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

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红,樊生文 著
图书标签:
  • DSP
  • 数字信号处理
  • 工程应用
  • 自动化
  • 教材
  • 通信
  • 嵌入式系统
  • 算法
  • 滤波
  • 快速傅里叶变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66020
商品编码:297048632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

:67.00元

售价:45.6元,便宜21.4元,折扣68

作者:艾红,樊生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040366020

字数

页码:6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立项的“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教材建设”项目的成果。本书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主线,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全书共分13章:~2章介绍DSP技术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时钟电路;第3章介绍中断系统与应用;第4章介绍通用输入输出GPIO与CPU定时器;第5章介绍存储器映射和外部接口XINTF;第6章介绍DSP的事件管理器,事件管理器是控制电机的重要模块;第7章介绍串行通信接口SCI应用技术;第8章介绍A/D转换模块;第9章介绍DSP应用中的C语言以及程序结构;0章介绍串行外设接口SPI和D/A转换功能的实现。1~13章介绍无刷直流电机、异步感应电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具体应用案例。
  本书通过每章综合举例或者对重点内容的总结,力求使读者深入了解DSP各个模块,并具备应用DSP技术解决工程应用型问题的基础。《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掌握重要模块的核心内容、特点和应用方法,重点介绍DSP原理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在无刷直流电机、异步感应电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应用案例。
  《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既可作为大专院校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测控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测量、运动控制系统、智能仪表设计和开发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章 DSP技术概述
1.1 什么是DSP
1.2 DSP技术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1.2.1 DSP的分类
1.2.2 DSP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DSP的应用
1.4 DSP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特征
1.5 TMS320F28xDSP芯片硬件特征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TMS320F2812CPU和时钟
2.1 TMS320F281xCPU
2.1.1 CPU功能块和寄存器
2.1.2 状态寄存器(STO,STl)
2.1.3 乘法操作
2.2 CPU中断向量与优先级
2.3 可屏蔽中断与非屏蔽中断
2.3.1 可屏蔽中断
2.3.2 非屏蔽中断
2.4 流水线
2.5 TMS320F2812引脚功能
2.6 时钟电路
2.6.1 时钟单元
2.6.2 振荡器和锁相环PLL时钟模块
2.7 锁相环与时钟控制寄存器
2.7.1 PLL控制寄存器PLLCR
2.7.2 外设时钟控制寄存器PCLKCR
2.7.3 高速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HISPCP
2.7.4 低速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LOSPCP
2.8 三种低功耗模式
2.9 低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
2.9.1 诋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0(LPMCRO)
2.9.2 低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1(LPMCRl)
2.10 看门狗
2.10.1 看门狗工作原理
2.10.2 看门狗复位和中断模式
2.10.3 低功耗模式下看门作
2.11 看门狗相关寄存器
2.11.1 系统控制和状态寄存器SCSR
2.11.2 看门狗计数器寄存器WDTR
2.11.3 看门狗复位密钥寄存器WDKEY
2.11.4 看门狗控制寄存器WDCR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中断系统与应用
3.1 PIE中断控制概述
3.2 中断向量表的映射
3.3 中断源
3.4 PIE中断向量表
3.5 PIE中断寄存器
3.5.1 PIE控制寄存器PIECTRL
3.5.2 PIE中断应答寄存器PIEACK
3.5.3 PIE中断标志寄存器PIEIFRx
3.5.4 PIE中断使能寄存器PIEIERx
3.6 CPU中断寄存器
3.6.1 CPU中断标志寄存器IFR
3.6.2 CPU中断使能寄存器IER
3.7 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
3.7.1 外部中断l控制寄存器XINTICR
3.7.2 外部中断2控制寄存器XINT2CR
3.7.3 外部NMI中断控制寄存器XNMICR
3.7.4 外部中断1计数器XINTlCTR
3.7.5 外部中断2计数器XINT2CTR
3.8 LED显示与按键中断应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GPIO功能与CPU定时器
4.1 GPIO功能框图
4.2 TMS320F2812GPIO寄存器
4.3 I/O映射
4.4 输入量化与I/O引脚
4.4.1 输入量化控制寄存器
4.4.2 两种类型输入量化
4.5 CPIO与按键应用实例
4.6 CPU定时器结构与工作愿理
4.7 CPU定时器寄存器
4.7.1 CPU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IMERxTCR
