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动控制原理
定价:20.00元
作者:蒋燕君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62443339
字数: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动控制原理》主要介绍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经典理论及应用方法。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MATLAB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叙述清楚,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的物理背景和工程实用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习题设计水平,绝对是衡量一本优秀教材的关键指标,而这一点上,该书的表现可以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很好地平衡了基础巩固和能力拓展之间的关系。基础题部分,覆盖面广,能确保读者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运用达到肌肉记忆的程度,比如那些关于传递函数求极点和零点的练习,数量足够,但又不至于让人感到重复乏味。更让我欣赏的是那些综合性或设计性的难题。这些题目往往需要结合多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联合分析,比如要求结合根轨迹法设计控制器参数,或是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来验证一个非线性系统的局部稳定性。这些挑战性的问题,迫使我们必须跳出书本的框架,去主动思考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甚至发现,一些高级课程中才会涉及的概念,已经巧妙地融入到这些难度较高的习题中进行预先渗透,这无疑为我们未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绝对称得上是“寓教于乐”的典范,只不过这里的“乐”是解决难题后的成就感。
评分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这本教材展现出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平衡感。它没有停留在对经典控制理论的简单复述,而是融入了大量现代控制思想的元素,使得内容体系显得非常与时俱进。例如,对于鲁棒性分析和H无穷控制这类前沿话题,作者并未将其束之高阁,而是用相对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数学工具进行了介绍,让读者能窥见现代控制工程的冰山一角。此外,书中对各种控制器的物理实现背景和工程限制的讨论也非常到位。它没有将控制系统理想化,而是会提醒读者关注执行器的饱和、传感器的噪声等实际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用理论来缓解这些局限。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视角,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说服力和实用价值。它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纯数学推导,而是真正指导工程师去设计可靠系统的指南针。对于那些未来打算从事系统集成或自动化设备开发的学生来说,这种前瞻性的视野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教材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的逻辑组织结构非常清晰,简直就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制的导航图。不同于一些传统教材那种堆砌式的叙述方法,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认知负荷”问题,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知识点的引入也遵循了由浅入深的递进原则。例如,在讲解状态空间法时,作者先用非常直观的物理意义去铺垫,而不是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矩阵运算,这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畏难情绪。再比如,书中的例题选择非常精妙,它们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更像是为后续更复杂的分析方法埋下的伏笔,每一个例题都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图表的绘制也值得称赞,曲线和系统的示意图清晰准确,标注详尽,完全可以脱离文字说明独立理解图形所表达的动态过程。这种结构上的匠心,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更像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思维构建之旅,让人感觉每翻过一页,自己的理解力都在稳步提升,这种扎实感是其他一些泛泛而谈的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哑光处理,触感细腻,即便是放在书架上,那种低调的质感也足以吸引眼球。色彩的搭配上,主色调选择了沉稳的深蓝与少许的亮色点缀,既体现了理工科书籍应有的严谨性,又不至于显得过于刻板。我尤其欣赏扉页的处理,印刷清晰,纸张的磅数选择恰到好处,翻阅时没有廉价的“沙沙”声,而是带着一种厚实和可靠感。装订方面,线装结合胶装的工艺,使得整本书可以平摊在桌面上而不会轻易合拢,这对于需要对照公式和图表进行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侧边裁切得非常整齐,即便是翻阅了许多次,书脊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形态,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虽然内容本身是硬核的理论知识,但外部的包装却做到了兼顾实用性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让人在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对即将接触的知识体系产生了一种敬畏和期待感。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往往能间接反映出出版方对学术内容的尊重程度。
评分关于排版和校对,这本书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令人放心的水准,这在理工科教材中其实并不容易做到。我仔细对比了几个关键章节的公式和符号,没有发现任何印刷错误或符号混淆的情况,比如微分算子 $D$ 和拉普拉斯变量 $s$ 的区分,都做得非常清晰明确。行距和字号的设置也充分考虑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特别是那些包含大量希腊字母和复杂上下标的矩阵表示,都能被清晰地区分开来,避免了眼神疲劳。有些教材为了节省篇幅,会把公式挤压得很紧凑,读起来非常吃力,但这本书显然没有采取这种“吝啬”的做法,留白得当,使得重点突出,也方便读者在空白处做批注和推导。这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体现了出版方对学术规范的尊重,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可以放心大胆地依赖其准确性和清晰度来进行系统学习的优秀教材,省去了我们反复核对印刷错误的烦恼,可以将精力完全集中在复杂的理论理解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