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产检那些事儿
:35.00元
作者:栾艳秋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7749862
字数: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产检关系着胎儿与孕妇的健康,但这件常重要的一件事儿在很多孕产类书中都是作为一个章节出现,孕妇产检的很多问题都得不到有效的回答。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了从备孕到妊娠分娩结束这一期间的各项检查,每一个检查时间段的重点项目、孕妇在产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书中都有详细讲解。
绘制了胎儿每周的生长图,详细呈现胎儿在子宫里每一周的发育情况。
尽可能多的使用图表作为表达方式,减少枯燥的长篇大论,阅读更加轻松。
目录
Part1 孕前检查:排除不利因素,怀上棒的一胎
备孕准妈妈的常规检查
询问病史
了解月经史
体格检查
测量体温、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率
血常规
尿常规
肝肾功能
胸部透视
妇科生殖系统检查
备孕准妈妈的身体调治
做父母要选择时间
备孕准妈妈要保证孕前营养充足
贫血的备孕准妈妈要注意饮食调理
备孕准妈妈一定要补钙
备孕父母的优生检查
精液分析
宫颈涂片检查
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检查
“优生四项”即抗感染筛查(TORCH)
遗传性疾病筛查
确定不孕症的检查
备孕父母的优生健康保健
备孕准妈妈要进行受孕咨询和疾病
遗传性疾病可提前防治
提前安排产前检查
Part2 初确诊怀孕检查:谢天谢地,你来了(停经6~8周)
判断是否怀孕的检查化验
停经现象
基础体温测定
早孕反应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
流产检查
哪些重点检查结果提示异常
流产
先兆流产
妊娠剧吐
辅助判断怀孕的超声检查
哪些重点检查结果提示异常
异位妊娠
缓解孕早期不适有方法
Part3 孕3月产检:准妈妈该办理孕妇保健手册了(孕9~12周)
Part4 孕4月产检:切记筛查唐氏综合征(孕13~16周)
Part5 孕5月产检:B超探查胎宝宝,筛查畸形 (孕17~20周)
Part6 孕6月产检:调治孕中期贫血(孕21~24周)
Part7 孕7月产检:筛检妊娠糖尿病,不做“糖妈妈”(孕25~28周)
Part8 孕8月产检:胎宝宝有没有“到位”(孕29~32周)
Part9 孕9月产检:评估胎儿体重,胎心监护宝宝的生命(孕33~36周)
Part10 孕10月产检:产前频繁的安全监测(孕37~40周)
内容提要
《产检那些事儿》以妊娠40周为线,逐步讲述每月孕妈妈产检重点项目、每月需要注意的保健和营养事项,并详细地指导孕妈妈在每次产检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括医院检查、饮食营养、疾病防治注意事项。希望孕妈妈就能够安全地度过孕期,顺利地生下健康的宝宝。
作者介绍
栾艳秋,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院长
主任医师
对妇产科临床及妇幼保健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妇产儿童医院、北京市妇产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尤其是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如功血和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妇科宫颈病变、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在产科孕产妇的管理、产前咨询、围产保健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2002年参与由人民医院杨欣教授负责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性激素补充疗法优化方案研究》的研究。
2011年在《中国误诊学杂志》发表论文《不同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评分初产分娩间产科因素相关指标比较》。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吸引人的,淡雅的米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又亲切的感觉,尤其是在那个孕期焦虑的时候,看到这种让人心安的视觉效果真的很重要。我当时是在孕早期买的,主要是冲着它名字里那个“医生知道”的标签去的,希望能找到一些教科书上不会写,但实际产检中医生可能会透露的“内部消息”。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不是那种密密麻麻让人头疼的文字堆砌,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把复杂的产检项目解释得井井有条,比如B超的各个时间点需要关注的重点指标,都有表格对比,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数据控”来说简直是福音。不过,我个人期望它能在不同体质的孕妇面临特殊情况时,能提供更个性化的应对策略,而不是过于依赖标准流程的阐述。比如,如果孕早期有轻微先兆流产迹象,除了医生嘱咐的卧床休息外,从营养补充和情绪疏导上,是否能有更细致的、非标准化处理的建议,这本书的篇幅似乎略显保守。