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岁方案(升级版)(附VCD光盘1张)
定价:25.80元
作者:张秀丽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10107191
字数:
页码: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宝宝树是中国规模大受关注的育儿网站,宝宝树的宗旨是爱交流成长,在宝宝树网站注册建家,与中国千万父母共同分享宝宝成长足迹,获得全方位育婴知识,缤纷个性内容满足你育儿生活的多方位需求。
内容提要
《1岁方案(升级版)》内容主要包括:1新生儿期、新生儿的生理发育、新生儿的分类、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日常保健与护理、1~7天新生儿照顾、新手爸爸妈妈参考要点、五大类新生儿用品采购、新生儿的包裹、早产儿的护理、新生儿鹅口疮、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重症的常见症状等等。
目录
1新生儿期
新生儿的生理发育
新生儿的分类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日常保健与护理
1~7天新生儿照顾
新手爸爸妈妈参考要点
五大类新生儿用品采购
新生儿的包裹
早产儿的护理
新生儿鹅口疮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预防接种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重症的常见症状
新生儿的喂养
给新生儿早开奶
成功哺乳的关键
扫除哺喂母乳的障碍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早产儿的喂养
0-3个月宝宝这样吃
育儿难题Q&A
新生儿早期培育
新生儿智力发育
给新生儿选择玩具
新生儿素质训练
宝宝智能测评
2个月的宝宝
2个月宝宝的生理和感觉发育
宝宝的生理发育
宝宝的感觉发育
宝宝的心理发育
2个月宝宝的日常保健与护理
用传统尿布还是纸尿裤
注意保护宝宝的视力
注意宝宝的头发护理
如何预防宝宝猝死
预防小儿脑震荡
怎样判断宝宝的大便
宝宝可以长距离外出吗
2个月宝宝的饮食与营养
母乳不足时的喂养方法
喝母乳的宝宝,要不要再补充水分
……
3个月的宝宝
4个月的宝宝
5个月的宝宝
6个月的宝宝
7个月的宝宝
8个月的宝宝
9个月的宝宝
10个月的宝宝
11个月的宝宝
12个月的宝宝
小儿常见病预防与护理
作者介绍
工具书>百科全书
文摘
呼吸系统:由于早产儿呼吸系统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常有呼吸暂停和呼吸不规则现象。若呼吸暂停在20秒钟以上、脉搏减慢低于每分钟100次、出现口唇青紫或肌张力减低等现象,即称为呼吸暂停。此时须到医院吸氧及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另外,早产儿肺脏发育不成熟,还容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消化系统:早产儿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反射功能也不健全,咽喉部和食管括约肌神经发育不全,经常把吸入食管内的奶挤压到咽喉部,然后呛入到气管中,引起吸入性肺炎。早产儿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功能也差,由于生长快,需要得多,吃奶过多,又超过了早产儿的消化能力,很容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出现呕吐、腹泻和腹胀等。
生理性黄疸:由于早产儿功能比足月儿差,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就更不健全,所以其生理性黄疸的程度要比足月儿重,持续时间也长,可长达3周,且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核黄疸)。为了防止早产儿黄疸过重,医生常在早产儿刚出现黄疸时就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以蓝光照射为主)。
体内物质贮存量不足:早产儿由于过早地离开母体,所以其体内有许多物质贮存量不足,而且由于早产儿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差,因此很容易出现营养物质缺乏。若早产儿出现钙、镁缺乏,则容易出现低钙、低镁血症,容易发生抽搐;由于早产儿体内肝内糖原储备少,所以容易发生低血糖;若早产儿体内维生素K缺乏,则容易发生出血;若早产儿体内维生素E缺乏,则容易发生贫血。
早产儿抵抗能力差,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要注意清洁早产儿的皮肤,预防皮肤感染。早产儿脐部护理要精细。早产儿应尽量少与外人接触,特别是不能接触有病的人,妈妈更不能亲吻宝宝。妈妈给宝宝喂奶时,应洗净手和乳头,戴好口罩,避免一切发生感染的可能。
