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分析、调试、综合设计
定价:48.60元
作者:王传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040177916
字数:820000
页码:5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引用Multisim 7、PAC—Designer 2.0和MAX plus II 10.0工具软件,将仪器设备的使用、EDA技术的应用、实验技能的训练贯穿始终。选编的每个实验均安排了实验原理、仿真分析和思考问题,并提供仿真实例光盘以利于单独设课和自学。实验仪器设备内容注重应用与原理、功能、指标相结合,电路测试基础一章的实验项目,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试电路的基本手段,为电子技术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出发,本教材第5、6章以分立元件、通用中规模器件的应用为起点,精选基础的电子电路实验项目。少数基础实验给出了规范化的实验步骤和参考电路,多数实验则要求学生自行设定电路的功能、指标,自行拟定调试电路的步骤、表格,以此强调实现电子电路性能指标的实施思路、调试过程和分析方法。第7、9章以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20和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SLC84—15的应用为基点,通过范例介绍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及其开发软件的使用方法。第8、10章编排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不仅考虑了选题的实用性、趣味性,而且还考虑了选题设计的多个方案和多种功能。
本书可作为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电子技术实验的教材,各院校可根据实际学时的多少和专业类别的不同要求,灵活选用实验内容。
目录
章 电子技术实验概述
1.1 电子技术实验简介
1.2 电子电路的调试与故障排查
1.2.1 电子电路的调试
1.2.2 电子电路的故障排查
1.3 电子技术实验的规则
1.4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的编写
第2章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2.1 万用表
2.1.1 模拟式万用表
2.1.2 数字式万用表
2.2 电桥
2.2.1 直流单电桥
2.2.2 交流阻抗电桥
2.3 直流电位差计
2.3.1 工作原理
2.3.2 性能指标及控制面板
2.3.3 使用方法
2.4 直流稳压电源
2.4.1 基本结构
2.4.2 性能指标及控制面板
2.4.3 使用方法
2.5 信号发生器
2.5.1 基本结构
2.5.2 性能指标及控制面板
2.5.3 使用方法
2.6 毫伏表
2.6.1 基本结构
2.6.2 性能指标及控制面板
2.6.3 使用方法
2.7 示波器
2.7.1 基本结构
2.7.2 性能指标及控制面板
2.7.3 使用方法
2.8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2.8.1 工作原理
2.8.2 性能指标及控制面板
2.8.3 使用方法
2.9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选用
第3章 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7的使用
3.1 Multisim7使用入门
3.2 如何定制Multisim7的用户界面
3.3 Multisim7的元件与元件库
3.4 Multisim7的虚拟仪器简介
3.4.1 万用表
3.4.2 函数发生器
3.4.3 瓦特表
3.4.4 示波器
3.4.5 波特图仪
3.4.6 频率计
3.4.7 字信号发生器
3.4.8 逻辑分析仪
3.4.9 逻辑转换仪
3.4.1 0IV分析仪
3.4.1 1失真分析仪
3.5 Multisim7的分析命令介绍
3.5.1 直流工作点分析
3.5.2 交流分析
3.5.3 瞬态分析
3.5.4 直流扫描分析
3.5.5 参数扫描分析
3.5.6 温度扫描分析
3.5.7 灵敏度分析
3.5.8 噪声分析
3.5.9 其它分析
第4章 电路测试基础
4.1 仪器仪表的使用
4.2 电阻和电源的伏安特性
4.3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
4.4 戴维宁定理和大功率传递定理
4.5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响应
4.6 R、L、C元件的阻抗特性
4.7 RC网络的频率特性
4.8 RLC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4.9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第5章 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调试
第6章 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调试
第7章 可编程模拟器件的应用
第8章 模拟电路综合设计
第9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0章 数字电路综合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简洁,那种经典的理工科教材风格,一看就知道是面向动手实践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很扎实。我记得上次尝试自己做一个简单的电路设计时,遇到的问题特别多,光是理解那些元器件的参数就够头疼的。这本书的章节编排上,感觉很注重逻辑递进,从最基础的元器件特性分析,到复杂的系统级调试,每一步似乎都有详细的步骤指导。我尤其期待它在“故障排查”这块能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毕竟理论学得再好,真上了实验台面对一堆不工作的电路板时,那种无从下手的挫败感才是最让人头疼的。这本书要是能把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陷阱”和“捷径”都涵盖进去,那对我们这种还在摸索阶段的工程新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毕竟,书本上的完美电路和现实中的“臭虫”电路总是相去甚远的。
评分我最近在准备一个参加创新大赛的项目,需要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深度优化,特别是关于信号完整性和功耗控制方面。市面上很多实验指导书,讲归讲,但很少真正深入到如何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高级仪器进行深层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不是停留在“搭个面包板,点亮个LED”这种基础层面。真正有价值的实验,应该教我们如何用专业工具去“看透”电路内部的运行状态,比如如何捕捉毛刺、如何分析时序违约。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案例,展示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反推电路设计中的缺陷,并给出具体的修改方案,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指导书了,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手册。我比较看重那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深度解析,而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说明书式描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涉及到复杂的电路图和波形分析,如果图例模糊不清,或者注释混乱,那阅读体验会直线下降。我曾经买过一本类似的教材,里面的电路图像是用老旧的CAD软件随便画出来的,参数标注也经常对不上,光是辨认电阻和电容的符号就花了半天工夫。我期待这本《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能在视觉呈现上做到极致,所有的原理图和实物接线图都应该清晰、规范,最好能附带详细的元器件选型说明。更进一步说,如果它能提供配套的仿真文件(比如Spice模型),那简直是锦上添花。这样,我们可以在动手之前先在虚拟环境中预演一遍,大大降低实际操作中的试错成本和耗材损耗。
评分从书名来看,“分析、调试、综合设计”这三个词的组合很有意思,它似乎在暗示一个完整的工程闭环。很多教材只关注“分析”理论或者只关注“设计”一个固定的项目,但真正难的是在调试过程中,如何根据反馈信息去迭代和优化设计。我希望作者能在这方面倾注心血,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多学科知识交叉才能解决的综合性实验。比如,设计一个包含传感器采集、微控制器处理和通信输出的系统,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间歇性的错误,需要综合运用数字逻辑、模拟电路和软件知识才能定位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这种“项目驱动”式的实验,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验证,那它的价值就远超普通教材的范畴了。
评分作为一名工程教育的从业者,我关注的重点还在于实验的“可复制性”和“教学引导性”。一套好的实验教材,不仅要让学生能完成实验,更要让教师能有效组织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希望这本书在每个实验模块的末尾,都能设置一些深入思考题或者扩展任务,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限制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在完成一个基础放大电路实验后,能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线性度提升一个数量级,或者如何用更低成本的方案替代某个高性能元件。这种引导性的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机械的“操作员”。如果这本书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教学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那它无疑是优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