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战争事典038:与奥斯曼鏖战25次的斯坎德培 万历征播州 日俄大海战 指文烽火

正版新书--战争事典038:与奥斯曼鏖战25次的斯坎德培 万历征播州 日俄大海战 指文烽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指文烽火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战争史
  • 奥斯曼帝国
  • 斯坎德培
  • 日俄战争
  • 播州战役
  • 军事历史
  • 烽火
  • 历史
  • 战争
  • 冷兵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7049
商品编码:2963732477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事典038:与奥斯曼鏖战25次的斯坎德培 万历征播州 日俄大海战

定价:5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70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世纪末期反抗奥斯曼统治的三大传奇之一斯坎德培的征战。
明代“万历三大征”的播州之役,直接宣告了统治播州725年的杨氏土司的败亡。
沙俄*一太平洋舰队的覆灭,*二太平洋舰队的远征,从仁川到对马,聚焦日俄战争中的海上斗争。

内容提要


本书回顾了中世纪阿尔巴尼亚诸公国的建立和联盟的形成,介绍了曾在奥斯曼军队服役的斯坎德培如何逃回阿尔巴尼亚,并组织起军队与奥斯曼帝国对抗。此外,本书讲述了“万历三大征”的*后一征——播州之役,梳理了统治播州725年的杨氏土司兴盛、反叛及败亡的过程;记述了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和沙俄*一、*二太平洋舰队在海上的较量,以及*二太平洋舰队的远征。

目录


前言
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大帝——与奥斯曼帝国鏖战25次的斯坎德培
万历三大征之荡平播州——七百年杨氏土司覆灭记
对马海峡上的国运豪赌——东乡平八郎与日俄大海战

作者介绍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透过镜头看历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防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性图书。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李楠:热爱历史、军事、文化,历史作者,书评人,特别对欧美历史感兴趣。已出版著作《火神咆哮:世界火器兵》。

临溪主人:90后历史爱好者,有考据癖,喜欢对历史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合理处进行考据。同时对政治史情有独钟。平常较多涉猎明史、土司史、少数民族史方向。

