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作者著0-3岁怀孕胎教产妇育婴大全 辅食常见病预防新生儿护理书 育儿百

正版现货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作者著0-3岁怀孕胎教产妇育婴大全 辅食常见病预防新生儿护理书 育儿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阳曦 译
图书标签:
  • 育儿
  • 母婴
  • 0-3岁
  • 怀孕
  • 胎教
  • 产后护理
  • 育婴
  • 辅食
  • 新生儿护理
  • 育儿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磐恒志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36381
商品编码:29436149986
丛书名: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书   名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

 

 

 

 

 

 

 

英文书名

The Portable Pediatrician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Your Child's Health

宣 传 语

《西尔斯密育儿百科》健康升级版,4位医学博士,1位注册护士,60年儿科实践,196种疾病常识,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全面关照孩子健康;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使用

关键词

受欢迎的育儿百科 西尔斯密育儿百科 西尔斯家族 西尔斯橙色子课 西尔斯怀孕百科 威廉·西尔斯 玛莎·西尔斯

健康育儿 新生儿 青春期 儿科健康问题与疾病 家庭健康计划 健康儿童常规检查指南 家庭储备药 美国儿科学会

作 译 者

【美】威廉·西尔斯  玛莎·西尔斯

罗伯特·西尔斯 詹姆斯·西尔斯 彼得·西尔斯 著

阳曦 译

出版日期

201561日 第1次印刷

定   价

49.80

规   格

16开(165*224

页   数

592页(600千字)           印 张:37

图书类别

婴幼儿-抚育-基本知识  TS976.31

书   号

9787510836381

用   纸

70g胶版

封面用纸

230克超感纸

印   刷

平装 单色

书脊厚度

27mm

策   划

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编 辑 推 荐

◎ 从《西尔斯密育儿百科》到《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西尔斯密育儿百科》出版之后,有很多读者反馈只有100多页的健康部分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在儿科工作和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西尔斯夫妇和第二代西尔斯博士们也积累了更多知识和经验,于是就有了这本厚达600页的《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育儿”、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使用

从怀孕到生产,从育儿到家庭健康,从美国到中国,人们越来越乐意向儿科专家“西尔斯家族”寻求建议和信息,西尔斯家族已经成为“育儿”。《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作者团队中有4位医学博士,1位注册护士,儿科实践累计超过60年,涉及儿科疾病和症状196种。

美国儿科学会创立于1930年,现拥有约60000名儿科医师会员,致力于有关婴儿、儿童、青少年、年轻人身体、精神、社会医疗和福利的保护和研究,并且提供优质、的儿童医疗信息。

◎ 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全面关照孩子健康

对于每一种儿童疾病和紧急情况,从普通、耳朵痛、长牙到学习障碍、接种疫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的所有发育过程,你都能从《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中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什么时候你该担心、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什么时候只需在家治疗。

◎讲干货不忘情感牌,“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医”

讲干货不忘情感牌,向来注重密关系的西尔斯医生时刻不忘提醒我们,“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医”,对孩子健康负责的不是医生,是家长。而且,“家长对孩子的病了解得越透彻,无谓的担心就越少,照顾孩子的效率也越高。”

内容简介

想象一下,凌晨三点,你焦急地守着生病的孩子。如果这时候,手头有专家的建议能帮你度过这个夜晚,那该多好啊!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是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对于每一种儿童疾病和紧急情况,从普通、耳朵痛、长牙到学习障碍、接种疫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的所有发育过程,你都能从中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什么时候你该担心、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什么时候只需在家治疗。

 

西尔斯医生还为我们提供手把手的指导,告诉我们常规检查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设计全家的健康计划、如何更有效率地与儿科医生合作。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以全面、可信、易于理解、可操作性强而著称,本书内容丰富翔实,每一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都应。

作译者简介

关于作者

从怀孕到生产,从育儿到家庭健康,从美国到中国,人们越来越乐意向儿科专家“西尔斯家族”寻求建议和信息——

 

威廉·西尔斯(医学博士)和玛莎·西尔斯(注册护士)

他们居住在加州,育有8个孩子,出版了《西尔斯密育儿百科》《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等30多本畅销育儿书籍。威廉·西尔斯曾在哈佛大学儿童医院和多伦多儿童医院接受儿科训练,他在儿科领域的执业时间过30年,同时也是加州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授。玛莎·西尔斯是一位注册护士,也是哺乳顾问兼育儿顾问、健康顾问。

 

罗伯特·西尔斯(医学博士)

注册私人儿科医生,他在乔治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在洛杉矶儿童医院完成了儿科训练。他参与了六本西尔斯系列育儿图书的写作,包括《西尔斯育儿经》。他和妻子生活在加州,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17岁、14岁和8岁。

 

詹姆斯·西尔斯(医学博士)

儿科医生,他在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获得学位,在俄亥俄州扬斯敦托德儿童医院完成驻院实习。这位骄傲的父育有两个孩子,一个17岁,一个13岁,他目前居住在南加州。

 

彼得·西尔斯(医学博士)

