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栽培草地
定价:228.0元
售价:187.0元,便宜41.0元,折扣82
作者: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030436498
字数:100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栽培草地》适合草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学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适合大型图书馆,特别是农业院校和研究所的图书馆、阅览室馆藏。
内容提要
栽培草地不仅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栽培草地》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栽培草地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栽培草地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草地主要栽培牧草分布与区划、牧草轮作制度演变与发展趋势、牧草营养物质形成与质量评价、栽培草地建植技术、栽培草地杂草防控技术、栽培草地水分利用与管理技术、栽培草地营养调控技术和栽培草地衰退机理与恢复技术;下篇为栽培草地的区域发展,包括东北湿润半湿润区、华北温暖半湿润区、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绿洲区、青藏高寒区、西南带湿润区、华东带湿润区和华中带湿润区的栽培草地资源特点、发展优势以及发展路径。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上篇栽培草地理论与技术
章栽培草地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节栽培草地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与特性
(一)栽培草地的意义
栽培草地不仅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畜牧业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草原与牧草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1956)就明确指出,农、林、牧的有机结合和整体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的正确方向。牧草栽种结合到轮作制中是农、林、牧整体经营的中心环节,不仅为畜牧业生产饲草饲料,也为农作物增产提供条件。就家畜饲养而言,牧草是家畜主要、优美、经济的饲料;就农作物栽培而言,栽培牧草能改变土壤结构,增进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防止冲刷、保持水土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效果。栽培草地是一种集约的经营方式,即在面积上栽培牧草作青饲、青贮、调制干草或放牧利用。栽培草地的产量可以成倍地高于天然草地,质量更是显著提高。栽培草地作为草地培育完整体系的一部分,使草与家畜的关系进一步协调,全面提高了草地生产能力。一般而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栽培草地的面积越大,畜牧业生产水平就越高,对于靠天养畜的依赖性就越小。
(二)栽培草地的概念与特性
1.栽培草地的概念
栽培草地就是以生产饲草为目的,利用综合农艺措施(耕翻、耙耱或免耕),通过播种方式建植形成的植物群落,播种的饲草既可以是一年生,也可是多年生;既可以是草本,也可以是半灌木、灌木,甚至可以是小乔木等。
2.栽培草地的特点
1)群落结构简单。与天然草地相比,栽培草地群落结构简单,多数栽培草地为单一牧草群落,如苜蓿栽培草地、无芒雀麦草地等,也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混播而成的复合或多元牧草群落,如三叶草-黑麦草(Trifoliumspp.-Loliumperenne)的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是草地系统的典范。另外,在牧草生活型的组成上,栽培草地也相对简单,同一个栽培草地或由多年生草本构成,或由灌木类植物构成,或由一年生植物构成。
2)群落草种搭配合理。通过综合的农艺培育技术措施,如耕翻耙耱、播种、排灌、施肥、杂草防除和合理利用等,可使栽培草地群落成分和结构得到优化,如多年生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利用地上空间、阳光和二氧化碳;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在混播草地中既包括深根可固氮的豆科草种,也包括浅根植物禾草;既包括上繁草,也包括下繁草;既包括短寿多年生牧草(2~3年达到茂盛生长期),也包括长寿多年生牧草(生长5~6年或以上)。
3)稳产、高产、优质。栽培草地集约化程度高,其产量可以成倍地高于天然草地,质量也可显著提高,由于栽培草地有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制度,它的产量和质量相对稳定均衡。
4)类型多样,利用方式灵活。栽培草地类型多样,如短期草地、割草地、放牧地等。栽培草地的牧草既可用于青饲、青贮,也可以调制成干草或放牧利用。
(三)栽培草地类型
栽培草地的类型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胡自治(1995a,1995b)提出了栽培草地分类的新系统——综合顺序分类法,并确定了系统分类的原则及类、亚类、型三级分类体系。在总结世界各国栽培草地类型的基础上,将栽培草地的类型划分如下。
1.按热量带划分的栽培草地类型
1)热带栽培草地;
2)带栽培草地;
3)温带栽培草地;
4)寒温带栽培草地;
5)寒带和高山带栽培草地。
2.按利用年限划分的栽培草地类型
1)临时栽培草地;
2)栽培草地。
3.按牧草组合划分的栽培草地类型
1)单播栽培草地:豆科单播草地、禾本科单播草地;
2)混播栽培草地:一年生禾本科-豆科混播草地、多年生禾本科-豆科混播草地、多年生禾本科混播草地、多年生豆科混播草地。
4.按培育程度划分的栽培草地类型
1)栽培草地;
2)改良草地。
5.按复合生产结构划分的栽培草地类型
1)农草型栽培草地;
2)林草型栽培草地;
3)果草型栽培草地。
6.按生活型划分的栽培草地类型
1)草本栽培草地;
2)灌丛栽培草地;
3)乔林栽培草地(饲用林)。
二、对畜牧业的影响
