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DSLR数码单反摄影完全自学宝典
定价:108.00元
作者:尚艺摄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111362975
字数:
页码:3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商品重量:1.36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DSLR数码单反摄影完全自学宝典》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宝典性图书。图书部分分为构图篇、用光篇、色彩篇、操作篇、器材篇、主题篇及后期篇 7篇、 66个大知识点、 253个小知识;随书附赠 2张DVD多媒体视频光盘,其中摄影盘讲解了认识数码单反相机各部分、单反拍摄常用菜单设置、单反拍摄基本技巧、单反拍摄常用镜头推荐等 4大部分、 23个知识点,后期盘收录了 Photoshop后期处理基本操作、风景照片后期处理技法、人像照片后期处理技法、 RAW格式照片后期处理高级技法等 5大部分、 217个视频案例。随书附赠的《人像实拍手册》,含及摆姿、表情、发型、道具、服装及沟通等内容,对人像实战拍摄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摄影镜头手册》介绍了 75款佳能、尼康常用镜头参数辞典。
为了增强案例的可参考性,各篇中主题实战部分将拍摄要点进行标注,并对这些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技巧解析,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数码单反摄影实战必知必会的知识点。本书采用了大量摄影师的照片,通过分析摄影师的拍摄理念和技巧,必定会为读者带来直接、有用的学习内容。作为一本摄影技术基础教程,本书适合对摄影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及摄影发烧友研读学习,对从事摄影相关工作的人士以及摄影专业的大学生也具有非常强的学习价值。
目录
章 构图的基本元素
n1 点、线、面
n1.1 单点与多点
n1.2 直线与曲线
n1.3 规则面与不规则面
n2 主体与陪体
n2.1 突出主体
n2.2 取舍陪体
n3 前景与背景
n3.1 前景的纳入
n3.2 背景的选择
n第2章 构图的设计元素
n4 形状带来丰富的构图效果
n4.1 三角形体现安定
n4.2 圆形体现平和与安详
n4.3 矩形规矩且工整
n5 质感强化画面的构图效果
n5.1 圆润的质感突出细腻
n5.2 硬朗的质感突出粗糙
n6 图案影响画面的构图设计
n6.1 规整的图案带来舒适感
n6.2 重复的图案增加共同性
n6.3 独特的图案打破枯燥感
n6.4 并列的图案形成韵律感
n7 纹理增强画面的构图效果
n7.1 清晰的纹理形成节奏感
n7.2 凌乱的纹理带来变化
n第3章 多种不同的取景方法
n8 不同的取景角度
n8.1 平角度
n8.2 仰角度
n8.3 俯角度
n9 尝试其他不同角度进行取景
n10 构图中不同的取景范围
n10.1 全景与中景
n10.2 近景与特写
n11 拍摄时不同的取景画幅
n11.1 横画幅
n11.2 竖画幅
n11.3 方画幅
n第4章 构图的多种形式
n12 经典的构图手法与延伸
n12.1 黄金分割法构图
n12.2 九宫格构图
n13 借助点形成的构图
n13.1 中央构图
n13.2 棋盘式构图
n14 借助线条形成的构图
n14.1 水平线条构图
n14.2 垂直线条构图
n14.3 斜线条构图
n14.4 曲线条构图
n15 借助面形成的构图
n15.1 三角形构图
n15.2 框架式构图
n15.3 开放式构图
n第5章 常见拍摄题材构图技巧
n16风光摄影构图
n16.1 横画幅表现壮丽的雪山
n16.2 竖画幅取景凸显天空的高远
n16.3 S形构图突出流水的节奏感
n16.4 C形构图展现水景的柔美
n17 人像摄影构图
n17.1 平角度拍摄展现人物自然的一面
n17.2 仰角度取景突出人物的高度
n17.3 俯角度表现少女的韵味
n17.4 借助暗调表现男性的硬朗
n17.5 借助道具表现儿童的活泼
n18 建筑摄影构图
n18.1 仰角度强调建筑的高度
n18.2 俯角度展现城市建筑全景
n18.3 利用线条展现建筑的独特结构
n18.4 侧面角度描绘建筑立体感
n18.5 纳入前景突出建筑空间效果
n18.6 横画幅展现室内效果
n19 动植物摄影构图
n19.1 竖画幅取景增强树木的高耸感
n19.2 靠近拍摄突出树木的细节纹理
n19.3 低角度仰拍以天空为背景表现花朵
n19.4 中央构图突出单朵花的魅力
n19.5 棋盘式构图纳入多个花朵对象
n19.6 借助昆虫拍摄具有生机的花朵
n19.7 寻找合适的背景表现宠物
n第2篇 用光篇
n第6章 光线的种类与方向
n20 光线的不同类型
n20.1 自然光线
n20.2 人造光线