注册医生,美国家庭医学会会员,擅长家庭领域的健康问题。他在罗斯大学医学院取得学位,在田纳西州立大学医疗中心完成驻院实习。目前,彼得医生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居住、执业,他的诊所里有各个年龄段的病人,从婴儿、青少年直到。这位骄傲的父有一个4岁的儿子。

 

关于译者

阳曦,笔名妲拉,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由撰稿人、自由译者、专栏作者。专注科普及幻想文学翻译,曾在《科幻世界》、《九州幻想》等杂志发表多篇原创作品,《外滩画报》、《环球科学》长期合作译者,已出版译作《赶往火星》、《元素的盛宴》、《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等。

媒 体 评 论

我们相信,家长对孩子的病了解得越透彻,无谓的担心就越少,照顾孩子的效率也越高。

----西尔斯医生

 

我必须诚实地说,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也一直为此而努力;不过有时候儿子生了病,我真的不想带他去看医生。佛朗哥现在已经20个月了,正在上托儿所,他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这时候我就会查阅《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因为这是一本棒的工具书,父母。一句话,这本书真是棒极了!

----美国读者

 

我是三个孩子的母——一个孩子在上幼儿园,一个还没上学,小的还是婴儿。西尔斯系列的几乎所有书我都买了,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犹豫。结果现在,我真庆幸我买下了它!书里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窍门,而且非常易读。每次去看医生的时候,我都会在书里查一下这种病的症状和原因,每次都找到了答案。没有比西尔斯家族更棒的信息源了!我真爱这本书,它满足了我的需求,希望每个家庭都买上一本!

----美国读者

 

健康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珍贵的礼物,它来之不易,而第二珍贵的礼物就是知识。《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收录了的科学理论、棒的医学参考资料和的信息,带来知识的盛宴。

----美国读者

 

我真的很喜欢西尔斯家族的理念和写作风格。他们非常贴近生活,擅长解释、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担心,什么时候用不着。西尔斯家族尊重父母,愿意教给父母知识,让父母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训他们。

----美国读者

 

这本书太棒了!我还买了美国儿科学会出的《儿童健康百科》,跟这本比起来真是差远了。多谢西尔斯医生,您让我们的图书室里又多了一本杰作!

----美国读者

 

 

目 录      

如何使用本书

 

篇 健康育儿四要点

1.为孩子找到合适的医生:如何选择儿科医生_002

2.充分利用孩子的每次检查和看病_006

3.多保健,少吃药_012

4.遵循西尔斯医生的全面健康指南,保障孩子的健康_014

 

第二篇 健康儿童常规检查:如何从家长——儿科医生的合作中获取大收益

1.疫苗_046

2.新生儿检查_049

3.一周检查_054

4.满月检查_058

5.两个月检查_062

6.四个月检查_065

7.六个月检查_068

8.九个月检查_073

9.周岁检查_077

1015个月检查_082

1118个月检查_086

12.两岁检查_091

13. 46岁检查_099

14. 712岁检查_102

15.青春期物理检查_105

16.运动员物理检查_110

 

第三篇 儿科健康问题与疾病(196种)

