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 |
| 作者 | 程式华 |
| 定价 | 65.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627063 |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由程式华所编的《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的前5章,分别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保存与评价、基因定位与分子育种、高产生理、转基因生态、种质创新研究室组织撰写,第六章和第十章由农业部稻米质检中心组织撰写,第七章由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组织撰写,其余章节在中粮集团大米部、中种集团战略规划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处等单位的热心支持下,由稻作发展研究室完成撰写。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上篇 2015年中国水稻科技进展动态 章 水稻品种资源研究动态 节 水稻品种资源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水稻品种资源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动态 节 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动态 节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 第二节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 第三节 水稻肥水管理技术 第四节 水稻抗灾栽培技术 第五节 国外稻作技术进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稻植保技术研究动态 节 水稻植保技术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水稻植保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稻转基因技术研究动态 节 水稻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水稻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米品质与质量安全研究动态 节 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第二节 稻米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第三节 国外稻米品质与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稻谷产后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动态 节 近年来外稻谷产后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第二节 2015年稻谷产后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第三节2015年国外稻谷产后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下篇 2015年中国水稻生产、质量与贸易发展动态 第八章 中国水稻生产发展动态 节 水稻生产概况 第二节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第九章 中国水稻种业发展动态 节 水稻种业发展环境 第二节 水稻种子生产动态 第三节 水稻种子市场动态 第四节 水稻种业企业发展动态 第十章 中国稻米质量发展动态 节 稻米质量概况 第二节 稻米品质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中国稻米市场与贸易动态 节 稻米市场与贸易概况 第二节 国际稻米市场与贸易概况附表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那种稳重感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书名“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一眼就知道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我一直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非常关注,而水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主粮作物,它的产业状况更是我了解中国农业现状的一把钥匙。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权威性和专业性。程式华这个名字我之前没有特别的印象,但联想到这是农业科学领域,想必是一位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2016年这个时间节点也很有意思,它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能够反映出过去一年的变化趋势,又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预判的依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我很好奇,在2016年,中国的稻米产量、种植面积、技术推广、市场流通、政策支持等方面,究竟有哪些显著的变化?是否存在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本书能否回答这些问题,将是我衡量它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就像一个清晰的导航,指明了它所要探讨的主题。作为一个对国家发展趋势和民生问题都略有关心的普通人,我一直认为,任何关于中国农业的报告,尤其是关于水稻这样基础性作物的内容,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这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并且作者署名为程式华,这至少让我觉得内容会比较专业和严谨。我最想了解的是,在2016年,中国的稻米产业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的挑战时,是如何调整策略的?有没有一些创新的农业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得到广泛推广,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关于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以及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的发展,这本书是否会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我也好奇,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在市场化运作、品牌建设以及国际贸易方面,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态和变化?
评分从书名“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来看,这本书无疑聚焦于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我是一名普通的读者,对农业并非科班出身,但我深信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石,而水稻则是中国粮食供应的“压舱石”。因此,了解水稻产业的发展脉络,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至关重要。这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且署名程式华,这些信息本身就为内容的质量提供了初步的保证。我非常好奇,在2016年,中国的稻米生产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指导下,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展?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模式,例如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形式的发展情况?此外,我还想知道,在2016年,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水平、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水稻产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这些宏观层面的变化,往往是产业发展背后更深层次的驱动力。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厚实的纸张和精炼的排版吸引了。我本身不是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对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水稻产业作为一个如此庞大且基础性的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数亿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本书的作者是程式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这些信息都让我对其内容产生了较高的期待。我特别想知道,在2016年,中国的水稻产业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和升级?是否存在一些区域性的差异化发展?比如,南方稻米产区和北方稻米产区在种植结构、技术应用、市场化程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区别?此外,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水稻的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绿色种植等方面的技术进展?这些都是影响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也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解读2016年的市场环境,例如国际稻米贸易的变化、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这些因素对中国水稻产业带来的影响。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是理解其整体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水稻在中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一本关于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的报告,对我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名中的“报告”二字,预示着其内容的客观性和数据的翔实性。虽然我对“程式华”这位作者并不熟悉,但我相信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版物,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校和把关。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揭示2016年中国水稻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等全球性挑战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例如,在节水灌溉、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技术措施被推广和应用?另外,我也对中国水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疑问,2016年,中国在国际稻米市场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否存在出口优势或劣势?这本书是否会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将是我判断其是否全面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