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学体育教程
: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赖锦松,余卫平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62326908
字数:500000
页码:3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大学体育教程》是在《体育与健康》基础上,结合广东培正学院开展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编写而成。它贯彻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等一系列要求,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使学生科学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自觉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宗旨,是学校体育教育树立“健康”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本书共十七辛,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为四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内容,以及体育健身的科学方法,并对学生生理、心理、卫生保健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为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提供帮助。实践部分按项目分为十三个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又分初、中、高级教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在体育学习的各个时期应该掌握哪些技术技能。教程中阐述了各专项练习方法、身体素质要求和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在自我锻炼时运用。需要说明的是:实践部分各俱乐部中的初、中、高级教程,三者之间内容不重复,初级教程是初学者的学习内容,中级教程是在掌握初级教程基础上的学习内容,高级教程是在掌握初、中级教程基础上的学习内容。高级教程适用于已具备较高技能水平的学生和学院运动代表队队员。后附有《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供学生了解和查阅。本书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并力求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是高校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必备教材。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运动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体育课就是完成任务,自己瞎跟着做做,但这本书真的让我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讲解了各种基础技能的正确发力点和身体协调性。比如,讲解跑步姿势那段,作者细致到连脚后跟先着地还是前掌先着地,呼吸的频率都要拿出来分析,还配上了清晰的示意图,让我这个平时跑步总觉得气喘吁吁的人,找到了调整的方向。我试着按照书上的建议调整了一下步频和呼吸,感觉轻松了不少,原来以前的“努力”都是在用蛮力。对于那些想提升自己运动表现,但又苦于找不到门路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剂良方。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动作,更重要的是教会你“科学地”进行身体训练,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我深知久坐对身体的危害,但一提到锻炼,脑子里就是“累”和“没时间”。然而,这本教材却成功地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坚定的方式拉着我走上了“动起来”的道路。它里面有一部分内容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效的体能恢复和激活,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比如,针对肩颈酸痛的拉伸序列,作者强调了在办公室就能完成,不需要任何器械,仅仅是利用椅子和墙壁就能做到。我试着在午休时间做了几次,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僵硬感真的减轻了不少。更让我欣赏的是,它没有鼓吹极端的健身文化,而是强调“可持续性”和“身心愉悦”,让我觉得运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我关怀的方式。这种细腻的体察和人文关怀,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本普通的“教程”。
评分我对运动心理学一直很感兴趣,但这本教材在这方面的探讨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枯燥地列举“如何设定目标”,而是深入剖析了竞技状态下运动员的心理调适过程,并巧妙地将这些原理转化成了普通学习者可以理解和应用的方法。比如,书中关于“克服运动惰性”的章节,它分析了拖延背后的认知偏差,并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小胜利积累法”。我记得书里有个比喻说,不要盯着终点线,而要专注于眼前的下一步,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在开始一项新运动时的焦虑感。这种从“心”入手的指导,让这本书从一本纯粹的技能书,升级成了一本能够指导人生态度的工具书。对于那些容易在挑战面前退缩的人来说,这本书里的精神力量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图文配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以前买过几本运动相关的书,很多都是文字堆砌,图示模糊不清,看起来非常费劲。但翻开这本《教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种清晰、高对比度的插图,动作的细节——比如手腕的角度、膝盖的轨迹——都标注得非常明确。特别是在讲解一些复杂的技术动作,比如篮球中的投篮分解时,它甚至用了多角度的透视图,简直是把一个三维的动作活生生地“二维化”了,让我可以反复揣摩每一个细微的差别。而且,作者在术语的选择上非常谨慎,即便是专业的运动学术语,也会紧跟着用大白话进行解释,完全没有架子。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让学习过程变得异常顺畅和愉悦,很少有教材能做到这一点。
评分老实说,我对大学体育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跑跳投”的层面,但这本书的广度让我大开眼界。它并没有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那些最热门的球类运动上,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去介绍了一些可能被很多人忽视的、但对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至关重要的项目。比如,关于基础体适能的评估和训练体系的构建,书里提供了一整套自测工具和周期化训练的框架,这让我明白了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一个长期、科学的健身计划,而不是盲目跟风。它强调的是“个体化”,而不是“标准化”。这对于我们这些脱离了学校统一管理后,需要自己管理健康的人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这本书带来的价值,是能够陪伴我未来十年、二十年持续受益的健康蓝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