1.腹痛120

2.痤疮128

3.过敏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133

4.过敏134

5.贫血143

6.厌食145

7.阑尾炎147

8.关节炎149

9.阿斯伯格综合征153

10.哮喘155

11.脚气162

12.密育儿(AP163

13.注意力缺失障碍(ADD166

14.自闭症171

15.背部问题177

16.口气(口臭)182

17.尿床183

18.胎记189

19.咬伤:人类、动物和昆虫190

20.咬人行为195

21.膀胱感染(尿路感染)196

22.水疱200

23.大便带血201

24.幼年儿童狐臭201

25.203

26.呼吸困难205

27.支气管炎207

28.暴食208

29.烧烫伤210

30.癌症症状213

31.口腔溃疡215

32.晕车215

33.猫抓病216

34.蜂窝组织炎217

35.胸痛218

36.水痘219

37.窒息222

38.包皮环切术225

39.和咳嗽227

40.233

41.婴幼儿肠绞痛234

42.脑震荡243

43.便秘245

44.接触性皮炎248

45.CPR(心肺复苏)250

46.乳痂252

47.颅缝早闭253

48.哮吼255

49.让他哭257

50.腿脚弯曲260

51.割伤、擦伤和缝合264

52.囊性纤维化268

53.关于托儿所的问题270

54.脱水273

55.牙科问题274

56.发育迟缓276

57.儿童糖尿病279

58.尿布疹281

59.腹泻283

60.骶骨窝286

61.流口水286

62.诵读困难287

63.耳朵痛289

64.耳内异物290

65.耳部感染(中耳炎)291

66.坐飞机时耳朵痛297

67.穿耳洞298

68.副耳299

69.扯耳朵299

70.耳垢299

71.吃饭问题300

72.湿疹304

73.多形红斑(EM309

74.眼睛:眼圈乌青309

75.眼睛:泪管堵塞310

76.眼睛:化学物溅入眼睛311

77.眼睛:对眼(斜视)312

78.眼睛:眼睑感染314

79.眼睛:红眼病(结膜炎)315

80.眼睛:睑腺炎319

81.眼睛:瞳孔不等大319

82.发育不良(FTT320

83.晕倒324

84.脚臭325

85.发烧325

86.扁平足330

87.扁头(体位性斜头畸形)332

88.流感(流行性)334

89.食物过敏336

90.配方奶过敏340

91.频繁生病342

92.真菌感染344

93.宝宝胀气346

94.胃食管反流病(GERD347

95.地图舌355

96.成长痛355

97.脱发357

98.头痛358

99.撞头359

100.头部损伤360

101.听力问题362

102.心脏杂音与心脏缺陷365

103.痱子368

104.与炎热有关的疾病(中暑)369

105.甲型肝炎371

106.丙型肝炎373

107.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374

108.打嗝375

109.婴儿髋关节脱臼376

110.髋部疼痛379

111.荨麻疹380

112.声音嘶哑382

113.住院384

114.脓包病388

115.炎症性肠病(IBD389

116.黄疸392

117.膝盖肿块,伴有疼痛395

118.铅中毒396

119.虱子397

120.瘸拐399

121.肿块400

122.手淫402

123.麻疹403

124.脑膜炎404

125.偏头痛407

126.粟粒疹409

127.410

128.传染性软疣(MC412

129.单核细胞增多症(单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413

130.口疮414

131.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17

132.流行性腮腺炎419

133.肌肉萎缩症419

134.指甲损伤(手指和脚趾)421

135.肚脐外凸422

136.颈部疼痛和拉伤422

137.流鼻血423

138.鼻子受伤426

139.鼻内异物427

140.肥胖:西尔斯医生的儿童计划428

141.过度使用损伤(重复性压力损伤,RSI435

142.安抚奶嘴的使用437

143.阴茎问题439

144.蛲虫442

145.白色糠疹443

146.玫瑰糠疹444

147.肺炎445

148.毒漆藤和毒葛446

149.银屑病447

150.青春期问题——青春期提前或迟缓449

151.皮疹453

152.直肠瘙痒458

153.玫瑰疹459

154.轮状病毒感染459

155.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462

156.疥疮464

157.脊柱侧凸(脊柱弯曲)466

158.眼睛擦伤468

159.尖叫469

160.痉挛470

161.热性痉挛472

162.感觉处理障碍(SPD474

163.性传播疾病(STD475

164.鼻窦感染483

165.睡眠呼吸暂停485

166.睡眠问题487

167.吸烟:二手烟的危害494

168.打鼾495

169.大小便失禁497

170.言语迟缓和说话晚500

171.关节扭伤和骨折502

172.链球菌性喉炎512

173.口吃515

174.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517

175.晒伤519

176.游泳性耳炎(外耳炎)519

177.出牙521

178.睾丸疼痛和肿胀522

179.喉部感染526

180.甲状腺问题528

181.蜱叮咬529

182.嵌甲531

183.踮脚走路532

184.舌系带过紧533

185.扁桃体和增殖腺增大535

186.扁桃体炎536

187.扁桃体结石538

188.斜颈538

189.脐疝541

190.疫苗反应542

191.阴道问题544

192.白癜风547

193.呕吐548

194.551

195.百日咳553

196.酵母菌属感染555

 

附录

附录一:喂孩子吃药558

附录二: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560

 

文摘

一 如何使用本书

 

每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的开始——为孩子提供爱、庇护、衣服、食物、教育、乐趣,以及孩子想要、需要的一切。可是有许多家长忘记了在这串长长的名单中加上一样——健康。《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将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经验和方法,送给你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这份弥足珍贵的健康大礼。有许多孩子没有得到应得的健康养育,体质越来越弱、情绪越来越差、体型越来越胖,人们对医疗保险体系的不满情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当你离开医生的办公室,有多少次觉得问题还是没解决?你希望能有更多时间与医生交流,对孩子的病有更多的了解。除了给孩子吃什么药以外,你还希望知道你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而这本书将满足你的所有期待。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实实在在地来源于具体的医疗实践。当家长带孩子来看病或是做例行检查的时候,我们就会记录下他们普遍的担忧和孩子常罹患的疾病。爱的读者,当你们希望知道如何避免孩子生病、充满信赖地翻开本书时,我们期待能让你感觉到,你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和我们之中的一位专家医生侃侃而谈。

 

本书凝聚了我们所有人的经验:总计超过六十年的医疗实践。我们让自己站到家长的立场上,扪心自问:“要让我的孩子身体健康,我需要知道哪些事情?如果我的孩子生病了,我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帮助他康复?”我们倾向于让本书成为你目前“家长-儿科医生”合作关系的有益补充,并希望帮助家长们成为明智的医疗服务消费者。

 

在本书中,我们以对家长而言直接有效的方式来描述各种儿科问题和疾病,告诉你如何照料孩子的健康。这是我们行医的宗旨:帮助家长完美地完成职责。我们会教给你某些特定疾病的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家长对孩子的病了解得越透彻,无谓的担心就越少,照顾孩子的效率也越高。你是孩子的“家庭医生”,我们将教给你久经考验的家庭疗法,让你学会解决许多常见的儿科问题,并提醒你什么时候应该向医生寻求帮助,告诉你能为孩子做的所有事情。

