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闫滨 著
图书标签:
  • 水库
  • 除险加固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安全工程
  • 病险水库
  • 工程技术
  • 水库工程
  • 坝体工程
  • 风险评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下博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7358
商品编码:2960486227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

定价:50.00元

作者:闫滨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38197358

字数:

页码:2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水利
  病险水库是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适时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全面、准确地评价水库土石坝的隐患和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加固,对确保水库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水库工程中土石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的裂缝、渗漏、滑坡、侵蚀和溶蚀等等常见病害,系统介绍了渗流除险加固技术、裂缝除险加固技术、塌方处理、滑坡加固技术、地震液化加固技术、冲磨破坏防治与修补技术、消能防冲加固技术、闸门启闭机养护措施、突涌水处理、高地应力及岩爆防治、高低温处理等除险加固技术及其新材料和新工艺,详尽阐述了各项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以工程实例论述各项技术的运用方法。全书分三篇共24章,篇为土石坝除险加固技术,第二篇为溢洪道除险加固技术,第三篇为输水洞除险加固技术。

目录


篇土石坝除险加固技术
1 概述…………………………………………………………………………………003
1.1 土石坝除险加固的目的、意义…………………………………………………003
1.2 土石坝病害类型…………………………………………………………………003
1.3 土石坝病害的检查与观测………………………………………………………005
1.4 土石坝隐患探测…………………………………………………………………011
2 土石坝裂缝处理……………………………………………………………………015
2.1 裂缝产生的原因…………………………………………………………………015
2.2 裂缝的分类………………………………………………………………………017
2.3 裂缝的处理………………………………………………………………………020
3 土石坝渗漏处理……………………………………………………………………025
3.1 渗漏的类型………………………………………………………………………025
3.2 渗漏原因…………………………………………………………………………026
3.3 渗漏处理…………………………………………………………………………028
4 土石坝滑坡的加固处理……………………………………………………………075
4.1 滑坡的原因………………………………………………………………………075
4.2 滑坡加固处理方法………………………………………………………………076
4.3 滑坡处理注意事项………………………………………………………………080
5 土石坝护坡的加固…………………………………………………………………081
5.1 护坡损坏原因分析………………………………………………………………081
5.2 护坡破坏的加固…………………………………………………………………083
5.3 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技术………………………………………………………088
5.4 现浇混凝土护坡技术……………………………………………………………091
5.5 水泥裹沙喷射混凝土加固砌石护坡技术………………………………………096
6 土坝白蚁防治…………………………………………………………………………098
6.1 土坝白蚁产生的原因……………………………………………………………098
6.2 白蚁对水库土坝的为害…………………………………………………………099
6.3 土坝白蚁防治……………………………………………………………………100
7 抗震加固………………………………………………………………………………104
7.1 土石坝震害原因…………………………………………………………………104
7.2 液化震害加固措施………………………………………………………………107
参考文献……………………………………………………………………………………113
第二篇溢洪道除险加固技术
8 溢洪道主要病险问题………………………………………………………………119
8.1 渗漏………………………………………………………………………………119
8.2 裂缝………………………………………………………………………………119
8.3 磨蚀、空蚀破坏…………………………………………………………………120
8.4 边坡滑坡…………………………………………………………………………120
8.5 侵蚀和溶蚀………………………………………………………………………121
8.6 泄槽底部衬砌病险………………………………………………………………122
8.7 消能防冲问题……………………………………………………………………122
8.8 闸门和启闭机老化、锈蚀………………………………………………………123
9 溢洪道渗漏破坏的处理……………………………………………………………124
9.1 溢洪道接触渗漏的处理…………………………………………………………124
9.2 溢洪道基础渗漏的处理…………………………………………………………124
9.3 溢洪道裂缝渗漏的处理…………………………………………………………126
10 溢洪道裂缝的处理…………………………………………………………………127
10.1 表面喷涂………………………………………………………………………127
10.2 表面贴补………………………………………………………………………130
10.3 凿槽嵌补………………………………………………………………………132
10.4 真空注入法……………………………………………………………………132
10.5 钢丝网喷浆或喷混凝土………………………………………………………133
10.6 裂缝灌浆………………………………………………………………………133
11 溢洪道磨蚀、空蚀破坏防治及修补……………………………………………138
11.1 磨蚀破坏处置措施……………………………………………………………138
11.2 空蚀破坏处置措施……………………………………………………………138
11.3 常用磨蚀、空蚀修补材料及工艺……………………………………………140
12 溢洪道边坡处理措施………………………………………………………………143
