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體育經營管理概論
:25.00元
售價:17.0元,便宜8.0元,摺扣68
作者:李萬來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00930662
字數:300000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81kg
本書介紹瞭體育經營管理基本問題,體育市場,體育經營戰略與策略,體育場館經營管理,體育健身娛樂經營管理,職業體育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賽事經營管理,體育贊助運作,體育旅遊經營管理,體育用品經營管理,體育彩票經營管理等內容。每章後附有參考閱讀文獻,對學習者拓展視野,掌握實用知識及應用很有幫助,是一本內容新、觀念新,注重理論聯係實際,突齣應用性與可操作性的體育經營管理著作。
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體育經濟管理、社會體育等專業、體育HBA師生,各級各類體育管理機構、體育組織以及體育經營管理人員學習參考。
李萬來,男,1950年生,四川省宜賓市人,成都體育學院經濟管理係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體育管理及體育人力資源的教學與研究。主編《體育公共關係概論》《體育産業概論》等教材和專著4部。主持和參與的科研課題有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競技體育技術創新運行機製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有意思,封麵是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拿在手裏挺有分量,而且那個色調搭配,沉穩又不失活力,很符閤我對“管理”和“體育”這兩個詞的第一印象。書脊上的字體排版也看得齣設計者的用心,清晰有力,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不過,當我翻開第一頁,看到目錄那一刻,心裏就有點犯嘀咕瞭。它似乎更側重於宏觀的政策導嚮和産業結構分析,對於像我這種期待能學到一些具體操作技巧的“小白”來說,初期的閱讀體驗有點像在爬一座知識的陡坡。那些關於體育法製環境和市場準入機製的章節,雖然專業性十足,但讀起來確實需要很高的專注度,生怕錯過哪個關鍵的法律條文解讀。我本來希望這本書能更偏嚮於案例教學,比如某個俱樂部是如何從一個地區性的隊伍成長為全國知名品牌的實戰經驗分享,或者某個大型賽事贊助是如何談判和執行的詳細流程。目前看來,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政策法規的教科書,對實際操作層麵的指導性略顯不足,或許它更適閤那些已經對體育産業有一定基礎認知,正在尋求理論支撐的讀者群體。
評分裝幀和內容之間的“錯位感”是這本書給我的最深印象。外封的設計是那麼的充滿動感和現代氣息,仿佛預示著一場精彩的商業對決,但內容卻更像是對行業發展曆史的編年史梳理。關於“體育産業的國際化趨勢”那一章,我期待看到的是關於全球頂級聯賽的跨國版權交易內幕,或者是新興市場如何被歐洲俱樂部滲透的詳細路徑分析。然而,書中更多的是對國際體育組織架構的介紹,以及對不同國傢體育體製的橫嚮對比,這種對比雖然詳盡,但缺乏那種引人入勝的商業“野史”。我希望能讀到一些關於品牌故事的剖析,比如耐剋或阿迪達斯是如何精準抓住某一個運動的文化脈搏,從而實現市場占領的。這本書似乎把“體育”這個充滿激情和汗水的領域,抽離齣來,進行瞭一次冷靜到近乎冰冷的解剖。它教人如何“管理”體育,但似乎忘記瞭體育本身所蘊含的那些激動人心的、難以量化的情感價值。
評分我花瞭近一周的時間來啃這本書的幾個核心章節,感覺作者的知識儲備非常紮實,尤其是在描述體育産業的經濟學原理時,引經據點,邏輯鏈條非常嚴密。他對於“體育消費”的定義和細分,簡直讓我茅塞頓開,原來我平時隻是模糊地感知到體育消費在增長,但書中通過翔實的數據和模型,把消費行為背後的驅動力拆解得淋灕盡緻,從居民可支配收入到社會文化變遷,環環相扣。然而,這種深度分析的副作用就是,它常常需要讀者跳齣具體的體育項目去看待全局。比如在講到“場館運營效率”時,分析的維度非常宏大,涉及到瞭土地使用權、稅收優惠政策等,但對於一個實際管理體育場館的人來說,如何優化日常的票務係統、如何進行非賽事日的場地租賃談判這些“接地氣”的問題,書中提及甚少。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這本書可能更偏嚮於培養未來的産業戰略規劃師,而不是一綫的運營經理。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時常停下來,去查閱一些相關的經濟學和管理學背景知識,纔能跟上作者的思維速度,否則很容易迷失在那些復雜的理論框架之中。
評分通讀全書後,我發現這本書在“組織行為學在體育單位中的應用”這塊的內容相對薄弱。在管理學領域,人員激勵和團隊文化建設是至關重要的軟實力。我本以為在涉及俱樂部或協會管理時,會有專門的章節來探討如何處理明星運動員的薪資談判、如何構建一個高效且忠誠的教練團隊,或者如何通過企業文化來凝聚一個多元背景的員工群體。然而,這些關於“人”的復雜互動和管理藝術,在書中似乎被一筆帶過,更多的是被歸類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通用框架之下,沒有針對體育行業的特殊性進行深入挖掘。比如,對於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規劃、退役後的轉型支持,這些都是體育管理中非常獨特且棘手的問題,書中未能提供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型或成功經驗參考。這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框架搭建者,搭建瞭一個宏偉的理論大廈,但對於居住在大廈裏的人——也就是那些管理著具體體育組織的人——所麵臨的日常挑戰,著墨不多,略顯遺憾。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正式,學術氣息濃厚,幾乎看不到任何口語化的錶達或者輕鬆的語調,給人一種嚴謹到近乎刻闆的印象。每一段論述都像是經過瞭反復推敲的公文,每一個術語的定義都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坦率地說,對於一個抱著輕鬆閱讀心態試圖瞭解體育管理是如何一迴事的普通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挑戰。我常常需要在同一句話上停留很久,纔能完全理解其中蘊含的全部信息。它更像是一份嚴肅的學術報告匯編,而不是一本旨在普及知識的入門讀物。例如,在探討“體育中介機構的法律責任”那部分,作者引用的法律條款和案例分析,專業性極高,如果不是法律專業背景齣身,理解起來會有相當大的障礙。我期待的是那種能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串聯起復雜概念的敘事方式,那樣更容易在腦海中形成圖像和記憶點。這本書似乎將讀者的專業基礎視為理所當然,直接拋齣瞭高階的理論和規範,這讓初學者感到有些手足無措,隻能抱著敬畏之心,慢慢啃食那些堅硬的知識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