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变频器应用故障200例
定价:33元
作者:王兆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28
ISBN:9787111408185
字数:
页码:1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王兆义编著的《变频器应用故障200例》在精选的200个案例中,分为9章,有过电流、过载、接地、过电压、电压、过热、电磁干扰、通信故障、参数设置、硬件故障、停机不报警等11个故障大类。这11类故障是任何品牌的变频器都会发生的,这就是变频器的共性。本书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介绍了故障的发生机理,产生故障的原因,即故障规律分析。读者弄清了这ll类故障的产生原因,就能举一反三,任何品牌的变频器出现了故障,就都有了处理的思路。
内容提要
《变频器应用故障200例》分析了变频器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的排除方法和变频器具体的工程应用,案例均来自工程实践,对排除变频器的现场故障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变频器应用故障200例》共分9章,分别为:章,变频器过电流故障的维修;第2章,变频器过载接地故障的维修;第3章,变频器电压、过电压故障的维修;第4章,变频器电磁干扰故障的维修;第5章,变频器过热故障的维修;第6章,变频器通信控制故障的维修;第7章,变频器不报警无显示故障的维修;第8章,变频器参数设置故障的维修;第9章,变频器工业应用案例。
《变频器应用故障200例》是企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用书,也可作为技术院校师生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这在技术书籍中并不常见,往往很多工具书为了控制成本,纸张用得都很薄,拿在手里总觉得少了点“分量感”。但这一本不同,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波形图和电路原理图,细节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需要反复比对图形来确认故障点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验提升。我用了半天时间,只是在仔细阅读目录结构,就能感受到编排者的良苦用心。它不是简单地将故障按字母顺序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同一类型、或具有相似逻辑的故障点进行了归类,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这种结构上的设计,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故障排除思维框架,而不是零散地记住几个孤立的“偏方”。它提供的是一套“方法论”,而非简单的“答案集”,这才是其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极具匠心,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通常技术书籍的页面信息量过大,导致阅读体验非常压抑,需要不停地在文字描述和图示之间来回切换,眼睛很容易疲劳。但这本书采用了一种非常清爽的“模块化”布局。左侧是简洁的问题描述和现象记录,中间用明显的分界线隔开,右侧则是针对性的分析步骤和配图。这种左右呼应、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极大地加快了我的信息接收速度。特别是那些涉及逻辑判断的流程图,绘制得极为清晰,每一个转折点都用加粗的字体做了强调,配合着图例的颜色区分,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把握住故障排除的关键决策点。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读者时间的尊重,让人感觉这本书是真正为“实战”而非“炫技”而服务的工具书。
评分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本书显然不是短期内匆忙赶工的产物,它背后一定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在不同行业、面对过形形色色变频器品牌和型号的实战经验。它所覆盖的故障范围,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维护中经常遇到的那几种常见“小毛病”。我惊喜地发现其中竟然包含了针对某些特定高端伺服驱动器在特定负载波动下出现的瞬态电流纹波异常的排查思路,这在其他公开资料中是极其罕见的深度。这种“深挖井”的写作态度,确保了这本书的生命力不会很快消逝,即使未来变频器技术有了新的迭代,其背后的基础逻辑和分析方法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技术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不再仅仅局限于“看懂报警代码”,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从系统层面去预防和优化运行状态,这是一种从“被动维修”到“主动管理”的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为吸引人,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醒目的橙色字体,立刻让人联想到工业现场的严谨与高效。我拿起它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的。期待的是能找到一些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毕竟市面上关于这类技术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落到实处的案例分析却凤毛麟角。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技术气息,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繁忙的车间里,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电机的味道。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直接,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去修饰那些复杂的电路原理,而是直奔主题——问题是什么,如何定位,最后如何修复。这种务实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设备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欣赏其中对故障现象的细致描绘,有些描述简直就是对我近期某次抢修经历的完美复刻,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原来我当时绕的那么多弯路,其实都有更快捷的路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技师的口述实录,言简意赅,直指核心,让人感觉不是在阅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跟一位导师面对面交流。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撰写每一个案例时,都投入了极大的同理心。他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口吻,而是完全代入了一个刚刚面对突发故障的现场人员的心态。比如,当描述一个由于环境温度骤升导致的保护性停机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温度传感器数值超标的结论,更深入探讨了设备散热风道被灰尘堵塞的这个“前置条件”,甚至提到了更换风扇的型号和扭矩要求。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为什么会发生”的追问,使得每一个案例都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冰冷的代码和参数组合。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修的不是机器,而是机器背后的“人为失误”或“环境因素”,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些容易被标准手册忽略的“人情味”和“现场烟火气”,让人读起来既亲切又受教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