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新编日本社会文化 |
| 作者/主编: | 许建明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4164812 |
| 出版年份: | 2016年6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398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40元 |
| 实际重量: | 449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许建明,博士,硕士生导师,日本社会文化,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2005—2007年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湖南省日语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湖南农业大学日语学科负责人、日语系主任,现于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日语教学工作,教授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加了省级、校级等研究课题15项,主编出版了“十一五”规划教材,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国外10余篇)。研究方向:日语教育,日本社会文化。
第1章曰本社会·文化
1.日本社会·文化の特徴
1.1競争的な集団主義
1.2現世主義
1.3現在を貴ふ態度
1.4外面的な形式主義と極端な主観主義
2.日本文化の開放性と主体性
2.1東洋的な源
2.2日本文化の開放性
2.3日本文化の主体性
3.日本文化の混雑性
第2章地理·環境·人口·資源
1.日本の地理
1.1位置
1.2国土の自然特徴
1.3自然災害
2.日本人と自然資源
2.1人口の動向
2.2天然資源
2.3資源の開発と利用
《新编日本社会文化》按照教育部高等院校日语教学大纲的指导原则编写,力求面向日语的大学生及日语爱好者。突出趣味性和知识性。全书共由10章组成。第1章是日本社会、文化的序说;第2章是对日本的地理、环境、人口、资源的介绍;第3章是日本社会的概说;第4章是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介绍分析;第5章是日本的经济及企业经营;第6章是日本人的意识和生活文化,其中还叙述了日本的“系”文化;第7章是日本人的传统、艺能、“道”文化;第8章是日本的风俗习惯;第9章是当本的社会保障;都10章是现代日本的文化产业。后作者收集、整理、编写了从过去到有关日本社会知识的,对读者有极高参考价值的11篇附录。《新编日本社会文化》通俗易懂,是曰语学生及日语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日本文化参考。
这本《日本社会文化》绝对是我最近翻阅过的最令人惊喜的学术著作之一。虽然我并非直接为了考研而购入,但纯粹出于对日本社会文化现象的浓厚兴趣,我被它的标题深深吸引。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都相当不错,传递出一种严谨扎实的学术气息。翻开书页,我立刻被作者许建明教授那深入浅出的叙述风格所折服。他并非仅仅罗列史实和理论,而是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读者穿越日本历史的长河,探寻其社会文化的根源与演变。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日本社会结构的变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从早期氏族社会到封建时期的武士阶层,再到近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构建,每一个阶段都仿佛在我脑海中活灵活现。作者在分析中,大量引用了原始文献和学界前沿的研究成果,但又避免了枯燥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生动的例证中,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例如,关于江户时代的町人文化,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市民文化,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化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并通过对浮世绘、歌舞伎等艺术形式的解读,展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市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活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购买这本《日本社会文化》纯粹是出于一种“挑战”的心态。我一直认为日本社会是世界上最难以理解的社会之一,其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似乎与西方社会和我们东方社会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希望通过一本权威的著作,能够帮助我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作者许建明教授在书中展现了一种极其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方法。他没有把日本社会文化看作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背景下进行考察。书中对日本与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以及西方世界在历史上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明时所展现出的独特选择性和创造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日本社会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社会稳定和集体凝聚力的探讨,这其中涉及到了对武士道精神、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的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严谨而深入,并非简单的表面描述,而是试图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机制和心理动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日本社会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对它的运作方式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我是一名对日本动漫、日剧等大众文化产品有着狂热喜爱的爱好者。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这些作品,光是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日本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根源有所了解。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入手了这本《日本社会文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艰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解释清楚。比如,书中关于“侘寂”(Wabi-sabi)美学的讲解,让我对动漫和日剧中经常出现的含蓄、内敛、追求自然之美的元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将这种美学理念与日本茶道、插花等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并进一步追溯其哲学根源,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打通了理解这些文化产品的“任督二脉”。此外,书中对日本社会中“物哀”(Mono no aware)情感的分析,也让我对许多日本文艺作品中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瞬间美好的珍惜有了更深的共鸣。这本书让我觉得,那些我平时喜爱的日本文化产品,背后原来有着如此深厚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让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具批判性和欣赏性的眼光去品味它们。
评分我是一名在日企工作的职场人士,工作中经常需要与日本同事打交道,因此对于日本的职场文化和人际交往模式有着切身的体会。正是基于这种现实需求,我购买了这本《日本社会文化》,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理论上的支撑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日本文化速成手册”,而是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视角,帮助我理解日本社会为何会形成当下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书中对于“耻感文化”的深入探讨,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日本人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逻辑,比如他们对集体荣誉的极度重视,以及对个人失误的极度敏感。作者通过对儒家思想、神道教以及佛教等多种文化元素的交叉影响分析,揭示了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在日本社会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最终形塑了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此外,书中关于“察言观色”和“读空气”等非语言沟通方式的解读,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我开始更加留意日本同事的细微表情和语气变化,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真实意图,有效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学术研究,更在于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对东方哲学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独立研究者,我一直致力于探寻不同文明的精神内核。在众多的研究对象中,日本文化以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始终吸引着我。在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之后,我偶然发现了这本《日本社会文化》。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其宏大的叙事格局和深刻的思想洞察。作者许建明教授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勾勒出了日本社会文化从远古神话时代直至现代的完整画卷。他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文化元素,而是将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哲学等多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了日本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内在张力和外来影响。特别是书中对日本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外来文化(如中国文化)的吸收、融合与再创造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日本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创新能力。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日本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张力的探讨,例如,如何在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和传承那些珍贵的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又积极拥抱全球化的浪潮。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观察日本社会的独特视角,更引发了我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普遍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