4.7.2 CPU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TIMERxTIM
4.7.3 CPU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高位TIMERxTIMH
4.7.4 CPU定时器周期寄存器TIMERxPRD
4.7.5 CPU定时器周期寄存器高位TIMERxPRDH
4.7.6 CPU定时器预定标寄存器TIMERxTPR
4.7.7 CPU定时器预定标寄存器高位TIMERxTPRH
4.8 CPU定时器中断应用举例
4.9 外部中断XINT13应用举例
4.10 非屏蔽中断应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存储器与外部接口XINTF
5.1 总线
5.2 存储器映射
5.2.1 存储器映射图
5.2.2 存储器映射图中各部分功能
5.2.3 片内存储器与外部接口映射
5.2.4 CSM影响的片内资源
5.2.5 寄存器映射
5.3 存储器和寄存器的等待状态
5.4 Flash存储器
……
第6章 事件管理器
第7章 串行通信接口SCI
第8章 A/D转换模块
第9章 DSP软件开发与C语言编程
0章 串行外设接口SPI
1章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2章 基于DSP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3章 异步感应电机DSP的矢量控制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DSP技术概述
1.1 什么是DSP
1.2 DSP技术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1.2.1 DSP的分类
1.2.2 DSP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DSP的应用
1.4 DSP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特征
1.5 TMS320F28xDSP芯片硬件特征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TMS320F2812CPU和时钟
2.1 TMS320F281xCPU
2.1.1 CPU功能块和寄存器
2.1.2 状态寄存器(STO,STl)
2.1.3 乘法操作
2.2 CPU中断向量与优先级
2.3 可屏蔽中断与非屏蔽中断
2.3.1 可屏蔽中断
2.3.2 非屏蔽中断
2.4 流水线
2.5 TMS320F2812引脚功能
2.6 时钟电路
2.6.1 时钟单元
2.6.2 振荡器和锁相环PLL时钟模块
2.7 锁相环与时钟控制寄存器
2.7.1 PLL控制寄存器PLLCR
2.7.2 外设时钟控制寄存器PCLKCR
2.7.3 高速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HISPCP
2.7.4 低速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LOSPCP
2.8 三种低功耗模式
2.9 低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
2.9.1 诋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0(LPMCRO)
2.9.2 低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1(LPMCRl)
2.10 看门狗
2.10.1 看门狗工作原理
2.10.2 看门狗复位和中断模式
2.10.3 低功耗模式下看门作
2.11 看门狗相关寄存器
2.11.1 系统控制和状态寄存器SCSR
2.11.2 看门狗计数器寄存器WDTR
2.11.3 看门狗复位密钥寄存器WDKEY
2.11.4 看门狗控制寄存器WDCR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中断系统与应用
3.1 PIE中断控制概述
3.2 中断向量表的映射
3.3 中断源
3.4 PIE中断向量表
3.5 PIE中断寄存器
3.5.1 PIE控制寄存器PIECTRL
3.5.2 PIE中断应答寄存器PIEACK
3.5.3 PIE中断标志寄存器PIEIFRx
3.5.4 PIE中断使能寄存器PIEIERx
3.6 CPU中断寄存器
3.6.1 CPU中断标志寄存器IFR
3.6.2 CPU中断使能寄存器IER
3.7 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
3.7.1 外部中断l控制寄存器XINTICR
3.7.2 外部中断2控制寄存器XINT2CR
3.7.3 外部NMI中断控制寄存器XNMICR
3.7.4 外部中断1计数器XINTlCTR
3.7.5 外部中断2计数器XINT2CTR
3.8 LED显示与按键中断应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GPIO功能与CPU定时器
4.1 GPIO功能框图
4.2 TMS320F2812GPIO寄存器
4.3 I/O映射
4.4 输入量化与I/O引脚
4.4.1 输入量化控制寄存器
4.4.2 两种类型输入量化
4.5 CPIO与按键应用实例
4.6 CPU定时器结构与工作愿理
4.7 CPU定时器寄存器
4.7.1 CPU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IMERxTCR
4.7.2 CPU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TIMERxTIM
4.7.3 CPU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高位TIMERxTIMH
4.7.4 CPU定时器周期寄存器TIMERxPRD
4.7.5 CPU定时器周期寄存器高位TIMERxPRDH
4.7.6 CPU定时器预定标寄存器TIMERxTPR
4.7.7 CPU定时器预定标寄存器高位TIMERxTPRH
4.8 CPU定时器中断应用举例
4.9 外部中断XINT13应用举例
4.10 非屏蔽中断应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存储器与外部接口XINTF
5.1 总线
5.2 存储器映射
5.2.1 存储器映射图
5.2.2 存储器映射图中各部分功能
5.2.3 片内存储器与外部接口映射
5.2.4 CSM影响的片内资源
5.2.5 寄存器映射
5.3 存储器和寄存器的等待状态
5.4 Flash存储器
……
第6章 事件管理器
第7章 串行通信接口SCI
第8章 A/D转换模块
第9章 DSP软件开发与C语言编程
0章 串行外设接口SPI
1章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2章 基于DSP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3章 异步感应电机DSP的矢量控制
参考文献


