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 9787509770108

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 978750977010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莹 著
图书标签:
  • 东亚文明
  • 韩国学
  • 文化研究
  • 历史
  • 社会
  • 学术著作
  • 中国韩国关系
  • 东亚地区
  • 文化交流
  • 前沿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0108
商品编码:2967747121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

定价:69.0元

售价:46.9元,便宜22.1元,折扣67

作者:全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09770108

字数:27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研究东亚外交、文化、文学、史地、民俗、艺术、考古等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专家所作专题学术讲座的合集。所谓“卧龙学术讲坛”取名自延边大学卧龙山,每年举办若干次。同时,“卧龙学术奖”则按年度授予在韩国学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研究者。本辑为至十六讲的汇编,在学术前沿等方面具有前瞻性,主要集中于东亚文明(圈)与韩国学前沿研究动向。

目录


作者介绍


全莹,女,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摘


序言


编 者 序
  延边大学卧龙学术讲坛是由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办,旨在关注朝鲜—韩国学发展、开拓学术研究视野、丰富学术成果交流、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传播人文精神而建立的系列学术讲座。
  卧龙学术讲坛自2009年9月举办以来,已经成功地邀请到了来自美国、日本、朝鲜、韩国和国内等22位知名的朝鲜—韩国学专家、学者,就时下前沿的理论热点话题,从朝鲜、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解读。这些专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演讲,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地聆听到名家的思想,感受大师的学者风范,深刻了解到朝鲜、韩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朝鲜—韩国学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为提高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领域的科研水平做出了贡献。
  为了让更广泛地关注朝鲜—韩国学问题研究的社会读者能够汲取到卧龙学术讲坛各位专家思想的精髓,分享各位专家的智慧,同时也为了使这些真知和灼见得以保存和收藏,我们在校内外各界同仁的帮助下,经过两年的边整理边编辑,终于将卧龙学术讲坛(辑)编辑成册,现在使其与广大读者见面。
  本书的编辑出版离不开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感谢延边大学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前期录音整理的罗小印、栾国琴、秦非、王洋洋、李慧、夏楠等同学,感谢每次参与摄像的杨嘉林老师,感谢大家的真诚付出和无私奉献。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有些演讲稿在编辑过程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另外由于资料收集不全,有一部分专家学者的精彩言论未能编入,在此表示歉意,同时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年3月12日


