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血液科分册-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
定价:26.00元
作者:侯丽,许亚梅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8083469
字数:
页码:1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侯丽、许亚梅编写的《血液科分册》是《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共17册)系列读本之一。该丛书由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中医中药界泰斗张伯礼、高学敏以及中医临床各科专家编撰而成。《血液科分册》由中医血液科专家陈信义等编写。以血液科常见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为主线,以中医辨证论治为纲要,详细介绍了不同疾病的各个证型所应用的中成药的种类、药物组成、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禁忌,以及“基药”、“药典”、“医保”类型等,指导临床医师学中医、懂中药、熟练正确应用中成药。
目录
急性白血病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三、用药注意
附一 常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附二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三、用药注意
附一 常用治疗再障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附二 治疗再障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过敏性紫癜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三、用药注意
附一 常用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附二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三、用药注意
附一 常用治疗lTP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附二 治疗ITP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缺铁性贫血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三、用药注意
附一 常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附二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对罕见或疑难血液病的覆盖面上,这一点常常是许多同类书籍所缺失的。我关注到其中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章节,这个领域临床实践的个体化差异极大。我期望这本书能展现出对这些复杂病例的深刻洞察力,比如,在不同风险分组下,如何精准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包括对支持治疗的细致考量,如输血指征的把握、生长因子的使用时机等。如果书中能通过多个典型、但又非教科书式的复杂病例,展示如何运用多学科协作的思路(MDT),并融合不同治疗模式进行个体化干预,那就极具参考价值了。它应该能够启发我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那些“教科书上没有写明”的临床细节和处理策略。
评分拿到这本厚厚的《血液科分册》时,我其实是抱持着一丝忐忑的。毕竟市面上的医学专著,要么过于晦涩难懂,充斥着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机制图表,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只是一些简单病症的罗列,缺乏深入的临床指导。我更希望找到的是那种既能扎实讲解病理生理,又能提供详实、可操作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这个特定领域,能够给出清晰的鉴别和选择思路。我特别关注的是,对于那些血液系统常见疾病,比如不同类型的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书中对现代西医诊断标准和治疗路径的阐述是否足够前沿和细致。如果它能把复杂的数据和指南,通过生动的病例分析和逻辑清晰的章节安排展现出来,那这本书就绝对是我的案头必备了。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言语风趣的前辈医生,带着我一步步剖析临床难题,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复述。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在现代临床应用抱有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我更看重的是该书在中成药的循证医学证据方面的论述深度。单纯的经验总结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已经远远不够,我希望看到的是,每种推荐的中成药,其背后的临床试验数据、药代动力学研究,乃至与西药联用的安全性评估,都有详实可靠的支撑。例如,在处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书中对某些补肾益气类中成药的推荐,能否清晰地阐述其作用靶点和对骨髓微环境的改善机制?如果能提供一些高质量的Meta分析结果或大型前瞻性研究的摘要引用,那就太能增加说服力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经验推荐”,而是能真正成为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证据的桥梁,为临床医生使用中成药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避免“经验主义”的陷阱。
评分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作者团队在知识更新速度上的努力。血液病领域,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方面,发展速度极快,一本专业书籍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信息的“保鲜度”。我特意核对了一些关于最新批准的血液肿瘤靶向药物的介绍,发现书中对这些新兴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终点(比如PFS、OS的解读)以及潜在的耐药机制分析都做了及时的跟进。这表明编者并非只是简单地汇编旧有资料,而是在持续跟踪最新的国际指南和重磅学术会议的成果。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保持知识体系同步更新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如果能成为一本“活的参考书”,能够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不断修订,它的长期价值将无可估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可以说是相当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了。纸张的质量非常好,即使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临床医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更令人赞赏的是,它在信息架构上的用心。清晰的章节标题和子标题,配合恰到好处的留白,使得内容的主次关系一目了然。我特意翻阅了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章节,发现它对不同亚型的治疗方案的迭代更新追踪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化疗方案的调整周期,还是靶向药物的适应症拓展,都做了详细的表格梳理,这比纯文字的描述效率高出太多了。如果能再多一些图文结合的流程图,指引医生在复杂情况下如何快速决策,那就更完美了。总之,它在“易读性”和“信息密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人愿意主动去深入研读,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本工具书来查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