DSP原理及应用 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DSP)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应用已渗透到通信、音频、视频、医学成像、控制系统等各个方面。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高清电视,到复杂的雷达系统、工业自动化设备,DSP技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理解DSP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其应用方法,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已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DSP理论框架,并辅以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数字信号和系统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DSP的核心算法和技术,最终引导读者理解如何在实际工程中有效地应用DSP。 第一篇 DSP基础理论 第一章 数字信号与系统 本章将为读者建立起理解DSP的基石。我们将首先定义什么是数字信号,并将其与模拟信号进行对比,阐述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学表示方法,包括单位抽样信号、单位阶跃信号、指数信号等基本信号。 接着,我们将引入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并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来描述和分析系统特性。我们将重点介绍线性时不变(LTI)系统,这是DSP理论分析的核心。LTI系统的核心性质——叠加性和时不变性将被详细阐述。我们还将学习描述LTI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两种重要方法:卷积和差分方程。通过实例,读者将理解卷积如何在时域上描述系统响应,而差分方程则提供了另一种代数表达方式。 第二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其性质 傅里叶变换是分析信号频谱特性的强大工具,而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则是其核心。本章将详细介绍DFT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一个有限长离散时间信号的DFT。我们将深入探讨DFT的各项重要性质,包括线性性、周期性、对称性、时移性、频移性、帕塞瓦尔定理等。这些性质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DFT的数学特性,更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高效的算法设计思路。 我们将着重讲解DFT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例如频谱分析、信号滤波等。例如,如何通过DFT观察信号的频率成分,如何利用DFT实现对特定频率成分的衰减或增强。 第三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 直接计算DFT的计算量非常大,尤其是在处理长序列信号时。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DFT的计算复杂度,使得在实际工程中进行高效的频谱分析成为可能。本章将详细介绍两种最经典的FFT算法:按时间抽取的FFT(Cooley-Tukey算法)和按频率抽取的FFT。我们将通过分解思路,逐步展示算法的推导过程,并分析其计算量的降低。 除了算法原理,本章还将讨论FFT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序列长度的选择、数据的预处理(如加窗)等,以确保FFT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 Z变换及其性质 Z变换是分析和设计离散时间系统,特别是无限长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长冲激响应(FIR)滤波器的有力工具。本章将引入Z变换的定义,并探讨其在复数域中的收敛域(ROC)概念。我们将详细阐述Z变换的各项重要性质,如线性性、时移性、尺度变换性、卷积性质等。 Z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关键作用在于其能够将时域的卷积运算转化为频域的乘积运算,极大地简化了系统分析。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Z变换求解LTI系统的系统函数,并通过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等重要特性。 第二篇 DSP核心算法与技术 第五章 数字滤波器设计 数字滤波器是DSP应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应用于信号的去噪、增强、特征提取等。本章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有限长冲激响应(FIR)滤波器和无限长冲激响应(IIR)滤波器。 对于FIR滤波器,我们将介绍其主要特点,如零相位响应、稳定性等。我们将讲解几种经典的FIR滤波器设计方法,包括窗函数法(如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布莱克曼窗等)和频率采样法。读者将学习如何根据滤波器性能指标(如通带纹波、阻带衰减、过渡带宽度等)选择合适的窗函数或设计参数。 对于IIR滤波器,我们将介绍其特点,如更高的设计效率(在相同性能下所需的滤波器阶数较低)。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IIR滤波器设计方法,如巴特沃兹(Butterworth)、切比雪夫(Chebyshev I/II)和椭圆(Elliptic)滤波器。这些方法通常基于模拟滤波器的设计,然后通过脉冲不变法或双线性变换法转换为数字滤波器。 第六章 自适应滤波器 与固定系数的数字滤波器不同,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其滤波器系数,以达到最佳的滤波效果。本章将详细介绍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和最小二乘(RLS)准则。 我们将重点介绍LMS算法,它是最常用、最简单的自适应算法。我们将分析LMS算法的工作原理、收敛性能以及影响其收敛速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一些LMS算法的变种,如归一化LMS(NLMS)、浸泡式LMS(IPNLMS)等,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收敛性。RLS算法因其更快的收敛速度,在对收敛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将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介绍。 第七章 谱估计 在许多信号处理应用中,准确地估计信号的功率谱密度(PSD)是至关重要的。本章将介绍几种经典的谱估计方法。 首先,我们将回顾基于DFT的方法,如周期图法,并分析其在估计方差上的缺点。为了克服周期图法的局限性,我们将介绍改进的周期图法,如Welch方法,它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段平均来降低估计方差。 