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国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训练负荷控制的研究
定价:33元
作者:周振华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64416416
字数: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无目的则无所谓控制。每一个训练一比赛周期的直接目的主要是通过完整的训练过程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在比赛中创造的运动成绩。训练负荷作为这个过程的主导因素,没有负荷不称为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
《中国体育博士文丛:我国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训练负荷控制的研究》以国家高水平男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相对成功的训练一比赛周期的负荷控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训练负荷本身及其引起的机体效应两条路径,探讨专项训练负荷控制的一般原理及其应用,为竞走专项理论建构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备战竞走大赛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周振华(1972- ),男,湖南醴陵人汉族,博士,副教授。田径裁判、健身教练。曾任国家竞走队科研教练体能教练、中长跑教练。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先后承担高校排球、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等课程教学。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中奥运攻关3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3部;奥运专题研究3项和外文翻译部3部。
文摘
再看“负荷是刺激”与“负荷是工作量度”两种判断,不难看出,它们是对“负荷”本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我们说负荷必须具备刺激的特性并能够产生效应,但是不能够说负荷本身就是刺激。因为正是将有机体作为对象,负荷才有意义。在实际训练中,我们常常听到教练员说“需要刺激一下”,运动员常说“这堂课反应很大”,不难理解,前者是指需要加大负荷刺激,达到有身体反应的深度,即达到的工作量度,后者表达了与前者同样的意思,表示负荷刺激很深,已经达到了的工作量度,很明显,负荷本身并不是刺激。那么,刺激是什么?负荷又是什么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刺激是声、光、热等引起生物体活动或变化的作用”;负荷是“动力设备、机械设备以及生理组织等在时间内所担负的工作量度”。可以看出二者有本质上的差别,负荷并不等同刺激,训练负荷本身也就不是训练刺激。我们不妨再运用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定义法”来加以剖析。
既然负荷是动力设备、机械设备以及生理组织等在单位时间内所担负的工作量,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负荷”是一种工作量。训练负荷包含于负荷这个大概念体系。从“负荷”到“训练负荷”是概念的限制,“训练负荷”增加了内涵,从而使“负荷”这个外延较大的上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下位概念,但训练负荷仍应该是一种工作量度。所以,“训练负荷”的邻近属概念仍应该是一种“工作量”。而刺激作为一种作用,不应该作为“训练负荷”的邻近属概念。由此可见,训练负荷的本质是运动主体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度。自然而然,训练负荷也更不是刺激应答。
运动员在运动活动中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必然在机体生理、心理上产生的刺激,即通过负荷可以对有机体产生刺激,并有相应的应答反应,这是训练负荷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但这里必须理顺逻辑关系。训练负荷作用下,有机体在生理上的反应,称为生理负荷,在心理上的反应称为心理负荷,但不是训练负荷,而界定为“负荷效应”。
4.1.3 训练负荷的结构
根据训练学,训练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载体,通过机体练习多少、跳得多高多远、运动得多快多慢、举得多重、完成什么样的动作质量及难度等外在物理量度来描述的,它属于一种外部数据表现;机体在这一系列练习量度的作用下必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必然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速、呼吸加快、内环境生化指标失衡等等,按王清等的研究,这一系列机体内部变化可以通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及其数据进行描述,反映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量度,属于一种训练负荷的内在数据表现。由此可见,训练负荷的本质反映下位分层应该是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当然,这种分层将受到站在不同研究角度的专家学者的质疑与争议,但站在运动训练实际操作角度,教练员首先思考的是练习什么、练习多少、怎么练的问题,再者观察运动员的身体反应情况(包括生理生化监测数据)。仅此之外,将把训练工作的直接、现实操作问题复杂化。
本研究赞同杜国如(1993)的研究,把训练负荷下位分层界定为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外部数据是指运动训练中采用的身体练习的次数、距离、负重量、高度、远度、速度等;负荷内部数据是指由外部数据的作用引起的运动员体内生理、心理的反应,如心率,心输出量、肺通气量、摄氧量、注意力、思维、意志等。在生理范围内,训练负荷的外部数据越大,刺激越深,内部反应越大,内部数据也越大。运动训练中必须把训练负荷的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综合文献综述中有关训练负荷测评指标,结合运动训练学知识,把外部数据分为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训练量是指运动训练中完成练习的总重量、总距离、总组数、总时间等;训练强度是指运动训练中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速度、练习密度、间歇时间长短、负重、投掷距离、跳的高度与远度等因素。概括起来,训练负荷的基本结构如图15所述。
