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綫性重構
:168.00元
作者:張欣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154735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並行”叢書作者均為專業、高校、研究院學術專項代錶人;在媒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是文化藝術讀者和藝術工作者認可的專業人士; “並行”叢書有優良的內容品質,新穎的裝幀設計,從內容到形式完整協調; '並行'叢書的選題豐富,涉及多元文化藝術領域,值得廣大讀者欣賞和收藏。
內容提要
本書是對作者劉文濤作品及藝術理念的展示與剖析。作者憑藉作品中的“綫”“結構”“形式”,展示給觀賞者冷抽象、幾何形、冷靜和理智,可理解為是對結構與空間理性分析後的結果。本書通過多位業內人士對作者及作品的解讀以及作者本人的闡釋和作品展示,記錄瞭多年對於繪畫藝術的理解過程,展示瞭藝術傢及教育工作者的對於藝術領域的探索。希望以此與當代繪畫藝術領域的同仁們共同賞析、分享各自的藝術解讀。
目錄
序
Preface
012
另類抽象 另類形式
Alternative Abstraction Alternative Form
018
2005—2007年作品
Works in 2005 - 2007
024
時光與書寫
Time and Writing
050
2008年作品
Works in 2008
054
寂靜與鋪陳
Quietness and Expatiation
076
存在之外
Beyond Existence
082
2009—2013年作品
Works in 2009 - 2013
084
繪製的時間:評劉文濤的作品
Drawn Time: on the Works of Liu Wentao
160
2014—2017年作品
Works in 2014 - 2017
168
劉文濤:“歧路”的品質
Liu Wentao: The Quality of 'Detour'
222
作者介紹
劉文濤1973 齣生於山東青島 1997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獲學士學位 2000 受聘於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國波特蘭太平洋西北美術大學版畫係 2004 受聘於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自由繪畫係 2005 畢業於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達特默斯視覺與錶演學院自由繪畫係,獲碩士學位 2006 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文摘
序言
讀《綫性重構》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不經意間就顛覆瞭我一些固有的認知模式。我一直以為“重構”這個詞更多的是技術層麵的東西,比如軟件重構,就是把代碼梳理得更清晰、更高效。但這本書跳齣瞭這個狹窄的範疇,將“重構”的概念引申到瞭更廣泛的領域,包括思維方式、組織架構,甚至是個人成長。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對“綫性”的解讀,它不僅僅是指一條直綫式的進展,更是一種對因果關係、發展脈絡的深刻理解。當我們在麵對復雜問題時,往往容易被錶麵的現象所睏擾,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框架,讓我們能夠剝離不必要的乾擾,迴歸到最核心的邏輯,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我最近在思考團隊協作效率的問題,總是覺得大傢都在忙,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綫性重構》裏的某些章節,讓我聯想到是不是我們在溝通方式、信息傳遞的路徑上存在著“非綫性”的冗餘,或者說是“結構性”的阻礙,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種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引導我去思考如何“重塑”這個溝通的“綫性”流程,使其更加順暢和高效。
評分《綫性重構》這本書,確實給瞭我不少啓發。我拿到它的時候,其實是有點猶豫的,因為“綫性”這個詞,在我看來,通常意味著簡單、直接,甚至是有點呆闆。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會是一本關於如何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的工具書,教你一些錶格、清單之類的方法。然而,當我翻開它,讀下去之後,我纔發現,事情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有趣得多。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令人頭疼的復雜性,而是將它作為一種常態來處理。書裏提到的“重構”,不是簡單地修修補補,而是一種從根本上改變事物運作方式的深刻變革。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案例分析上的嚴謹,他會細緻地剖析問題齣現的根源,然後逐步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一步步地拆解,又如何一步步地重建。我最近在處理一些遺留項目的技術債務問題,總覺得事情越理越亂,用瞭各種方法都收效甚微。《綫性重構》提供瞭一種新的思路,它讓我意識到,我可能一直在試圖“優化”一個本就存在結構性缺陷的係統,而真正的解決方案,或許在於“重構”它的基礎架構,重新設計它的“綫性”邏輯。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的時候,就衝著這個名字《綫性重構》去的。想象中,應該是那種拆解、分析、然後重新組閤的思想,聽起來就很有深度,而且應用麵很廣。拿到書後,我翻開看瞭幾章,雖然不是我最初設想的那種純粹的理論推演,但裏麵提到的方法論,讓我看到瞭解決很多現實問題的可能性。比如,在一些項目管理或者流程優化的場景下,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固有的模式,想要打破又無從下手,《綫性重構》似乎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不是簡單地去“改進”現有流程,而是像建築師一樣,重新審視基礎,然後搭建齣更有效、更具韌性的結構。我個人尤其對書裏關於“解構性思維”的部分很感興趣,它鼓勵我們不被錶象所迷惑,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質,找到那些被忽視的關鍵要素。這種思維方式,我認為在如今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尤為寶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和引領變革。盡管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它已經在我腦海裏埋下瞭一些新的思考種子,讓我開始用一種更具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方式去審視周遭的一切。我非常期待在後續的閱讀中,能夠進一步挖掘齣更多可以直接應用到工作中的具體方法和案例。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綫性重構》,一開始讓我以為會是一本偏嚮理論,甚至有些枯燥的書。我本來抱著學習一些基礎概念的心態去翻閱,但很快就被裏麵的內容深深吸引瞭。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有條理,而且善於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彆喜歡他在闡述“重構”過程時,那種循序漸進的引導,仿佛帶我一步一步地走進一個復雜係統的內部,然後教我如何看清它的脈絡,如何找到那個最關鍵的“節點”。對於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的人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思考框架和解決問題的路徑。我最近在嘗試給一個老舊的産品綫做升級改造,感覺像是麵對一團亂麻,不知道從何下手。《綫性重構》裏的章節,讓我意識到,或許我應該先從“解構”這個産品的核心功能和用戶路徑開始,然後逐步“重構”那些效率低下、冗餘的部分,最終構建一個更精簡、更符閤當前市場需求的“綫性”發展模型。
評分當我拿到《綫性重構》這本書時,我腦海裏勾勒齣的是一種冷靜、理性的分析過程。我期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像工程師一樣,精確地拆解問題,然後用最優的邏輯去重塑。而讀完之後,我發現它遠不止於此。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將“重構”這一概念,賦予瞭更深層次的含義,不僅僅是技術的優化,更是思維的革新。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綫性”時的細膩之處,它並非指一成不變的僵化,而是指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必然趨勢。當我試圖理解一些曆史事件的發生發展時,常常感到迷茫,似乎各種因素糾纏不清。《綫性重構》提供瞭一種“曆史重構”的視角,讓我能夠剝離那些非關鍵的枝節,去追溯那些決定性的“綫性”發展軌跡,從而更好地理解事物演變的必然性。對於那些希望在工作或生活中,能夠更清晰地把握事物發展規律,並主動進行有效調整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指南。它鼓勵我們用一種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去審視世界,去發現隱藏在錶象之下的“重構”機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