接着,我们将介绍模型驱动的谱估计方法。我们还将介绍一些现代的谱估计技术,如多重信号分类(MUSIC)和旋转不变子空间(ESPRIT)等,这些方法在阵列信号处理中具有重要应用。 第三篇 DSP工程应用 第八章 信号采集与量化 在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之前,首先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个过程包括信号的采集和量化。本章将详细介绍模数转换(ADC)的基本原理,包括采样率的选择(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量化位数、量化误差等。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的ADC,如逐次逼近型ADC、Σ-Δ型ADC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同时,我们也将介绍数模转换(DAC)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DAC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我们将重点关注实际工程中信号采集和量化的精度、速度和功耗等关键指标。 第九章 DSP处理器架构与编程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专门为执行DSP算法而设计的微处理器,其独特的架构和指令集能够实现高速的信号处理。本章将介绍典型的DSP处理器架构,包括其指令流水线、指令集(如MAC指令)、存储器结构(如Harvard架构)以及高速I/O接口等。 我们将深入探讨DSP的编程模型,包括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如C语言)在DSP开发中的应用。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DSP特有的指令集和优化技术来编写高效的DSP算法。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DSP开发工具,如集成开发环境(IDE)、调试器和仿真器等。 第十章 DSP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系统是DSP技术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本章将详细阐述DSP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将首先介绍调制解调技术,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以及更高级的数字调制技术(如QPSK、QAM等)。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DSP实现这些调制解调过程,以及它们在提高通信速率和频谱利用率方面的作用。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如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我们将解释这些编码技术如何通过引入冗余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并讲解DSP在实现这些复杂的编码解码算法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DSP在多址接入技术(如FDMA、TDMA、CDMA)中的应用,以及在自适应均衡、回声消除等方面的作用,这些都是构建高效、可靠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第十一章 DSP在音频与视频处理中的应用 音频和视频处理是DSP技术另一大重要的应用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娱乐和信息获取方式。 在音频处理方面,我们将介绍数字音频采样、量化和压缩技术(如MP3、AAC)。我们将讲解DSP在音频信号的滤波、均衡、混响、降噪等方面的应用。我们还将探讨DSP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在视频处理方面,我们将介绍数字视频的采样、量化和压缩标准(如MPEG系列)。我们将重点阐述DSP在图像增强、边缘检测、运动估计、目标跟踪等方面的应用。我们将讨论DSP在高清视频编解码、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中的关键作用。 第十二章 DSP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DSP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需要实时、高精度控制的场合。 我们将介绍数字PID控制器及其在DSP上的实现。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DSP实现更复杂的先进控制算法,如状态空间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DSP在电机控制、机器人控制、航空航航天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实例,展示DSP如何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控制算法,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 结论 DSP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石,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日益凸显。本书通过系统性的理论讲解和丰富的工程应用案例,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的DSP理论基础,并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DSP原理及应用,将有助于您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工程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学习和实践DSP的宝贵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图形处理和图像滤波模块的处理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详尽”!我们部门最近负责开发一款基于DSP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核心任务是对高速运动中的物体进行边缘检测和特征提取。我们试用了好几本相关的书籍,但要么是概念模糊,要么就是算法描述过于抽象。这本教材则完全不同,它系统地介绍了二维离散卷积、各种核函数的选取(如Sobel、Prewitt算子),并且详细演示了如何在DSP的硬件加速器上高效实现这些操作。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专门辟出章节讲解了定点运算在图像处理中的量化误差补偿策略,这对于保证最终视觉结果的准确性是决定性的因素。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这些算法直接映射到了DSP的MAC(乘积累加)单元的工作流程中,让你清楚地看到数据是如何一步步被处理的。对于任何从事嵌入式图像或视频处理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设计蓝图,极大地缩短了我们的开发周期。

