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体育博士文丛
定价:58.00元
作者:陈华伟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4426736
字数:
页码:2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情况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发展的水平,当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总量不足、效率不高、结构非均衡的现实需要对社区体育资源配置问题展开研究。《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体育博士文丛》基于效率研究的视角,对社区体育资源配置进行理论探索,对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为体育行政部门提高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配置结构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目录
绪论
1 社区体育资源概述
1.1 社区体育资源的概念
1.2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的内涵
1.3 社区体育资源整体的特征
1.4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的分类
1.5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的特征
1.6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系统的提出
1.7 社区体育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1.8 社区体育资源的产权特质
1.9 本章小结
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理论研究
2.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概念及构成
2.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解析
2.4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客体系统解析
2.5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政策及国际比较
3.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3.2 我国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方法
3.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政策分析及国际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4.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和内涵
4.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内容
4.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影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分析
4.5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的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5.1 基子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的省域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5.2 基于北京市基层社区的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5.3 影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6.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客体方面
6.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主体方面
6.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环境方面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附录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表(轮)
附录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附录3 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基本保障资源的配置情况)
附录4 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组织网络体系配置情况)
附录5 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资源配置的产出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陈华伟,男,汉族,1983年11月出生,河南漯河人。2006年毕业干僖阳师范学院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在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1年9月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和体育社会学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園家社科基金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3项。先后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
文摘
序言
绪论
1 社区体育资源概述
1.1 社区体育资源的概念
1.2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的内涵
1.3 社区体育资源整体的特征
1.4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的分类
1.5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的特征
1.6 社区体育资源要素系统的提出
1.7 社区体育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1.8 社区体育资源的产权特质
1.9 本章小结
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理论研究
2.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概念及构成
2.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解析
2.4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客体系统解析
2.5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政策及国际比较
3.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3.2 我国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方法
3.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政策分析及国际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4.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和内涵
4.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内容
4.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影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分析
4.5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的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5.1 基子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的省域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5.2 基于北京市基层社区的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5.3 影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6.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客体方面
6.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主体方面
6.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环境方面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附录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表(轮)
附录2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附录3 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基本保障资源的配置情况)
附录4 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组织网络体系配置情况)
附录5 北京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表(资源配置的产出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社区体育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更与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然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社区体育资源得到最优化、最有效的配置?这本书的题目——“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直击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理论层面构建起一套关于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系统性框架的,是否涉及到了供需平衡、利益分配、效率原则等多个维度?而“实证研究”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落地性和实践价值。我期待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或许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体育设施的合理布局,或许是关于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经验分享,又或是针对特定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的体育资源倾斜政策。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指南,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推动社区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让我充满浓厚的兴趣。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厚重,沉甸甸的,一看封面,“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的标签就让人觉得这应该是一本有分量、有深度的学术著作。我虽然不是体育专业的科班出身,但因为平时喜欢参与社区的一些体育活动,所以对“社区体育”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的社区体育设施总是门可罗雀,而有的地方却人头攒动,参与度极高?这背后一定有资源配置的逻辑在起作用。这本书的书名恰好切中了我的好奇点——“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的,是供需关系、还是地理位置、抑或是居民的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更吸引我的是“实证研究”这部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城市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或者针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青少年)的体育资源配置策略。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区体育的运作机制,甚至能为我所在社区的体育活动组织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社区体育的画面,有阳光下挥洒汗水的年轻人,有晨练的老年人,也有组织得井井有条的社区运动会。然而,这些充满活力的景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资源配置问题。这本书的题目——“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社区体育资源”的?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亦或是人力资本?又或者三者兼而有之?而“资源配置”这个理论部分,无疑是本书的灵魂所在。我期待看到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其中的逻辑,比如,是市场化的配置方式更有效,还是政府主导的配置更有利于公平?又或者是公私合作的模式?更令我兴奋的是“实证研究”四个字,这意味着本书绝非空谈,而是有扎实的证据支撑。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不同城市、不同社区在体育资源配置上的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带来的成效和不足。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揭示出提升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的“金钥匙”,让我充满期待。
评分这是一本令人眼前一亮的学术著作,书名“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就透露出其严谨性和前瞻性。我一直关注社会发展,尤其是基层社区的建设。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工具,更是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现实中,社区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作者能否从理论层面,构建一套科学的资源配置模型,解释清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我非常好奇的。例如,是在公共设施的建设、器材的更新、还是专业指导的提供上,需要优先考虑什么?而“实证研究”的加入,更是让我看到了本书的价值所在。我相信作者一定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了其理论的有效性,并可能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某个地区是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成功提升了居民的体育参与率;或者,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是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这本书或许能为各级政府部门、体育组织以及社区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光是这几个词语就让人立刻联想到无数的可能性。我一直对社会学和经济学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很感兴趣,而这本书似乎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特别是“资源配置”这个概念,在任何一个社会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社区体育这个相对新兴但又日益受到重视的领域,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构建理论框架的,是借鉴了哪些经典的经济学或管理学理论?又有哪些是针对社区体育特有的创新点?而且,“实证研究”这几个字更是点睛之笔,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实际的数据和案例支撑,这对于理解理论的落地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各种可能的场景:可能是对某个城市社区体育场馆使用率的分析,也可能是对不同类型社区体育设施投入产出的比较,亦或是对社区体育教练资源分配的探讨。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揭示出隐藏在社区体育发展背后的规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