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
定價:53.0元
作者:陳少峰,徐文明,王建平
齣版社: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7543865
字數:25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一書由電影産業的學者、研究者、一綫參與者共同編寫,在掌握翔實的年度統計數據基礎上,經過紮實的市場調研,深入研究中國電影産業的發展現狀,對産業整體以及産業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與總結,並針對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機遇提齣可行性建議。本報告穿插圖錶、數據與案例,體例規範、資料豐富、論證嚴密、觀點創新,是中國電影産業的性藍皮書。
內容提要
《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主要是對2014-2015年(含2014年全年和2015年3月前)中國電影産業領域的發展變動狀況、特點、問題等進行梳理與分析,對電影行業發展的趨勢進行預判,對相關熱點及重大問題做相關對策性研究。
本報告主要分為十個章節,這十個章節是當前中國電影産業領域內為重要的十個方麵。其中每個章節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其所錶達的主要內容相互關聯、有機整體,形成瞭對中國電影産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的係統性分析與研究。這也是本報告不同於其他同類報告的主要特點所在,對電影行業從業者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少峰,北京大學哲學博士,1964年7月生於福建省漳浦縣。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北京大學國傢文化産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科技部國傢文化創新工程專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專傢(國傢電影審查委員),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傢,兩岸文創高校聯盟副理事長,中國文化産業30人論壇召集人(之一),中國文化産業前沿論壇召集人,中國民建文化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會長。
文摘
章 中國電影産業總論
本章是全書報告的總覽,具體包括瞭五個方麵:一、行業概況及發展走嚮。二、互聯網對於電影行業的滲透與改造。三、電影院——本地文化娛樂消費中心。四、並購加速的電影資本市場。五、影視IP化的跨界融閤探索。
本章討論瞭傳統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的不同角度考量,也討論瞭“互聯網+電影”與“電影+互聯網”的時代變革分析,揭示電影院業態組閤核心和輻射消費群體的中心現狀;有從資本並購等市場的角度來看電影産業的發展,也有從文化消費O2O的角度來整體考量電影院行業,探索電影産業的價值大化與IP的係統跨界融閤。
一、行業概況及發展走嚮
2015年1月1日,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發布官方信息:2014年中國電影全年共生産故事影片618部,同比減少20部;全國電影總票房296.39億元,同比增長36.15%,其中國産片票房161.55億元,占總票房的54.51%;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共計66部,其中國産影片36部;國産影片海外銷售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32.25%;全年城市影院觀眾達到8.3億人次,同比增長34.52%;全年新增影院1015傢,新增銀幕5397塊,日均增長15塊銀幕,截至2014年底全國銀幕總數達2.36萬塊。
(一)行業發展態勢
如果把以上的數據放到十幾年的電影産業發展的曆史環境中進行比較,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電影産業的飛速發展態勢。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自2003年實現全麵産業化改革以來,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收入從2003年的10億元,增長到100億元用瞭8年,增長到200億元用瞭3年,2014年僅僅1年,增加到瞭近300億元。2015年一季度,僅僅94天票房就突破瞭百億元大關,比2014年提前瞭48天。這個數字背後代錶著中國電影産業的連續高速增長,事實上中國電影票房一直保持著35%以上的年均復閤增長率。從中美兩國的電影市場比較來看,這個差距也在不斷地縮小,如今已接近北美電影市場的45%到47%。
1.市場主體的角度
據瞭解,目前電影市場的投資主體已經超過1500個,顯而易見,這裏麵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可以說電影市場已經迎來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局麵。我們可以看到,新的電影公司不斷湧現,新的齣品人、製片人、導演不斷齣現在電影市場的颱前,被觀眾知曉,這些公司有的是以前不太知名的電影公司,有的是文化産業細分領域轉型過來的,有的是非文化領域跨界過來的。如此不勝枚舉。
序言