樱锚:90后历史爱好者,历史专业在读。对近现代东亚海军发展有颇多兴趣,致力于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研究。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您提供的书名《正版新书--战争事典038:与奥斯曼鏖战25次的斯坎德培 万历征播州 日俄大海战 指文烽火》之外,其他历史军事主题图书的详细介绍。 --- 历史的烽烟与英雄的足迹:精选军事史书荐读 本篇推荐将带您深入探寻那些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军事篇章,聚焦于与您提供的书目内容完全不同的关键战役、人物和历史转折点。我们将一同回顾冷兵器时代的坚韧对抗、工业革命后的海权争霸,以及塑造现代世界格局的重大军事冲突。 --- 一、 古典与中世纪的权力更迭:罗马的荣光与衰落 1. 《尤利乌斯·凯撒传:横跨欧陆的征服者》 本书详尽地描绘了罗马共和国末期最耀眼的军事家、政治家——尤利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的一生。重点不在于他最终被刺的政治悲剧,而在于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 核心内容聚焦: 高卢战争的精妙战术: 剖析凯撒如何运用灵活的行军策略、高效的筑城技术以及对条顿人(日耳曼部落)心理的精准把握,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征服了广袤的高卢地区。详细解读阿莱西亚之战(Alesia)中,凯撒面对维钦托利(Vercingetorix)领导的联军,如何构建“双重围城墙”的奇迹,以少胜多,奠定其军事声誉。 渡过卢比孔河与内战: 探讨其军事决策背后的政治考量,以及在法萨卢斯(Pharsalus)等战役中,如何通过对步兵方阵的改进和对骑兵的侧翼包抄,击败庞培领导的元老院军队,标志着共和国向帝国的过渡。 军团制度的革新: 深入分析罗马军团在凯撒麾下的组织结构、训练方法以及对士兵的个人忠诚度培养,这些要素使得罗马军团成为当时地中海世界最令人生畏的战斗力量。 2. 《查理·马特与普瓦提埃之役:欧洲的守护者》 本书将目光投向中世纪早期,探讨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在732年所指挥的普瓦提埃之战(Battle of Tours/Poitiers)。这场战役被历史学家视为阻止伊斯兰势力深入西欧腹地的关键一役。 核心内容聚焦: 军事背景的重塑: 阐述自倭马亚王朝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后,其快速扩张对法兰克王国构成的直接威胁。重点分析了阿拉伯骑兵的快速机动性和射术,以及法兰克步兵在面对这种威胁时的战术调整。 步兵墙的威力: 详细描述查理·马特如何训练和部署其核心的重装步兵方阵。不同于当时许多步兵的松散队形,马特的部队形成了坚不可摧的“盾墙”,有效抵御了骑兵的反复冲锋。 战略决策分析: 重点分析查理·马特选择在普瓦提埃的林地边缘进行防御战的战略意图,如何利用地形削弱了阿拉伯骑兵的冲击力,以及这次胜利对加洛林王朝崛起的深远影响。 --- 二、 早期近代:火枪与海权的碰撞 3. 《三十年战争中的瑞典军: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军事革命》 本书记载了17世纪初,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领导的瑞典军队如何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战争模式,并在三十年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核心内容聚焦: 火器与冷兵器的集成: 详细探讨古斯塔夫如何将轻型火绳枪和后装填的燧发枪融入步兵方阵,并创造性地将火力排(Fire Teams)与装备长矛的步兵进行混合编组,实现了火力投射与近战肉搏的无缝衔接。 机动性与纵深部署: 剖析瑞典军放弃了传统加厚方阵,转而采用更浅的步兵线部署,从而提高了侧翼的火力密度和整体机动性。并介绍了其炮兵系统的轻量化和快速部署能力。 李森战役(Battle of Lützen)的战术复盘: 重点分析在浓雾弥漫的战场上,瑞典军如何通过精确的进攻序列和对敌军指挥体系的打击,取得战略胜利,尽管国王本人阵亡。 4. 《大帆船时代的决胜: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战术革新》 本书聚焦于1805年,纳尔逊勋爵率领的英国皇家海军对战法西联合舰队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这场战役彻底巩固了英国自此后的一个世纪的海上霸权。 核心内容聚焦: 纳尔逊的“纳尔逊接触”(Nelson Touch): 阐释纳尔逊如何抛弃僵化的横队对射战术,采取大胆的“垂直冲击”战术——将舰队分成两列纵队,直插敌方战列线,造成敌军指挥系统混乱,并迅速形成近距离的混战优势。 风向与航速的利用: 详细分析了当日多变的微风条件如何被纳尔逊有效利用,使先锋队(如“胜利号”)能够比法西舰队更快地投入战斗,并对敌方旗舰造成毁灭性打击。 军官素质与训练: 对比英法双方在舰炮射击速度、装填技术和军官独立决策能力上的差异,解释了技术装备相近的情况下,为何英国海军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决定性胜利。 --- 三、 近代转型:工业化战争的开端 5. 《铁血的熔炉:普法战争中施里芬的早期影响与德意志统一》 本书考察了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重点分析了普鲁士总参谋部在战争爆发前夕的周密准备工作,以及这一时期军事思想如何为后来的“施里芬计划”奠定基础。 核心内容聚焦: 铁路动员的效率: 详尽对比法国和普鲁士在战前动员和部队调动方面对铁路系统的依赖与效率。普鲁士通过精确的时刻表,能在极短时间内将预备役部队投送到前线,形成压倒性优势。 后膛炮的决定性作用: 分析克虏伯制造的后膛装填钢制火炮(特别是12磅加农炮)在色当战役等关键战役中,对法军老式前膛装填青铜炮所造成的火力压制和心理威慑。 总参谋部体制的胜利: 深入研究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领导下的普鲁士总参谋部,如何通过“分散指挥、集中控制”的原则,在复杂战场上实现了指令的快速下达与适应性调整,而非依赖中央的僵硬部署。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凡尔登的绞肉机》 本书将焦点集中于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这是西线堑壕战的缩影,展现了工业化战争带来的空前消耗和徒劳。 核心内容聚焦: 消耗战的哲学: 详细阐述德军发起“凡尔登磨坊”计划的战略意图——通过选择法国的荣誉高地,迫使法军进行不计代价的防守,从而“耗尽法国的血液”。 工程与防御体系的演变: 记录了从初期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点到后来深度防御体系(包含地下掩体、交通壕网络)的快速演进,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炮火和毒气攻击。 前线心理创伤: 探讨长期处于间歇性猛烈炮击下的士兵的心理状态,以及这种非人道的战争环境如何塑造了战后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 这些推荐的书籍,从古典征服到近代海权,再到工业化战争的血腥教训,提供了与您提到的《战争事典038》所涵盖的斯坎德培抗奥、万历平叛或日俄海战等主题截然不同的历史切面。它们侧重于宏观战略分析、战术细节的革新,以及特定历史时期军事思想的演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那种沉重的笔触和冷峻的色调,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战争的残酷。我尤其喜欢那个描绘斯坎德培英勇形象的插图,虽然只是一个局部,但眼神里的坚毅和手中紧握的武器,仿佛都在诉说着他与奥斯曼帝国殊死搏斗的传奇。翻开书页,目录页上那一连串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和人名,像是一张古老的地图,勾勒出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一直对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斯坎德培的名字,总是伴随着顽强抵抗的传说出现。不知道这本书将如何详细地展现他如何以一人之力,以及他的追随者们,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挫败强大的奥斯曼军队。那25次的鏖战,绝非寻常的军事对抗,而是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斗,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是意志的钢铁碰撞。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战役的细节,分析双方的战术策略,以及斯坎德培本人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我也很好奇,在那个时代,一个民族如何能够凝聚起如此强大的抵抗力量,其中必然牵涉到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这些也是我希望在书中能够有所了解的。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切入,再到具体的战役剖析,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史诗般的叙事感。无论是斯坎德培与奥斯曼的殊死搏斗,还是万历年间平息播州之乱的波折,抑或是日俄大海战的惊涛骇浪,都仿佛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共同构筑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历史细节的挖掘,以及对战争背后深层原因的探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更是试图去理解战争为何发生,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以及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思考。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穿越时空,亲历那些或辉煌、或惨烈、或充满智慧的战争时刻。我期待它能让我对军事史有更全面的认识,也能对人类的战争行为有更深刻的反思。这本书无疑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阅读选择,它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相信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获得满满的收获。

