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钓鱼300问(第2版)

科学钓鱼300问(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海音 著
图书标签:
  • 钓鱼
  • 科学钓鱼
  • 垂钓技巧
  • 渔具
  • 钓法
  • 淡水钓鱼
  • 海钓
  • 钓鱼知识
  • 钓鱼问答
  • 休闲渔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56450
商品编码:2965352298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钓鱼300问(第2版)

定价:19.00元

作者:海音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082564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为钓鱼爱好者提供科学垂钓方法和钓技的通俗读物。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较为系统地讲解了钓鱼必需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包括钓具的选择与使用、饵料的配制方法、鱼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垂钓场点与水域的选择、实用垂钓技巧、常见淡水鱼的垂钓方法、钓鱼安全与身心保健等。 本书不仅是您钓鱼的宝贵指南,也是您获取垂钓知识与技巧的重要渠道之一,愿广大钓者能从中受益。

目录


编 钓鱼与相关科学知识的关系
 1.参加钓鱼活动为什么有益于身心健康?
 2.科技进步与钓鱼活动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钓鱼技法的基础是科学知识?
 4.钓鱼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哪些科学知识?
 5.参加钓鱼活动为什么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作指导? 
 6.怎样提高钓技?
第二编 科学选择和使用钓具
 一、鱼竿
  7、鱼竿有哪些种类
  8、初学钓鱼者怎样选用渔具
  9、碳纤维竿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10、玻璃纤维竿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11、怎样挑选鱼竿
  12、怎样保护手竿
  13、怎样保护海竿
  14、什么是鱼竿的调性
  15、怎样使用两用竿
 二、鱼钩
  16、什么是宽门钩和窄门钩
  17、使用长柄钩好还是短柄钩好
  18、怎样选用鱼钩
  19、怎样绑鱼钩
  20、怎样保护鱼钩
 三、鱼线
  21、常用的鱼线有哪几种
  22、鱼线的型号在使用时有什么意义
  23、怎样配置鱼线
  24、为什么不宜用卷曲的线
  25、长脑线的优点是什么
  26、钓线以多长为好
  27、齐竿线的优越性是什么
  28、使用齐竿线时怎样投钩
  29、长竿短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四、铅坠
  30、怎样巧妙使用手竿铅坠
  31、使用海竿铅坠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浮漂
  32、浮漂的作用是什么
  33、不同材质的浮漂各有何性能
  34、浮漂造型有什么使用意义
  35、浮漂有几种样式
  36、怎样选用浮漂
 六、太空豆
 七、连接环
 八、支竿架
 九、打窝器
 十、手竿的长度
 十一、手竿绕线轮
 十二、清障工具
 十三、几种科学的组钩方式
第三编 科学配制和使用饵料
 一、科学配制饵料的重要性
 二、诱饵的配制
 三、诱饵的气味与成分
 四、常见的诱饵配方
 五、诱饵的使用技巧
 六、钓饵的科学配制
 七、各种气味饵
 八、添加剂
 九、蘸饵
 十、科学的挂饵方法
 十一、钓饵的使用技巧
 十二、科学使用商品鱼饵
 十三、海竿使用的饵料
第四编 几种实用的钓鱼方式方法
 一、手竿底钓
 二、悬钓
 三、浮钓
 四、插竿钓
 五、海竿钓
 六、卡钩钓
 七、拖钩钓
 八、台湾钓法
 九、悬坠钓
第五编 鱼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鱼的器官及其功能
 二、鱼的生活习性
 三、氧气是影响鱼生存的致命因素
 四、气温水温与鱼的生活
 五、水质对鱼生活的影响
 六、水生植物与鱼的生活
 七、风向风力与鱼的生活
第六编 垂钓的科学方法与技巧
 一、科学地选择钓场
 二、科学地选择钓点
 三、池塘钓
 四、肥水塘、老塘难钓鱼之谜
 五、在生水中钓鱼
 六、在溪流中钓鱼
 七、堰坝钓
 八、江河钓
 九、水库钓
 十、夜钓
 十一、钓鱼也要讲辩证法
 十二、垂钓窍门
第七编 常见淡水鱼的科学钓法
 一、鲫鱼
 二、鲤鱼
 三、鲢鱼、鳙鱼
 四、草鱼
 五、青鱼
 六、鳜鱼
 七、鲇鱼
 八、黄鳝
 九、(鱼感)鱼
 十、罗非鱼
 十一、黄颡鱼
 十二、黑鱼
 十三、淡水白鲳
 十四、马口鱼
 十五、红眼鳟
 十六、泥鳅
 十七、鲈鱼
 十八、虾
 十九、翘嘴(鱼白)
 二十、鳊鱼
 二十一、鳖
第八编 保护自然环境注重身心健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舌尖上的科学:探寻鱼类世界的奥秘与垂钓的智慧 当科学的理性之光照亮古老的技艺,当好奇的心灵叩响自然的门扉,我们便踏上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探险旅程。这并非寻常的钓鱼指南,也非仅仅是技术手册,而是一次深入肌理的探索,一次对鱼类生命、水域生态以及钓者智慧的深度剖析。它将带领你走进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鱼类世界,让你在每一次抛竿、每一次提竿的瞬间,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验到知识带来的深刻乐趣。 触及生命的脉搏:鱼类的生存哲学 鱼类,这些生活在我们星球最广阔的疆域——水体中的生灵,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从湍急的河流到平静的湖泊,从一望无际的海洋到幽深的地下水系,它们以各种奇妙的形态和生存策略,书写着生命的传奇。本书将以科学的视角,为你揭示鱼类生命的种种精彩: 1. 演化的奇迹: 了解鱼类是如何从远古的祖先一步步演化而来,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的水域环境,发展出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我们将追溯鱼类演化的漫长历程,探索它们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生存状态,以及是什么驱动了它们向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你将了解到,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鱼类,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无数代生命顽强生存与繁衍的结晶。 