总体而言,它更像一本极度详尽的、可信度很高的“产检操作指南”,让我对每一次检查都胸有成竹,减少了对未知的恐惧。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处理“孕期心理调适”这个部分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细腻和深入。很多孕期书籍往往把重点放在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和营养摄入上,对于孕妇心理层面的巨大波动,尤其是与伴侣、双方父母之间的关系张力,处理得比较表面化。然而,这本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准父母身份转换期的认知失调”,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会突然对某些气味敏感,或者对伴侣的某些行为感到无法忍受。它没有简单粗暴地归咎于荷尔蒙,而是深入探讨了社会期待和个人角色的冲突。我特别喜欢它引用的一个案例,关于一位职场女性在面对产假和职业发展断档时的内心挣扎,这种真实触及灵魂的描写,让我感觉作者真的理解我们这一代职场妈妈的困境。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审视一番,那种被“看见”和被“理解”的感觉,比单纯的知识输入更具治愈效果。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这部分内容稍显学术化,如果能再加入一些轻松的对话剧本或者情景模拟,可能更容易让不熟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快速吸收。
评分这本书的“40周孕程”的结构设计简直是为我这种“时间规划狂”量身定做的。我习惯将所有待办事项按周划分,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从受精卵着床到分娩前夕的周周清单,这不仅包括了胎儿发育的里程碑,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列出了每一周孕妇需要完成的自我评估和需要预约的检查。我甚至发现,有些我自认为不重要的早期变化——比如某一周的轻微腰酸——在这本书里被标注为需要特别注意的信号,这让我及时和我的产科医生进行了沟通,避免了一个潜在的小麻烦。它对于不同孕周的“购物清单”也极其实用,避免了孕初期盲目囤积不需要的东西。比如,它明确指出某些昂贵的高科技婴儿用品在特定月份其实用性并不高,把钱花在刀刃上,这点非常务实。唯一的遗憾是,关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无痛分娩的介绍部分略显保守和简略,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不同医院的分娩环境对比和真实案例分享,毕竟这是整个孕期最关键的临门一脚。
评分老实说,我更看重这本书在“实用操作技巧”方面的详尽程度,而非那些宏大的理论阐述。比如,关于如何正确测量宫高和腹围,以及如何在家里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辅助监测,这本书的图解步骤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手指的放置角度都有明确说明,这对于初次做父母,对一切都感到陌生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定海神针。再比如,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解了孕晚期失眠的各种非药物干预方法,从特定的呼吸法到如何布置卧室光线,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尝试了其中一种侧卧位放松法,效果出奇地好,让我摆脱了长期以来靠数羊才能入睡的困境。相比之下,关于孕期旅行的建议部分就显得有点千篇一律了,无非就是避开高海拔地区、购买保险等常规内容,没有提供太多关于如何打包行李或者在飞机上保持舒适的“独家秘笈”。总的来说,它在微观层面的操作指导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非常适合喜欢动手实践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词汇解释”模块简直是我的救星,尤其是在面对各种体检报告单上那些拗口的医学术语时。很多孕妇书籍会直接使用这些术语,然后给一个非常简短的定义,但这本书却用了一个类似于“专业名词可视化词典”的方式,不仅解释了术语本身,还配上了通俗易懂的类比和图示,让我们能真正理解我们的身体正在发生什么。例如,对于“胎盘前置”的解释,它不仅说了是什么,还用类似地图定位的方式展示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区域。这种深度解析让我不再是盲目地接受医生的诊断,而是可以带着理解去提问。不过,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版本中加入更多关于“营养补充剂的品牌选择和性价比分析”的内容。虽然书中提到了叶酸、钙铁锌的必要性,但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品牌,它们之间的吸收率差异、添加剂问题,以及如何在不同消费水平下做出最佳选择,这部分实用信息是缺失的。毕竟,产检只是过程,如何通过日常摄入来优化产检结果,才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重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