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DSP 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
定价:32.00元
作者:李哲英
出版社: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6-01
ISBN:97878107716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初学DSP技术的入门书籍,向读者提供有关DSP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DSP系统的基本硬件技术,并通过提供一些基本实验帮助读者迅速学会如何设计一个DSP系统。书中介绍了DSP技术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数学分析方法、DSP器件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突出了DSP应用技术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侧重于通过练习达到学习DSP应用开发技术的目的;作为基本应用技术的内容,还介绍了有关C54x系列DSP器件使用操作和开发技术,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
本书可作为电子、电气、信息类以及机电、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本科生学习DSP课程的教材,包括实验在内大约需要40~54学时;也可供具有相应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DSP技术时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书名排版,一眼就能看出它聚焦于数字信号处理这个硬核领域。我当时在书店里翻阅时,就被这种专业而又沉稳的气质所吸引。初翻几页,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匠心独运。它不像某些入门书籍那样浅尝辄止,而是选择了在理论的深度上扎根。特别是对傅里叶变换、Z变换这些核心概念的阐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和严谨。作者似乎深谙“授人以渔”的道理,不仅仅是给出公式,更重要的是剖析了这些数学工具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直觉。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项目中与噪声、采样和滤波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向导,能够带领我们在信号处理的复杂丛林中,准确地找到通往真理的路径。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消化第一章的内容,因为它为后续所有章节的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教学逻辑上的精妙布局。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可以说是“稳中带韧”。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佶屈聱牙,反而有一种非常流畅的叙事感,尽管讨论的都是高深的数学原理。在讲解到滤波器的设计,特别是IIR和FIR滤波器对比的那部分时,作者的笔触变得尤为生动。他没有直接抛出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指标,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例子,比如模拟原始音频信号的失真,来引出为什么我们需要特定的滤波器特性。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我记得在对比不同窗函数对频谱泄露的影响时,作者不仅展示了数学推导,还配有直观的图形说明,这对于理解窗口截断带来的副作用至关重要。读完这部分,我仿佛亲手对一个信号进行了“手术”,每一个操作的后果都了然于心。这种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它让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探索。
评分坦白说,我过去对某些DSP教材的体验是,理论部分讲得天花乱坠,可一旦涉及到实际的应用代码,就显得力不从心,或者干脆就是一份陈旧的伪代码。但这本书记载的应用案例部分,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现代性和实用性。它不仅仅停留在经典的FFT应用,更深入探讨了在现代通信系统和嵌入式平台中,如何高效地实现这些算法。比如,书中对定点数运算的考量和溢出问题的处理,这些都是在实际硬件部署中必须面对的“坑”。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工程上的难题,反而将其视为理论应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章节,它没有将LMS算法作为一个孤立的工具介绍,而是将其置于噪声消除和回声消除的实际场景中进行剖析,使得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分析变得有血有肉。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应用技术”远不止于调用一个库函数,它需要对底层机制有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一提。在长时间的深度阅读过程中,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距极大地缓解了视觉疲劳。对于涉及大量公式和符号的教材来说,这一点往往被出版商忽视,但在这本书里,每一个希腊字母,每一个积分符号,都显得清晰锐利,不易混淆。我经常需要对照公式和图表反复阅读,如果图表和公式的质量不高,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图表的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细,坐标轴的标注清晰明确,数据点的分布趋势一目了然。这在学习像小波变换这样涉及多尺度分析的章节时,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纸张和装帧,也让人有一种物有所值的感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珍藏和参考的专业资料,经得起反复翻阅和标记的考验。
评分对我而言,一个技术书籍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否“激活”读者的创造力。这本书在介绍完基础理论和通用算法后,常常会设置一些“思考题”或“展望”性的讨论,引导读者跳出书本的框架去思考。例如,在讨论采样定理时,作者并未止步于奈奎斯特频率的限制,而是引出了欠采样和压缩感知的一些前沿概念的萌芽。这使得这本书的生命力远超了一本标准教材的范畴。它鼓励我们去质疑既有的假设,去探索信号处理在更广阔的领域——无论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还是深度学习中的特征提取——如何发挥作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掌握了一套工具,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处理信号问题的底层思维框架。它为我后续自行研究更复杂的、跨学科的课题铺平了道路,这种思维上的启迪,是任何纯粹的代码手册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