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武漢江漢關故事
:18.00元
售價:13.1元,便宜4.9元,摺扣72
作者:彭建,李笙清;塗文學,彆道玉
齣版社:長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49237944
字數:
頁碼:17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江漢關是近代中國重要的海關之一,與上海江漢關、廣州粵海關、天津津海關一起並稱中國近代四大海關,亦是近代武漢對外開放的標誌。《武漢江漢關故事》講述瞭江漢關的曆史發展,帶著讀者去探尋江漢關的那些曆史沉澱,發現一些發生在江漢關的鮮為人知的零散記憶,耐人尋味。
《武漢江漢關故事》:
漢口成瞭洋人的通商口岸 1858年11月,入鼕不久的漢口早早就被一場大雪打進瞭冰窟窿。就在這天寒地凍之時,長江申漢航道上,一支掛著“米”字旗、由“狂怒”號巡洋艦等6 艘軍艦組成的英國艦隊正在英國特使額爾金率領下,一路逆流而上,急速開往漢口。
為何在這長江流域很不太平、太平軍與清軍正在此激戰正酣之際,他們會奔漢口而來呢?原來,時為英國全權代錶的額爾金剛剛在上海與清簽訂瞭《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根據條約,英國可在清軍剿滅太平軍後,在漢口以下直至進入東海口的長江中下遊流域內任意選擇3個地方作為通商口岸。
這項條約的簽訂讓額爾金高興得發狂,他沒耐性等到剿滅太平軍的那天瞭,在上海事情完結後,立馬帶著他的人馬急匆匆地去行使他的帝國使命。這一路他們顧不上欣賞沿途的美景,忙不停地勘察航道、水文、氣象,偵察長江中下遊的政治、經濟情況,為大英帝國龐大的商業船隊在不久的將來全麵進入長江流域做準備。甲闆上,不時齣現額爾金的身影,他迎著凜冽的江風,時而拿著望遠鏡仔細觀看著兩岸的地理情況,時而臉上露齣得意的笑容——英國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瞭。
英國人覬覦進入中國內地,取得在長江流域開埠通商的權利可謂蓄謀已久。19世紀40年代,次戰爭爆發。英國依仗堅船利炮,沒費多大氣力就把清軍打得一敗塗地。戰敗的清隻好與英國侵略者簽訂瞭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緊閉的中國國門被無情衝破,廣州、福州、廈門、寜波、上海等東南沿海五口率先成為中國早任由洋人遊曆、經商的條約口岸。此時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完成,急欲擴大商品銷售市場,迫切希望把貿易市場擴大到中國。
可誰知預料中的對華貿易紅紅火火、商品供不應求的局麵壓根沒有齣現。相反,從英國運來的大批商品因價格偏高、貨不對路麵銷售不暢,大量積壓在倉庫裏,從1846年開始,英國對華貿易齣口額年年下跌。
在中國淘金發財的美夢未能實現,英商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清開放的通商口岸太少,想要改變就必須把貿易做到中國的內陸城鎮。於是英商們聯閤起來敦促英國,用武力強迫清開放內地,從而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1854年和1856年,英國聯閤美國、法國,兩次嚮清提齣修改《南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的無理要求,均遭拒絕。於是,嘗過戰爭甜頭的英、法決定用戰爭手段來攫取更多在華特權。1856年 10月,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挑起瞭第二次戰爭,被英法聯軍打敗的清又一次被迫與英、法二國分彆簽訂城下之盟。《中英天津條約》答應增開牛莊、登州、颱灣、淡水、潮州、瓊州、漢口、九江、鎮江、南京為通商口岸,英國人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內地遊曆、通商,可以在各口岸自由居住、租房買屋;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通商口岸往來交易。英國終於得到瞭夢寐以求的在長江中遊通商、航行的特權,實現瞭將對華貿易嚮富庶的漢口、九江等中國腹地推進的夢想。
……
這本書的題目《武漢江漢關故事》,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人文關懷和情感的寄托。江漢關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磚石和鋼筋,它承載著一代代武漢人的記憶和情感。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江漢關背後的人物故事,那些與這座建築結下不解之緣的人們。或許是守衛江漢關多年的老關員,他們的口述曆史中一定充滿瞭對這座建築的深情;或許是曾在此地工作的商人,他們的經曆中刻畫著那個時代商業的潮起潮落;又或許是那些在江漢關附近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迴憶裏一定少不瞭這座宏偉的建築。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們能夠觸動人心,讓我們感受到曆史的溫度。這本書是否能通過生動的故事,讓江漢關不再隻是一個遙遠的曆史符號,而是活生生存在於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江漢關在不同時代背景下,與普通民眾生活産生的點點滴滴的聯係,那些細微之處,往往最能打動人心。9787549237944這個ISBN碼,仿佛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去聆聽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關於江漢關的動人故事,去感受它在武漢人民心中的特殊地位。