2. 感知世界的窗口: 鱼类如何感知它们身处的环境?它们的眼睛、侧线系统、嗅觉、味觉,甚至是听觉,是如何协同工作,帮助它们在复杂的水下世界中导航、捕食、躲避危险,并寻找配偶?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秘密武器”的工作原理,例如,侧线系统如何捕捉微小的水流变化,从而感知猎物或捕食者的存在;鱼类如何利用化学信号进行交流和标记领地;它们对声音的感知又有着怎样的特点。你会惊叹于鱼类在感知外界信息方面,有着远超我们想象的能力。 3. 生理与行为的韵律: 鱼类的生理活动,如呼吸、循环、消化、繁殖,都与水体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将解析鱼类为何能有效地从水中获取氧气,它们的血液如何循环,以及不同种类的鱼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决定了它们怎样的消化系统。更令人着迷的是,鱼类的行为模式——迁徙、筑巢、群居、独居,以及它们独特的求偶和繁殖方式,都蕴藏着深刻的生存智慧。你将了解到,许多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生理和环境因素的驱动。 4. 生态位与相互作用: 每一条鱼都在其所处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们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它们与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本书将带领你理解“生态位”的概念,解析不同鱼类在食物网中的位置,以及它们对水体健康和稳定的作用。你也会了解到,许多鱼类的生存与繁荣,都离不开特定环境条件的支撑。 水域的密码:洞察生存环境的玄机 钓鱼不仅仅是与鱼的博弈,更是对水域环境的深刻理解。水,作为鱼类的家园,其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影响垂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书将引导你解读水域的“密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环境对鱼类行为和分布的影响: 1. 水文的脉搏: 水温、水流、水位、溶解氧、pH值……这些看似枯燥的参数,却是影响鱼类生存和活动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水文要素对不同鱼类习性的影响,例如,为什么某些鱼类偏爱凉爽的水域,而另一些则喜欢温暖的环境?水流的快慢如何影响它们的觅食和休息?溶解氧的含量又如何决定了鱼类的生存范围?掌握这些,你就能更好地“读懂”水,预测鱼在哪里,以及它们何时最活跃。 2. 底质的语言: 湖底的泥沙、岩石、水草,河床的碎石、砂砾,海洋的珊瑚礁、海床,这些不同的底质构成了鱼类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场所。我们将分析不同底质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吸引特定种类的鱼类。例如,岩石缝隙为躲藏提供了庇护,而松软的泥沙则可能是某些底栖鱼类的“餐厅”。理解底质,就像读懂了鱼类的“户口本”,能够帮助你找到它们真正的“家”。 3. 水生植物的生态: 水草、藻类等水生植物,不仅是鱼类的食物来源,更是它们躲避敌害、繁衍后代的庇护所。我们将探讨水生植物的种类、分布以及它们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哪些水草是鱼类的“食堂”,哪些是它们的“卧室”,对于精准施钓至关重要。同时,健康的植被也是水质良好的标志,它们能为鱼类提供更优质的生存环境。 4. 光照与季节的轮回: 光照强度和季节变化,同样对鱼类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将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鱼类的活动规律,以及季节更替如何影响它们的进食、繁殖和迁徙。例如,早晚的晨昏时段,光线柔和,许多鱼类会变得活跃;而在严寒的冬季,一些鱼类会进入休眠状态,或者转移到更深的水域。理解这些周期性的变化,能让你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最合适的地点。 垂钓的智慧:科学驱动的技艺升华 钓鱼,是一门古老的技艺,但当它与科学相结合,便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本书将以科学的视角,为你剖析钓鱼的每一个环节,让你从“碰运气”的模式,转变为“运筹帷幄”的智者: 1. 鱼类行为的科学解读: 为什么鱼会咬钩?它们的食欲受什么影响?它们会受到什么刺激而逃窜?我们将从鱼类的生理和行为学角度,深入解读这些问题。了解鱼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对饵料和环境的反应,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觅食策略,甚至是被惊吓时的逃跑路径。这能帮助你更精准地选择钓点、拟饵,以及调整提竿的时机。 2. 饵料的科学设计: 无论是天然饵料还是人工拟饵,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模仿目标鱼的食物,并能有效地吸引它们的注意。我们将从鱼类的食性、味觉、嗅觉,甚至触觉来分析不同饵料的构成和吸引力。了解鱼类对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的偏好,以及它们如何感知震动和水流。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目标鱼的种类、水温、水质等因素,科学地选择或制作最有效的饵料。 3. 钓具的科学匹配: 鱼竿的弹性、钓线的强度、鱼钩的尺寸、铅坠的重量……每一个钓具的选择,都应与目标鱼的种类、大小、以及垂钓的环境相匹配。我们将解析不同钓具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最佳选择。例如,为什么在流水中需要使用较重的铅坠?为什么不同的钓线强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了解这些,能让你最大限度地发挥钓具的性能,提高成功率,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 钓点与钓法的科学选择: 找到鱼在哪里,比任何技巧都重要。我们将运用前面所学的鱼类行为和环境知识,教你如何科学地分析水域,预测鱼类的栖息地和活动区域。从水文、底质、植被等多个维度,教你如何识别理想的钓点。同时,针对不同的水域环境和鱼类习性,我们将介绍各种钓法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例如,流水与静水的钓法差异,深水与浅水的选择,以及不同季节的钓法调整。 