……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人”的潜能开发以及极限挑战的迷恋。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毅力,但在这背后,如何科学地挖掘和管理他们的身体潜能,防止“拔苗助长”或“用力过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负荷控制”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身体“极限”的精妙拿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在竞走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训练逻辑。书中是否会提及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员在负荷控制上的差异化处理?训练计划是否会随着比赛周期的不同而调整?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过度训练”的识别和预防机制的探讨,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负荷安排,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本书,也许能让我们窥见竞技体育训练的“幕后故事”,看到科学如何为梦想插上翅膀。
评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当我看到“我国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训练负荷控制的研究”这样的书名时,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一本非常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书。然而,我很快就意识到,每一个竞技项目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科研人员在默默付出,而这些研究的成果,最终是为了让运动员们更好地站在赛场上。我好奇的是,这本书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述“负荷控制”这个概念?它是否会像一本教科书一样,充斥着各种公式和专业术语?或者,它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来展现负荷控制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我尤其想知道,在我国竞走运动发展过程中,负荷控制的研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是否帮助我国的竞走运动员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本书或许能够填补我在体育科学知识上的空白,让我了解,原来运动员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如此多的科学智慧和严谨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在很多领域,我们都习惯于“经验主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走向“科学化”。体育训练,尤其是在我国这样追求更高水平竞技成绩的背景下,科学化是必然的趋势。这本书聚焦于“高水平竞走运动员专项训练负荷控制”,这个主题非常具体且具有现实意义。我一直在思考,像竞走这样一种对耐力、爆发力、技术动作协调性要求都极高的运动,它的训练负荷是如何被精确计算和管理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到诸如心率监测、乳酸阈值分析、功率计数据等科学手段?或者更侧重于对运动生理学指标的解读,来解释为什么某些负荷会带来进步,而另一些则可能导致过度训练或伤病?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负荷”的量化标准,以及如何将这些量化指标转化为实际的训练计划。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为我国竞走项目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竞技体育的训练,尤其是像竞走这样需要极高身体素质和技术稳定性的项目,其背后的科学研究是如此深入和精细。我一直以为训练就是拼命地练,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智慧训练”的重要性。“负荷控制”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书中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和数据,将它解释得浅显易懂。它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练多少”,而是会分析“什么时候练”、“练什么强度”、“如何恢复”,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根据运动员个体的身体反应来动态调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疲劳监测”和“恢复策略”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科学训练不仅仅是把身体推向极限,更是要在极限边缘找到最佳的训练点,并确保身体能够有效地恢复和适应。这本书就像是一本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操作手册”,提供了很多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它让我深刻体会到,高水平的竞技成绩,绝不仅仅是靠天赋和毅力,更离不开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对体育训练中的科学化管理非常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但背后付出的努力、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如何在高强度的训练中保护自己、避免伤病,这些都是大众所不了解的。这本书的题目直指“负荷控制”,这让我联想到,在专业竞技体育领域,每一个细微的训练环节都可能关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像竞走这样对身体要求极高的项目。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深入剖析“负荷控制”这个概念,它是否会从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多个维度去解读,并通过大量实证数据来支撑其观点。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训练负荷量化指标,以及如何在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运动员个体差异下进行灵活调整的策略。毕竟,理论性的探讨固然重要,但能够指导实践、切实可行的方法才是最宝贵的。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运动员们艰辛的训练过程,以及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专业团队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