n20.3 混合光线
n21 光线的不同性质
n21.1 直射硬质光
n21.2 散射软质光
n22 光线的不同方向
n22.1 顺光
n22.2 侧光
n22.3 逆光
n22.4 顶光
n22.5 底光
n第7章 把握不同环境的光线
n23 不同时间段的光线
n23.1 清晨的光线
n23.2 上午八九点与下午三四点的光线
n23.3 正午的光线
n23.4 日落时分的光线
n23.5 傍晚的光线
n24 不同天气的光线
n24.1 晴朗天气的光线
n24.2 阴天的光线
n24.3 雨天的光线
n24.4 晨雾中的光线
n25 不同场景的光线
n25.1 户外白天的光线
n25.2 室内的白炽灯光
n25.3 舞台上的多彩灯光
n25.4 室内窗户边的混合光
n第8章 借助光线进行塑形
n26 光线带来明暗变化
n26.1 少量阴影带来明暗对比
n26.2 大面积阴影作为环境
n27 光线制造剪影效果
n27.1 轮廓光勾勒出清晰轮廓
n27.2 背光制造出半透明的剪影效果
n28 光线强化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n28.1 侧光强调物体的形状
n28.2 逆光增强物体的透明度
n28.3 顺光突出物体的质感
n28.4 顺光增强图案效果
n29 借助光线制造丰富的画面效果
n29.1 巧妙运用眩光增添梦幻意境
n29.2 光绘带来丰富的光线线条
n29.3 借助光线表现清晰的倒影
n第9章 常见拍摄题材用光技巧
n30 风光摄影用光
n30.1 借助光线变化展现太阳的上升感
n30.2 丰富的影调使山水更动人
n30.3 逆光表现起伏的山脉
n30.4 利用光线表现雪地的层次感与质感
n30.5 逆光表现悬挂的冰柱
n30.6 捕捉天空中透过云层的光束
n30.7 顺光表现原野的清新广阔
n31 人像摄影用光
n31.1 柔光表现儿童细腻的肌肤
n31.2 顶光增强人物的形态特征
n31.3 侧光突出人物立体效果
n31.4 眼神光使人物更有神
n31.5 逆光表现人物的剪影轮廓
n31.6 以亮丽的天空为背景表现人物
n31.7 混合光线下拍摄人物
n31.8 阴天光线下拍摄人像更柔和
n32 静物摄影用光
n32.1 硬质光增强静物的立体感
n32.2 浓重阴影突出静物的厚重感
n32.3 借助人造光线突出诱人食物
n32.4 柔和光线表现出饰品的精致
n33 夜景摄影用光
n33.1 暗光下表现街道两旁的路灯
n33.2 夜晚拍摄被红灯笼照亮的建筑
n33.3 记录天空中绽放的绚丽烟花
n33.4 多彩的灯光下拍摄冰雕
n第3篇 色彩篇
n0章 色彩的原理和基本法则
n34 色彩的基本知识
n34.1 色相
n34.2 明度
n35 物体具有的色彩
n35.1 固有色
n35.2 非固有色
n35.3 消失色
n36 单色的画面
n36.1 红色的花朵
n36.2 蓝色的天空
n36.3 白色的云朵
n36.4 绿色的大海
n1章 摄影中的色彩平衡
n37 色温与白平衡
n37.1 色温与色彩的关系
n37.2 暖调的色彩
n37.3 冷调的色彩
n37.4 设置白平衡模式校正色温
n37.5 利用白平衡色温设置故意使画面出现色差
n38 画面色彩的平衡
n38.1 冷暖平衡
n38.2 邻近色协调平衡
n38.3 渐变色平衡
n38.4 黑与白的色彩平衡
n2章 利用色彩丰富画面
n39 利用色彩带来不同的画面感受
n39.1 热烈的色彩
n39.2 沉静的色彩
n39.3 明亮的色彩
n39.4 和谐的色彩
n40 影调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
n40.1 高调明亮轻快
n40.2 低调暗沉神秘
n40.3 中间调和谐自然
n3章 常见拍摄题材的色彩表现
n41 风光摄影的色彩表现
n41.1 结合蓝天使画面更显宁静
n41.2 突出高明度水景的亮丽效果
n41.3 多色彩表现热情的红土地
n41.4 邻近色表现自然风光
n41.5 表现白皑皑的冰雪世界
n41.6 表现蓝色大海的神秘气息
n42 人像摄影的色彩表现
n42.1 黑色环境中表现男士的刚毅
n42.2 借助绿色植物衬托清新人物
n42.3 深色衣服突出人物的高贵
n42.4 暖色环境表现人物的活泼
n42.5 邻近色使人像画面更显柔和
n43 动植物摄影的色彩表现
n43.1 对比色表现鲜艳的花朵
n43.2 邻近色过渡拍摄花海
n43.3 以蓝色天空为背景拍摄花朵
n43.4 拍摄高原上正在觅食的马匹
n43.5 以蓝天为背景拍摄飞鸟剪影
n第4篇 操作篇
n4章 数码单反相机的基本操作
n44 合理对焦获取清晰画面
n44.1 自动对焦
n44.2 手动对焦
n44.3 对焦锁定操作
n45 拍摄时把握测光的方法
n45.1 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
n45.2 测光表的作用
n46 调整参数获取曝光准确的画面
n46.1 选择合适的光圈
n46.2 配合佳的快门速度
n46.3 设置合理的感光度
n46.4 增加曝光补偿提高画面亮度
n46.5 降低曝光补偿压暗画面亮度
n46.6 白加黑减曝光补偿原则
n5章 控制光圈表现画面不同的景深
