜晚故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更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回应他们的想法,去共同探索他们内心世界的无限可能。
评分《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亲子互动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和“共建”。书中的许多方法,都非常注重“反馈”和“互动”,教会我们如何根据孩子的反应来调整故事的走向。比如,当孩子对某个情节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时,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让这个情节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反之,如果孩子显得有些疲惫或失去兴趣,我们也应该适时地转换话题,或者调整故事的节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故事的停顿”技巧,它教我们如何在关键时刻“暂停”,留给孩子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与孩子一起编故事,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家长付出耐心和智慧。
评分我一直觉得,给孩子讲故事,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情感和价值观。但《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编故事”在认知发展上的巨大潜力。它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书中的方法论,非常注重“因果关系”和“情节推进”,它教会我如何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经常会问孩子:“如果我们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或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原来编故事,还可以如此“烧脑”又有趣!它不仅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也让我这个家长,在陪伴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