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经济科学译丛) | ||
| 定价 | 78.00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02-01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美)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美)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美)理查德·斯塔兹(Richard Startz) 著;王志伟 译校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80 | |
| 字数 | 862千字 | |
| ISBN编码 | 9787300237725 | |
本书自1977年**版问世以来,就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教材,不断更新再版,目前已修订到第十二版。不仅美国多所著名大学在使用,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中国、日本、拉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许多大学经济类院系的学生都在使用这本教材。该教材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难度适中,融合了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家各派的观点,是一本易于理解并且**灵活的经济学教材。此外,本书还配有学习指导书,帮助读者对书中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本次修订,作者使用了*新的资料,并反映了*新的大萧条的情况,图形、数据以及经验性的作业习题,都采用了可以得到的*近的数据。从结构上来看,主要进行了以下调整:新增的第20章,对美国和欧洲政府债务直接予以关注;原来的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分析”一章,被分成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两个独立的章;原来叙述“重大事件”的**9章,被分成了关于大萧条和恶性通货膨胀两个独立的章。一些关于财政赤字的内容被移到新的第20章内。
鲁迪格·多恩布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讲座讲授和国际管理学教授。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罗彻斯特大学任教。1975-2002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国际经济学方面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他的具体研究兴趣包括汇率行为、高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以及资本高度流动性给发展中经济所带来的问题与机遇。
斯坦利·费希尔,2005-2013年曾任以色列银行总裁。曾任花旗财团副主席和花旗财团国际部总裁,1994-2002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壹副总监。1973-1998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1988-1990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面。特别是通货膨胀及稳定措施,以及转型经济学等方面。
理查德·斯塔兹,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拉拉分校经济学教授。他分别在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与种族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他的许多著作都集中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方面。
第1章导论
1-1宏观经济学的三类模型
1-2重复申明
1-3本书概要与预告
1-4XX条件与学习方法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2-1产出的生产与对生产要素的支付
2-2支出与需求的构成
2-3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2-4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2-5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
2-6失业
2-7利率和实际利率
2-8汇率
2-9在哪里可以立即找到可用的数据
第3章增长与积累
3-1增长核算
3-2增长的经验估算
3-3增长理论:新古典模型
第4章增长与政策
4-1增长理论:内生增长
4-2增长政策
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
5-1总供给曲线
5-2总供给曲线和价格调整机制
5-3总需求曲线
5-4不同供给假定下的总需求政策
5-5供给学派经济学
5-6长期内将总供给和总需求放在一起
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
6-1通货膨胀和失业
6-2滞胀、预期通货膨胀及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6-3理性预期革命
6-4工资-失业关系:为什么工资是黏性的?
6-5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6-6供给冲击
6-7失业与通货膨胀:评估权衡
第7章失业
7-1贝弗里奇曲线
7-2失业的解剖
7-3充分就业
7-4失业的代价
第8章通货膨胀
8-1通货膨胀的成本
8-2通货膨胀与指数化:防止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
8-3轻微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好处吗?
第9章政策预览
9-1关于政策实践的一个媒体水平的观点
9-2作为规则的政策
9-3利率和总需求
9-4计算如何达到政策目标
第10章收入与支出
10-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10-2消费函数与总需求
10-3乘数
10-4政府部门
10-5预算
10-6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
11-1商品市场与IS曲线
11-2货币市场与LM曲线
我一直对“国家”这个概念感到好奇,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教材,更像是一本揭示国家经济运行奥秘的百科全书。从最基础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开始,它详细解释了GDP的构成、计算方法以及它的局限性。我这才明白,原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仅是看它生产了多少东西,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接着,书中还深入探讨了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学核心议题。作者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图表,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让我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框架有了清晰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讲解印象深刻,它们是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又会带来哪些潜在的后果。这些知识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新闻中的经济报道,理解政府的各项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宏观经济学一直存在一种“高冷”的印象,总觉得是那种只存在于象牙塔里的学问。但当我翻开这本书,这种感觉立刻烟消云散了。它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导师,用一种我能够接受的方式,为我打开了宏观经济学的大门。书中对于“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的分析,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不是冰冷的数字和理论,而是充满了人性的考量。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某种消费决策?企业又是如何决定生产多少产品?这些问题的背后,都离不开对人性和动机的理解。作者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让整个分析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我特别喜欢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章节,它让我明白,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政府的介入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警惕政府过度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教材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这个经济学小白。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模型,而是从最基本、最贴近生活的概念入手,比如“稀缺性”和“选择”。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面临稀缺,以及为什么需要做出选择。这让我一下子就觉得宏观经济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深理论,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书中关于“供给与需求”的讲解更是经典,不仅解释了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还分析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插入的一些小故事和现实案例,比如某个商品价格的涨跌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这些生动的例子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我仿佛置身于市场之中,亲身感受着供需力量的博弈。读到关于“弹性”的部分,我更是眼前一亮,原来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弹性来解释,比如商品价格变动后销量会如何变化。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层层递进,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更多的经济学知识。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想读,但苦于基础太薄弱,总是望而却步。最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啃这本书。第一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让我对这个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作者的讲解非常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理解。书中穿插的案例也都非常有现实意义,让我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比如,关于经济增长的内容,作者就结合了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读到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概念,比如“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等。作者对这些概念的解释都非常到位,并配以图表,使得理解更加直观。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认识宏观经济学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这个学科的魅力所在。我期待着后续章节的学习,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好奇心的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解答我疑问的书。这本教材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阐述,更是将宏观经济学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书中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章节,为我揭示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了解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可能迅速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者在分析国际贸易的理论时,并没有生硬地罗列各种模型,而是通过具体的贸易案例,比如不同国家在某些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来解释贸易为何对所有参与方都有利。对于国际金融部分的讲解,我也觉得非常有价值,它让我理解了汇率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资本如何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