《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东亚地区以其独特而璀璨的文明,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韩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演进以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吸引着全球学者的目光。9787509770108,这串数字不仅仅是一个ISBN码,它指向的是一部深入探索东亚文明脉络,并聚焦韩国学研究前沿的学术巨著——《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史实,而是以一种宏大而精微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数千年的时空,去理解东亚文明的深层逻辑和相互联系。它着力于揭示中华文明、朝鲜半岛文明、日本文明等区域文明体之间在思想、哲学、艺术、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交织与碰撞,以及由此催生的独特文化基因。同时,本书将目光锁定在当代韩国学研究的最前沿,汇聚了来自不同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力图展现一个立体、多元、动态的韩国形象。 第一部分:东亚文明的根脉与传承 在“东亚文明”的宏大叙事下,本书的第一部分深入挖掘了区域文明的共同根源与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奠基与流变: 儒家思想作为东亚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的传播、演变与本土化过程是本书着力探讨的重点。作者们将追溯儒家思想的源头,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塑造了东亚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和教育体系。从孔孟之道,到朱子理学,再到阳明心学,本书将梳理儒学在中国、韩国、日本的演变轨迹,探讨其对各自社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比较其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变异性。例如,朝鲜王朝的“事大主义”背景下儒学的实践,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儒学元素的汲取与改造,都将被置于宏观的文明互动视角下进行审视。 佛教的东传与本土化: 佛教作为另一股重要的精神力量,同样深刻地塑造了东亚文明的面貌。本书将探讨佛教如何从中亚传入东亚,并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佛教宗派。无论是中国佛教的禅宗、净土宗,还是韩国的佛教宗派,抑或是日本的佛教传统,本书都将对其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发展和创新。特别会关注佛教在朝鲜半岛如何与本土的萨满教等原始信仰融合,以及其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汉字与东亚文化圈: 汉字不仅是东亚地区主要的书写系统,更是承载和传播思想文化的载体。本书将探讨汉字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及其对各民族语言、文学、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它将分析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何构建了东亚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在近代以来,随着民族语言文字的兴起,汉字在东亚各国的地位和功能的变化。研究将触及汉字对东亚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历史文献传承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不同语言在借用汉字时的独特创造和演变。 历史叙事与文明认同: 东亚各国各自拥有悠久的历史,而这些历史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区域的文明认同。本书将从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审视东亚各国不同的历史书写方式,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明观念和民族情感。它将探讨区域内历史事件的共识与分歧,以及这些历史叙事如何影响着当代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例如,关于古代中国在东亚的中心地位,以及朝鲜半岛作为“缓冲地带”的历史角色,都将被置于多角度的审视之中。 第二部分:韩国学研究的前沿探索 在扎实的东亚文明基础上,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笔锋一转,聚焦于当代韩国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前沿议题。 韩国历史的深度挖掘: 本部分将超越传统的历史编年,对韩国历史的若干关键时期和重要议题进行深度挖掘。 古代文明的再审视: 从檀君朝鲜到三韩时期,再到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统一与纷争,本书将运用最新的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重新审视韩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区域互动。尤其会关注古代朝鲜与中国、日本等区域文明体的交流与影响,探讨其独立性与依附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朝鲜王朝的文化与社会: 朝鲜王朝作为韩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思想文化以及对外关系,都将是本书探讨的重点。从士林政治的兴衰,到壬辰倭乱的冲击,再到其后期社会变迁的萌芽,本书将力图勾勒出这个王朝的复杂图景。 近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与转型: 从甲午战争到日本殖民时期,再到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在近代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与转型。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一时期韩国社会面临的内外压力,以及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殖民时期的抵抗与合作,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分裂,都将被置于细致的梳理之下。 分裂与南北韩的现代化模式: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20世纪最深刻的地缘政治悲剧之一。本书将对比分析南北韩在各自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下的发展道路,审视其现代化模式的异同与得失。无论是韩国的经济腾飞,还是朝鲜的独特发展模式,都将被置于历史的纵深和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 当代韩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创新: 随着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其当代社会变迁和文化创新也备受关注。 “韩流”现象的文化经济学分析: 席卷全球的“韩流”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强大的文化经济力量。本书将从文化传播、产业发展、跨文化交流等角度,深入剖析“韩流”的形成机制、传播路径及其国际影响。它将探讨K-pop、韩剧、韩国电影等文化产品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以及“韩流”对东亚乃至世界文化格局的影响。 民主化进程与社会议题: 韩国在民主化进程中经历了显著的社会变迁。本书将关注韩国民主化后的社会结构、政治生态、公民社会发展等议题,并探讨其在劳工权益、性别平等、地区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韩国在信息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书将分析韩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政策及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探讨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韩国国民身份认同的演变: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韩国国民的身份认同也在不断演变。本书将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考察韩国国民身份认同的构成、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 韩国学跨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 本书汇聚了来自文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学与语言学的视角: 韩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叙事模式的创新,以及当代韩国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演变,都将被置于深入的分析之下。 哲学与思想史的对话: 韩国思想史的独特发展,对儒学、佛教等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以及当代韩国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探索,都将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洞察: 韩国社会阶层变迁、家庭结构演化、青年文化、消费主义的兴起等议题,将为读者提供理解当代韩国社会的重要视角。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的审视: 韩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其与周边国家(中国、日本、朝鲜)及美国的关系,以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都将得到细致的分析。 结语: 《东亚文明与韩国学前沿》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前沿的研究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东亚文明和韩国学的窗口。本书不仅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更是所有对东亚历史文化、韩国社会变迁及国际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宝贵读物。它鼓励读者跳出单一的学科和地域限制,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东亚文明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去认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韩国。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增进对东亚共同文化根源的理解,更能洞察韩国学研究的最新前沿,从而更好地把握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未来的发展趋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对东亚这片广袤而深邃的文化土壤,尤其是韩国这片土地的理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一直对亚洲近现代的文化变迁抱有浓厚兴趣,而“韩国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常常让我感到好奇。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前瞻性和探索性,“前沿”二字更是激发了我想要了解最新研究动态的渴望。在阅读之前,我曾设想过本书可能会涵盖韩国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结构等多个维度,或许还会涉及韩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在文化上的互动与异同。期待书中能有对韩国现代社会转型、国民性格形成、以及其在全球化浪潮中独特文化身份的深入剖析。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视角,帮助我们理解韩国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又保留并发展了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这其中的平衡与张力,对我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评分

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中宏大的历史叙事。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梳理韩国自身的历史脉络,而是将韩国置于更广阔的东亚文明背景下进行审视。我猜测书中可能有一部分章节,会详细阐述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长久以来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它会如何展现韩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韩国文化。例如,儒家思想在韩国社会的体现,是否与在中国有着显著的不同?佛教的传入,又如何与本土信仰融合,演变出独特的韩国佛教文化?我期待书中能通过具体的史料和生动的论述,展现这种“韩流”的文化基因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孕育而成。同时,“前沿”二字也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对韩国历史的重新解读,或者对一些长期被忽视的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抱有期待,希望能借此颠覆一些我以往的固有认知,获得更具批判性和深度的历史观。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很可能在于其对韩国学研究的“前沿性”的呈现。这不仅仅意味着对最新学术成果的介绍,更可能包含作者自身在前沿领域的探索与思考。我好奇书中是否会对当下韩国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社会分化、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年轻一代的价值观等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韩国如何应对文化同质化的挑战?其独特的娱乐文化,如K-pop和韩剧,在输出其文化的同时,又对本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反作用?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我期望书中能提供一些新颖的研究方法,或许结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媒介研究等跨学科的视角,来解读这些复杂现象。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当代韩国社会复杂性和活力的全新框架,让我拭目以待。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世界文明抱有好奇心的读者,我总是希望能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东亚文明”这个宏大的主题,让我看到了本书的野心,而“韩国学”则聚焦于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猜想,这本书并非简单地将韩国孤立起来研究,而是会将其置于东亚文明的整体格局中,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例如,在文化交流、政治互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韩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书中是否会探讨韩国在东亚地区扮演的某种“桥梁”或“缓冲”角色?我期待书中能展现出一种宏观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东亚文明的整体发展逻辑,以及韩国文化在其中所贡献的独特元素,这对于理解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进程至关重要。

评分

读这本书,我希望能深入理解韩国文化的精髓。从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到如今风靡全球的流行文化,韩国似乎总能展现出一种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书中是否会深入挖掘韩国传统艺术的根源,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并分析它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对韩国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进行探讨,思考这些深层文化基因如何塑造了韩国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结构。例如,“情”文化在韩国社会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在人际关系、社会伦理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帮助我理解韩国文化背后的深层逻辑,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这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