12.1 溢洪道岸坡防护措施…………………………………………………………143
12.2 溢洪道边坡处理施工工艺……………………………………………………144
13 溢洪道侵蚀、溶蚀处理…………………………………………………………157
13.1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157
13.2 掺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157
13.3 掺入聚纤维………………………………………………………………158
13.4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158
13.5 加厚混凝土保护层,加大混凝土构件截面…………………………………158
13.6 采用高压蒸汽养生……………………………………………………………158
13.7 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158
14 泄槽底板加固措施…………………………………………………………………161
14.1 防渗措施………………………………………………………………………161
14.2 排水措施………………………………………………………………………161
14.3 增加底板厚度…………………………………………………………………161
14.4 底板处应平整光滑……………………………………………………………162
14.5 底板阻滑措施…………………………………………………………………162
15 溢洪道消能防冲加固措施………………………………………………………164
15.1 消能防冲设施的改善措施……………………………………………………164
15.2 HK-983 树脂锚固剂在防冲补强加固中的应用………………………………166
15.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下冲刷磨蚀修补中的应用…………………………167
15.4 PBM 聚合物混凝土在水下冲刷磨蚀修补中的应用…………………………168
15.5 设置消力墩消能………………………………………………………………174
15.6 增设宽尾墩消能………………………………………………………………177
15.7 陡槽台阶式消能………………………………………………………………178
16 闸门和启闭机日常维修养护措施………………………………………………180
16.1 闸门和启闭机常见缺陷与故障的处理………………………………………180
16.2 闸门养护措施…………………………………………………………………186
16.3 水工钢闸门防腐保护措施……………………………………………………187
16.4 启闭机的检查与维护…………………………………………………………191
参考文献……………………………………………………………………………………194
第三篇输水洞除险加固技术
17 输水洞主要病险问题………………………………………………………………199
17.1 裂缝……………………………………………………………………………199
17.2 渗漏……………………………………………………………………………201
17.3 冲磨和空蚀……………………………………………………………………203
17.4 进出口存在问题………………………………………………………………204
17.5 闸门后的排气和补气不足……………………………………………………204
17.6 闸门锈蚀变形和启闭设备老化………………………………………………204
17.7 出口高速水流冲刷破坏………………………………………………………204
18 输水洞裂缝除险加固………………………………………………………………205
18.1 地基的处理……………………………………………………………………205
18.2 洞身裂缝的一般处理办法……………………………………………………206
18.3 裂缝修复………………………………………………………………………208
18.4 裂缝修补新材料、新技术……………………………………………………209
19 输水洞渗漏除险加固………………………………………………………………215
19.1 YEC 高韧性环氧涂层防护涂料………………………………………………215
19.2 高压旋喷灌浆构筑输水洞截流环墙…………………………………………216
19.3 输水洞伸缩缝渗漏处理………………………………………………………217
19.4 CP 砂浆防渗补强………………………………………………………………220
19.5 洞顶地面钻探灌浆防渗………………………………………………………222
19.6 内衬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或玻璃钢管………………………………………224
20 输水洞冲磨和空蚀的处理………………………………………………………229
20.1 体形不当的处理………………………………………………………………229
20.2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231
20.3 聚脲弹性体在抗冲磨施工中的应用…………………………………………235
20.4 掺气减蚀措施…………………………………………………………………237
21 输水洞进出口加固…………………………………………………………………238
21.1 环氧厚浆涂料…………………………………………………………………238
21.2 硅粉砂浆………………………………………………………………………239
22 输水洞出口高速水流消能措施…………………………………………………240
22.1 消力池消能……………………………………………………………………240
22.2 挑流消能………………………………………………………………………240
22.3 涵管冲击消力箱消能…………………………………………………………240
22.4 喷射扩散消能…………………………………………………………………243
22.5 喷射消力室……………………………………………………………………243
22.6 锥形阀消能……………………………………………………………………243
22.7 套筒阀…………………………………………………………………………243
23 弃洞重建……………………………………………………………………………244
23.1 明挖法…………………………………………………………………………244
23.2 顶管施工法……………………………………………………………………245
23.3 顶管的顶力计算………………………………………………………………247
24 新建输水洞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249
24.1 新建输水洞常见地质问题……………………………………………………249
24.2 塌方处理及加固………………………………………………………………253
24.3 突涌水的处理…………………………………………………………………263
24.4 高外水压的处理………………………………………………………………265
24.5 高地应力及岩爆防治措施……………………………………………………269
24.6 高地温的处理措施……………………………………………………………272
参考文献……………………………………………………………………………………274

