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周志春中国林业出版社9787503859847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周志春中国林业出版社978750385984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志春,苏建荣,程广有 著
图书标签:
  • 红豆杉
  • 药用植物
  • 林业栽培
  • 高效栽培
  • 实用技术
  • 周志春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9787503859847
  • 园林
  • 种植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碧万顷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59847
商品编码:29533245752
页数:59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丛书名:  
作者/主编:  周志春, 苏建荣, 程广有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号:  9787503859847
出版年份:  2010年11月   
 
版次:  第1 版
总页数:  59
开本:  16
图书定价:  10
实际重量:  0.081kg
新旧程度:  正版全新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是科技服务林改实用技术丛书之一。





前言
概 述
第一篇 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1 南方红豆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2 南方红豆杉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3 南方红豆杉速生高紫杉醇含量品种选育
4 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

第二篇 云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1 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2 云南红豆杉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3 云南红豆杉速生高紫杉醇含量品种选育
4 云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

第三篇 东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1 东北红豆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2 东北红豆杉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3 东北红豆杉速生高紫杉醇含量品种选育
4 东北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高效栽培
参考文献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重点介绍了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包括生物学特性、优质苗木培育、药用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4部分。由于3种红豆杉的分布区域、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差异较大,为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区域红豆杉的高效栽培,该书按树种分三篇进行介绍。南方红豆杉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周志春研究员等撰写,云南红豆杉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苏建荣研究员等撰写,东北红豆杉部分由北华大学程广有教授等撰写。


《中国古树名木图鉴》 内容简介 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珍贵的自然遗产,其中,那些历经沧桑、身姿伟岸的古树名木,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智慧的活化石。它们或生长于皇家园林,见证了朝代更迭的辉煌;或伫立于寺庙古刹,聆听了晨钟暮鼓的悠远;或扎根于乡村田野,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宁。每一棵古树,都拥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都蕴含着一份独特的生命密码。 《中国古树名木图鉴》是一部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收藏性于一体的巨著,它以翔实的数据、精美的图片、深刻的解读,全面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古树名木资源,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绿色世界。本书由一群长期致力于古树名木研究、保护和传播的资深专家学者倾力编撰,力求为读者呈现最权威、最详尽、最生动的古树名木知识。 全景式收录,地域特色鲜明 本书收录的古树名木涵盖了中国南北东西的各个地域,地域分布广泛,特色鲜明。从北国冰原的苍劲松柏,到江南水乡的婀娜垂柳;从西北高原的胡杨金黄,到西南边陲的神秘雨林,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种类。我们深入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跋涉于崇山峻岭之间,寻访那些身世显赫、年过百年的传奇树木。 书中详细介绍了包括但不限于: 北方地区: 辽阔的东北大地,有巍峨挺立的红松,它们是森林的巨人,默默守护着北国的生态平衡。内蒙古草原上,那些饱经风霜的沙棘,在严酷的环境中顽强生长,展现出生命的力量。华北平原,古老的白蜡树、国槐,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风雨故事。 中部地区: 黄河流域,古老的银杏树,以其独特的“活化石”身份,穿越亿万年时空,成为生命的奇迹。长江中下游,香樟、楠木,这些珍贵的木材,不仅是价值连城的宝藏,更是承载着无数古建筑的灵魂。 南方地区: 岭南大地,盘龙般的榕树,以其“独木成林”的壮丽景象,成为热带风情的象征。西南地区,古老的桫椤,作为蕨类植物的“活化石”,在湿润的雨林中散发着原始的气息。海南岛,那些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椰子树,勾勒出南国海滨的旖旎风光。 详尽的物种介绍,科学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本书的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不仅包括其科学分类、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等基础的植物学知识,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科学信息: 每一个物种都配有清晰的科学名称、俗称、科属,并详细描述其树干、树皮、叶片、花、果的特征,以及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如土壤、光照、水分等。这部分内容为植物爱好者、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 我们追溯古树名木的“前世今生”,探寻它们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的渊源。例如,一些古老的寺庙旁的千年古树,它们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寄托着人们的精神信仰;一些曾被帝王御笔题名的古树,它们是皇家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权力与荣耀的印记;还有那些生长在乡村的“神树”,它们是民间信仰的图腾,维系着乡土的记忆与情感。 生态价值: 书中也阐述了古树名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元,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它们是重要的水源涵养者,有助于调节区域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养护与传承: 针对一些珍稀濒危的古树名木,本书也提供了基本的养护知识和保护建议,旨在引起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共同守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视觉的盛宴 为了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古树名木的魅力,《中国古树名木图鉴》收录了大量由国内顶尖摄影师拍摄的高质量图片。这些图片不仅捕捉了古树名木雄伟壮观的外形,更注重展现其独特的神韵和岁月的痕迹。 细节的呈现: 无论是粗糙的树皮上刻画的年轮,还是舒展的枝叶间洒下的斑驳阳光,抑或是依附其上的苔藓与藤蔓,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捕捉,力求将古树的生命力、沧桑感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呈现出来。 环境的烘托: 照片也充分展现了古树名木所处的自然环境或人文背景,如山林、溪流、古村落、寺庙等,通过环境的烘托,更加突显出古树的孤高、挺拔、宁静或历史厚重感。 构图与光影: 摄影师们运用精湛的构图技巧和对光影的精准把握,使得每一张图片都如同一幅幅艺术品,极具观赏性和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古树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多角度的解读,多方位的思考 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图文并茂的介绍,更在于其多角度的解读和引导读者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历史的视角: 从历史学的角度,古树名木是定格历史的“活化石”,它们的存在为研究古代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社会生活提供了难得的实证材料。 文化的视角: 从文化的角度,古树名木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们承载着古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视角: 从科学的角度,古树名木是研究生命演化、物种起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对象,它们的基因信息可能蕴藏着解决未来挑战的关键。 保护的视角: 从保护的角度,本书深刻揭示了古树名木面临的威胁,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病虫害等,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加强保护力度,传承绿色基因。 本书特色 权威性: 由国内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倾力编撰,内容科学严谨,考证翔实。 全面性: 覆盖全国范围内的代表性古树名木,品种丰富,地域跨度大。 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 既有严谨的科学知识,也包含生动有趣的文化故事,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艺术性: 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提升了本书的观赏价值,是一本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类图书。 实用性: 提供了部分古树名木的养护和保护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所有对自然、历史、文化、植物学感兴趣的读者。包括: 植物爱好者、园艺工作者、林业工作者。 历史爱好者、文化学者、民俗研究者。 摄影爱好者、艺术鉴赏者。 中小学生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希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读者。 结语 《中国古树名木图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树木的书,它更是关于生命、历史、文化和自然的百科全书。翻开本书,您将与那些沉默的生命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感受它们穿越岁月的智慧,领略它们扎根大地的力量,理解它们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情感。它将带您走进一个充满敬畏与惊叹的绿色世界,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那些生生不息的生命奇迹。让我们一起,在这部图鉴的引领下,去探寻、去了解、去珍爱,那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中国古树名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意外之喜!我之前对红豆杉的了解仅限于它稀有和药用价值,但对如何“高效栽培”完全是门外汉。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就被它详实的内容所震撼。首先,它系统地介绍了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从根系分布、枝叶生长规律,到对光照、水分、土壤的要求,鉅細靡遺,讓我對這種植物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紅豆杉品種的比較分析,對於我這種想入門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實用了。書中還詳細講解了種子處理、育苗、移栽等關鍵環節,並且用了很多圖表和流程圖來輔助說明,即使沒有太多林業基礎,也能輕鬆理解。而且,它還探討了不同栽培模式的優缺點,比如集約化栽培和生態化栽培,讓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方式。總之,這本書為我打開了通往紅豆杉高效栽培的大門,讓我充滿信心去嘗試。

