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汉关故事 9787549237944

武汉江汉关故事 97875492379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武汉
  • 江汉关
  • 历史故事
  • 地方志
  • 文化
  • 民俗
  • 湖北
  • 武汉历史
  • 关隘
  • 传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ISBN:9787549237944
商品编码:2964694864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武汉江汉关故事

:18.00元

售价:13.1元,便宜4.9元,折扣72

作者:彭建,李笙清;涂文学,别道玉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49237944

字数

页码:1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江汉关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海关之一,与上海江汉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一起并称中国近代四大海关,亦是近代武汉对外开放的标志。《武汉江汉关故事》讲述了江汉关的历史发展,带着读者去探寻江汉关的那些历史沉淀,发现一些发生在江汉关的鲜为人知的零散记忆,耐人寻味。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武汉江汉关故事》:
  汉口成了洋人的通商口岸 1858年11月,入冬不久的汉口早早就被一场大雪打进了冰窟窿。就在这天寒地冻之时,长江申汉航道上,一支挂着“米”字旗、由“狂怒”号巡洋舰等6 艘军舰组成的英国舰队正在英国特使额尔金率领下,一路逆流而上,急速开往汉口。
  为何在这长江流域很不太平、太平军与清军正在此激战正酣之际,他们会奔汉口而来呢?原来,时为英国全权代表的额尔金刚刚在上海与清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根据条约,英国可在清军剿灭太平军后,在汉口以下直至进入东海口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内任意选择3个地方作为通商口岸。
  这项条约的签订让额尔金高兴得发狂,他没耐性等到剿灭太平军的那天了,在上海事情完结后,立马带着他的人马急匆匆地去行使他的帝国使命。这一路他们顾不上欣赏沿途的美景,忙不停地勘察航道、水文、气象,侦察长江中下游的政治、经济情况,为大英帝国庞大的商业船队在不久的将来全面进入长江流域做准备。甲板上,不时出现额尔金的身影,他迎着凛冽的江风,时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看着两岸的地理情况,时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英国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英国人觊觎进入中国内地,取得在长江流域开埠通商的权利可谓蓄谋已久。19世纪40年代,次战争爆发。英国依仗坚船利炮,没费多大气力就把清军打得一败涂地。战败的清只好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紧闭的中国国门被无情冲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东南沿海五口率先成为中国早任由洋人游历、经商的条约口岸。此时的英国正值工业革命完成,急欲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迫切希望把贸易市场扩大到中国。
  可谁知预料中的对华贸易红红火火、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压根没有出现。相反,从英国运来的大批商品因价格偏高、货不对路面销售不畅,大量积压在仓库里,从1846年开始,英国对华贸易出口额年年下跌。
  在中国淘金发财的美梦未能实现,英商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清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想要改变就必须把贸易做到中国的内陆城镇。于是英商们联合起来敦促英国,用武力强迫清开放内地,从而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4年和1856年,英国联合美国、法国,两次向清提出修改《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无理要求,均遭拒绝。于是,尝过战争甜头的英、法决定用战争手段来攫取更多在华特权。1856年 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战争,被英法联军打败的清又一次被迫与英、法二国分别签订城下之盟。《中英天津条约》答应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内地游历、通商,可以在各口岸自由居住、租房买屋;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通商口岸往来交易。英国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在长江中游通商、航行的特权,实现了将对华贸易向富庶的汉口、九江等中国腹地推进的梦想。
  ……