(一)栽培草地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饲草家产系统中,饲草是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畜牧业生产离不开有效的饲草供应,天然草地放牧是低成本的畜牧业生产系统,但它并不是有效、合理的。由于天然草地饲草供应的季节不平衡或饲草质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和高值发展。栽培草地是发展优质、高效和安全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像奶牛业、肉牛业和肉羊业更是如此。由于栽培草地可提供优质、高产和安全的饲草,同时通过饲草的加工调制(干草、青贮),将生产旺季的优质饲草储藏起来,到饲草生产淡季或冬春季供应家畜,以达到饲草的均衡供应。所以,畜牧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栽培草地的发展,如美国农场土地中的41.5%种植饲草,其中苜蓿的面积占栽培草地总面积的41%~44%,产量占总产量的57%~58%。美国的栽培草地以调制干草为主,除苜蓿外,还有三叶草和猫尾草的混播草地,此外,还有胡枝子、大豆、豇豆、花生、谷物干草等。紫花苜蓿与高牛尾草混播草地的可消化干物质,可达到52%,粗蛋白含量为每亩99kg。新西兰栽培草地产草量较高,平均3亩草地养1只羊,产量高的草地1亩地可养1只羊。
中国是牛肉、羊肉生产大国,羊肉产量居世界位,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从生产情况看,中国牛、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牛肉、羊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优势产区逐渐形成。牛肉、羊肉产量由1980年的71.4万t增加到2011年的1040.6万t,增长13.6倍,年均增长9.0%;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5.9%上升到2011年的13.1%。
牛存栏和出栏量分别由1980年的7167.6万头和332.2万头,增加到2011年的10360.5万头和4670.7万头,牛肉产量由26.9万t增加到647.5万t,增长23倍,年均增长10.8%;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2.2%上升到8.1%(表1-1)。
续表
年份 牛存栏量/万头 牛出栏量/万头 牛肉产量
产量/万t 牛肉占肉类比例/%
1980 7167.6 332.2 26.9 2.2
1985 8682.0 456.5 46.7 2.4
1990 10288.4 1088.3 125.6 4.4
1995 10420.1 2243.0 298.5 7.3
2000 12353.2 3806.9 513.1 8.5
2001 11809.2 3794.8 508.6 8.3
2002 11567.8 3896.2 521.9 8.4
2003 11434.4 4000.1 542.5 8.4
2004 11235.4 4101.0 560.4 8.5
2005 10990.8 4148.7 568.1 8.2
2006 10465.1 4222.0 576.7 8.1
2007 10594.8 4359.5 613.4 8.9
2008 10576.0 4446.1 613.2 8.4
2009 10726.5 4602.2 635.5 8.3
2010 10626.4 4716.8 653.1 8.2
2011 10360.5 4670.7 647.5 8.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羊存栏和出栏量分别由1980年的18731.1万只和4241.9万只,增加到2011年的28235.8万只和26661.5万只,羊肉产量由44.5万t增加到393.1万t,增长约8倍,年均增长7.3%;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3.7%上升到4.9%(表1-2)。
续表
年份 羊存栏量/万只 羊出栏量/万只 羊肉产量
产量/万t 羊肉占肉类比例/%
1980 18731.1 4241.9 44.5 3.7
1985 15588.4 5080.5 59.3 3.1
1990 21002.1 8931.4 106.8 3.7
1995 21748.7 11418.0 152.0 3.7
2000 27948.2 20472.7 264.1 4.4
2001 27625.0 21722.5 271.8 4.5
2002 28240.9 23280.8 283.5 4.5
2003 29307.4 25958.3 308.7 4.8
2004 30426.0 28343.0 332.9 5.0
2005 29792.7 24092.0 350.1 5.0
2006 28369.8 24733.9 363.8 5.1
2007 28564.7 25570.7 382.6 5.6
2008 28084.9 26172.3 380.3 5.2
2009 28452.2 26732.9 389.4 5.1
2010 28087.9 27220.2 398.9 5.0
2011 28235.8 26661.5 393.1 4.9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加拿大(包括肉牛、奶牛、绵羊、马、野牛、麋鹿、鹿和其他特殊反刍动物)是主要的饲草使用者。反刍动物农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草场和存储饲草的稳定供应。据加拿大统计局估计,萨斯喀彻温省农场2009年1月存栏265.0万头肉牛和8.2万只绵羊(表1-3)。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统计局报估了本省农场马的实际数量
……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中国栽培草地》的封面虽然不算特别惊艳,但内容却散发着一种朴实而有力量的科研气息。我一直认为,农业的根本在于土壤和植物,而草地作为重要的植物群落,其科学种植对于整个农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揭示当前中国在栽培草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突破。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草种的特性、栽培要求以及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同时,关于草地管理,如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我也希望能从中得到深入的了解。书中“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署名,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帮助我们解决在草地栽培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牧草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十分详实,相信能够满足我深入了解的需求。