小儿患这种病的原因主要是、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小儿也容易患此病。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擦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用1%龙胆紫涂擦,疗效也不错,但因用药后口唇周围染色,影响观察并污染衣物,故临床上用得很少。
新生儿脐根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脐周皮肤发红时,这是脐炎的症状。脐部是细菌侵入新生儿机体的重要途径,不但能造成局部炎症,表现出局部症状,也可由此引起败血症,出现全身症状。患儿可出现发热、精神委靡、拒食、吐奶、黄疸加重等症状。
为了预防脐炎,在接生时应在严格无菌消毒的情况下进行,断脐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盖上消毒纱布。
断脐24小时后应将纱布打开,用75%酒精消毒脐周及脐残端。如果脐残端已干缩就不必再盖纱布,脐带暴露更有利于干燥,促使其脱落。以后每日用75%酒精棉消毒脐根部1~2次,直到脐带干燥脱落为止。平时要避免尿液及大便污染脐部,尿布不要盖到脐部,洗澡时要保护脐部,尽量不要浸湿脐部,以防脐炎发生。
一旦发现脐部发红、有分泌物渗出时,除用酒精消毒外,还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涂以2%龙胆紫。局部有脓肿形成时,应立刻去医院诊治。发生脐炎后,不仅要局部处理,还应服用抗生素,重症者需住院治疗。
……
序言
1新生儿期
新生儿的生理发育
新生儿的分类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日常保健与护理
1~7天新生儿照顾
新手爸爸妈妈参考要点
五大类新生儿用品采购
新生儿的包裹
早产儿的护理
新生儿鹅口疮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预防接种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重症的常见症状
新生儿的喂养
给新生儿早开奶
成功哺乳的关键
扫除哺喂母乳的障碍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早产儿的喂养
0-3个月宝宝这样吃
育儿难题Q&A
新生儿早期培育
新生儿智力发育
给新生儿选择玩具
新生儿素质训练
宝宝智能测评
2个月的宝宝
2个月宝宝的生理和感觉发育
宝宝的生理发育
宝宝的感觉发育
宝宝的心理发育
2个月宝宝的日常保健与护理
用传统尿布还是纸尿裤
注意保护宝宝的视力
注意宝宝的头发护理
如何预防宝宝猝死
预防小儿脑震荡
怎样判断宝宝的大便
宝宝可以长距离外出吗
2个月宝宝的饮食与营养
母乳不足时的喂养方法
喝母乳的宝宝,要不要再补充水分
……
3个月的宝宝
4个月的宝宝
5个月的宝宝
6个月的宝宝
7个月的宝宝
8个月的宝宝
9个月的宝宝
10个月的宝宝
11个月的宝宝
12个月的宝宝
小儿常见病预防与护理
说实话,这本《1岁方案(升级版)》的排版和视觉设计给我一种非常怀旧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十几年前的育儿书风格。我一直认为,育儿书籍的呈现方式也很重要,尤其对于需要快速获取信息的家长来说,清晰的图示和舒服的阅读体验是加分项。但这本,文字量偏大,很多关键信息点并没有用图表或者醒目的粗体字标出来,导致我在查找特定问题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在密集的文字段落中穿梭。举个例子,当我想核对宝宝出疹子和普通湿疹的区别时,我需要仔细阅读好几段文字才能找到那几个关键的鉴别点。对于一本声称是“升级版”的书籍来说,视觉上的现代化和易读性的提升是比较重要的。另外,关于光盘,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动态演示,比如如何正确地为宝宝测量身高体重,或者如何演示书中所说的某个安抚手法,那样直观多了。但目前看来,书本内容本身更侧重理论的阐述,缺乏那种能立刻在实践中产生指导效果的视觉辅助,读起来稍显枯燥和厚重,不太适合忙碌的父母随时翻阅。
评分我真是太期待看到一些关于感官统合和早期智力开发的具体操作指南了,毕竟一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拿到这本《1岁方案》,我本来以为“升级版”会紧跟当前的早教前沿,比如如何用积木搭建促进空间思维,或者如何通过音乐节奏训练提高听觉分辨能力。然而,实际阅读下来,它在这些方面的着墨不多,反倒是对“营养均衡”的介绍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部分内容虽然重要,但坦白说,市面上很多基础的婴幼儿营养指南都有提及,信息的新颖度不高。比如,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书里只是笼统地建议“按医嘱补充”,并没有深入讲解不同品牌和剂型的细微区别,或者如何观察宝宝对补充剂的反应。