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通信原理
定價:35.00元
作者:王素珍
齣版社:北京郵電大學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635213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通信係統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全書共分10章,內容包括緒論、信號與分析、模擬調製係統、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係統、正弦載波數字調製係統、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同步原理、差錯控製編碼、先進的數字帶通調製與解調、信道復用與通信網等內容。
在保持理論深度的基礎上,本書盡可能地簡化數學分析過程,突齣對概念、新技術的介紹,增進與實際係統的聯係。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和通信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章 緒論
1.1 通信係統
1.2 信息及其度量
1.3 通信係統主要性能指標
1.4 通信係統的分類及通信方式
習題
第2章 信號與分析
2.1 確定信號的分析
2.2 變量分析
2.3 過程及其統計特性
2.4 平穩過程
2.5 高斯過程
2.6 通信係統中常見的幾種高斯信號
2.7 平穩過程通過綫性係統
2.8 信道
習題
第3章 模擬調製係統
3.1 模擬綫性調製
3.2 綫性調製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3.3 非綫性調製原理
3.4 調頻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3.5 頻分復用
3.6 模擬通信係統的應用舉例
習題
第4章 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係統
4.1 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
4.2 數字基帶信號的功率譜特性
4.3 基帶係統間串擾的傳輸條件
4.4 部分響應基帶係統
4.5 基帶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4.6 眼圖
4.7 時域均衡器
4.8 擾碼和解擾
習題
第5章 正弦載波數字調製係統
5.1 二進製振幅鍵控(2ASK)
5.2 二進製移頻鍵控(2FSK)
5.3 二進製相移鍵控(2PSK)
5.4 二進製差分相移筍控(2DPSK)
5.5 二進製數字調製係統的抗噪聲性能
5.6 匹配濾波器
5.7 相關接收機
5.8 多進製數字調製係統
習題
第6章 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
6.1 采樣定理
6.2 采樣信號的量化
6.3 脈衝編碼調製(PCM)
6.4 簡單增量調製(△M)
6.5 差分脈衝編碼調製(DPCM)
6.6 時分復用和復接(TDM)
習題
第7章 同步原理
7.1 引言
7.2 載波同步
7.3 位同步
7.4 群同步
7.5 網同步
習題
第8章 差錯控製編碼
8.1 差錯控製的基本原理
8.2 綫性分組碼
8.3 循環碼
8.4 捲積碼
8.5 網格編碼調製(TAM)
習題
第9章 先進的數字帶通調製與解調
9.1 正交振幅調製(QAM)
9.2 小頻移鍵控及高斯小頻移鍵控
9.3 正交頻分復用(OFDM)
9.4 擴展頻譜技術
習題
0章 信道復用與通信網
10.1 引言
10.2 頻分復用(FDM)
10.3 時分復用(TDM)
10.4 碼分復用(CDM)
10.5 多址通信方式
10.6 CDMA蜂窩移動通信係統
10.7 通信網
習題
附錄1 常用三角公式
附錄2 Q函數錶和誤差函數錶
附錄3 類貝塞爾函數錶
縮寫詞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整個通信世界。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信號傳輸層麵,而是將眼光放得更遠,涉及到瞭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多址接入等更高級的通信技術。我之前一直以為通信就是把信號從A點傳到B點,這本書讓我明白,要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通信,還需要考慮很多方麵,比如如何用最少的比特數來錶示信息(信源編碼),如何在傳輸過程中抵抗噪聲和乾擾(信道編碼),以及如何在共享信道的情況下,讓多個用戶同時進行通信(多址接入)。作者在講解這些概念時,並沒有把它們孤立起來,而是巧妙地將它們有機地聯係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通信係統模型。這讓我對通信係統的設計思路和優化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能夠主動去分析和理解各種通信技術的優劣,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去。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更像一本引人入勝的技術故事集。作者在講解每一個原理的時候,都會穿插一些通信發展史上的經典案例和技術革新,讓我對通信技術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深的瞭解。比如,在講解模擬通信的時候,它會提到早期的廣播和電話是如何工作的;在講到數字通信的時候,它又會介紹一些現代通信技術是如何實現的。這種將曆史與理論相結閤的講解方式,不僅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也讓我對通信技術的演進有瞭更深刻的感悟。我仿佛看到瞭通信技術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解決瞭人類溝通的難題。而且,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在實際應用中的體現。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技術,更是在探索一段波瀾壯闊的技術發展史。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在信號與係統這個領域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夯實。這本書的邏輯非常嚴謹,從最基礎的信號特性分析,到各種濾波器的設計和應用,再到傅裏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核心數學工具的引入,都循序漸進,層層遞進。我之前對這些數學變換總是有種畏懼感,覺得它們離實際應用很遠,但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工程實例,展示瞭這些數學工具在分析通信係統中的重要性,比如如何用傅裏葉變換來分析信號的頻譜特性,如何用捲積來理解係統的響應。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並沒有迴避數學上的嚴謹性,但同時又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這些數學概念的物理意義,讓我在理解數學的同時,也深化瞭對通信係統行為的認知。特彆是在講解隨機信號和噪聲的部分,讓我對通信係統中不可避免的乾擾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明白瞭各種抗噪聲技術的設計思路。這本書的練習題也很有代錶性,涵蓋瞭各個章節的關鍵知識點,做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通信原理的掌握程度有瞭質的飛躍。
評分這本書真的是讓我愛不釋手,一開始隻是隨手翻翻,沒想到就陷進去瞭。通信原理這門課,我之前總覺得有點抽象,很多公式和概念都是死記硬背,效果並不理想。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娓娓道來,把那些復雜的理論一點點剖析開來,讓我茅塞頓開。它不僅僅是羅列公式,更注重對通信係統整體運作的理解。比如,在講到調製解調的部分,作者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數字信號如何變成模擬信號,再如何恢復成數字信號的過程講得清清楚楚。我之前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需要這麼復雜的調製方式,看完這裏纔明白,原來是為瞭在有限的信道條件下,盡可能高效、準確地傳輸信息。而且,書中的圖示也畫得非常精美,關鍵的流程圖和波形圖都清晰明瞭,幫助我直觀地理解概念。我甚至開始主動去思考,在實際的通信設備中,這些原理是如何被實現的,感覺通信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可以通過理解原理去掌控的知識。我還會時不時地翻迴前麵的一些章節,因為每一次閱讀都有新的體會,仿佛在和作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著通信領域深厚的底蘊。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難度不小,但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我覺得特彆有價值。它並沒有選擇簡單化某些概念,而是盡可能地保留瞭通信原理的精髓。在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章節,比如信息論、編碼理論的時候,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反復琢磨,甚至需要結閤其他的參考資料。但是,當我最終剋服睏難,真正理解瞭那些概念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巨大的。這本書讓我明白,通信原理的學習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過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並沒有迴避那些復雜的數學推導和理論證明,但又會用清晰的邏輯引導讀者一步步跟進。這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知識構建的過程中。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在解決復雜技術問題時,擁有瞭更強的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於我未來在通信領域的學習和工作都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