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象棋法练习400册-1-800题 体育/运动 书籍 |
| 作者: | 周晓朴 刘锦祺 |
| 定价: | 28.0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ISBN: | 9787509625477 |
| 印次: | 1 |
| 版次: | 5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象棋法练习4000题》(作者:周晓册,面向的读者是初学者,听以内容是从一步开始到三步结束。在编写练习题时,我们也照顾到一些水平不高但学习时间已经很长的成年爱好者,所以无论是一步还是两步、三步都有一定数量的缓练习,用以提高难度。 全书的内容分为四章(共计800章100道题(第1~100题),为一步练习;第二章100道题(第101~200题),为两步练习;第三章100道题(第201~300题),为三步练习;第四章500道题(第301~800题),为一步至三步混题型。附件部分是参考答案,是从法答案的多样性考虑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法不仅只有一种标准,本书提洪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是答案。 |
| 目录 | |
| 章 一步(1~100题) 第二章 两步(101~200题) 第三章 三步(201~300题) 第四章 一步至三步混(301~800题) 附件参考答案 |
| 前言 | |
| 在棋战中,擒住对方的将帅就是胜利。因此,熟练掌握各种能够简捷迅速地死对方将帅的方法,便成为下好象棋的重要基本功。在对局中,虽然每盘棋具体死将帅的方法千差万别,但认真分析以后还是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在书中我们所选择的法练习有的来自实战对局,有的改编于古谱,还有更多的是编委的创作。这些练习题虽然布局上千姿百态,难度有深有浅,但棋的实质都融合了战术组合的棋技巧。希望读者能在解答这些练习题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体会,终达到对各种法熟练掌握并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效果。 本书是《象棋法练习4000题》的册,面向的读者是初学者,所以内容是从一步开始到三步结束。在编写练习题时,我们也照顾到一些水平不高但学习时间已经很长的成年爱好者,所以无论是一步还是两步、三步都有一定数量的缓练习,用以提高难度。 全书的内容分为四章(共计800题):章100道题(第1N100题),为一步练习;第二章100道题(第101~200题),为两步练习;第三章100道题(第201~300题),为三步练习;第四章500道题(第301~800题),为一步至三步混题型。附件部分是参考答案,是从法答案的多样性考虑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法不仅只有一种标准,本书提供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是答案。 之所以把第四章做成一步至三步的混型,主要是考虑可以拓展读者的思路,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对读者学习更有帮助。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当之处,请广大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先致谢意。 |
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我最欣赏它在“体系化”上的突破。很多教材是零散的知识点,学完一个就忘了另一个。而这套书,更像是一套完整的训练课程大纲。它的编排逻辑,不是按照开局分类,也不是按照难度等级,而是似乎根据一个棋手从“初窥门径”到“精通布局”再到“炉火纯青”的思维发展路径来设计的。每一章的结束,都会有一个小结,回顾本章的核心思想,并自然地引向下一章的更深层次主题。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知识的框架感。我不再是零散地记住某个招法,而是能理解这个招法在整个对局战略中的位置和作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原来以为是“灵光一现”的走法,其实在书中早已有成熟的理论支撑。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自身棋艺的信心,因为它告诉我,我的直觉很多时候是正确的,只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来固化和提升。这套书,真真正正地帮助我把“知道”变成了“做到”。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感,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透露出一种老派而扎实的功力。我本来是想找点入门级的趣味读物,结果翻开目录才发现,这完全是一部“硬核”的实战宝典。里面的棋局分析,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致入微。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学下棋的几个基本原则”,而是直接深入到中局搏杀和残局的精算层面。我记得有几页专门讲了一个“虎口”的复杂变化,作者居然能把那种瞬息万变、需要提前预判七八步的走法,用清晰的图例和文字注释完全解构出来。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以为自己只会走路,结果有人递给你一张详细的航天动力学图纸,告诉你每一步如何起飞、如何变轨。对于那些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年,卡在某个段位上不上不去的棋手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指你棋力瓶颈的要害。我甚至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对照着书上的一个典型残局反复推演,那种思考的深度和专注度,很久没有体验过了。这绝对是那种需要反复咀嚼、常翻常新的工具书,而非一目十行的消遣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也体现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很多专业书籍为了节省成本,纸张薄得像信纸,一翻就容易皱,而且油墨印得模模糊糊的,对眼睛的负担很大。但这一本,纸张够厚实,印刷的清晰度极高,棋盘上的黑白标记对比分明,尤其是在分析那些复杂的对杀局面时,每一个卒子的位置、每一条线的威胁,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于避免看错棋步至关重要。我习惯在书桌前摊开这本书,同时摆上自己的棋盘,严格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实战模拟。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法,效率比单纯看电子版高太多了。另外,书脊的设计也很耐用,翻了这么多次,也没有出现书页松动的迹象。对于我这种喜欢把书用到“烂”的人来说,这算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它让一本严肃的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充满了愉悦感,不会因为使用频繁而感到心疼或者不便。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对这个书名里的“400册”有点不以为然,觉得是不是夸大其词或者注水严重。毕竟市面上太多号称“大全集”的,结果内容重复率极高。但当我真正沉浸进去之后,我才理解了那种“量大管饱”背后的匠心。这套书更像是一个结构精密的知识体系,它不是简单地堆砌题目,而是有明确的进阶逻辑。前几册的内容,侧重于基础的陷阱和常见的定式演变,对于培养棋感的敏锐度很有帮助。随着往后翻,你会明显感觉到难度陡增,主题也开始变得非常聚焦,比如专门针对某一种开局的深入剖析,或者某一类复杂阵型的应对策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争议性”走法时的态度——他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会列出几种主流的走法,并详细对比各自的优缺点和成功率。这给了读者极大的自主思考空间,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它迫使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去观察那些教科书里鲜少提及的“灰色地带”。买这本书,买的就是这份全景式的、近乎百科全书式的覆盖面和严谨性。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象棋教材,但这一套在“实战适用性”上,真的做到了独树一帜。很多理论书写得高深莫测,全是古代大师的经典对局,固然有研究价值,但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缺乏直接的代入感。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仿佛是作者在无数次与不同水平对手的对抗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每一个练习题或案例,都带着强烈的“如果此时你处于劣势,该如何寻找反击机会”的实战导向。它不仅仅教你如何“赢”,更教你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下“不输”或者“绝地反击”。比如,它有一整章专门讲如何利用时间差和心理压力来制造对手的失误,这种“软技巧”的分析,在其他注重纯计算的书籍中是很难找到的。这让我意识到,象棋不仅是冰冷的计算,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博弈。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牌桌上保持冷静,并精准地捕捉到对手哪怕一丝一毫的犹豫和破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