评分

细读整本书的书名,我仿佛看到了一条由远古战场延伸到近现代海疆的清晰脉络。从阿尔巴尼亚山地的孤胆英雄斯坎德培,到明代西南边陲的战乱平息,再到20世纪初亚洲大海上的决战,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又紧密相连的故事。我尤其对“指文烽火”这个词组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点燃战火的信号,更是历史的回响,是那些在战火中永不磨灭的英雄事迹的象征。我想这本书一定不只是单纯的军事技术描述,更会深入探讨战争中的人性,那些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勇气、智慧,以及在战争阴影下普通人的命运。不知道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人情,让读者能够更立体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同时,我也对作者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的差异性感到好奇。是会用一种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还是会针对每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无论如何,这样的编排都预示着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历史读物,它能够满足我对战争历史的探索欲望,也能激发我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思考。

评分

大海,承载着民族的梦想,也见证着文明的碰撞。提起“日俄大海战”,我便不禁联想到那个时代海权的争夺,以及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的壮阔景象。这场战争,在现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影响了东亚的政治格局,更对世界海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迫切地想知道,本书将如何还原这场史诗般的海洋对决。是从战前双方的海军实力对比、战略部署开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战役过程吗?黄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张力。我会期待书中对战舰的设计、火炮的威力、鱼雷的运用,以及海军指挥官们的战术思想进行详尽的解析。是什么样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策略,最终决定了这场大海战的胜负?它又如何改变了当时世界海军的格局,以及推动了新的海军理论的产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海战的宏伟与壮烈,同时也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技术革新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评分

战争的痕迹,往往不仅仅体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更渗透在政治博弈与地缘争夺的细微之处。当我看到“万历征播州”这个标题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明朝末年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播州土司的叛乱,不仅仅是一场地方性的武装冲突,它牵扯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之间的平衡,是明朝统治晚期内忧外患的一个缩影。我很好奇,本书会如何梳理这场“征播州”的来龙去脉,从最初的矛盾激化,到明朝政府的决策部署,再到实际的军事行动,以及最终的平叛过程。它会着重描写战争的残酷性,还是会更侧重于分析这场战役对当时明朝政治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平叛将领的刻画,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地形和顽强的抵抗下,最终完成任务的。同时,我也想了解,这场战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当时明朝政府的管理能力。历史的洪流中,每一次大规模的冲突,都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教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明朝末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