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文奥运 书写2008中国的辉煌
定价:28.00元
作者:金元浦,意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030215116
字数:202000
页码:1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8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一届具有独特风格的奥运会,它所提出的人文奥运的理念及其实践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值的创新理念,是北京奥运三大口号中的核心和灵魂。
本书对北京奥运会弘扬的和谐世界、和谐奥运的人文精神,倡导的全民奥运、全民健身的奥运理念,彰显的东方文化、东方气度的人文内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并对辉煌悠久的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交融互补进行了梳理,是一本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收藏性于一体的奥运科普佳作。
2008北京奥运会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盛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适合所有关注中国奥运的读者阅读。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 追根溯源:“人文奥运”源远流长(上)
一、 宗教、哲学与艺术:古代奥运会其实是这样的
(一) 宗教庆典
(二) 神圣休战
(三) 哲学浸透的体育文化
(四) 古代奥运英雄
二、 重建的文明:奥运会在现代重新成为传统
(一) 重建一种文明:复兴奥运会
(二) 一个贵族的精神实践:现代奥运会的创立
(三) 传承与突破:奥林匹克的古与今
第二章 追根溯源:“人文奥运”源远流长(下)
一、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奥运源自中国文化精神
(一) 悠久而丰富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二) 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
二、 人文奥运,百年梦圆
(一) 与奥运结缘之初
(二) 中国参与奥运的曲折历程
(三) 两次申奥、百年梦圆
三、 绿色、科技、人文、相融相成
(一) 绿色奥运的生态关怀
(二) 科技奥运的智慧之光
(三) 人文奥运的深厚意蕴
(四) 密不可分的三大理念
第三章 “人文奥运”内涵之一:文化交融的奥运
一、 艺术与奥运
(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实践
(二)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艺术形式
(三) 奥林匹克艺术节
二、 开幕式和闭幕式
(一) 象征章味浓厚
(二) 规模盛大、庄严隆重
(三) 民族色彩、地域风格
(四) 创意为王,中国意境
三、 圣火、传递心中的爱
(一) 圣火从古代启程
(二) 圣火传遍五洲四海
(三) 圣火为北京奥运点燃
四、 给奥运装上创意的心脏
(一) 奥运与创意产业靠什么联系
(二) 奥运会与文化创意
(三) 奥运创意产业会带来什么
第四章 “人文奥运”内涵之二:以人为本的奥运
一、 体育迷,要做就做好的
二、 合法共享奥运盛宴
三、 书写激情创造高峰体验
(一)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二)志愿者,中国的名片
(三)为残奥会奉献一份力,让世界满爱
第五章 “人文奥运”内涵之三:人民的奥运、大众的奥运
一、 北京需要一张微笑的脸
(一) 一个个有关微笑的故事
(二) 你、我、他,北京的名片
二、 北京实践:全民奥运,全民健身
三、 奥运的大众传播
(一) 2008年奥运会背景中的中国大众传播
(二) 大众传媒的发展及其对奥运的影响
(三) 奥运大众传播的新方向
第六章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教育
一、 奥林匹克主义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一) 关于奥林匹克教育本身
……
第七章 “人文奥运”与东方神韵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开始深入阅读这本关注2008年奥运的书,发现它的叙事节奏非常引人入胜,不像那种传统的编年史读物。作者们似乎采用了多线索叙事的手法,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的微小波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我特别欣赏他们对“志愿者精神”的侧重描写。要知道,正是成千上万普通人的无私奉献,才支撑起了那届奥运会的顺畅运转和温暖底色。书中是否有生动的细节描绘,比如某个清晨在鸟巢外坚持工作的年轻学生,或是某个因为帮助外国友人而展现出中国式热情的社区居民?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比任何高科技的展示都要来得震撼人心。如果这本书能捕捉到那种全民参与、共同创造历史的集体记忆,那种扑面而来的自豪感和人情味,那它就成功地超越了一本简单的记录。那种源自内心的感动,往往比任何官方的赞美词汇都更有穿透力,是真正能让人“回味”的辉煌。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敏感的读者,尤其关注那些在宏大叙事下容易被忽略的幕后工作者。我好奇这本书对于“后勤保障”和“城市变迁”是如何描写的。一届奥运会的成功,绝不仅仅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更是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付出。比如,北京地铁线路的快速铺设、城市环境的整治、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这些“硬核”的进步,如何被作者们巧妙地融入到“人文”的叙事框架中去?是否有一些关于“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理念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最终的解决方案的精彩论述?我期待看到的是,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技术和环境的改善,映射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的执行力和前瞻性。这种将国家意志、科技力量与民众生活紧密结合的描写,才能完整地勾勒出2008年那场盛事的立体图景,让读者明白,那份辉煌是多么来之不易。
评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显然是扎实的,选词考究,句式多变,读起来有一种文学作品的美感。我个人非常关注的是,书中对那届奥运会的设计理念是如何解读的。北京奥运会的视觉系统,从会徽“中国印”到吉祥物“福娃”,无不凝聚了深厚的文化符号学意义。这本书有没有深入剖析这些符号背后的文化密码?比如,福娃的命名与“贝、晶、欢、迎、妮”所蕴含的美好祝愿,以及它们如何成功地架设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学术的严谨和艺术的洞察力相结合的论述,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介绍。这种对“美学建构”的探讨,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那届奥运会在视觉上能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与大气,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书中能配有精美的图片分析,那就更完美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印证作者的观点,效果会更加震撼。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历史瞬间的“凝固”能力上。2008年之后,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当我们回望那一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态和国际定位的缩影。我希望作者们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来剖析当时中国社会在面对全球瞩目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复杂心绪——既有渴望被认可的殷切,也有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自信。书中是否提到了那些国际媒体的即时反应,以及中国受众的自我解读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种对“舆论场”和“集体情绪”的捕捉,是评估一个事件“辉煌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因为真正的辉煌,不仅要被自己人感受到,更要被外部世界所认可和铭记。如果能提供一些对当时社会思潮的侧写,这本书的史料价值和人文厚度都会大大增加。
评分这本关于人文奥运的书,光是书名就让人心潮澎湃。“书写2008中国的辉煌”,这几个字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激情。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厚实的装帧吸引了,印刷的质感非常棒,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作品。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官方回顾录,但翻开目录才发现,作者们显然下了大功夫,试图从一个更深层次、更具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解构那场举世瞩目的盛会。我尤其期待看到他们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度对话。比如,他们会不会探讨书法、太极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是如何巧妙地融入开幕式的视觉呈现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赛场辉煌的简单罗列上。毕竟,2008年的奥运会,对中国而言,远不止是体育竞技的舞台,它更像是中华民族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极具文化自信的名片。希望这本书能捕捉到那种“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意境,而非仅仅是金牌数量的堆砌。那种宏大叙事背后的细腻情感,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也是我急切想从书中寻找的“辉煌”的另一层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