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象棋实战误区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张晓霞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96325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象棋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于一身,特别锻炼思考力。 象棋的“象”具有很深的文字寓:古语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象棋不仅是一项娱乐,一项体育竞技,它还是一种文化,承载着历史,传播和映射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 张晓霞编著的《象棋实战误区》从根本上解读象棋对战,解读象棋实战技巧。
章 开局的误区
节 先手棋的误区
1.不爱兵卒尝苦果
2.大局感差致败阵
3.布阵软弱,仓促失子
4.布阵失先,草率失局
5.布阵手软难翻身
6.布阵占先却翻盘
7.草率笨拙致速败
8.出子迟缓,左右失衡
9.等着的较量
10.急攻申计失全盘
11.急躁者失利,沉稳者得意
12.培养良好的大局感
13.棋感迟钝致速败
14.弃子进攻,力怯失阵
15.软弱失去先手棋
16.软着频频早失先
17.失去平衡的两翼
18.随意松散,迅速落败
19.随意行棋,失去先手
20.妄动失势
21.行棋没有方向感
22.一盘“让车局
23.战略不明,战术失灵
24.找淮攻击点
25.盲目乐观遭重创
26.失之于急躁的进攻
27.需要捕捉的战机
28.急进的失误
29.急进的危害
第二节 后手棋的误区
30.不明棋理致速败
31.错误的开始
32.呆板受制,缓行被动
33.得子失先实为亏
34.短兵相接运足力
35.对攻激烈,多算胜少算
36.冒进失先翻身难
37.棋理不明,棋势不兴
38.轻易弃卒,后悔晚矣
39.软弱拖沓,好势痛失
40.贪吃弃子遭速败
41.贪弃子落入陷阱
42.晚出大子的弊端
43.一步错,步步落后
44.应着不利,严重受攻
45.重复走子,失势少卒
46.走子繁复,浪费步数
47.关键棋不可轻率
48.伤人不成反伤己
49.软弱遭殃
50.消极防守的弊端
第二章 中局的误区
节 寻找进攻点的失误
51.未绷紧优势之弦
52.背离实际的判断
53.错综复杂的阵地战
54.大意行棋胜变和
55.呆板受攻,灵活受益
56.该出手时未出手
57.几度起伏未能获胜
58.惠得患失终失先
59.急于求成反被擒
60.练就捕捉战机的能力
61.攻防较量内力
62.顾前不顾后
63.冒进的代价
64.判断失误,功亏一篑
65.培养对弈的敏锐性
66.宜将剩勇追穷寇
67.不可沽名学霸王
68.急进的错落
69.抓紧时间突破
70.优势时蹲得住
71.掌握好冲击的时间
72.互缠中的功夫
73.松弛的进攻
74.孤军深入落败局
75.多子为何失利
76.脆弱的进攻
第二节 防守的失误
77.随手应对,难免落败
78.大意易败
79.多子少仕相,防守需加强
80.防守虚浮致完败
81.纠缠中的学问
82.居安思危。立于不败之地
83.混战中的拼搏
84.进攻勿忘防守
85.关键点处理失当
86.抢占高地,极为重要
87.微小失误成大患
88.一着软手致失子
89.判断和简练出着
90.一再手软遭打击
91.错误的防守
92.细微之处定胜负
93.消极防守更挨打
94.露破绽遭到痛击
95.掌握好防守的节奏
96.输棋一着间
97.小心弃子术
98.运子护子皆学问
99.软着过多的后果
100.不进则退难御敌
101.授敌以隙终落败
第三节 失去的机会
102.反击中的弊病
103.各有错失的对局范例
104.攻防有误,吸取教训
105.与大好时机擦肩而过
106.为何踢不出临门一脚
107.细棋的较量
108.空间争夺战
109.辗转弈斗终成和
110.攻守反复,计算不周
111.几度随手呈败势
第四节 精彩一刻
112.软招损,勇受益
113.积极抢攻占敌先
114.微小的问题手致败
115.精彩和棋故事多
116.精彩的老少之战
117.手软易败
118.牵制谋势的典范
119.当断则断,当攻则攻
120.不易察觉的妙手
第三章 残局的误区
节 进攻的误区
121.不得要领,反为敌乘
122.错失胜机成和局
123.打击要害,方能成功
124.多子轻敌,失势落败
125.急躁多弊病
126.精心方能捕捉胜机
127.盲目进取,贻害无疆
128.三子联攻学问多
129.贪攻忘守,胜局反败
130.找不到攻击要点
131.盲目轻进遭祸患
132.战略思想迷乱,胜和两难
第二节 防守的误区
133.爱护兵卒,非常重要
134.出击前提固城池
135.粗糙行棋,少兵致败
136.当守偏攻遭祸殃
137.防守看功力,顿挫有火候
138.防守松散,遭遇杀棋
139.解除隐患,当务之急
140.老将登城须三思
141.面对进攻须机警
142.谋和岂能送子
143.守和莫要贪吃子
144.受攻先防,临危勿惧
145.贪图小利,故步自封
146.行棋毛躁,难见危机
147.只顾眼前输满盘
148.重复走子,防守无门
149.防守的疏漏
150.车马妙用