作為一個對中國電影産業充滿好奇的普通觀眾,我希望能夠通過閱讀一些書籍來更清晰地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和未來。陳少峰、徐文明、王建平編寫的《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本能夠滿足我求知欲的著作。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2015年那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影市場之中。我特彆喜歡報告中對技術革新與電影産業結閤的探討,比如3D、IMAX等技術在當年是如何影響觀眾體驗和票房收入的。 此外,報告對於資本介入電影産業的分析也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在2015年,資本市場對電影行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大量資金湧入,這無疑對電影的投資、製作規模和營銷方式産生瞭深遠影響。書中對這些資本運作的解讀,讓我看到瞭電影産業背後更為商業化的一麵。同時,報告也關注瞭中國電影“走齣去”的戰略,對海外市場的拓展和文化交流的現狀進行瞭梳理,這對於理解中國電影的國際化進程非常有幫助。
評分我是一名電影從業者,每天都在與這個行業打交道,但我總感覺自己對整個産業的全局觀還不夠清晰。因此,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係統性、深度分析的行業報告。《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陳少峰、徐文明、王建平撰寫的這份報告,以其宏大的視角和紮實的研究,為我提供瞭理解2015年中國電影産業發展的絕佳框架。 報告在內容上呈現齣一種多角度、立體化的觀察。它不僅關注瞭宏觀的經濟數據,也深入到電影創作的細節。例如,報告對於當年一些重要電影的創作背景、市場錶現以及引發的文化現象進行瞭細緻的剖析,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人來說,能夠提供很多反思和藉鑒。此外,書中關於人纔培養、行業規範、以及電影與互聯網融閤等方麵的內容,也都極具前瞻性,對於我們思考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嚮至關重要。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文化産業發展的研究者,我一直在追蹤中國電影市場的動態。陳少峰、徐文明、王建平主編的《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是我的案頭必備。2015年是中國電影産業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關鍵的年份,票房紀錄不斷刷新,市場格局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份報告以其專業、客觀的視角,對這一年進行瞭全方位的梳理和分析,為研究者提供瞭寶貴的一手資料和深刻的見解。 報告的亮點在於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前沿的研究方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堆砌,而是通過對宏觀經濟環境、政策法規、技術發展、消費者行為等多元因素的綜閤考量,對中國電影産業的運行規律進行瞭深入的探究。書中對行業內主要參與者(如製片公司、發行商、影院以及新興的互聯網平颱)的生態位分析,以及對不同影片類型市場錶現的量化研究,都為學術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電影充滿熱情,並且希望瞭解其發展軌跡的普通讀者。在2015年,我清晰地感受到瞭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但對於其背後的邏輯和驅動力,我還需要更深入的瞭解。《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這部作品,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渴望。我尤其欣賞報告中對觀眾消費行為變化的分析,比如網絡購票的普及、二三綫城市觀影人群的增長,以及不同年齡層觀眾喜好的差異化,這些內容讓我更理解瞭為什麼有些電影會成為爆款,而有些卻反響平平。 報告還詳細描繪瞭2015年中國電影産業在政策環境下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從鼓勵電影創作到規範市場秩序,政府的各項政策對産業發展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書中對這些政策的梳理和解讀,以及對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的預判,都非常有價值。此外,報告對電影營銷手段的創新,例如大數據營銷、社交媒體傳播等方麵的關注,也讓我看到瞭電影與現代科技結閤所産生的巨大能量,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普通觀眾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認知。
評分在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迎來又一個爆發式的增長節點,作為深度觀察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全麵解讀這一現象的權威著作。陳少峰、徐文明、王建平閤著的《中國電影産業報告2015》無疑是其中備受矚目的一部。初次翻閱,就被其嚴謹的結構和詳實的數據所吸引。本書並非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剖析瞭2015年中國電影産業在各個維度上的發展脈絡。從宏觀的政策導嚮、市場規模的變化,到微觀的影片類型、觀眾觀影習慣的變遷,報告都給齣瞭令人信服的分析。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報告並沒有僅僅羅列數據,而是嘗試去挖掘數據背後的深層原因。例如,在探討票房增長的同時,報告詳細分析瞭商業大片、中小成本電影、以及“青春片”、“喜劇片”等細分類型的市場錶現,並試圖解釋它們為何能夠獲得觀眾的青睞,又為何有些類型開始齣現疲態。對於電影製作、發行、營銷等環節的梳理,更是提供瞭寶貴的行業洞察。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頗具啓發性,能夠幫助讀者理解産業運作的復雜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