作者介绍


闫滨,博士学位,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工建筑物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辽宁省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3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收录7篇;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专著1部。

文摘


序言


篇土石坝除险加固技术
1 概述…………………………………………………………………………………003
1.1 土石坝除险加固的目的、意义…………………………………………………003
1.2 土石坝病害类型…………………………………………………………………003
1.3 土石坝病害的检查与观测………………………………………………………005
1.4 土石坝隐患探测…………………………………………………………………011
2 土石坝裂缝处理……………………………………………………………………015
2.1 裂缝产生的原因…………………………………………………………………015
2.2 裂缝的分类………………………………………………………………………017
2.3 裂缝的处理………………………………………………………………………020
3 土石坝渗漏处理……………………………………………………………………025
3.1 渗漏的类型………………………………………………………………………025
3.2 渗漏原因…………………………………………………………………………026
3.3 渗漏处理…………………………………………………………………………028
4 土石坝滑坡的加固处理……………………………………………………………075
4.1 滑坡的原因………………………………………………………………………075
4.2 滑坡加固处理方法………………………………………………………………076
4.3 滑坡处理注意事项………………………………………………………………080
5 土石坝护坡的加固…………………………………………………………………081
5.1 护坡损坏原因分析………………………………………………………………081
5.2 护坡破坏的加固…………………………………………………………………083
5.3 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技术………………………………………………………088
5.4 现浇混凝土护坡技术……………………………………………………………091
5.5 水泥裹沙喷射混凝土加固砌石护坡技术………………………………………096
6 土坝白蚁防治…………………………………………………………………………098
6.1 土坝白蚁产生的原因……………………………………………………………098
6.2 白蚁对水库土坝的为害…………………………………………………………099
6.3 土坝白蚁防治……………………………………………………………………100
7 抗震加固………………………………………………………………………………104
7.1 土石坝震害原因…………………………………………………………………104
7.2 液化震害加固措施………………………………………………………………107
参考文献……………………………………………………………………………………113
第二篇溢洪道除险加固技术
8 溢洪道主要病险问题………………………………………………………………119
8.1 渗漏………………………………………………………………………………119
8.2 裂缝………………………………………………………………………………119
8.3 磨蚀、空蚀破坏…………………………………………………………………120
8.4 边坡滑坡…………………………………………………………………………120
8.5 侵蚀和溶蚀………………………………………………………………………121
8.6 泄槽底部衬砌病险………………………………………………………………122
8.7 消能防冲问题……………………………………………………………………122
8.8 闸门和启闭机老化、锈蚀………………………………………………………123
9 溢洪道渗漏破坏的处理……………………………………………………………124
9.1 溢洪道接触渗漏的处理…………………………………………………………124
9.2 溢洪道基础渗漏的处理…………………………………………………………124
9.3 溢洪道裂缝渗漏的处理…………………………………………………………126
10 溢洪道裂缝的处理…………………………………………………………………127
10.1 表面喷涂………………………………………………………………………127
10.2 表面贴补………………………………………………………………………130
10.3 凿槽嵌补………………………………………………………………………132
10.4 真空注入法……………………………………………………………………132
10.5 钢丝网喷浆或喷混凝土………………………………………………………133
10.6 裂缝灌浆………………………………………………………………………133
11 溢洪道磨蚀、空蚀破坏防治及修补……………………………………………138
11.1 磨蚀破坏处置措施……………………………………………………………138
11.2 空蚀破坏处置措施……………………………………………………………138
11.3 常用磨蚀、空蚀修补材料及工艺……………………………………………140
12 溢洪道边坡处理措施………………………………………………………………143
12.1 溢洪道岸坡防护措施…………………………………………………………143
12.2 溢洪道边坡处理施工工艺……………………………………………………144
13 溢洪道侵蚀、溶蚀处理…………………………………………………………157
13.1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157
13.2 掺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157
13.3 掺入聚纤维………………………………………………………………158
13.4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158
13.5 加厚混凝土保护层,加大混凝土构件截面…………………………………158