这本棋谱的排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深邃的黑白对比,配合着精准的线条勾勒,仿佛能感受到棋盘上每一个格子的呼吸。初次翻开,我就被那种浓郁的学术氛围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速成宝典”,而是真正深入到了中局的复杂性之中。作者对一些经典布局的变招分析得极为透彻,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看似微小的先手优势时,那种运筹帷幄的笔触,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功底。我记得有一盘棋,我一直以为某个弃子是失误,但在书中的详细推演下,我才明白那其实是为后续的子力调动埋下的绝妙伏笔。阅读过程中,我甚至需要经常停下来,拿出一副实物棋盘,手动模拟那些复杂的行棋路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细节。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老棋手坐在你身边,耐心而又严谨地为你剖析每一个战术陷阱和战略意图。那些对残局理论的精辟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赢”,而是如何“避免输在不该输的地方”。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像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登山过程,每向上攀登一小步,都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和毅力。它完全没有采用那种迎合大众、生怕读者看不懂的“白话文”式讲解,而是直接抛出了最核心、最纯粹的棋理。那些术语和理论模型,对于一个中级棋手来说,初看之下无疑是充满挑战的。我刚开始阅读时,经常会因为一个不理解的术语而卡住半小时,需要查阅大量的辅助资料才能继续。但正是这种高强度的信息密度,迫使我必须提升自己的理论储备。书中对“时机”这个概念的阐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没有用模糊的形容词,而是用精确的计算和走法来定义何时应该进攻,何时应该防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许多棋手固有的思维定势,让人明白,有些看似最优的走法,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可能恰恰是导向失败的温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坦白地说,略显朴实,甚至可以说有些老派,但一旦你真正沉浸到内容中去,你就会发现这种“朴实”反而成了一种优势。它让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字和棋谱之上,没有任何花哨的插图或者无关紧要的轶事来分散心神。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历史上经典对局的引用,不仅仅是给出结果,而是深入挖掘对局双方在特定时刻的心理博弈和选择逻辑。比如对于那些著名的“弃马取势”的场景,作者不是简单地赞美高明,而是细致地分析了在那个时间点,如果不弃子,棋局将会如何被对手控制,这种反向论证的方式,极大地强化了读者的理解。读完关于某几个特定开局的部分,我感觉自己对那些主流走法背后隐藏的危机有了全新的认识,仿佛在黑暗中被点亮了一盏指路的明灯,原来我之前走的每一步,都可能藏着一粒未爆的定时炸弹。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对“误区”的定义非常宽泛且深刻。它不仅仅指那些明显的丢子或者被杀的低级错误,更多的是关注那些“看似合理但实则平庸”的走法。作者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在棋盘上,平庸就是一种慢性死亡。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把我过去几年来沾沾自喜的一些定式应用和中盘策略都照得无所遁形。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这让我这个“老江湖”都感到有些压力。读到后面,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最近对局中的每一个决策点,试着用书中的标准去重新审视,结果发现,很多我以为是“稳健”的选择,在更严格的标准下,都是在悄悄地让步。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如何赢下每一盘,而在于让你彻底认识到自己棋艺中的结构性缺陷。
评分从目录结构上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性极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没有丝毫的跳跃感。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你从最基础的原理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局面下的决策模型。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子力效率”的讨论部分,它没有给出固定的效率数值,而是根据棋局的不同阶段(开局、中局、残局)和空间优势,动态地解释了子力价值的相对变化。这一点非常精妙,打破了初级阶段那种僵化的“车马炮价值固定论”。我合上书本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是因为没看完,而是因为那些深奥的道理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内化。这本书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的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我自身棋力的增长,而解锁出全新的理解层次。它对我未来棋艺的提升,无疑是一种方向性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