 

这不是一本教科书,没有“可能性为千分之一”的各种烦人案例,因为你的孩子是一个人,不是“案例”。对于每种疾病,我们都会给出重要的知识点,尤其会列出在预防或治疗方面,你能够做什么。你可以把每个主题,看作当你离开医生办公室时我们给你的讲义,里面简要总结了本次拜访,并提供更多细节。

 

如何查阅主题。本书于第三部分列出了病症常见的医学名称,家长可根据目录查找。另外,本书还附有专业术语对照表,便于家长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每个主题的结构。书中每个医学主题都有一个标题,方便你一瞥之下就了解到必要的信息,而副标题通常会告诉你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行为或疾病,它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应该引起重视以及你应该做什么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我们在大多数主题下都列出了辅助阅读和网站资源目录。另外,我们有意省略了处方药的具体剂量,因为用药剂量因人、因事而异,请遵医嘱。

 

预防是的治疗。本书部分是全书重要的章节,我们在此为你提供了四件工具来确保孩子的健康。如果你能为家人量身制订保健计划,也许你根本用不着频繁地查阅本书的其他部分了。听起来很美好吧?

 

随着孩子的成长同步引导。本书的第二部分中,我们提供了从新生儿直至十八岁,孩子成长各阶段的健康注意事项,并从各个阶段中孩子的体格、健康、发育等各要点入手,从医生的角度为你提供健康建议。当然,没有什么能够取代儿科医生向你的孩子提供的点对点照料,但我们的建议可对其医疗服务进行补充。

 

与我们的其他书籍配合使用。“西尔斯育儿系列图书”中的其他书籍,或多或少地涵盖了某些特定疾病或问题,尤其是在发育、纪律和行为等方面。在本书中,我们会简要列出令你担忧的重点信息,提及一些在我们其他系列图书中某些相关的具体描述,同时向你提供其他信息源。

 

与我们的网站www.AskDrSears.com配合使用。医学技术发展迅速,请访问我们的网站,及时获得资讯。进入www.AskDrSears.com/PortablePediatrician/updates,你就能找到关于某个特定主题的医学建议,还能在我们的网站上找到疾病症状的照片。

 

我们希望,如果有人问你:“谁为你的孩子提供主要的健康服务?”而你能够骄傲地回答:“是我自己。”如果这本书能让你的家庭更快乐、更健康,那便是我们作为儿科医生的喜悦。

 

 

二 新生儿检查

 

恭喜你!你的生命迎来了珍贵的礼物——温暖可爱的小生命将为你带来无穷欢乐。下面,我们将介绍新生儿在周重要的保健事宜。

 

在初几小时内建立密关系

 

要照顾好婴儿,你需要学习的事情很多,不过现在,暂时忘掉它们吧。别担心洗澡、换尿布、喂奶、哄孩子睡觉、给孩子穿衣服这些事儿,在孩子出生初的几小时内,你只需做一件事:抱着他。当然,你们夫妻俩肯定得换班,孩子还会花些时间吃奶,不过在剩下的时间里,你们要做的所有事儿就是好好坐着、抱住孩子。如果医院的护士要抱孩

子去打针、涂眼药膏或是洗澡,告诉她,现在还不是时候,几小时后有的是时间干这些事儿,这要等你们建立密关系以后。父母和新生儿在初几小时内建立联系,会让双方的体质与激素产生变化,从而为与孩子一生的健康关系奠定基础。

 

营养

 

母乳喂养

 

要进行成功的母乳喂养,有许多策略和要点,不过在开始的几天里,你基本无须刻意做任何事。过去,母乳喂养专家认为,我们需要每隔两小时把乳头塞进婴儿嘴里,并让婴儿保持特定姿势,以教会他们正确地吃奶。

 

不过现在,新研究表明,一旦母与婴儿在生育时建立了正常、不受干扰的密关系,那么只需要母在开始几天做一点点引导,婴儿就会自己寻找乳房、正确地吮吸,并以正常的频率自然醒来吃奶。

 

所以,放轻松。和孩子建立密关系,让母乳喂养自然发生。不用操心每两小时就唤醒孩子给他吃奶,除非你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这样建议。如果只吃了几分钟奶他又睡着了,别担心,他饿了自己会醒的。

 

不过,这一建议只适用于初几天。如果到了第三天或是第四天,母乳喂养的理想循环尚未建立,那么婴儿就需要更多的鼓励、教育和指导。如何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详见介绍母乳喂养的章节,亦可参阅《西尔斯密育儿百科》(海南出版公司,2009)或《西尔斯母乳喂养全书》。如果你在母乳喂养时遇到了困难,请向有资质的哺乳顾问寻求帮助。

 

配方奶喂养

 

在开始几天,配方奶喂养的方式和母乳喂养相似,你不用操心每天喂孩子几次、隔多久喂一次。只要他醒着,就把奶瓶给他叼着,让他爱喝多少喝多少。天,大多数新生儿每次的喝奶量不会超过30毫升。如果孩子睡着了,不必叫醒他喂奶,除非他睡了六小时以上,或是医生觉得有理由更频繁地喂奶。