13.6 采用高压蒸汽养生……………………………………………………………158
13.7 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158
14 泄槽底板加固措施…………………………………………………………………161
14.1 防渗措施………………………………………………………………………161
14.2 排水措施………………………………………………………………………161
14.3 增加底板厚度…………………………………………………………………161
14.4 底板处应平整光滑……………………………………………………………162
14.5 底板阻滑措施…………………………………………………………………162
15 溢洪道消能防冲加固措施………………………………………………………164
15.1 消能防冲设施的改善措施……………………………………………………164
15.2 HK-983 树脂锚固剂在防冲补强加固中的应用………………………………166
15.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下冲刷磨蚀修补中的应用…………………………167
15.4 PBM 聚合物混凝土在水下冲刷磨蚀修补中的应用…………………………168
15.5 设置消力墩消能………………………………………………………………174
15.6 增设宽尾墩消能………………………………………………………………177
15.7 陡槽台阶式消能………………………………………………………………178
16 闸门和启闭机日常维修养护措施………………………………………………180
16.1 闸门和启闭机常见缺陷与故障的处理………………………………………180
16.2 闸门养护措施…………………………………………………………………186
16.3 水工钢闸门防腐保护措施……………………………………………………187
16.4 启闭机的检查与维护…………………………………………………………191
参考文献……………………………………………………………………………………194
第三篇输水洞除险加固技术
17 输水洞主要病险问题………………………………………………………………199
17.1 裂缝……………………………………………………………………………199
17.2 渗漏……………………………………………………………………………201
17.3 冲磨和空蚀……………………………………………………………………203
17.4 进出口存在问题………………………………………………………………204
17.5 闸门后的排气和补气不足……………………………………………………204
17.6 闸门锈蚀变形和启闭设备老化………………………………………………204
17.7 出口高速水流冲刷破坏………………………………………………………204
18 输水洞裂缝除险加固………………………………………………………………205
18.1 地基的处理……………………………………………………………………205
18.2 洞身裂缝的一般处理办法……………………………………………………206
18.3 裂缝修复………………………………………………………………………208
18.4 裂缝修补新材料、新技术……………………………………………………209
19 输水洞渗漏除险加固………………………………………………………………215
19.1 YEC 高韧性环氧涂层防护涂料………………………………………………215
19.2 高压旋喷灌浆构筑输水洞截流环墙…………………………………………216
19.3 输水洞伸缩缝渗漏处理………………………………………………………217
19.4 CP 砂浆防渗补强………………………………………………………………220
19.5 洞顶地面钻探灌浆防渗………………………………………………………222
19.6 内衬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或玻璃钢管………………………………………224
20 输水洞冲磨和空蚀的处理………………………………………………………229
20.1 体形不当的处理………………………………………………………………229
20.2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231
20.3 聚脲弹性体在抗冲磨施工中的应用…………………………………………235
20.4 掺气减蚀措施…………………………………………………………………237
21 输水洞进出口加固…………………………………………………………………238
21.1 环氧厚浆涂料…………………………………………………………………238
21.2 硅粉砂浆………………………………………………………………………239
22 输水洞出口高速水流消能措施…………………………………………………240
22.1 消力池消能……………………………………………………………………240
22.2 挑流消能………………………………………………………………………240
22.3 涵管冲击消力箱消能…………………………………………………………240
22.4 喷射扩散消能…………………………………………………………………243
22.5 喷射消力室……………………………………………………………………243
22.6 锥形阀消能……………………………………………………………………243
22.7 套筒阀…………………………………………………………………………243
23 弃洞重建……………………………………………………………………………244
23.1 明挖法…………………………………………………………………………244
23.2 顶管施工法……………………………………………………………………245
23.3 顶管的顶力计算………………………………………………………………247
24 新建输水洞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249
24.1 新建输水洞常见地质问题……………………………………………………249
24.2 塌方处理及加固………………………………………………………………253
24.3 突涌水的处理…………………………………………………………………263
24.4 高外水压的处理………………………………………………………………265
24.5 高地应力及岩爆防治措施……………………………………………………269
24.6 高地温的处理措施……………………………………………………………272
参考文献……………………………………………………………………………………274


