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体育经营管理概论
: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李万来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00930662
字数:300000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本书介绍了体育经营管理基本问题,体育市场,体育经营战略与策略,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健身娱乐经营管理,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体育赞助运作,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体育用品经营管理,体育彩票经营管理等内容。每章后附有参考阅读文献,对学习者拓展视野,掌握实用知识及应用很有帮助,是一本内容新、观念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与可操作性的体育经营管理著作。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体育经济管理、社会体育等专业、体育HBA师生,各级各类体育管理机构、体育组织以及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李万来,男,1950年生,四川省宜宾市人,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管理及体育人力资源的教学与研究。主编《体育公共关系概论》《体育产业概论》等教材和专著4部。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竞技体育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来啃这本书的几个核心章节,感觉作者的知识储备非常扎实,尤其是在描述体育产业的经济学原理时,引经据点,逻辑链条非常严密。他对于“体育消费”的定义和细分,简直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平时只是模糊地感知到体育消费在增长,但书中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模型,把消费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拆解得淋漓尽致,从居民可支配收入到社会文化变迁,环环相扣。然而,这种深度分析的副作用就是,它常常需要读者跳出具体的体育项目去看待全局。比如在讲到“场馆运营效率”时,分析的维度非常宏大,涉及到了土地使用权、税收优惠政策等,但对于一个实际管理体育场馆的人来说,如何优化日常的票务系统、如何进行非赛事日的场地租赁谈判这些“接地气”的问题,书中提及甚少。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这本书可能更偏向于培养未来的产业战略规划师,而不是一线的运营经理。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时常停下来,去查阅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和管理学背景知识,才能跟上作者的思维速度,否则很容易迷失在那些复杂的理论框架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意思,封面是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拿在手里挺有分量,而且那个色调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很符合我对“管理”和“体育”这两个词的第一印象。书脊上的字体排版也看得出设计者的用心,清晰有力,让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不过,当我翻开第一页,看到目录那一刻,心里就有点犯嘀咕了。它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分析,对于像我这种期待能学到一些具体操作技巧的“小白”来说,初期的阅读体验有点像在爬一座知识的陡坡。那些关于体育法制环境和市场准入机制的章节,虽然专业性十足,但读起来确实需要很高的专注度,生怕错过哪个关键的法律条文解读。我本来希望这本书能更偏向于案例教学,比如某个俱乐部是如何从一个地区性的队伍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的实战经验分享,或者某个大型赛事赞助是如何谈判和执行的详细流程。目前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政策法规的教科书,对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性略显不足,或许它更适合那些已经对体育产业有一定基础认知,正在寻求理论支撑的读者群体。
评分装帧和内容之间的“错位感”是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印象。外封的设计是那么的充满动感和现代气息,仿佛预示着一场精彩的商业对决,但内容却更像是对行业发展历史的编年史梳理。关于“体育产业的国际化趋势”那一章,我期待看到的是关于全球顶级联赛的跨国版权交易内幕,或者是新兴市场如何被欧洲俱乐部渗透的详细路径分析。然而,书中更多的是对国际体育组织架构的介绍,以及对不同国家体育体制的横向对比,这种对比虽然详尽,但缺乏那种引人入胜的商业“野史”。我希望能读到一些关于品牌故事的剖析,比如耐克或阿迪达斯是如何精准抓住某一个运动的文化脉搏,从而实现市场占领的。这本书似乎把“体育”这个充满激情和汗水的领域,抽离出来,进行了一次冷静到近乎冰冷的解剖。它教人如何“管理”体育,但似乎忘记了体育本身所蕴含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难以量化的情感价值。
评分通读全书后,我发现这本书在“组织行为学在体育单位中的应用”这块的内容相对薄弱。在管理学领域,人员激励和团队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软实力。我本以为在涉及俱乐部或协会管理时,会有专门的章节来探讨如何处理明星运动员的薪资谈判、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且忠诚的教练团队,或者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来凝聚一个多元背景的员工群体。然而,这些关于“人”的复杂互动和管理艺术,在书中似乎被一笔带过,更多的是被归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通用框架之下,没有针对体育行业的特殊性进行深入挖掘。比如,对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退役后的转型支持,这些都是体育管理中非常独特且棘手的问题,书中未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型或成功经验参考。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框架搭建者,搭建了一个宏伟的理论大厦,但对于居住在大厦里的人——也就是那些管理着具体体育组织的人——所面临的日常挑战,着墨不多,略显遗憾。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正式,学术气息浓厚,几乎看不到任何口语化的表达或者轻松的语调,给人一种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印象。每一段论述都像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公文,每一个术语的定义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坦率地说,对于一个抱着轻松阅读心态试图了解体育管理是如何一回事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我常常需要在同一句话上停留很久,才能完全理解其中蕴含的全部信息。它更像是一份严肃的学术报告汇编,而不是一本旨在普及知识的入门读物。例如,在探讨“体育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那部分,作者引用的法律条款和案例分析,专业性极高,如果不是法律专业背景出身,理解起来会有相当大的障碍。我期待的是那种能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串联起复杂概念的叙事方式,那样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图像和记忆点。这本书似乎将读者的专业基础视为理所当然,直接抛出了高阶的理论和规范,这让初学者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只能抱着敬畏之心,慢慢啃食那些坚硬的知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