 

健康小贴士:如何预防乳头撕裂

 

预防乳头撕裂的方法是拉开孩子的下唇,让它远离乳头。孩子吸吮的时候,慢慢将你的手指(或者配偶的手指)插入孩子的下巴与乳房之间,然后轻轻将孩子的下巴往下拉。这将使孩子的下唇远离乳头,让他吮吸到更宽广的范围。从侧面看,孩子的嘴唇应该是鱼嘴状。

 

 

配方奶通常以牛奶为基础,你可以自带,也可以用医院提供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会注意到孩子吃的奶越来越多,逐渐形成有规律的循环,每2至4小时就会吃掉大约55毫升奶。按照孩子的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每天应该吃125至150毫升奶。所以,3.6千

克重的新生儿每24小时会吃掉450至540毫升奶。不过,大多数婴儿开始达不到这个量,一周左右才会趋于正常。(配方奶喂养的更多信息请见P058。)

 

体重减轻

开始几天里,所有婴儿的体重每天都会减轻几十克,所以别紧张。婴儿出生时体内有多余的体液,以保证他们在妈妈的乳汁开始分泌之前存活下来。

 

照顾婴儿的流程

 

医院的程序

在初的几小时内,医院的工作人员要给孩子打一针维生素K、涂一些眼药膏、好好洗个澡、接种疫苗,可能还会在脚后跟上扎一针做血检。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它们可能干扰初与孩子建立密关系的时间和母乳喂养的流程。我们建议推迟这些程序,等到几小时后,孩子开始吃奶以后再做这些,以避免干扰。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

至少应该等到哺乳之后再来做这些事儿。

 

洗澡

婴儿出生几小时后,在你与他建立了初的密关系后,就该给他进行次洗澡了,动作要尽可能轻柔。回家后,婴儿实际上只需要大约每周洗一次澡,因为除了脸部、颈部和包尿布的区域,宝宝身上不太会被弄脏。容易弄脏的部位可以用湿布轻轻地擦拭干净。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洗澡(大部分新生儿不喜欢!),顺其自然,多给他洗澡。脐

带脱落干燥前,不要把孩子的肚子浸入水中,而应该用海绵擦澡。给婴儿洗澡详见《西尔斯密育儿百科》。

 

脐带养护

某些研究表明,你无需为脐带做任何事儿;不过其他研究建议,酒精会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我们的建议是,一开始什么都别做,不过一旦你发现脐带周围发红或有液体流出,请用棉球蘸酒精擦拭脐带湿润的部分及脐带与皮肤的交界处周围,每天三次。

 

储存脐带血。这种新兴手段越来越流行,我们相信它是一项物超所值的投资。产科医生或助产护士会把脐带和胎盘中富含干细胞的血液搜集起来,送到储藏设施中,以备将来使用。除了脐带血以外,储存部分脐带组织也可列入考虑。因为,现在可能用到脐带血的情况正在日渐增多。

 

湿尿布

你也许听说过,婴儿每天会弄湿六块(一次性尿布)、八块(布尿布)或更多块尿布。实际上,出生几天之后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始时,婴儿每天只会弄湿两到四块尿布。

 

大便

初几天内,婴儿的大便又黑又黏,这些“胎粪”在孩子的身体里已经停留了一段时间。三五天后,大便会逐渐变成褐色、绿色或黄色。大部分一周大的婴儿每天会大便四到八次,每次量都很小,粪便呈柔软的黄色糊状。

 

包皮环切术后养护

如果你生了个男孩并选择给他割包皮,医生或护士会向你演示每次换尿布时如何用凡士林涂抹阴茎伤处。每次多涂一点,不会抹多的。让伤口保持湿润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愈合。有人建议只涂一周左右的凡士林,我们觉得一个月更好。有人推荐轻轻将凡士林涂抹在阴茎顶端,我们则发现,将药膏涂抹在伤口周围的皮肤褶皱处和阴茎顶端,

再轻轻按摩更为有效。这样可以更好地将皮肤和红肿的阴茎头隔离开来,避免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发生粘连。具体建议请咨询儿科医生。术后一周内,阴茎红肿、流出少量液体都是正常现象。你次带孩子来检查的时候,医生会明确手术恢复得是否正常。

 

健康小贴士:预防酵母菌感染

 

对新妈妈来说,乳头部位的酵母菌感染是普遍的问题之一。它通常发生在分娩期间使用了或是分娩后出于其他原因而使用的哺乳母身上。酵母菌感染会在哺乳时或哺乳间隔期引起严重的疼痛、瘙痒和灼烧感。如果你需要使用,我们建议你同时服用一个月的益生菌(如嗜酸菌)以防止酵母菌的侵袭。与此同时,一定要让

医生检查宝宝的嘴巴是否有酵母菌感染的迹象。详见P555。

 