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栽培草地》这本书时,第一印象是它的主题非常切合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我个人一直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很感兴趣,特别是涉及到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域。草地作为畜牧业的基础,其科学栽培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效率和效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全面的指南,为我提供关于中国栽培草地的系统性知识。具体来说,我希望了解目前国内有哪些主流的栽培草种,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应该如何选择和培育牧草?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比如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生物防治等?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著作,我相信这本书在技术层面一定非常专业,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我期待从中学习到如何科学地规划和管理草地,以达到最优的产量和质量,并为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中国栽培草地》给我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我平时对农业尤其是畜牧业领域的发展非常关注,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畜牧业变得更具竞争力,其中草料的供应和质量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核心内容,让我眼前一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我国在栽培草地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比如,针对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有哪些优良的牧草品种可供选择?在栽培过程中,有哪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哪些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国家在推动牧草产业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著作,我深信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专业和权威,能够为我提供宝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栽培草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被书名“中国栽培草地”这几个字深深吸引了。当下中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在畜牧业方面,对于草地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是整个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一直对这方面的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前沿的技术和实际的应用经验。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章节的细节,但从目录和一些章节的标题来看,这本书似乎涵盖了从草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到草地改良、牧草收割、储存和利用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这个著者的身份,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在我日常工作中可以借鉴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草地的科学化管理,从而提升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最终为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相当丰富,相信会有很多值得我细细品味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风格我非常喜欢,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感觉。拿到手中,沉甸甸的分量就暗示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一个对农业科技发展一直保持关注的普通读者,我对于“中国栽培草地”这个主题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当前强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农业的大背景下,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其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当前中国在栽培草地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特别是那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栽培的草种信息,以及相应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术。同时,我也对“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这个著者的身份感到非常信服,相信他们所著的内容一定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草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我个人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提供宝贵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