蓝图之外:新时代工程实践的广阔图景 本书聚焦于当代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前沿领域,深入剖析了基础设施的创新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复杂系统集成以及新兴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颠覆性应用。它旨在为工程师、项目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超越单一技术范畴的宏观视野,理解现代工程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走向。 --- 第一部分:基础设施的未来形态与韧性设计 第一章:面向气候变化的韧性基础设施设计范式 本章首先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对既有基础设施造成的系统性冲击,论证了传统“安全裕度”设计理念的局限性。我们转向探讨“韧性工程”(Resilience Engineering)的核心原则,它强调的不仅是抵抗瞬间荷载的能力,更是系统在遭受扰动后快速恢复、适应乃至实现“反脆弱”(Antifragile)成长的潜力。 具体内容包括: 1. 多尺度风险评估模型: 如何整合气候科学预测数据、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与工程结构本征特性,构建跨尺度的动态风险评估框架。这涉及对水文模型、地质灾害链条的重新校准,特别是针对非线性反馈机制的捕捉。 2. 冗余与多样性策略的再平衡: 探讨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系统内的功能冗余配置,避免同质化设计带来的群体失效风险。引入“功能多样性”概念,例如在交通网络中设计多路径、多模式的替代方案。 3. 基于性能的维护与升级路径: 区别于基于规范的定期维护,本章阐述了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预设性能目标(如服务水平保障率)的主动、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以及如何在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内,制定分阶段的升级和适应性改造策略。 第二章:数字化孪生(Digital Twin)在大型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深化 本章超越了传统BIM(建筑信息模型)的静态展示功能,深入探讨了动态、实时、可交互的数字孪生如何重塑工程的规划、建造、运营直至最终退役的各个阶段。 重点分析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集成: 1. 传感器网络与数据融合架构: 探讨高密度光纤传感、物联网(IoT)设备在结构健康监测(SHM)中的部署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处理海量异构时序数据,确保孪生模型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保真度”(Fidelity)。 2. 仿真与优化闭环: 阐述如何利用孪生模型进行“假设情景分析”(What-if Scenarios),例如模拟极端载荷下的材料疲劳累积,并将优化后的控制指令(如主动减振、荷载转移)实时反馈给物理系统,实现智能控制。 3. 跨专业集成的数据语义统一: 讨论在超大型复杂工程(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特高压输电走廊)中,如何建立统一的本体论(Ontology)框架,打破结构、岩土、机电、环境等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数据孤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级数字孪生。 --- 第二部分:工程建造的技术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第三章:先进制造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集成与规模化挑战 本章关注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自动化以及模块化建造(MiC)等前沿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并重点剖析其在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减少现场干预方面的潜力。 关键议题包括: 1. 大型化与材料科学的交叉: 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地聚合物等新型胶凝材料在机器人喷射过程中的流变学控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打印路径实现结构的方向性力学性能提升。 2. 建造机器人集群的协同作业: 探讨如何设计任务分配算法和安全协议,使多台自主移动机器人(如攀爬机器人、定向钻探机器人)能够在复杂、非结构化的工作环境中高效协同完成装配、检测或修复任务。 3. 工业化与供应链的重构: 分析模块化建造从“工厂预制”到“现场集成”的效率飞跃,并深入讨论这对传统分包体系、物流管理以及现场质量控制标准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第四章:可持续性工程:循环经济与低碳路径选择 本章将可持续性从环境合规层面提升至核心设计哲学,聚焦于实现工程项目的净零碳目标和资源循环利用。 内容侧重于: 1.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LCA)的精细化核算与减排策略: 建立从原材料开采到结构拆除的碳排放精确模型,特别是针对高碳排放建材(如水泥、钢铁)的替代技术(如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学突破: 探讨工业副产品(如粉煤灰、钢渣)在高性能工程材料中的深度应用,以及针对城市更新中产生的建筑垃圾(C&D Waste)进行高效分选、再生骨料制备和结构化再利用的技术路径。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将自然资本纳入工程经济学评估体系,研究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如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的设计,量化其在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和热岛效应缓解方面的经济效益。 --- 第三部分:复杂工程的管理、安全与决策科学 第五章:复杂项目群的系统风险管理与集成交付 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瀑布式管理模式难以为继。本章聚焦于集成项目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IPD)模式的应用,以及如何管理跨组织、跨地域的复杂项目群(Portfolio)。 重点探讨: 1. 激励相容的合同机制设计: 分析如何通过“共同利益、共同风险”的激励结构,打破业主、设计方和承包商之间的对立,促进早期、深度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决策。 2. 大型项目群的战略资源优化: 运用运筹学和启发式算法,解决在多个相互依赖项目中,关键资源(如专业人才、特种设备、资金流)在时间维度上的最优配置问题,以最小化整体延迟和成本超支风险。 3. 组织学习与知识沉淀: 建立项目结束后的结构化经验反馈机制,通过知识图谱和案例库,确保从一次性项目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能够有效转化为组织能力,指导未来的决策制定。 第六章:工程决策中的不确定性量化与伦理边界 面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介入,本章深入探讨工程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及其背后的伦理责任。 1. 贝叶斯决策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如何在信息不完全或模糊的条件下,结合先验知识和实时观测数据,对工程方案进行概率性的优劣排序和风险度量。 2. 可解释性人工智能(XAI)在工程审查中的地位: 探讨AI辅助设计和决策系统(如自动荷载校核、地质适宜性分析)输出结果的透明化要求,确保人类专家能够理解模型的推理过程,对关键判断的合理性进行追溯和验证。 3. 技术干预的社会接受度与伦理考量: 讨论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或引入高风险新技术时,如何平衡技术效率与公众的感知安全、环境公平性,以及确保决策过程的社会包容性与问责制。 --- 总结: 本书超越了对单一结构或单一技术的深入钻研,致力于构建一个跨学科、面向未来的工程思想框架。它强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成功的工程实践不再仅仅依赖于精确的计算和坚固的材料,更依赖于对系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对气候与社会环境的积极响应,以及对技术伦理边界的审慎把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大气,图文并茂,初次翻阅就被其专业性和实用性所吸引。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师,我对于能够直观、系统地了解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的需求一直非常迫切。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指导实际操作、解决工程难题的章节,比如在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处理、大坝主体结构的加固方案选择,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对策。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清晰,逻辑性强,从病险的识别、评估,到具体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再到验收和后期管理,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前沿的加固材料和技术,比如新型的防渗墙施工技术、高强度灌浆材料的应用,以及智能监测技术在水库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项目的经验来印证理论知识,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书页纸质厚实,印刷清晰,阅读体验非常好,相信它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评分