黄疸

出生两三天后,大多数婴儿的脸部和胸口上部会变成微黄色,这是血液中积聚的天然色素。尽量让孩子裸露的皮肤隔着玻璃窗多照太阳光,有助于大限度地减轻黄疸。如果你的孩子在医院里发生黄疸,医生也许会通过血液检查或是新式的经皮检查(用光照透皮肤)来测量黄疸水平。如果你在家发现黄疸症状的蔓延,孩子的整个脸、胸部和腹

部都发黄,请尽快去看医生,不要等到一周的常规检查的时候。详见P392。

 

物理检查

 

初的二十四小时内,医生会给你的孩子做检查。这里简单概述了医生在孩子身上捏捏戳戳到底都在干什么。

 

。医生会检查确认所有颅骨的形状正常。你会注意到头部前方、脑后和头顶的凸起,还有大片的柔软部位。初几天里,头部部分区域有肿胀或淤青是正常的。

 

眼。医生会用眼科灯检查,确保婴儿瞳孔形状正常、对光照有反应。几周内,婴儿眼白中有血点或是眼部有轻微流液都是正常的。

 

。医生会检查舌头和腭部。如果你在孩子的上腭或牙龈处发现细小的白色凸点,别担心,它叫“上皮珠”,是正常的。

 

。你也许会注意到孩子前额和眼睑上的红斑,它叫“天使之吻”,是皮肤中的血管碎片,会在几个月内消退。你也许还会看见许多细小的白色的被堵塞的毛孔,这是粟粒疹,也会在几个月内消退。

 

耳。医生会检查婴儿耳朵是否正常。如果耳朵有些叠起来,别担心,几个月内它会回到合适的位置。

 

锁骨。如果分娩不太顺利,婴儿的锁骨很容易骨折。医生会检查锁骨是否肿胀、无力。

 

心脏。医生会仔细聆听检查孩子的脉搏。

 

腹部。也许在你看来,医生按孩子的肚皮时太用力了。不过为了检查内脏是否增大或是是否有任何异常的增生。这是有必要的。

 

脐带。接下来几天里,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脐带有轻微出血或渗出液体,别担心。

 

髋部。医生会帮助孩子做点儿髋部有氧运动,孩子也许不会很喜欢。但是为了确保髋关节活动正常,这一步骤十分重要。

 

生殖器。医生会确保一切正常,一对睾丸的位置正确。不过几周内,孩子的阴囊或阴唇会有些肿胀,你甚至会发现阴道里流出一些黏液或血液,这是无害的。

 

脚。轻微的内弯是正常的。医生会确保孩子的脚部没有出现过度的弯曲。脚部的皮肤会有一些皱褶和破裂,这也是正常的。

 

皮肤。你会注意到许多红斑和一些中央有白点的红色包块,看起来像是被虫子咬过,这些都是正常的,它们很快就会消退消退。医生也会检查胎记有无异常。脊柱。医生会检查脊椎有无缺陷。你也许会注意到孩子屁股沟靠上的部分有一个小窝,它是无害的。

 

肌肉和反射。医生也许会测试反射,观察孩子以确保他的四肢能够对称地活动。

 

 

新生儿奇怪但正常的症状

 

下面几件小事出现在新生儿身上时,新晋家长会很担心,但实际上它们是正常的:

· 过度打喷嚏

· 过度打嗝

· 尿布疹

· 小便里带有轻微的血色或阴道轻微出血

· 尿布里有果冻状晶体(尿布晶状体)

· 鼻腔堵塞或呼吸时有杂音、堵塞音

· 吐出或呛出胃黏液

 

疫苗

 

大多数医院会给婴儿注射剂乙肝疫苗。有的医生喜欢等到一个月或两个月检查的时候再接种,这是安全的(疫苗详见P044)。

 

三 注意力缺失障碍(ADD)

有ADD和ADHD(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的儿童正在增加,近10%的学龄儿童被贴上了这些标签,虽然这二者是童年期容易被误解、误诊、错误对待的问题。请把ADD中的“D”

(Deficit)看作“不同”,而非“缺陷”或“障碍”。事实上,更的表达是“描述”。ADD描述的是孩子思考、学习、行动的方式。有的孩子的确会有怪异之处,他们思考、学习、行动的方式与别人不同,所以他们需要不同的教养和教育方式。不过,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恰当的辨认和管理,ADD可能会变成缺陷和障碍,甚至变成残疾。

 

理解ADD

 

ADD和ADHD有四个主要特征:

 

(1)选择性的注意力。对于那些似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主题,大多数ADD患儿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过对于那些他们认为重要、和自己有关系的事物,这些孩子实际上能够更加专注。

 

比如说,在对方队员带球冲过来的时候,冰球队的守门员会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不过当冰球远在场地另一头的时候,他可能会进入心不在焉的状态。在学校里,有选择性注意力的孩子会神游天外,注意教室窗外树上的鸟,而老师正在讲一千年前的一场毫无关系的战争,孩子似乎心不在焉。不过,要是把历史课变成一场表演,让一个有选择性

注意力的孩子领衔主演,他会大放光彩。

 