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如何在日常的玩耍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这些早教元素,而不是生硬地进行“上课”。比如,如果我想教宝宝认识颜色,书里给出的建议更多是“指着东西告诉他颜色”,这对我来说太空泛了。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图文并茂的“游戏卡片”或者“活动建议”,能让我立刻上手,而不是需要我自己再去网上搜索和设计这些活动。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硬核的“吃什么”方面做得还可以,但在“怎么玩”这个决定宝宝未来发展潜力的环节上,略显保守和不足。
评分这本《1岁方案(升级版)》真是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受益匪浅,不过说实话,我手里这本似乎和我想象中的内容不太一样。我原本是冲着“升级版”这个名头去的,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现代育儿理念,比如更科学的睡眠训练方法,或者最新的辅食制作技巧,毕竟现在信息更新得太快了。翻开目录,感觉内容组织得还是挺体系化的,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很多篇幅着重于对传统育儿观念的阐述和强调,比如关于“规律作息”的篇幅就非常详尽,甚至有些细节让我觉得有些刻板和教条。举个例子,它对“宝宝几点必须吃奶,几点必须睡觉”的规定细致入微,让人感觉压力山大。我理解培养规律性很重要,但现实中,一岁左右的宝宝总会有些意料之外的小状况,比如出牙不适或者生病,书里对于如何灵活应对这些突发状况的指导相对薄弱。我更希望看到一些更具弹性的建议,能够让家长在遵循大方向的同时,也能根据自家宝宝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那张附带的光盘,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但光从书本内容来看,它更像是一本“标准操作流程手册”,少了一些让人心安的“过来人经验分享”和对新手父母心理状态的关怀。对于那些追求极度精准养育的家长或许适用,但对我这种更倾向于轻松育儿的妈妈来说,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更侧重“与宝宝和谐相处”的书籍一起参考。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驱动力是希望找到一些关于“如何与一岁宝宝有效沟通”的指导,毕竟语言爆发期就要到了,我希望能做足准备,避免“代沟”的产生。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语言发展的章节,但读完后感觉有些失望。它主要强调的是“多和宝宝说话”和“多给他读书”,这些都是基础常识,我并不需要一本厚厚的书来告诉我这些。我真正需要的是进阶的技巧,比如,当宝宝发出“ba-ba”的声音时,我应该如何引导他区分“球”和“爸爸”?当他开始表达“不要”时,我该如何回应才能既尊重他的意愿又不助长他的任性?这本书对于处理这些初级但复杂的情绪和语言冲突的场景描绘得非常少。它更像是在描述一个“理想中的宝宝”——一个按部就班、按时完成各项发育里程碑的宝宝。而现实中,我的宝宝可能正处于“执拗期”的前奏,我更需要的是工具书,是能提供具体对话脚本和安抚策略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宏观的育儿哲学读物。因此,在亲子沟通和情商培养方面,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
评分关于“过渡期”的安排,也就是如何从奶瓶过渡到水杯,或者如何逐渐减少夜奶次数,我希望能在这本“升级版”中找到一些突破性的、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我尝试按照书里描述的方法来执行,比如设定一个严格的“断奶时间表”,结果往往是宝宝抗拒得厉害,我和他之间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这本书在处理这些“断裂点”时,似乎缺乏对宝宝依恋需求的深度理解。它倾向于用“坚持就是胜利”的口吻来指导家长执行既定计划,这让我在执行过程中感到很挫败,因为感觉自己好像没有达到书里的“高标准”。我更欣赏那些会提前预警“接下来可能会有阻力,请耐心安抚”的书籍。而且,对于光盘内容的期待也落空了,我希望能看到不同宝宝对同一过渡期变化的不同反应视频,这样我能更好地判断自己家宝宝的状态是否正常。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如何有策略地执行改变”这一实践层面,提供的支持力度偏弱,更像是一种宏观指导,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翻阅解决眼前难题的“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