5. 渔获的科学管理: 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我们也肩负着保护渔业资源的责任。本书将引导你了解可持续的渔业管理原则,例如,放生未成年鱼、保留繁殖群体,以及了解当地的渔业法规。我们将探讨如何科学地评估渔获量,如何避免过度捕捞,以及如何在享受垂钓的乐趣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渔业资源。 这本书,将是你踏入鱼类世界的一扇科学之门,是你理解水域奥秘的一把智慧钥匙,更是你升华钓鱼技艺的一本行动指南。它不只是一本关于“如何钓到鱼”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为何要这样钓”的书。通过科学的武装,你将不再是那个凭感觉、凭经验的垂钓者,而是一位洞察自然、尊重生命、懂得感恩的渔者。每一次的抛竿,都将是科学知识的实践;每一次的提竿,都将是智慧的闪光。准备好,与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智慧与探索的钓鱼科学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用心,封面色彩搭配既有年代感又不失现代气息,尤其是那个手绘的鱼类图案,栩栩如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讲钓鱼的专业书籍。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上去手感很好,印刷清晰,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沉稳和可靠的感觉,让人在阅读时感到很舒适。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一些小细节处理,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虽然简单,但设计感十足,让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时,不会感到疲惫。光是翻阅这本书,就已经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严谨,从目录的梳理就能看出编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功力,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这对于一本知识密集型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风趣幽默,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传统技术书籍的枯燥感。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坐在你身边,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你讲解那些深奥的钓鱼技巧和原理。他善于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阐释复杂的理论,让人一听就懂,过目不忘。我记得有一段讲如何根据天气变化选择鱼饵的描述,作者竟然把他比喻成“和鱼儿玩心理战”,那种诙谐的表达方式,让我在炎炎夏日里也忍不住笑出了声。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门槛,让即便是初涉钓鱼领域的新手,也能毫无压力地吸收书中的精髓。这本书的文字魅力,真的让人爱不释手,每次拿起书本,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愉快的知识探索之旅。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宏大且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抛竿、绑线这些入门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水域生态、鱼类行为学乃至气候变化对渔获的影响等多个维度。书中对不同季节、不同水域环境下的垂钓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每一个论断都有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显得底气十足。特别是关于“选择性垂钓”的那一章,作者提出了许多颠覆性的观点,挑战了许多钓鱼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这种敢于创新和深挖底层逻辑的精神,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它不仅仅教你“怎么钓”,更重要的是教会你“为什么这样钓”,这种对原理的探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承。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理论空谈,而是聚焦于解决实际操作中的痛点和难点。我特别欣赏它在“装备维护与升级”部分的处理,作者没有倾向于推销任何品牌,而是客观地分析了不同材质、不同功能装备的优缺点,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自我判断标准。对于如何根据自身预算和需求来构建一套高效的渔具系统,书中的建议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每一次我带着书中的方法去实践,都能明显感觉到渔获的提升,这不仅仅是运气变好,而是基于科学方法的精准操作带来的结果。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像是实战经验的结晶,是能真正带到江边湖畔去检验的“兵法”。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沉淀了数十年经验的智者,他通过文字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对生命深深的敬畏感。在讲解技巧的同时,书中穿插了不少关于“钓鱼的哲学”的思考。他提醒我们,钓鱼的真正乐趣不在于渔获的多少,而在于等待的过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在宁静中反思自我。这种人文关怀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技术手册”范畴,上升到了一种生活态度的层面。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钓技有所长进,心境上也变得更加平和宽广。它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更尊重、更谦逊的态度去面对每一次出钓,这是一种比任何鱼钩或鱼饵都更宝贵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