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80后新爸妈分龄育儿指导手册
定价:34.80元
作者:康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6482622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40kg
编辑推荐
做时尚育儿达人,不做“问题父母”。
送给80后新爸*好的礼物。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80后新爸特点而编写,立足宝宝身体与能力发育特点,80后新爸实际特点和育儿需求,帮助80后新爸妈了解0~6岁宝宝不同时期应采取的合理的喂养方式,宝宝的日常护理、宝宝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宝宝智能培育与开发,解决新时代育儿观念碰撞中的系列疑难问题,为80后时尚妈咪提供更多精彩的育儿指导。希望《80后新爸妈分龄育儿指导手册》能给80后年轻父母保驾护航,培育一个而聪慧的宝宝!
目录
Part 1 就要与宝宝见面了
做好为人父母的心理准备
不要把做父母看得过于复杂/
要对新生活充满希望
提前了解分娩知识
根据孕妇的情况选择分娩医院
分娩前的住院准备
为迎接宝宝的到来做好其他准备工作
合理设置居住环境
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婴儿床和床上用品
宝宝的衣物选择要点
为宝宝准备合适的尿布
尽量为宝宝选择天然护肤品
喂奶用具的选择必不可少
Part 2 0~1周新生儿护理
宝宝出生了
新生儿出生后的应急处理
新生儿体检的检查项目
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母乳喂养:为新生儿提供适合的食物
关于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的益处
各阶段母乳营养成分的变化
母乳喂养需要掌握的要领
母乳喂养应注意的事项
哺乳期间的乳房护理
人工喂养:也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
挑选适合宝宝的乳类产品
把握好每天喂奶的量
制订佳混合喂养方案
妈妈患乙肝或炎时的喂养方案
成功面对宝宝诸多的次
次啼哭
次拥抱
次吸吮
次喝水
次喝奶粉
次穿衣服与换衣服
次排便
次换尿布
次睁眼
次洗澡
次抚摩
次室外活动
次接种卡介苗
Part 3 1~4周新生儿护理
Part 4 1~2个月宝宝护理
Part 5 2~3个月宝宝护理
Part 6 3~4个月宝宝护理
Part 7 4~5个月宝宝护理
Part 8 5~6个月宝宝护理
Part 9 6~12个月宝宝护理
Part 10 1~2岁宝宝护理
Part 11 2~3岁宝宝护理
Part 12 3~4岁宝宝护理
Part 13 4~5岁宝宝护理
Part 14 5~6岁宝宝护理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堪称教科书级别,它不是简单地将育儿知识堆砌在一起,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在涉及一些关键发展期的转折点时,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前瞻性预警”。比如,在介绍完某个阶段的良好习惯养成后,它会提前预告:“请注意,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你的孩子可能会经历一次小小的‘能力倒退’,这是正常现象,届时请参考第X章的应对措施。”这种超前的规划,极大地减少了我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措手不及感。我发现,很多我原本以为是“问题”的行为,在这本书里都被科学地解释为是孩子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正常探索”。这种结构化的引导,让我的育儿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和长远,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困难,而是能够预判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从而提前做好心理和物资上的准备。读完一章,我总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稳定感,这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无价的心理安慰。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市面上大多数育儿书籍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焦虑,把新手父母吓得手足无措;要么就是空谈理论,脱离了实际带娃的鸡毛蒜皮。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出奇的“接地气”和“松弛感”。它并没有营造一种“完美父母”的假象,而是非常坦诚地探讨了育儿过程中那些令人抓狂的瞬间,比如宝宝夜醒的崩溃、辅食添加的拉锯战等等。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冲突”时的态度,它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必须如何”,而是“你可以尝试这样做”,给足了父母自己判断和调整的空间。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在某个阶段突然变得特别粘人,我为此焦躁不已,翻开书后,它用一种非常平和的语气分析了这种行为背后的发展需求,瞬间让我从“烦躁”转为“理解”。这种由内而外的疏导,比生硬的知识灌输有效得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是被教导了,而是被理解和赋能了,育儿的压力似乎也因此减轻了不少,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耳边轻声细语,分享着如何在兵荒马乱中找到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专业感。我记得当时是在一家独立书店里偶然发现它的,最先吸引我的是封面上那组简洁而富有设计感的色彩搭配,没有那种传统育儿书的俗套卡通图案,反而用了一种非常现代、冷静的色调,让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更偏向于科学和实用性,而不是空泛的说教。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字迹清晰,排版疏密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关键信息点的呈现方式,比如图表、时间轴的处理,逻辑性极强,完全符合当代快节奏生活下,父母们需要高效获取信息的习惯。翻阅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到它在章节划分上的用心,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对不同月龄、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从目录就能窥见一斑,那种层次分明的结构,让人迫不及待想一头扎进去,去探究每一个阶段的育儿秘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工具箱,工具的颜值和实用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让人在育儿的海洋里,握住了可靠的指南针。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完全摒弃了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口吻,读起来更像是听一位和你一样,在真实世界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过来人”在分享她的“武功秘籍”。作者的文字中流淌着一种罕见的幽默感和自嘲精神,这在严肃的育儿指南中实属难得。我特别喜欢它穿插的那些生活化的“小剧场”片段,比如关于如何巧妙躲避“七大姑八大姨”的育儿干预,或者如何在哄睡失败后,给自己偷偷点一杯奶茶的“战术撤退”指南。这些细节的描摹,精准地击中了我们这些新晋父母的心坎,让我们知道,那些“不完美”的瞬间,恰恰是育儿常态的一部分。它没有将育儿塑造成一场必须取得胜利的战役,而是把它描绘成一场充满笑料和成长的探险之旅。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原本觉得育儿知识晦涩难懂的人也能轻松进入状态,读着读着,嘴角就不由自主地上扬了。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处理“个体差异”问题上的细腻和深入。很多育儿书都会倾向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仿佛所有孩子都应该在同一个时间点达成某个里程碑。但这本书却花费了大量篇幅强调“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并且提供了应对不同反应的“多重选项卡”。比如,当谈及引入新的感官刺激时,它会提供“主动探索型”和“谨慎观察型”两种孩子的不同应对策略,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策略背后的神经发展基础。这种尊重孩子天性的态度,让我这个过去总喜欢拿自家宝宝和别人家宝宝比较的“焦虑妈妈”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它鼓励父母去真正“观察”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去“对标”标准模板。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使得书中的建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能立刻应用到今天下午的亲子互动中的实用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