n47 使用景深预览功能
n47.1 开启相机的景深预览功能
n47.2 景深预览功能下适合拍摄的场景与对象
n48 小景深画面的表现
n48.1 设置大光圈
n48.2 近距离拍摄
n48.3 虚化前景与背景
n49 大景深画面的表现
n49.1 设置小光圈
n49.2 对焦在超距离
n6章 控制快门获取不同的画面效果
n50 动态画面的凝固
n50.1 安全快门的计算方法
n50.2 高速快门捕捉清晰影像
n50.3 跟拍记录运动的对象
n51 利用慢速快门拍摄
n51.1 慢速快门呈现丝滑流水
n51.2 慢速快门记录流动车灯
n51.3 慢速快门呈现无人夜景
n51.4 变焦爆炸制造动感画面
n7章 镜头与滤镜增强画面表现力
n52 不同类型的镜头
n52.1 标准镜头还原真实的视觉感受
n52.2 广角镜头呈现广阔的视野
n52.3 长焦镜头捕捉远距离对象
n52.4 微距镜头展现微观细节
n52.5 鱼眼镜头营造夸张生动的效果
n52.6 折返镜头为画面添加圆形光圈
n53 借助滤镜增强镜头的表现力
n53.1 中灰滤镜过滤部分光线
n53.2 彩色滤镜增强画面的色彩效果
n53.3 星光镜增加闪烁的光源效果
n53.4 柔焦镜使画面更显柔和
n53.5 偏振镜增强蓝天的色彩
n54.2 快门线与三脚架
n54.3 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
n55 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器材
n55.1 内置机顶闪光灯
n55.2 不同颜色的反光板
n55.3 柔光罩与吸光板
n55.4 定焦镜头
n56 动 植物摄影中常用的器材
n56.1 独脚架
n56.2 环形闪光灯
n56.3 小道具
n56.4 长焦镜头
n57 静物摄影中常用的器材
n57.1 柔光棚
n57.2 微距镜头
n60.5 具体的拍摄方法
n60.6 拍摄问题分析
n61 夜景--迷人的夜间光影
n61.1 拍摄器材的准备
n61.2 控制快门
n61.3 俯拍城市夜景
n61.4 借助黑卡纸多重曝光拍摄烟花
n61.5 拍摄过程
n61.6 拍摄问题分析
n62 花朵--万紫千红总是春
n62.1 拍摄器材的选择
n62.2 光线的利用
n62.3 色彩的搭配
n62.4 结合昆虫增加生机
n62.5 拍摄过程
n62.6 拍摄问题分析
n63 摄影后期处理典型技术
n63.1 制作HDR高动态范围效果画面
n63.2 锐化使影像更加清晰锐利
n63.3 全景接片呈现完整的全景画面
n64 照片的基本修复技巧
n64.1 扶正歪斜的照片
n64.2 校正建筑物的透视变形
n64.3 虚化处理照片中的杂乱背景
n65 照片光影效果的调整
n65.1 修正逆光主体过暗的照片
n65.2 调整曝光过度的照片
n65.3 去除人物面部过多的阴影
n66 照片的校色与润色
n66.1 增强照片的局部色彩
n66.2 调整照片的色调与对比度
n66.3 将彩色照片调出怀旧色调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讲解理论的同时,非常注重实践指导,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难得。书中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例如,在讲解如何拍摄运动物体时,它会先分析高速运动物体和低速运动物体的拍摄难点,然后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何设置相机、如何预判运动轨迹,甚至是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拍摄题材的建议,比如拍摄夜景、拍摄风景、拍摄人像、拍摄微距等等,都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还提醒我们要注意“拍摄前期准备”的重要性,比如天气选择、地点勘察、器材检查等等。这些细节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循循善诱。
评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一直渴望深入了解单反相机的操作和摄影技巧,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指导。最近,我偶然翻阅了这本《DSLR数码单反摄影完全自学宝典》,虽然我还没能全部读完,但初步的阅读体验已经让我对它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对于相机基本功能的讲解非常到位,从快门速度、光圈、ISO的相互作用,到白平衡的设置和对焦模式的选择,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特别是对于景深和运动模糊的控制,作者通过生动的图例和易于理解的文字,让我茅塞顿开,以往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我一直以为这些参数是相互独立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它们之间微妙而重要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它们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在拍摄人像时,我总是难以获得背景虚化明显的照片,这本书就提供了具体的设置建议,并解释了原因,让我感觉离拍出专业级作品又近了一步。