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工与电子技术(第2版)
定价:49.90元
作者:毕淑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1283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路基础、常用电工设备及其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常用电子电源、实际应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电路基础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工设备及其控制主要介绍常用的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模拟电子技术主要介绍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常用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
目录
目 录 部分 电工技术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1 电路作用与电路模型11.2 电路的物理量21.2.1 电流、电压和电位的概念21.2.2 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31.2.3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41.3 欧姆定律51.4 电路中的功率71.5 基尔霍夫定律8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8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91.6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01.6.1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0*1.6.2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111.7 电源及其等效变换131.7.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131.7.2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4*1.8 电桥电路15本章小结16习题18第2章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202.1 支路电流法202.2 节点电压法212.3 叠加定理232.4 戴维南定理25*2.5 含有受控电源的电路分析282.5.1 受控电源282.5.2 电路分析28本章小结30习题31第3章 正弦交流稳态电路33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333.1.1 正弦量33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34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63.2.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73.2.2 正弦量的相量形式373.3 电路元件的相量模型393.3.1 电阻元件的相量模型393.3.2 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403.3.3 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433.3.4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453.4 阻抗及其串并联463.4.1 阻抗463.4.2 阻抗的串联473.4.3 阻抗的并联483.5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93.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513.7 功率因数的提高533.8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553.8.1 串联谐振55*3.8.2 并联谐振563.9 RLC串联电路的仿真58本章小结59习题60第4章 三相电路624.1 三相电源624.1.1 三相电源电压的产生624.1.2 三相电源的连接及提供的电压634.2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644.2.1 三相四线制电路654.2.2 负载Y接的三相三线制电路674.3 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684.4 三相电路的功率69本章小结71习题72*第5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735.1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其分解735.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755.2.1 非正弦周期电流的有效值755.2.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765.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76本章小结78习题79第6章 线性电路的暂态过程806.1 暂态过程的基本概念806.1.1 暂态过程806.1.2 换路定则816.1.3 电路的初始值826.2 一阶RC电路的响应836.2.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36.2.2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56.2.3 RC电路的全响应876.3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876.4 一阶RL电路的响应89本章小结92习题92第7章 变压器947.1 变压器的结构947.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957.3 变压器的功能967.3.1 电压变换967.3.2 电流变换977.3.3 阻抗变换987.4 变压器绕组的连接997.5 自耦变压器100本章小结101习题102第8章 电动机1038.1 直流电动机1038.1.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03*8.1.2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105*8.1.3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1078.2 三相异步电动机1078.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1078.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098.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118.2.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1148.3 单相电动机118本章小结120习题120第9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1229.1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1229.1.1 手动电器1229.1.2 自动电器1239.2 常用低压控制电路1269.2.1 直接启动控制电路1269.2.2 正反转控制电路1279.3 顺序控制1299.4 行程控制1309.5 时间控制132本章小结133习题133 第二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 0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3510.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3510.1.1 本征半导体13510.1.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13610.1.3 PN结13710.2 半导体二极管13910.3 特殊二极管14210.4 半导体三极管14410.4.1 基本结构14410.4.2 载流子分配及电流放大原理14510.4.3 特性曲线14610.4.4 主要参数14710.5 场效应晶体管14910.5.1 N沟道增强型MOS管15010.5.2 N沟道耗尽型MOS管15110.6 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的仿真152本章小结153习题1541章 基本放大电路15611.1 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15611.1.1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15611.1.2 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15611.1.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5811.1.4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16211.1.5 放大电路的温度稳定性16311.1.6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6511.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16611.2.1 静态分析16611.2.2 动态分析16711.3 多级电压放大电路16911.3.1 阻容耦合电压放大电路16911.3.2 直接耦合电压放大电路17111.4 差分电压放大电路17211.4.1 静态17211.4.2 动态17311.4.3 输入-输出方式17411.5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仿真175本章小结177习题178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8112.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18112.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模型和分析依据18312.2.1 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18312.2.2 分析依据18412.