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音视频多媒体处理技术与实践--基于i MX27处理器
定价:59.00元
作者:张太镒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124029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美国飞思卡尔公司的高性能音视频多媒体处理专用芯片i.mx27,集成arm9处理器核和mpeg-4、h.264视频压缩硬件编解码器,以及嵌入式系统设计所需几乎所有的外部接口,可以用i.mx27单芯片研发设计复杂的用于移动影视播放器、智能电话、无线pda及其他便携式音视频终端等多媒体产品,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性能。
本书在详细介绍arm9处理器核的组成、存储器配置、寄存器、中断控制器和引导模式的基础上,用较大的篇幅着重介绍该芯片集成的数字音频复用器、cmos图像传感器接口、视频压缩编解码器、增强型多媒体加速器和液晶显示控制器等,以及开发工具、实验教学平台和多媒体产品应用范例。
本书可作为从事多媒体音视频处理技术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参考资料,亦可作为大学电子与信息类专业音视频处理和微处理器接口技术课程的辅助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一看就是那种聚焦于硬核技术的专业书籍。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目录的排布和章节标题的设置,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特别是那些关于底层硬件接口和实时操作系统调优的部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跟嵌入式系统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我猜想,这本书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教材,它更像是手把手带着你进行项目实战的“武功秘籍”。那种从系统初始化到最终音视频流媒体数据解析、编码和显示的完整链路梳理,如果能做到位,无疑能极大缩短初学者和资深工程师在特定平台上的摸索时间。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处理那些跨越软硬件边界的性能瓶颈问题,毕竟在资源受限的i.MX27这类平台上,每一分CPU周期都得精打细算,这需要极高的工程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并不在于告诉我们“是什么”,而在于展示“怎么做”的每一步具体实现路径。
评分坦率地说,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契机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个老旧的工业监控项目寻找可行的多媒体加速方案,原有的资料分散且相互矛盾,令人头疼。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的背景,让我燃起了希望。从初步翻阅的感受来看,它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视角,将复杂的音视频处理流程,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地拆解开来,用清晰的逻辑串联起来。尤其欣赏它可能采用的“项目驱动”式讲解方法,这比纯理论的堆砌要有效得多。很多教科书在这里就止步了,停留在API的罗列,但真正落地时,往往是那些边缘情况、中断处理或者内存布局的细节决定了成败。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揭示出一些不为人知但又至关重要的“陷阱”与“技巧”。如果它能深入探讨如何利用i.MX27的特定硬件加速单元(如果存在的话)进行高效的编解码,那就太棒了,这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耗和实时性指标。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显示它面向的是相对具体的硬件平台,这其实是一个双刃剑。好处是极度聚焦,可以深入挖掘特定芯片架构下的最佳实践;坏处是,如果平台过时或者应用场景过于小众,其普适性就会受到限制。然而,对于那些正在维护或升级基于i.MX27的遗留系统,或者从事类似低功耗、实时嵌入式多媒体应用的团队来说,这简直是如获至宝。我注意到封面上提到了“实践”二字,这让我对随书配套的源代码或示例工程抱有很高的期望。一个好的技术实践指南,绝不仅仅是文字描述,代码的质量和注释的详尽程度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我期待看到那些精心调试过的、可直接编译运行的C/C++代码片段,它们应该是最好的技术注释。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在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诡异Bug及其解决方案,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真正成为案头的常备工具书。
评分我是一个对底层驱动和硬件抽象层(HAL)非常感兴趣的读者。通常,上层的应用软件开发者往往只关注上层框架的易用性,而忽略了数据流在芯片内部的真实传输路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关于i.MX27内部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或视频处理单元(VPU)与主处理器之间的数据搬运机制的深度剖析,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比如,DMA的配置策略、缓存一致性的处理,这些都是决定系统稳定性和性能上限的关键点。我观察到许多号称是“多媒体处理”的书籍,最终却沦为操作系统移植的指南,让人大失所望。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针对音视频这种大带宽、高时效性的数据流,设计出最优化、最高效的内存访问模式和中断优先级策略。这种对系统核心效率的探索,远比学习一个框架的最新特性来得更具长期价值。
评分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我非常看重教材的逻辑递进和知识点的覆盖广度。音视频处理,牵涉到从数字信号处理、压缩算法到操作系统调度和网络传输协议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交叉。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针对i.MX27的某个特定应用场景做点到点的讲解,而是能以这个平台为载体,去阐述一套通用的、可迁移的嵌入式音视频处理方法论。比如,如何构建一个健壮的、模块化的处理流水线,以便未来可以方便地替换不同的编解码器或更换目标硬件平台。如果作者能在书中探讨不同压缩标准(如H.264、MJPEG等)在i.MX27上性能差异的深层原因,或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功耗管理,那这本书的学术和工程价值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这需要作者具备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相结合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