评分

我是一名林業技術員,工作中經常接觸到各種林木的栽培技術,但對於紅豆杉這樣名貴的藥用樹種,卻一直覺得門檻很高。周志春老師這本《紅豆杉藥用林高效栽培實用技術》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書中不僅介紹了傳統的栽培方法,更側重於“高效”二字,從提高成活率、促進生長速度、減少病蟲害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議。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病蟲害防治的部分,列舉了常見的病蟲害種類,並詳細介紹了物理、生物和化學等防治措施,而且強調了綠色無污染的原則,這點非常符合我們現在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另外,書中關於施肥、修剪、病蟲害預防的時機和方法,都寫得非常具體,甚至細緻到每種肥料的用量和施用方式,讓我感覺就像有經驗的老師傅在旁邊手把手教學一樣。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非常強,對於我們基層技術人員來說,是案頭必備的寶典。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紅豆杉的藥用價值感到非常好奇,也聽說過它在抗癌方面的潛力。所以,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這本《紅豆杉藥用林高效栽培實用技術》時,立刻被吸引了。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林業人士,但這本書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很多艱深的專業術語都配有簡單明瞭的解釋。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如何提高紅豆杉產量的部分。它不僅講述了如何選擇優良的育苗材料,還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來促進藥材的有效成分積累。比如,關於土壤改良、水分管理、光照調節這些看似簡單的環節,書中都給出了具體的方案,並解釋了背後的科學原理。我還了解到,原來不同生長階段的紅豆杉,對栽培環境的要求也不同,書中都有詳細的說明。這本書讓我覺得,即使是對紅豆杉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也能通過學習這本書,掌握一定的栽培技巧,甚至有可能實現經濟效益。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結構非常清晰,從基礎知識到進階技術,循序漸進,層層遞進。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紅豆杉經濟價值的分析部分,它不僅僅局限於藥用價值,還探討了紅豆杉在生態綠化、木材利用等方面的潛力,這讓我對紅豆杉的未來發展有了更廣闊的想像。書中對於採集、儲存、加工紅豆杉藥材的技術也進行了介紹,這對於想要從種植到加工一條龍發展的讀者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我還注意到,書中在介紹每項技術時,都盡量結合了實際案例和實驗數據,這大大增強了說服力。例如,在介紹某種施肥方案時,會引用某個試驗地的畝產量數據,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技術的有效性。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充滿了信任。

评分

我個人對植物種植一直有著濃厚興趣,也嘗試過一些經濟作物的栽培。這次偶然接觸到這本關於紅豆杉的專著,真的讓我耳目一新。書中對於紅豆杉的種植環境選擇,有著非常細緻的探討,從氣候、土壤、地形,到水源、交通等,幾乎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而且,它還針對不同的地理條件,提出了差異化的栽培建議,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設施栽培的介紹,例如溫室育苗、保護地栽培等,這對於提高紅豆杉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以及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書中還涉及到一些比較前沿的栽培技術,比如組織培養、基因改良等,雖然我目前還沒有能力去實踐,但了解這些能夠開闊眼界,對未來紅豆杉產業的發展方向也有所啟示。總之,這本書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寶貴參考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