序言



穿越历史的回响:江汉关的百年沧桑与城市脉搏 矗立于汉口江滩,与滔滔长江、巍巍龟山遥遥相望的江汉关,早已不仅仅是一座钟楼,它是一部浓缩的城市史诗,是一曲激荡人心的时代交响。这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武汉从一个普通内陆小镇蝶变为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程,承载了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也铭刻下了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壮阔步伐。 一、 雄踞江畔的时代坐标 江汉关的落成,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诞生于20世纪初,彼时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国门,租界林立,条约横行,曾经的“万国商埠”上海如是,而武汉,这座地理位置优越的重镇,也无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历史洪流。1904年,清政府批准在汉口设立海关,旨在加强对外贸易管理,收关税,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经过层层选址,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汉口大智门外江边,一个后来被命名为“江汉关”的地理位置。 建筑的选址绝非偶然。这里是长江与汉江交汇之处,水陆交通枢纽,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一座宏伟的建筑,其象征意义远超其实用功能。江汉关的崛起,意味着武汉在国家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愈发凸显,它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触角,扮演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角色。 然而,从规划到落成,江汉关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它耗时三年,凝聚了无数建筑师、工匠的心血。其设计风格,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的严谨与巴洛克式的华丽,红砖外墙,雕梁画栋,高耸的钟楼,在当时无疑是一道令人惊叹的风景线。更为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一种力量,一种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力量,一种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决心。当第一缕钟声从江汉关的塔楼上响起,它不仅报时,更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宣告着武汉这座城市,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世界。 二、 钟声里的历史回响 江汉关的钟声,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历史洪流的见证者。 风云变幻下的海关职能: 作为一座海关,江汉关的首要职责便是监管进出口贸易。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海关的运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这里集散,税收在这里征缴,也在这里,无数中国商人的梦想启航,无数外国商人的财富增长。然而,海关的设立,也伴随着列强的染指和不平等条约的阴影。江汉关的每一次关税调整,每一次与外国商人的博弈,都折射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艰难处境。 革命浪潮中的激荡: 辛亥革命的炮火,曾在此地燃烧。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攻占汉口,江汉关的钟声,在那个特殊的时刻,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再是报时的宣告,而是革命的号角,是反抗封建统治的呐喊。曾几何时,江汉关的建筑内,留下了多少革命志士的身影?他们在黑暗中筹划,在黎明前行动,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 抗战岁月中的坚守: 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江汉关的钟楼,在日军的铁蹄下依旧倔强地耸立。尽管海关的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干扰,但许多爱国人士和海关职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尽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经济血脉,也传递着不屈的精神。那些在炮火中摇曳的钟声,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江汉关迎来了新的使命。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口岸,它在新中国的建设浪潮中,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武汉的对外贸易日益繁荣,江汉关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三、 建筑里的城市记忆 江汉关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城市史。 巴洛克风格的时代印记: 江汉关的建筑风格,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精美的雕刻、宏伟的立柱、拱形窗户,以及那个标志性的钟楼,都充满了浓郁的欧洲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这不仅是建筑师们对西方建筑美学的模仿,更是那个时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碰撞的直观体现。在那个“西风东渐”的时代,江汉关的出现,为古老的汉口增添了一抹现代文明的色彩,也成为了城市对外开放的象征。 时光雕刻的细节: 走近江汉关,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历史的温度。斑驳的砖墙,记录着岁月的侵蚀;精美的石雕,诉说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高耸的塔楼,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每一处褶皱,每一次磨损,都仿佛在低语着曾经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倾听。 不仅仅是钟声: 除了那举世闻名的钟声,江汉关内部的空间布局,其功能区域的划分,都体现了当时先进的设计理念。这里曾经是海关官员办公、审验货物、商讨事务的重要场所。每一层楼,每一个房间,都可能发生过改变中国近代经济格局的重要决策,都可能孕育过无数商人的传奇。 四、 城市脉搏的跳动 江汉关,早已超越了其作为建筑和机构的物理属性,它成为了武汉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江汉关的兴衰,与武汉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贸易繁荣,钟声铿锵有力,城市充满活力;当经济低迷,钟声仿佛也带着几分沉重。它就像一座城市的体温计,准确地反映着经济发展的温度。 城市精神的象征: 站在江汉关前,你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开放,勤劳与智慧。它见证了武汉人民在历史变革中的奋斗与牺牲,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武汉人,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它不仅仅是一座地标,更是武汉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现代都市的坐标: 如今,江汉关依然屹立在江汉关。它与周围现代化的建筑群融为一体,却又散发着独特的气质。它成为了现代武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的根基与荣耀。无论是在江滩漫步,还是在江汉关广场驻足,你都能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历史厚重感和城市活力。 五、 未来的展望 江汉关的故事,仍在继续。它将继续作为武汉的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它承载的历史,将激励着武汉人民不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钟声再次敲响,它将不再仅仅是报时,而是向世界宣告着,武汉,这座从江汉关出发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新的时代,书写新的传奇。 江汉关,这座矗立百年的建筑,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所见证的,是历史的变迁,是时代的更迭,更是武汉这座城市,从容迈向现代化,拥抱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武汉人民共同的记忆,是这座城市永远跳动的脉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武汉江汉关故事》这本书,我充满了一种对细节探究的渴望。我知道江汉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但我更想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那些构成它独特魅力的微小元素。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到江汉关的建筑设计细节,例如它的风格流派、建造材料的选择、以及每处装饰的寓意?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细致的观察者,带领我欣赏那些精妙的工艺,理解那些充满历史痕迹的细节。比如,它钟楼的报时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内部的办公空间是如何布局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否经历过内部结构的改造?我尤其对那些与江汉关相关的“小故事”感到好奇,比如,是否有关于它建造过程中发生的趣闻轶事,或者它在日常运作中发生的感人瞬间。这些微小的细节,往往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鲜活,更能拉近我们与这座建筑的距离。9787549237944这个ISBN号码,仿佛是一个小小的提示,预示着这本书中隐藏着无数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探究的宝藏,我希望它能够满足我对历史细节的无限好奇心,让江汉关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评分