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摄影是一门玄妙的艺术,那些大师级的作品似乎遥不可及。接触了这本《DSLR数码单反摄影完全自学宝典》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我们看到的令人惊叹的照片,并非仅仅依靠天赋,更多的是对光线、构图以及后期处理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运用。这本书并没有一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光线入手,分析了不同光线条件下(如顺光、逆光、侧光)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塑造主体。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黄金时刻”和“蓝色时刻”的讲解,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景照片示例,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时间和不同光线对照片氛围的影响。此外,关于构图的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不再局限于“三分法”,还学习了对称构图、引导线构图、框架构图等多种方式,并且书中还强调了“减法构图”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画面中留下空白,让主体更加突出。
评分我对于摄影后期处理一直有些畏惧,总觉得那是一个复杂且技术性很强的领域,需要专业的软件和大量的实践。但《DSLR数码单反摄影完全自学宝典》在这方面的内容,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书中并没有直接教你如何操作Photoshop或Lightroom,而是先从摄影的后期理念讲起,比如“前期决定上限,后期决定下限”的说法让我印象深刻。然后,它逐步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后期调整,比如曝光、对比度、饱和度、锐度等的调整,并解释了这些调整会对照片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让我欣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前后对比”的案例,通过直观的对比,让我看到了后期调整的神奇之处。特别是关于色彩调整的部分,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调整整体色调,还提到了如何突出画面中的特定颜色,让照片更具吸引力。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单反相机的摄影新手,我对“手动模式”一直充满敬畏,总觉得它是高级摄影师才能掌握的技能。然而,《DSLR数码单反摄影完全自学宝典》中的相关章节,却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引领我一步步探索手动模式的奥秘。书中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具体的拍摄场景,比如拍摄瀑布时如何获得丝滑的水流,拍摄演唱会时如何捕捉清晰的舞台表演,来引导读者理解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的组合应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关于“曝光补偿”的章节,解释了在不同场景下,相机自动测光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如何通过手动调整来获得准确的曝光。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相机并不是万能的,理解和掌握手动模式,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照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