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晋象棋特级大师百局名谱 |
| 作者 | 杨典著 |
| 定价 | 20.00元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281360 |
| 出版日期 | 2013-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新晋象棋特级大师百局名谱》选取了2000年以来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的7位棋手,夺得2011、2012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的2位棋手,共计9人的100局经典棋例,解析他们独特的棋艺风格和战略战术,详细叙述每局比赛的背景、成绩,《新晋象棋特级大师百局名谱》力求指出他们在布局、中局、残局阶段胜负的关键之处,从而使读者在领略大师们妙手绝招的同时,更能从他们的大局观和机动灵活的战术变化中,得到棋艺的熏陶和启迪。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一、庄玉庭选局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套棋谱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就让人感觉舒服,印刷的油墨色泽纯正,即便是长久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累。封面设计也挺有品味的,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带有一点点古典韵味,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对即将展开的对弈充满了期待。我个人特别看重书籍的细节处理,比如目录的编排就做得非常清晰明了,每一局棋的标题都很精准,让人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棋局或阶段。更别提书页的裁切和装订工艺了,非常牢固,不用担心翻看几次就散架了,这对于经常需要带着棋谱出门对弈或者复盘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硬件”上做到了极致,看得出出版方是真正用心在做一本值得收藏的棋谱,而不是随便应付了事。这种对品质的坚持,也间接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更愿意沉浸在棋艺的钻研之中,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像一位经验老道的棋坛宿将,用一种既谦逊又洞察一切的笔触,引导读者进入高手的思维世界。作者在解说棋局时,绝非简单的招法罗列,而是将每一步关键决策背后的“为什么”剖析得淋漓尽致。他似乎总能预判到初学者在哪个节点会产生疑惑,然后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把那些深奥的布局理论和中局战术的转换,掰开揉碎了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时间点”的把握,比如何时该加速进攻,何时又必须耐心防守等待时机,这些微妙的节奏感,不是靠死记硬背能学会的,必须通过这种精妙的讲解才能领悟。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有一位大师坐在你身旁,不急不躁地为你讲解他当年的心路历程,这种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远胜过那些冷冰冰的招法清单。每读完一局,我都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仿佛自己的棋力也因此得到了质的提升。
评分坦白讲,初拿到手时,我对这本棋谱的实用性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很多特级大师的对局都过于复杂,超出了普通棋迷的理解范畴。然而,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并没有一味追求高难度的对杀,而是巧妙地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对局穿插其中。这些棋局的选择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们不像某些“神仙棋谱”那样遥不可及,而是能让人看到职业棋手如何处理日常对局中也会遇到的难题,比如如何处理残局的微小优势,或者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唯一解”。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各种变例的讨论,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取舍,既保证了核心战术的清晰度,又为那些有钻研精神的读者留下了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不会让人觉得束手束脚。这种平衡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和对不同水平读者的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蕴含的“棋道”精神。作者在复盘过程中,不仅仅关注于胜负的直接结果,更深入地探讨了棋手在压力下的心理调适和临场应变能力。他描述了特级大师在关键时刻如何保持冷静,如何克服失误后的沮丧,以及如何利用对手的微小破绽进行致命一击。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是比技术本身更宝贵的心法。每一次阅读,都不只是学习一种具体的开局或定式,更像是一次对弈者心性的修炼。它教会我,围棋不仅仅是计算,更是意志力的较量。书中对于“棋感”的培养也有独到的见解,那种需要通过大量实战和深度分析才能形成的直觉,在作者的笔下似乎变得可捕捉、可学习,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提升综合素养的渴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棋谱设计领域的一个典范,看得出在图示的处理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棋盘的网格清晰分明,落子符号大小适中,即便是光线不佳的环境下,也能保证棋子的位置一目了然,这极大地减少了阅读时的眼部疲劳。此外,作者在关键变化处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注释方式,没有采用那种冗长拖沓的文字说明,而是通过精炼的箭头指向和简短的提示语,直击要害。这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让我在复盘时能够快速地抓住核心变化,避免了被大量的次要变化所干扰。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到复杂的“先手-后手”转换的局面,棋盘上的标注清晰地揭示了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使得复杂的战术逻辑变得异常直观,这对于需要通过视觉辅助来理解复杂逻辑的棋手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直接提升了学习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