(2)注意力分散。ADD患儿难以过滤掉杂乱扰人的图像和想法,所以他的思维总会偏离主题,跑到似乎毫无关系的地方。比如说,课堂上老师正在讲数学问题,孩子看到一只蛾子飞到课桌上,于是他的注意力分散到蛾子身上,就不那么专心听数学问题了,而且孩子似乎常常无法从蛾子身上收回注意力。

 

当老师布置大量作业的时候,必须阅读和学习的东西会把他压垮,导致他很难着手去做。

 

(3)冲动。ADHD患儿行动比观察快,反应比思想快,这种特性使得他更容易捅娄子,在老师和伙伴面前惹麻烦。“不合时宜”就是他的典型写照,在课堂上,他也许等不及老师叫到自己就大声说出自己觉得正确的答案;他也许还会有同理心——看透他人的眼睛,想象自己的行为会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的能力——方面的问题,想要猛推同学一把的冲动来得迅速而猛烈,甚至没有机会去想自己会惹来什么麻烦、被推的同学会有什么感觉。

 

(4)多动。某些孩子的表现被称作“沉默的ADD”(女孩中更常见),而有的会多出来一个H(hyperactivity)——多动。不光是说他们十分活跃,而且是在不恰当的时机“过分”活跃,例如课堂上或餐桌上。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ADD

 

循序渐进的方法如下:

(1)记录日志。在日志中列出让老师、其他人物(如运动教练)和你自己担

心的行为。试着把这些行为分为三类:注意力跳跃、不当行为和学习困难。

 

(2)按照严重程度和进度排列你的顾虑。这些问题有所改善、有所恶化还是毫无变化?这些行为对孩子的学习、社交进程和快乐度有多大影响?是无足轻重的小毛病,似乎对孩子的学习和社交没有影响,还是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整体发育及子关系?

 

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孩子很快乐,孩子自己、老师和同学都能够很好地应付这些小毛病,而且孩子的情况正在改善,那么你也许可以等等看。随着时间推移,孩子逐渐长大,他可能会摆脱“ADD”的标签,成为一个学习和行为稍微有些不同的人。但是,如果咨询了孩子的老师和健康服务提供者,再结合你自己的父母天性,你认为ADD干扰了孩子的生活,孩子需要专业人士、教育专家和父母的帮助,请接着看下面的措施:

 

(1)持续记录日志。专业顾问很可能会问你:“孩子主要的毛病是什么?”“有没有好转、恶化,还是说毫无变化?”以及“这些问题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要获得准确的评估,持续记录日志非常重要。

 

(2)请阅读P012“多保健,少吃药”的方法。对你来说,让健康服务提供者和专业人士理解这种“多保健,少吃药”的模式非常重要。只靠药物不管用,这种情况简直太常见了:医生给ADD或ADHD患儿草草开上一堆药,可是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的保健部分却被完全忽视了。根据“多保健,少吃药”的方法,你首先应该观察孩子能

否只靠保健控制住病情,如果不行,这时候也许才需要开始吃药。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多数ADD患儿能够只靠保健控制病情,有的孩子需要保健与药物相结合,不过任何时候都不应只依靠药物。

 

(3)询问孩子周围的人。ADD患儿的问题具有跨情境一致性,也就是说,你日志中记录的主要担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与伙伴一起还是在其他社交场合都会出现。和其他人面谈很重要,因为若是这些奇怪的行为只在学校发生,孩子患ADD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出现这些行为可能只是因为孩子不适应学校。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孩子周围大多数甚至所有人都有相似的担忧,那孩子可能的确患有ADD。

 

(4)调查孩子的教室。志愿去孩子教室里“帮忙”,观察问题行为并记录到日志中。你的目标是:打造适合孩子的教室。请老师让孩子坐到不容易分心的位置,例如远离窗户、靠近老师的地方,一定要避开其他ADD患儿。

 

(5)确保孩子能适应老师和班级。有的孩子被不公平地贴上了ADD的标签。因为这些孩子的思考和学习方式不同,所以他们常常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长要努力确保孩子的需求在学校里能得到满足。

 

(6)给孩子吃健脑早餐。大脑会受到营养的影响——或好或坏。如果孩子以垃圾早餐作为的开始,出现垃圾行为你也别吃惊,就这么简单。由健康、高蛋白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脂肪组成的健脑早餐请参见西尔斯育儿系列图书《社区里健康的孩子》或《西尔斯营养书》。

 

(7)锻炼孩子的身体。近的研究表明,许多被贴有ADD标签的孩子只要每天进行至少一小时的剧烈运动,就能获得显著改善,通常可以减少服药剂量甚至彻底停药。这种方法尤其适合ADHD患儿,运动似乎能够促进身体分泌放松精神、提高专注度的神经化学物质,让孩子更加专注、不那么多动。在实践中,我们曾用这种方法帮助过几个孩子,让他们写作业的时候周期性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在迷你蹦床上跳五分钟、小跑片刻或是用弹力带简单锻炼一下。这种物理活动能促进脑力活动。

 

(8)确保孩子安眠。近的研究发现,造成ADD及其他孩子学习、行为问题普遍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高质量的睡眠。许多医生相信,用药物治疗ADD之前应该全面评估孩子的睡眠习惯,有必要的话应咨询儿科睡眠专家。肥胖、焦虑、抑郁、过敏和关节痛,这些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都会引发睡眠不良进而导致学习和行为问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对ADD有影响,却常被忽视,而睡眠缺氧可能影响大脑功能,详见P485。