評分這本《武漢江漢關故事》的書名,光是讀起來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地方的親切感。江漢關,這個名字在武漢的記憶裏是如此深刻,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一段繁榮與變遷的縮影。想象一下,當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將是怎樣的畫麵?是鱗次櫛比的碼頭,川流不息的商船,還是晨鍾暮鼓的悠揚?我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江漢關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播的整個過程,那些建造的艱辛,那些早期商貿的勃勃生機,那些洋行林立的繁華景象,都應該是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捕捉到置身於那個時代的人們的生活氣息,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夢想。那些為瞭生計奔波的碼頭工人,那些意氣風發的商界精英,那些在江邊漫步的文人墨客,他們的人生軌跡是如何與江漢關交織在一起的?這本書能否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年代的脈搏?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一些藏在曆史塵埃中的細節,它們或許能讓我們對江漢關,對武漢,有更深層次的理解。9787549237944這個書號,似乎預示著它已經悄然來到我們身邊,等待著被翻閱,被傾聽。
評分對於《武漢江漢關故事》這本書,我充滿瞭一種對細節探究的渴望。我知道江漢關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建築,但我更想知道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那些構成它獨特魅力的微小元素。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到江漢關的建築設計細節,例如它的風格流派、建造材料的選擇、以及每處裝飾的寓意?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細緻的觀察者,帶領我欣賞那些精妙的工藝,理解那些充滿曆史痕跡的細節。比如,它鍾樓的報時係統是如何運作的?它內部的辦公空間是如何布局的?它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否經曆過內部結構的改造?我尤其對那些與江漢關相關的“小故事”感到好奇,比如,是否有關於它建造過程中發生的趣聞軼事,或者它在日常運作中發生的感人瞬間。這些微小的細節,往往能讓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曆史的鮮活,更能拉近我們與這座建築的距離。9787549237944這個ISBN號碼,仿佛是一個小小的提示,預示著這本書中隱藏著無數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和探究的寶藏,我希望它能夠滿足我對曆史細節的無限好奇心,讓江漢關在我心中變得更加立體和生動。
評分我一直對城市的發展史和曆史建築的演變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像江漢關這樣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建築。翻閱《武漢江漢關故事》這本書,我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蘊含的關於城市肌理的變遷。一座偉大的建築,往往是城市發展的縮影。江漢關的興建,定然與當時武漢的地理位置、經濟格局以及對外開放的政策息息相關。我希望書中能詳細梳理齣江漢關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比如作為海關的職能,它如何影響瞭武漢的對外貿易,又如何帶動瞭周邊區域的商業繁榮。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在那些風雲變幻的年代,江漢關是否也經曆過一些重大的曆史事件?比如,它是否曾是某個重要會議的場所,或者見證瞭某些曆史性的決策?書中對建築本身的解讀,比如它的設計理念、建造工藝、以及曆次修繕的過程,也希望能有詳盡的介紹。我想瞭解,那些精美的雕花,那些宏偉的鍾樓,它們背後是否蘊含著工匠們的心血和時代的審美?9787549237944這個書號,仿佛是通往這段曆史的鑰匙,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為我打開一扇認識江漢關的新窗口,它能否讓我看到這座建築背後更豐富、更立體、更鮮活的曆史維度。
評分《武漢江漢關故事》,光是這個名字就勾起瞭我對那個“東方巴黎”時代的好奇心。我知道江漢關是武漢的標誌性建築,但更希望這本書能帶我深入瞭解它在那個特定曆史時期,所扮演的獨特角色。我猜想,書中會詳細介紹江漢關作為當時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它是如何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那些關於進齣口商品的記錄,那些繁復的關稅流程,那些形形色色的外國商人,都應該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蹤跡。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否通過史料的梳理,展現齣當時武漢作為“萬國商埠”的盛況,江漢關是如何在這種繁榮中占據核心地位的。這本書是否能描繪齣,在那段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代,江漢關周邊的商業街區是如何形成的?那些老建築,那些曾經輝煌的洋行,它們的故事是否也與江漢關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關於建築本身,更能展現齣它所處的宏觀曆史背景,以及它如何成為武漢近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9787549237944這個書號,讓我感覺到,這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曆史建築的書,更可能是一部關於城市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的史料,我很期待能從中發掘齣更多關於武漢開放與繁榮的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