作为一个在水库管理部门工作多年的老技术人员,我深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的章节。毕竟,加固工程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水库的长期安全,而有效的监测手段则是及时发现问题、评估工程质量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例如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并给出相应的技术参数和数据分析方法。同时,对于加固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流程,我也希望能有更清晰的指导。书中提及的一些关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也非常符合我们的实际工作需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对于我们基层管理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

评分

作为一个对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的专业人士,我一直在寻找能够代表当前行业最高水平的著作。这本书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方面的系统性阐述,以及对相关前沿技术和理论的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对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加固技术,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如地震区、高寒地区)的特殊加固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土石坝的抗震性能、如何经济有效地解决大坝渗漏问题等,书中是否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正是我想深入了解的部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并存,相信能够为行业内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评分

我是一名对工程技术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对水利工程,尤其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技术一直心存敬畏和好奇。这本书以一种较为学术化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这一复杂领域。我从书中了解到,原来一个看似普通的“病险”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工程考量。书中关于水库水文学、地质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学科在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让我对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有了新的认识。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那些能够体现创新性和技术突破的章节,例如书中是否有提及利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设计和施工管理,或者是否有探讨新型环保材料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虽然一些技术性的细节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但整体的框架和思路让我对这项工作的专业性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展现人类智慧和工程精神的读物。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步入水利行业不久的年轻技术员,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知识体系还处于一个初步了解的阶段。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逐步理解这个复杂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书中的一些理论讲解,例如关于水库溃坝机理、不同类型病险的成因分析,以及各种加固措施的作用机理,都写得非常透彻,让我对病险水库的潜在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加固方法的对比分析,比如对重力坝、土石坝等不同坝型,在面临不同病险时的最优选择,以及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有助于我理解,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来制定最合适的加固方案。此外,书中对于工程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意识到,除了技术层面的加固,科学的管理同样是保障水库安全的关键。这本书的语言相对比较通俗易懂,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