 

(9)培养孩子的特殊才华。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天赋或才华,比如运动、艺术或音乐,家长要发现孩子生命中的特别之处,让它放出光彩。学习或注意力与众不同的孩子常常会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对孩子来说,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约等于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当孩子的自尊心急剧下降,就会进一步加剧怪异的行为。发挥自己的特殊才华并

获得成功能提升孩子的自尊,我们称之为“延滞效应”,意思是说,一次成功的尝试能够帮助孩子以后在学习和行为上获得成功。

 

(10)正面地形容孩子。对老师和家长来说,要想为ADD患儿提供帮助,学会如何形容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不得不每天排队从学校护士手里领“专注药”、接受特殊指导或是被当作问题儿童孤立起来,那么正面的形容就变得尤为重要。

 

比如说,你正在参加家长会,孩子出现了破坏性行为或不专心,你听到老师说,“他真能捣乱。”你应该反驳说:“他的性格确实很活跃。”如果别人说孩子“固执”,你要反驳说“他十分坚持。”如果有人说:“天哪,他真好动。”你应反驳说“他的确热情洋溢、精力十足。”当老师、你和孩子自己重复听到正面的形容,这会改变他在每个人眼中的形象,帮助大家看到ADD闪光的一面。大多数ADD患儿聪明、有趣、富有创造性、精力充沛。

 

事实上,许多曾改善世界的创造力十足的人——例如沃尔夫冈· 阿马德乌斯· 莫扎特和托马斯· 爱迪生——要是活在,也许都会被看成ADHD。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取决于他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果他总是听见负面的评价,比如“懒惰”、“愚蠢”或是“坏”,早晚他会真的变成那样。

 

(11)寻求恰当的专业协助。成功控制孩子的ADD需要老师、学习专家、行为治疗师、心理医生和其他方面医生(例如为孩子提供主要医疗服务的医生或神经学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努力。

 

应该给孩子做听力测试和视力测试,确保一切正常。为了大限度地维护孩子的利益,父母必须充当团队中的四分卫,听从各团队成员的意见并协调实施。

 

(12)试试神经反馈训练。事实上,大脑神经反馈训练是现有古老的疗法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用于帮助美国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战斗机飞行员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你可以把大脑的神经反馈训练看作肌肉的重量训练。让孩子坐在电脑屏幕前,头皮上贴着记录脑电波的细电线,当他开始玩电子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是这样),他的注

意力等级控制着屏幕上发生的事情。如果他的注意力分散或是“放空”,屏幕上的图像会发生变化,立即刺激反馈提醒他注意力不集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锻炼神经通路以集中注意力,随着时间推移,相对于孩子的年龄,这些通路会变得更加强壮而合适。

几乎每座大城市里都有神经反馈中心。国际神经反馈和研究学会的网站是。

 

(13)考虑使用药物。关于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使用药物,我们的指引如下:

 

· 如果你已经尝试__过“多保健,少吃药”模式中的所有保健方法,但孩子的学习或行为问题仍十分严重,注意力分散和不当行为不光影响到他的学习,还全面影响自尊心、发育和家庭关系,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药物。

 

· 请使用药物辅助而非取代上述自我保健方法。

 

· 我们认为,改变情绪的药物和“专注药”只能由专研ADD的医疗专业人士开具处方。既然药物会影响大脑,那么值得为孩子请一位专家。ADD没有万灵药,不同的孩子需

要不同剂量的不同药物。

 

· 把药物包装成“专注药”,告诉孩子药片的作用只是帮助其他保健方法更好地发挥效果。你肯定希望孩子觉得成功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而非药片。此外,有的孩子会觉得,需要吃药肯定是自己有问题,他们会觉得自己“有病”或“不一样”(这个词等同于“不如”),这会破坏你的整个控制计划。当孩子成功时,你一定要强调是他通过努力做到了,药物只是辅助。

 

· 在日志里记录用药情况。要弄清该用哪种药、用药的时机和剂量,医生需要你的反馈。日志格见下表。列出你的主要顾虑,例如冲动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然后在每种顾虑后面列出服药后发生的变化,例如“好转”、“恶化”或“无变化”。列出药物

名称、剂量和每天的用药时间。去看医生、调整用药的时候,带上日志,医生要恰当地调整用药,非常需要你(和老师及其他重要人士一起)记录下来的这些情况。如果孩子的确需要用药,药效应该很明显。模糊的描述不算数,譬如“我觉得他好点儿了”,因为几乎所有药物都有安慰剂效应,这意味着我们为了康复而吃药之后,就会想象自己真的好转了。所以你需要尽量客观,找出明显的变化,例如“他只花以前的一半时间就写完了作业”。

 

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副作用,例如失眠、食欲减退、药物过山车效应(结束、药效消失时,孩子的行为恶化)、异常的小动作(例如脸部痉挛)或其他不好的行为,请务必记录下来并告诉儿科医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