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动作发展视野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
定价:65.00元
作者:王兴泽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64426033
字数: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指导编写教科书的功能,同时设定不同年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方向。动作发展中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关于运动技能学习、动作控制的原则,主要体现为动作发展的视角、身体赋使特征和学习任务的交互现象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对于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必须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趋势结合起来加以发展和创新。
《人类动作发展视野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研究的术语及概念:动作发展;发展现象;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sPARK体育课程;动作发展序列;动态系统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范围、序列和平衡;自然发展;发展的视角;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运动体验。
目录
研究背景
章 人类动作发展现状研究
节 人类发展
第二节 动作发展
第三节 学龄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动作发展特征
第四节 动作技能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第二章 动作发展指导下的美国体育课程实践启示研究
节 美国体育课程实践概述
第二节 美国体育课程特征与分析
第三章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解析与启示
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理论分析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实验研究
第三节 U6~11阶段新课标运动技能学习目标教学实验分析
第四章 运动技能学习实验案例研究
节 普通高中(U15-17阶段)体育与健康教材运动技能学习实验分析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典型教学案例实验研究
第五章 动作发展视野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审视
节 儿童、青少年发展与运动技能学习基本问题研究分析
第二节 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战略和途径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动作发展视野下的学校武术课程设置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王兴泽,男,1975年10月生,泰国孔敬大学博士,赣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1995—1997年就读聊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7—2001年在山东聊城任中学体育教师,2001一2004年就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2011年任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2006年聘任讲师,2010年聘任副教授),2011—2014年攻读泰国孔敬大学医学联合学院人体运动科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今为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2016年晋升为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项。在《体育科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将1次。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题目听起来就很有深度,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在课堂里汲取知识的身影。作为一个对体育教育和青少年成长都颇为关注的普通读者,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人类动作发展”这样一个颇具科学色彩的理论框架,与我们日常接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联系起来的。我猜想,书中一定会深入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动作技能、身体协调性、甚至认知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普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解读现有的课程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这些发展。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有的体育课,在设计上可能存在一些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潜力,或者说,有没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我们过于侧重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动作发展需求?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来帮助儿童掌握跨越、投掷等基本动作,并进一步发展出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运动能力。同时,我也好奇书中是否会触及到“健康”这个同样重要的维度,比如,如何将动作发展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建立起终身受益的健康观念。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更可能是一次关于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深度思考,这对于家长、教师乃至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来说,都可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分坦白说,我平常对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接触不多,但“人类动作发展”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它让我联想到从婴儿学步到成年人运动的整个生命周期。而将这个概念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猜测,作者可能不仅仅是在分析现有的标准条条框框,而是试图从一个更根本、更科学的角度,来探讨体育教育的本质。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人类动作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之间的联系。比如,对于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学生,他们对运动的感知、学习和掌握能力肯定是有差异的,那么,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是否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体育活动。另外,“健康”这个词也非常吸引我,它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包含了心理和社会的健康。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探讨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甚至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能够提供一套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导向的体育教育理念,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评分我一直觉得,体育课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副科”,它承载着塑造一个人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甚至人格发展的重任。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人类动作发展视野”,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我脑海中浮现出儿童学习走路、跑步、跳跃的每一个阶段,以及这些基本动作如何成为他们探索世界、参与社交的基石。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从人类动作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来审视我们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超越简单地学习某种运动技巧,而更应该关注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动作能力的内在生成和演变规律?例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关注他们的粗大动作发展是否比纠结于某个运动项目的技术细节更为重要?而对于青少年,如何通过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来激发他们对动作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培养他们在复杂环境中解决动作问题的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象化的建议,比如,如何设计一套课程体系,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从基础动作到专项技能的飞跃,同时又不失对运动乐趣的追求。此外,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动作发展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比如,通过体育活动来缓解学习压力,提升自信心,甚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连接生理发展与教育实践的桥梁,为如何真正意义上地“育人”提供理论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尤其是“人类动作发展视野”,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我一直认为,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对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塑造。因此,从“人类动作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猜想,作者可能会深入探讨人类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动作能力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完善的,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影响因素。然后,将这些理论知识与我们现行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看看现有的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和促进这种自然发展。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和指导,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们理解,如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孩子们提供最适合他们的体育活动和训练。例如,如何识别孩子在动作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运动干预来帮助他们克服。此外,“健康”这个词也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将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健康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建立起科学的健康观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本书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扇窗口,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教育的价值,以及如何真正地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儿童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人,我一直对“运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深感着迷。而“人类动作发展”这个词,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它可能不仅仅是分析标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会尝试去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是否真正地符合了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作发展规律。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人类动作发展”这个学术概念,转化为指导我们日常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的。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进行跳跃、跑动、投掷等基础动作时,其发力方式、身体协调性、以及对动作的理解能力会有怎样的差异?而我们的课程标准,又应该如何根据这些差异,去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内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一系列不断递进的动作技能,来促进他们的身体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情感发展。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体育课如何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运动的热爱,以及如何将这种热爱转化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