评分

我不得不提这本书在实时操作系统(RTOS)与DSP协同工作这一前沿领域的阐述。在现代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中,DSP往往需要与一个轻量级的RTOS配合,以管理多个任务的调度和优先级。很多教材在讲解DSP时,往往将其实体化为一个独立的计算核心,忽略了它在整个系统架构中的位置。然而,这本书在后半部分非常前瞻性地讨论了如何利用DSP的快速中断响应能力来配合RTOS进行高优先级的数据处理,并提供了使用特定DSP平台(如C6000系列)进行多核并行计算的初步概念。它清晰地解释了在中断发生时,如何安全地在DSP内部数据内存和主处理器(如ARM核)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同步,避免了竞态条件和数据损坏的风险。这种将DSP从一个孤立的信号处理器,提升到整个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的视角,是目前市场上其他教材所欠缺的,它真正体现了“应用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读者能够站在更高的系统层面去理解和设计复杂的实时控制系统。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及时雨”!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嵌入式系统控制的项目,正好需要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快速准确的滤波和分析。以前总觉得DSP的概念深不可测,公式一大堆,看得我头大。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实际,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晦涩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了工程应用场景。比如,它在讲解FFT算法时,会立刻关联到实际项目中如何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来识别振动信号的频率特征,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书中对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的优劣势分析,结合具体的代码示例,让我清晰地明白了在资源受限的微控制器上进行高效算法移植的关键所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各种滤波器设计方法时,总是先给出应用背景——“什么问题需要用这种滤波器解决”,然后再深入到数学推导和实际参数选择,这种教学思路对于我们这些偏向应用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有效避免了为理论而理论的学习误区。我感觉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仅是了解了DSP的原理,更像是掌握了一套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工具箱。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堪称一绝,它成功地将一门看似枯燥的硬核技术,写得引人入胜。我通常对技术教材的阅读耐心有限,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注重读者的“心流”保持。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章节,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递进路线图:从基础的采样定理和量化噪声讲起,逐步过渡到滤波器设计(FIR/IIR),然后深入到变换域分析(FFT),最后落脚于实际的嵌入式实现。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都非常自然,像搭积木一样,上一章是下一章的坚实基础。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每章末尾设置的“工程挑战与思考”部分,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需要读者综合运用本章和前几章知识来解决的开放性难题,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使我必须动手去验证和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引导,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教材的范畴,更像是一位耐心的专业导师在身旁指导。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系统梳理一下C55x系列DSP芯片的底层编程技巧,因为我们车间的产线升级正好要用到TI的DSP平台。我对市面上很多教材的通病非常反感,就是要么过于偏重理论推导,对硬件和汇编层面涉及太少;要么就是过于偏向某个特定型号的寄存器配置,通用性很差。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剖析了DSP的哈佛结构、流水线操作以及中断处理机制,这些底层知识对于写出高性能、低延迟的代码至关重要。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中断服务程序(ISR)的编写规范和优化策略印象深刻,这直接关系到实时控制的精确度。书中给出的汇编优化示例非常经典,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指令调度来提升运算速度,这是教科书上很少会深入讲解的“干货”。即便是对于初学者,这些内容也并非遥不可及,因为作者在引入复杂概念时,总是先用一个直观的类比或流程图来铺垫,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没有那种突然掉进黑洞的感觉,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力和对目标读者群体的精准把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