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模拟电子电路原理与设计研究
定价:60.00元
作者:刘永勤,王飞,苏和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17025795
字数:
页码:2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模拟电子电路原理与设计研究》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括:半导体基础知识与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运算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正弦波和正弦波发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应用电路设计分析、门电路等。
《模拟电子电路原理与设计研究》可供从事电器信息类、计算机类、物理微电子及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刘永勤,男,1981年6月出生,渭南师范学院讲师。2004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6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高速电路设计与信号完整性分析。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厅局级、校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1项,指导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申请发明1项,实用新犁1项。
王飞,男,河南省平舆县人,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制导雷达专业,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先后在空军导弹装备检验所,导弹部队装备部门,院校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研究领域:雷达电路、装备制造工程,现被黄河科技学院聘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双师型人才。
苏和,男,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和单片机的教学与应用研究工作。近年在《电子技术应用》、《煤炭技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光学》(ISBN978—7—5665—0153—0)、《普通物理实验》(ISBN978—7—81115—243—2)等教材。
文摘
序言
前言
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与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PN结原理
1.3 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1.4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器的组成原理及直流偏置电路
2.2 放大器图解分析法
2.3 放大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2.4 共集电极放大器和共基极放大器
2.5 场效应管放大器
2.6 放大器的级联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3.1 概述
3.2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单元
3.3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3.4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3.5 各类集成运放的特点和性能比较
3.6 集成运放使用注意事项
第4章 功率放大电路
4.1 概述
4.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4.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第5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5.1 概述
5.2 反馈放大器的单环理想模型
5.3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5.5 负反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第6章 运算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
6.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基础
6.2 基本运算电路
6.3 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6.4 运算电路设计
6.5 有源滤波电路
第7章 正弦波和正弦波发生电路
7.1 正弦波发生电路
7.2 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8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整流滤波电源
8.2 线性稳压电源
8.3 开关稳压电源
8.4 电容变压电路
8.5 无变压器直流变压电路的设计思路分析
第9章 应用电路设计分析
9.1 模拟电子系统设计方法简介
9.2 音响放大电路设计分析
9.3 简易心电检测放大电路设计分析
0章 门电路
10.1 基本逻辑门电路
10.2 TTL逻辑门电路
10.3 CMOS逻辑门电路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有意思的,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教科书风格,反而有点工业风,金属质感和电路图交织在一起,一开始还以为是那种比较偏向实践操作的指南,但翻开目录才发现,原来它讲的更深入。我一直对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很好奇,比如为什么一个电阻值会影响电流的大小,晶体管又是如何放大信号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的感觉是,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解释这些“为什么”。它会从最基本的物理概念讲起,比如电荷、电压、电流的含义,然后慢慢引申到半导体的PN结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在二极管和三极管中的应用。我尤其喜欢它对“工作点”的讲解,一开始觉得这个概念有点抽象,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类比,比如水管里的水流和阀门的控制,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和开关特性是如何实现的。而且,书中对各种放大电路,比如共射、共集、共基放大器的分析,也条理清晰,每个电路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都讲得很明白。有时候我也会带着耳机,一边听着一些电子音乐,一边对照书里的电路图,想象着那些信号是如何流动的,感觉挺奇妙的。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在学校里学过一些基础理论,但总是觉得理论脱离实践,不知道学了这些公式和概念到底能用来做什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不仅仅是讲解理论,而是把理论落实到具体的电路设计中。比如,它会从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出发,比如设计一个音频放大器,然后一步一步地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何计算参数,如何进行电路的初步搭建和仿真。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失真”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叫失真,而是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失真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抑制失真。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际的PCB布局建议,虽然我还没有能力真的去制作PCB,但这些建议让我对如何将一个电路图变成一个可以工作的实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偶尔我也会尝试着在面包板上搭建书中的一些简单电路,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接线错误或者元器件参数不匹配,但通过对照书中的分析,总能找到问题所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最怕的就是遇到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推导,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有分寸感,它在需要的时候会给出必要的数学公式,但绝不会让你迷失在复杂的推导过程中。它更注重的是让你理解这些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它们如何指导电路的设计。我喜欢它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在讲解滤波器的时候,它会把它比作一个“声音的筛子”,只让特定频率的声音通过。在分析振荡电路的时候,它甚至会引用一些谐振的概念,让我联想到乐器发声的原理。而且,书中的图例非常丰富,各种波形图、增益曲线、频率响应图都画得很清晰,配合文字讲解,很容易就能把握电路的工作特性。我有时候会在晚上,泡上一杯热茶,坐在书桌前,慢慢地研读其中的章节,感觉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它没有急于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系统性”。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电子电路,可能会零散地接触到各种元器件和电路,但总感觉像是碎片化的知识。这本书从最基础的半导体材料讲起,一层一层地剥开,讲到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再到各种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滤波电路,最后甚至涉及到一些集成运放的应用。它把这些看似独立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反馈电路的部分,它详细分析了负反馈和正反馈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电路的性能,比如稳定性和增益。读完这一部分,我对为什么很多电路都需要加入反馈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时候,我会在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时,不自觉地联想到书中的电路原理,比如一个自动感应的灯,或者一个控制水泵的开关,感觉知识真的融入到了生活中。
评分我觉得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它的“实践指导意义”。虽然它不是一本纯粹的实验手册,但它提供的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对于想要动手实践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它在讲解每一个电路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些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元器件的选型、噪声的考虑、以及寄生参数的影响。我记得它在介绍运算放大器的时候,不仅仅讲了理想运放的特性,还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解实际运放的局限性,比如输入偏置电流、偏移电压等,以及如何在实际电路设计中进行补偿。这让我意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确实存在差距,而这本书正是试图弥合这个差距。我有时候会把书中的电路图和一些网上找到的实际电路板对比着看,会发现很多共通之处,也会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直接提到的“小技巧”。它让我明白,设计一个真正好用的电路,不仅仅是会画图,还需要很多经验和细节的处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