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关系视野下的奥林匹克运动
定价:18.00元
作者:陶颖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058867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展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全貌入手,以此为线索,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分析并疏理了这一过程中,不同国际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奥林匹克运动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国际关系发展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虽然奥林匹克运动与各式各样的问题相关,但主要和重要的问题都处于国际关系之中,这也是本研究的独特和关键之所在。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关系之间的相互问题及影响的探究,可以加深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了解与认识。
目录
作者介绍
陶颖,博士,云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和国际关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曾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包括:著作,《启示录》(2005年);论文,“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Yunnan:Thekeyrole of education in achie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国际关系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著作,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地缘政治图景与奥林匹克这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编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越传统体育史叙述的深刻洞察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错综复杂的棋局中央,每项体育决策、每一个主办权争夺背后,都牵动着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较量以及全球治理结构的演变。书中对冷战时期奥运会的分析尤为精彩,那种剑拔弩张的氛围,即使隔着文字也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赛场上的胜负,更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无声较量。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权力逻辑和文化符号意义。比如,对开幕式这种高度仪式化场景的解构,揭示了它如何被用作国家形象塑造和软实力投射的工具。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体育外交”这一概念的理解,让我意识到,奥运会绝非单纯的体育竞技场,它是一个浓缩的全球政治舞台。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感到十分佩服,它无疑是该领域内一次重要的理论构建。作者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综述,而是大胆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分析框架,尤其是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情绪如何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得到集中释放与重塑时,其论证逻辑严密,引人深思。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发展中国家在奥运体系中角色定位的讨论。长期以来,人们的目光多聚焦于传统体育强国,但这本书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赛场内外努力争取话语权的新兴参与者,揭示了他们如何利用奥运平台争取国际认同和资源倾斜。这种视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普世性”主张的批判性审视。它提醒我们,在光鲜亮丽的奖牌背后,是复杂的资源分配和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网络在支撑。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敢于穿透体育的表象,直抵权力与利益的核心地带。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思辨性极强”。它不是那种读起来轻松愉快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读者全神贯注、反复咀嚼的学术精品。作者的语言精准而富有张力,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敏感的历史事件时,那种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叙述,让人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意识形态冲突时所展现出的中立与审慎,没有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侧重于解析结构性的原因和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举例来说,书中对“抵制”现象的分析,不再将其视为简单的政治抗议,而是视为国际体系中弱势行为体寻求杠杆效应的一种策略工具。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使得全书的论述都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而非流于表面现象的描摹。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国际政治史与文化交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分析范本。
评分作为一名对体育文化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给我带来了极佳的阅读体验。虽然主题是严肃的国际关系,但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承载复杂的理论。它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历史的戏剧张力。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鲜活的历史侧写,那些关于关键人物在重大历史关头如何做出抉择的细节描写,让冰冷的政治分析顿时有了人性的温度。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国际政治叙事,锚定在具体的、可感知的体育事件之上,使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提到的某个历史节点——比如某次奥运会申办的幕后博弈,是如何映射出当时全球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这本书就像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剖开了体育盛事光环下的权力肌理,让人在享受阅读过程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维训练。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算低,因为它要求读者对基本的国际关系理论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初读时可能会在一些术语和理论模型上感到吃力。但是,一旦跨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其回报是巨大的。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纯粹体育”的固有印象。作者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分析网络,将体育、经济、政治、文化四个维度编织成一个整体来考察。我个人认为,该书在处理“后殖民语境”下体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这一议题时,展现出了极强的现实关怀和批判力度。它不再仅仅谈论奖牌数量,而是深入探究了基础设施建设、转播权分配乃至赛事组织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其既有的制度优势来巩固其在全球体育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这种对结构性不平等的揭示,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本身,它具有强烈的现实启示意义,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全球治理体系下的体育公平性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