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定价:25元
作者:吕芝,秦从英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2076762
字数:375000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秉承心理学思想,突出其教育性和发展性。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其实用性。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突出其助人自助。本教材特别强调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本教材精选出健康综述、环境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情绪管理、挫折应对和人格完善八个专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各专题的内容设计为五个板块:生活小故事、心理讲坛、团体辅导、心理测验、课后练习与思考,这五个板块构成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内容上彼此衔接、功能上优化整合的教育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本书可作为三年制高职高专、五年制(3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我期待的是能够深入了解各种心理疾病的症状、成因,以及应对策略,更希望能够学习一些实用的心理疗法,比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等等。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完全偏离了我的预设。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大学专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手册。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学科的特点、就业前景,以及如何在大学期间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它教导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如何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并且,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兼职信息,以及如何撰写简历、准备面试的技巧。虽然这与我最初设想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去甚远,但我读来却别有一番收获。因为,很多时候,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学业的迷茫,正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它让我明白,为未来做好准备,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更加坚实的心理防线。
评分我一直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像一本心灵鸡汤,里面充满了各种鼓舞人心的故事和人生哲理,帮助我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但事实是,这本书的内容更偏向于一项详尽的大学生活实践指南,具体而言,是关于如何培养一项或多项能够滋养心灵的大学课外活动的。它详细介绍了几十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从艺术类的绘画、音乐、戏剧,到体育类的篮球、羽毛球、游泳,再到社会实践类的志愿服务、支教,甚至包括一些创意的DIY手工活动。每一项活动,书中都给出了入门的指导,需要的工具和场地,以及通过参与该活动能够获得的益处。例如,关于绘画的部分,它不仅介绍了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还推荐了初学者可以尝试的技法。对于体育活动,它强调了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它还详细列举了如何寻找相关社团、报名参加活动,以及如何在参与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联系。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教我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具象化的“途径”,让我能够通过积极投入到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甚至在活动中结交新朋友,获得成就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的心理韧性。
评分我原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像一位知心朋友,或者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我迷茫、困惑时给予我温暖的指引和专业的建议。结果,我收到的是一本关于大学校园安全与法律常识的普及读物。书里详细列举了各种校园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从防火防盗,到交通安全,再到网络诈骗的防范,可谓是面面俱到。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它还用相当大的篇幅解释了大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比如关于宿舍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甚至涉及到一些民事侵权和刑事责任的法律常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参加了一场生动而实用的安全教育讲座。虽然它没有直接教我如何“管理”我的情绪,如何“疏导”我的压力,但它让我对大学生活的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让我意识到,了解这些基本常识,能有效避免很多潜在的风险,从而减少因意外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烦,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防护”。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内心的自我调节,也包括外部环境的安全保障,以及对自身权益的有效维护。
评分当我收到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满满的案例分析,各种心理测试的解析,以及专家建议如何应对学业、社交、恋爱中的种种挑战。然而,当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却发现这更像是一本关于大学生活常识与基本礼仪的指南。书的开篇就详细阐述了如何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如何撰写一份得体的学术报告,甚至连宿舍内务整理都做了细致的图文说明。往后翻,关于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有效沟通、如何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也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它并没有直接触及“抑郁”、“焦虑”等深层心理问题,而是从更基础的层面,教导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间接地预防和缓解一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它强调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这无疑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又比如,它提供了许多关于公开演讲和小组讨论的技巧,这对于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非常有帮助。虽然这与我原本期待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细想之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本身就是构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指导你如何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的摸索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我翻开一看,内容却完全不是我预期的那样。我原本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如何应对考试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甚至是情绪低落的实际方法和指导,结果却是一本关于古代诗词鉴赏的著作。封面上的“大学生”三个字,我猜想大概是因为这套书的目标读者群里有大学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的是一种课程或者主题的归属,而不是书籍内容的直接体现。书里洋洋洒洒地讲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的各种流派、作者生平、名篇赏析,甚至还有很多关于诗歌意象、格律的详细讲解。读起来倒也津津有味,我尤其喜欢里面对李白豪放风格的解读,以及苏轼词作中那种豁达的人生观的阐述。不过,这确实让我有些哭笑不得。我花了钱买了它,是因为我确实需要一些心理上的支持,但现在我手里握着的,是一部文学经典。这就像你走进一家专门卖运动鞋的店,却满心欢喜地捧着一本关于烘焙的书走出来一样,有点奇妙,也有点无奈。我倒是可以借着这些古人的智慧,在遇到烦恼时,尝试从他们的豁达与超然中汲取力量,或许这也是一种另类的“心理健康教育”吧。只不过,这需要我主动去进行这种联想和转化,而不是直接从中获得现成的心理调适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