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18412.3.1 比例运算电路18412.3.2 加法运算电路18612.3.3 减法运算电路18812.3.4 微分运算电路19012.3.5 积分运算电路19112.3.6 其他线性应用电路19312.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19512.4.1 电压比较器19512.4.2 过零比较器19612.4.3 限幅器19712.5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19812.5.1 反馈的基本概念19812.5.2 反馈的判别19812.5.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改善20112.6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20312.7 低通滤波电路的仿真204本章小结206习题206 第三部分 数字电子技术 3章 组合逻辑电路21013.1 概述21013.2 逻辑运算及门电路21113.2.1 基本逻辑运算及其门电路21113.2.2 复杂逻辑运算及其门电路21213.3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21413.3.1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常用定律及运算规则21413.3.2 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21513.3.3 逻辑函数的化简21713.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22113.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22113.4.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2213.5 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22413.5.1 运算电路22413.5.2 编码器22613.5.3 译码器22913.5.4 数据选择器234本章小结237习题2374章 时序逻辑电路23914.1 双稳态触发器23914.1.1 概述23914.1.2 基本RS触发器24014.1.3 时钟触发器24114.1.4 时钟双稳态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25114.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25314.2.1 概述25314.2.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253*14.2.3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25514.3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25614.3.1 寄存器25614.3.2 计数器258本章小结267习题268*5章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27115.1 数模转换器(D/A转换器)27115.1.1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7115.1.2 集成D/A转换器简介27315.2 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27515.2.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7515.2.2 集成A/D转换器简介276本章小结278习题278 第四部分 电子电源
作者介绍
毕淑娥,1978年9月~2001年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曾担任电工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2001年3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师。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担任电工学教研室主任。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工程应用场景,这一点对于未来想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在阐述理论时,总能巧妙地穿插一些行业内的“黑话”或规范术语,但同时又会立即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确保了专业性和可理解性之间的完美平衡。比如,在讨论交流电路的阻抗匹配时,文字描述中会提到“工程实践中常采用的‘T’型或‘π’型网络”,然后紧接着就会用一个简单的实例说明这种匹配在提升信号传输效率上的实际意义。这种叙事方式让人感觉不像是在读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传授实战心得。此外,书中对一些历史上的经典实验和奠基性的理论发现的引用,也让读者能够体会到技术进步的脉络,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对科学精神的敬畏之心。它成功地将“为什么”和“怎么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蓝色调,搭配着清晰有力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触感平滑,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它的排版布局,图文并茂的安排方式使得复杂的电路图和理论公式不再显得那么枯燥难懂。书中穿插的那些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更是将抽象的电学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设备紧密联系起来,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重点。比如,讲解到半导体器件时,不仅仅是罗列参数,而是通过生动的示意图展示了其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这种可视化教学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而且,书本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和携带,书页也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的现象,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工艺上的用心。整体而言,从拿到手的第一印象到翻阅过程中的舒适度,这本书在“物理体验”上已经为高质量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深入研读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安全与规范”的重视程度。在涉及高电压、精密仪器操作或特定元器件选型时,作者都会非常郑重地设置警示框或专门的说明部分,强调操作规范和潜在风险。例如,在讲解继电器控制回路时,会特别指出触点老化和线圈过热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保护电路设计建议。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高度责任感。很多入门级的教材往往会忽略这些“软性”但至关重要的知识点,而这本书却将其视为核心内容之一进行讲解。这种培养未来工程师严谨细致工作态度的教育理念,远超出了单纯的知识传授范畴,让读者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建立了起码的工程伦理和安全意识。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职业素养的启蒙读物,对于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在习题设计和学习辅助工具的提供上,体现了极强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书后的习题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题,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考察。有些题目甚至会设置一些看似简单却需要多步骤推理才能得出结论的场景,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贴心的是,书中很多关键概念和公式旁边都配有二维码或者明确的章节引用提示,如果你对某个知识点感到模糊,可以迅速回溯到它被首次详细讲解的源头,形成一个有效的自我检查和学习闭环。此外,章节末尾的“知识点回顾”部分,用提纲挈领的方式总结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考前复习来说简直是神器。这种全方位的学习支持系统,让学习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变成了一个主动探索和查漏补缺的动态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不同学习阶段读者的需求的深刻理解。
评分与其他教材相比,这本书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性和层次感。它并非简单地将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而是遵循着从基础到深入、从宏观到微观的渐进式教学路径。初学者可以扎实地从最基本的电路定律学起,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细致推导和应用,这些内容讲解得细致入微,即便是公式推导的每一步逻辑跳跃点也做了详尽的注释,确保读者不会“掉队”。随着章节的推进,内容逐渐过渡到对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核心电子元件的剖析,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功能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元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特性曲线和等效电路模型。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比如PN结的反向偏置与正向偏置的微妙差异,都用对比鲜明的语言和图示进行了区分讲解,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叙事结构,使得知识的吸收效率大大提高。读完一个单元后,读者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而不是生硬地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