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定价:58.00元
作者:潘月斗 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11144736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由人士马小亮教授主审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综合读者反馈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全新改版,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现代电力拖动(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控制方法,以及对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内容提要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21 世纪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全面、系统地 介绍了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对电 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 的分析,并介绍了数字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 特点及数字化设计方法。
篇依据直流电动机的广义数学模型,建立了 直流电动机的闭环控制结构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分析 了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动态特性;介绍了可逆直 流调速系统的运行方法;给出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 统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
第2篇从建立交流电动机数学模型人手,讲述现 代交流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 理、控制方法,以及静、动态特性分析;介绍了先进 控制理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本篇的重点 内容是恒压频比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 及异步电动机定子磁链轨迹控制系统;普通三相同步 电动机自控式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及其矢量控制系统、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控制 系统,以及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
第3篇介绍了伺服系统的基本特点、组成、类型 、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伺服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 动态分析和设计;介绍了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伺服系统 。
第4篇介绍了数字(计算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 系统的基本特点、数字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数字控 制器的硬件与软件,以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数字 化设计方法。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21世纪高等院校 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电气工程有 关专业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需 要,也可作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自动化等相 关学科硕士研究生用书,还可供从事电气传动工作的 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出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常用符号表
绪论
0.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0.1.1 电力拖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0.1.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0.1.3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0.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
0.3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0.3.1 电力拖动调速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0.3.2 电力拖动伺服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0.3.3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网络控制
篇 电力拖动直流调速系统
章 开/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1 开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及其数学模型
1.1.1 晶闸管整流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1.1.2 直流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1.1.3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广义数学模型
1.2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2.1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结构及其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
1.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结构及其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
1.2.3 他励直流电动机励磁闭环控制系统
1.2.4 直流电动机双域闭环控制系统(先升压后弱磁调速系统)
第2章 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
2.1 调速系统的稳态调速指标
2.1.1 转速控制的要求
2.1.2 稳态调速指标
2.2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
2.2.1 ASR为比例调节器时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
2.2.2 ASR为PI调节器时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
2.2.3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
2.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
2.4 习题
第3章 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
3.1 动态调速指标
3.2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3.2.1 ASR为比例调节器时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3.2.2 ASR为PI调节器时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3.2.3 调节器设计
3.3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3.3.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
3.3.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3.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
3.4 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3.4.1 电流自适应调节器
3.4.2 转速自适应调节器
3.5 习题
第4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4.1 晶闸管.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V-M可逆系统)
4.1.1 晶闸管·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
4.1.2 电枢可逆系统中的环流
4.1.3 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4.1.4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4.2 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PWM-M可逆系统)
4.3 习题
第5章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5.1 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意义
5.2 典型系统
5.3 典型系统的参数和性能指标的关系
5.3.1 典型I型系统的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5.3.2 典型Ⅱ型系统的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5.4 非典型系统的典型化
5.4.1 直接校正成典型系统
5.4.2 低频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5.4.3 高频小惯性群的近似处理
5.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
5.5.1 电流环的设计
5.5.2 转速环的设计
5.6 习题
第2篇 电力拖动交流调速系统
第6章 基于稳态数学模型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6.1 基于稳态数学模型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方式
6.1.1 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方式
6.1.2 转差频率控制方式
第3篇 电力拖动伺服系统
第4篇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架设了理论科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桥梁。我过去在学习电机控制时,总觉得理论很美,但一到实际应用中,总有各种参数漂移、非线性和干扰问题冒出来,让我束手无策。这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多维度的:它不仅教会了如何设计理想的控制器,更重要的是,它花了不少篇幅讨论了如何应对实际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比如,针对不同负载类型(恒转矩、恒功率)下的动态性能优化,书里给出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我特别欣赏它对底层硬件接口的讨论,虽然不深入细节,但明确指出了软件算法必须如何适应PLC、DCS或专用DSP的特点。这本书让你明白,一个“好”的控制系统,绝不是纯粹的数学模型,而是一个能在真实世界中稳定、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这对于培养具备全局观的工程师至关重要。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编排结构非常新颖,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教材那种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工程师实战指南,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论汇编。内容上,它并没有沉溺于过时的技术细节,而是高瞻远瞩地将最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现代传感器技术融入到了电力拖动的控制回路设计中。我尤其赞赏作者对“可靠性”和“鲁棒性”的强调,这在实际的工业现场至关重要。书中关于故障诊断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的讨论,简直就是一份高级研修班的讲义。那些关于系统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态精度的权衡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辩证思维展示。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阅读知识,更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对话,他总能在我即将迷失在数学公式的海洋时,及时拉我一把,告诉我真正的工程目标是什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酣畅淋漓。
评分这本《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简直是为我这种电力工程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教科书!书中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首先,它对传统电力拖动系统的原理阐述得极其透彻,从最基础的电磁学到复杂的电机控制理论,循序渐进,逻辑性极强。特别是关于变频调速和伺服控制的那几个章节,作者似乎完全掌握了如何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实际应用。书里大量的实例分析和仿真结果,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际生产线上发挥作用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控制算法时的严谨性,从拉普拉斯变换到状态空间法,每一步推导都详略得当,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对于想打下扎实基础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系统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读完后,我对现代工业驱动系统的复杂性和美感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必须从其详尽的图表和清晰的数学推导说起。很多技术书籍在引入复杂模型时,往往会省略关键的中间步骤,导致读者在复现或深入研究时感到力不从心。然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每一个控制框图都精准无误,每一次传递函数的推导都清晰可见,绝无含糊其辞之处。例如,在讨论到磁场定向控制(FOC)时,作者不仅展示了坐标变换的几何意义,还深入分析了电流环和磁链环之间的耦合关系,这对于理解矢量控制的精髓至关重要。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进行系统仿真和参数整定的技术人员来说,书中提供的这些精确的数学模型,直接可以作为我编写仿真代码的蓝本。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浮夸之作,而是那种可以真正被“拆解”和“利用”的硬核技术宝典。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浏览”的书籍。它的语言风格是高度凝练和专业化的,对于初次接触该领域的读者可能会有陡峭的学习曲线。但是,如果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电气工程背景,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它对最新工业标准和网络化控制趋势的融入,显示了作者的前瞻性视野。在章节的末尾,作者常常会布置一些需要综合运用前几章知识才能解答的开放性问题,这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探索欲。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本书需要反复阅读,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领悟,因为你对前置知识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它就像一把精密的尺子,让你精确地丈量自己在电力拖动自动化领域的掌握程度,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进阶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