我一直对城市的发展史和历史建筑的演变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像江汉关这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翻阅《武汉江汉关故事》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蕴含的关于城市肌理的变迁。一座伟大的建筑,往往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江汉关的兴建,定然与当时武汉的地理位置、经济格局以及对外开放的政策息息相关。我希望书中能详细梳理出江汉关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比如作为海关的职能,它如何影响了武汉的对外贸易,又如何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商业繁荣。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在那些风云变幻的年代,江汉关是否也经历过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它是否曾是某个重要会议的场所,或者见证了某些历史性的决策?书中对建筑本身的解读,比如它的设计理念、建造工艺、以及历次修缮的过程,也希望能有详尽的介绍。我想了解,那些精美的雕花,那些宏伟的钟楼,它们背后是否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时代的审美?9787549237944这个书号,仿佛是通往这段历史的钥匙,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为我打开一扇认识江汉关的新窗口,它能否让我看到这座建筑背后更丰富、更立体、更鲜活的历史维度。

评分

这本《武汉江汉关故事》的书名,光是读起来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地方的亲切感。江汉关,这个名字在武汉的记忆里是如此深刻,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段繁荣与变迁的缩影。想象一下,当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将是怎样的画面?是鳞次栉比的码头,川流不息的商船,还是晨钟暮鼓的悠扬?我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江汉关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的整个过程,那些建造的艰辛,那些早期商贸的勃勃生机,那些洋行林立的繁华景象,都应该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捕捉到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气息,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梦想。那些为了生计奔波的码头工人,那些意气风发的商界精英,那些在江边漫步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如何与江汉关交织在一起的?这本书能否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年代的脉搏?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些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细节,它们或许能让我们对江汉关,对武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9787549237944这个书号,似乎预示着它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等待着被翻阅,被倾听。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武汉江汉关故事》,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和情感的寄托。江汉关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砖石和钢筋,它承载着一代代武汉人的记忆和情感。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江汉关背后的人物故事,那些与这座建筑结下不解之缘的人们。或许是守卫江汉关多年的老关员,他们的口述历史中一定充满了对这座建筑的深情;或许是曾在此地工作的商人,他们的经历中刻画着那个时代商业的潮起潮落;又或许是那些在江汉关附近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回忆里一定少不了这座宏伟的建筑。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们能够触动人心,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这本书是否能通过生动的故事,让江汉关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活生生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江汉关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与普通民众生活产生的点点滴滴的联系,那些细微之处,往往最能打动人心。9787549237944这个ISBN码,仿佛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聆听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关于江汉关的动人故事,去感受它在武汉人民心中的特殊地位。

评分

《武汉江汉关故事》,光是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对那个“东方巴黎”时代的好奇心。我知道江汉关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但更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它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所扮演的独特角色。我猜想,书中会详细介绍江汉关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它是如何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那些关于进出口商品的记录,那些繁复的关税流程,那些形形色色的外国商人,都应该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踪迹。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否通过史料的梳理,展现出当时武汉作为“万国商埠”的盛况,江汉关是如何在这种繁荣中占据核心地位的。这本书是否能描绘出,在那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江汉关周边的商业街区是如何形成的?那些老建筑,那些曾经辉煌的洋行,它们的故事是否也与江汉关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关于建筑本身,更能展现出它所处的宏观历史背景,以及它如何成为武汉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9787549237944这个书号,让我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历史建筑的书,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史料,我很期待能从中发掘出更多关于武汉开放与繁荣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