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外语言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第二辑)
定价:66.00元
售价:48.2元,便宜17.8元,折扣73
作者:郭涛,聂中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9215675
字数:
页码:3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外语言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第二辑)》是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播学视角下视频公开课字幕翻译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研究生阅读学术英语期刊论文的动力与问题》、《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新教学模式探究》、《大学英语探究式学习》、《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现状、特点和改革浅析》、《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现状、特点和改革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探索》等。论文集内容涉及语言、文学、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论文作者既有教师,也有研究生。
目录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如何在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课堂中运用课本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Interchange课程设计和制作为例
论英语新闻听力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以大学英语四级为例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环境实证研究——以大班型分层教学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为例·
Anxiety and ForeigLanguage Learning
研究生阅读学术英语期刊论文的动力与问题
浅谈形成性评价机制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Symbolic imagery of The Sound and the Fury
跨文化交际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初探
儿童绘本阅读的思考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新教学模式探究
Insights into Reading Problems iChinese University Context
传播学视角下视频公开课字幕翻译研究
从社会符号学视角浅析品牌名称翻译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缺失与建构
大学英语探究式学习l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现状、特点和改革浅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下《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教材评价
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英语小说阅读行动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考
Psychoanalysis of HoldeCaufield iThe Catcher ithe Rye
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改革
大学英语传统听力课堂和视听课堂下听力策略的对比研究
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执行大纲的几个注意事项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探索
D.H.Lawrence's Ideas oLove Reflected iSons and Lovers
一向偎人颤——中英两首约会诗赏析
英语朗读教学行动研究——以非英语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为例
影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探究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对话艺术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与趋势——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向
从译者生存心态探讨任溶溶的儿童文学翻译
关于应用型日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基于北方工业大学日语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初级阶段导入自他动词的几个问题
基础阶段日语拟声拟态词教学研究
简论日本和歌《贫穷问答歌》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关于中日环境保护措施的对比研究
汉语使役表现的日语译法——以中国文学作品及其日译本为例
海外日语教育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経済]という言葉からして日本語と中国語の言語交流の分析
異文化艺との出会いを楽しむ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2015年度日语网络流行语
论山上忆良的人生观——以其《万叶集》和歌为中心
日本式“微笑”的文化内涵
英语委婉语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阐释——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的若干建议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当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鸣》
国内近十年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综述——基于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10年(2004—2014)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的个案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彰显——李清照《声声慢》两个英译文本对比研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封面选用了一种沉稳而富有质感的深蓝色,搭配烫金的标题,显得既有学术的庄重又不失艺术的美感。打开书页,纸张的触感非常舒适,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print-on-demand纸张,而是略带细腻纹理的特种纸,阅读起来眼睛不易疲劳。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十分疏朗,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沉浸其中,不受干扰。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留白设计,这不仅增加了书籍的呼吸感,也方便我在阅读时做笔记,或者仅仅是让思绪有一个缓冲的空间。
评分我是一名对语言学和跨文化交流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感到着迷。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领域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对话。书中探讨的视角新颖而多元,触及了许多我 hitherto 未曾深入思考的议题,让我对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翻开第一页,就被其中引人入胜的论述所吸引。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逻辑严谨,将一些复杂的理论概念阐释得深入浅出,即使是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某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剖析,作者能够从语言的细微之处入手,抽丝剥茧,揭示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刻社会含义。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无疑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作为一名在语言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启发教学思路、拓宽学生视野的优质读物。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提供的研究视角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言与文化融合的障碍,并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支持。书中某些章节关于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误解的探讨,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许多在课堂上难以解释的现象,都有着如此深刻的文化根源。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回荡着无数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罗列,更是一场关于人类思维方式、社会建构和文化传承的深度探索。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的“研究”二字,绝非空泛之谈,而是贯穿全书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字句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这种学术的严谨性与人文的温度相结合,使得本书极具感染力,让我愿意反复咀嚼,从中汲取养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